杨飞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7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儿34例,在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咳嗽平喘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33例,采用常规的抗感染和咳嗽平喘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退热时间和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的时间等其他指标.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88.2%)明显高于对照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和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的时间都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的治疗方法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莲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9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共计48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共计4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0.8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恢复较快,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杨永花;李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6年1胃牧治的小儿危重病患者12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其随机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纽采取常规的危重病方式护理,干预组采取危重痛护理评分法进行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3.6%,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5.6%;干预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0.2%,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77.0%,两组患儿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中危重病护理评分越高,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危重病患者而言,采取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进行护理疗效显著,可以推广.
作者:魏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深入探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2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倒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救治,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运用呼吸机治疗.结果:经过救治,本次研究所选取的20倒患者,抢救成功18例(90.00%);其中观察组救治成功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氧饱和度和血胆碱酯酶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中,通过洗胃、阿托品肌注综合救治并联合运用呼吸机治疗,效果显著,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沈兆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右旋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行七氟醚麻醉患儿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麻醉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试验组给予患儿手术过程中静脉推注0.5μg/kg右旋美托咪啶,对照组给予患儿手术过程中静脉推注2ml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各项指征.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推入恢复室时间段T1和T2的HR、平均动脉血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躁动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有效缓解躁动发生,帮助术后患儿各项生命指征趋于平稳,因此,值得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王颢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肾移植围术期血液透析的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择于2013年12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132例,对这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的分析,对围术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在这132例肾移植围术期血液透析患者中,有13例患者出现排斥反应,经过治疗后11例恢复健康,2例死亡.结论:对肾移植围术期血液透析患者加强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有利于保证患者的手术得到顺利地进行,且提高了患者肾移植的成功率.
作者:张瑞;唐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研究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噻托溴铵后的临床疗效和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65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常规用药组(33例)与噻托溴铵组(3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平喘止咳抗感染治疗,噻托溴铵组加用噻托溴铵.结果:治疗后两组TNF-α、IL-6两项炎症指标均有大幅改善,其中噻托溴铵组上述指标改善更优,与常规用药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噻托溴铵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较常规用药组的75.8%更高(P<0.05).结论:噻托溴铵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效果满意,可有效抑制气道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欧阳文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注射液和硫酸镁注射液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显效时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E)、大呼吸流量(PEF)、1s用力呼吸容积(FEV1)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4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指标FVC、FEV1、PEF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注射液和硫酸镁注射液对于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有显著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哮喘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老年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40例腹腔镜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感染2例,经治疗后痊愈出院,创口感染0例,术区出现小血肿1例,门诊抽液2次未再出现包块,其余康复出院.结论:老年腹股沟疝需加强围术期的处理及术前评估,并在合适的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杨芳;周世勇;高波;艾飞;罗绍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析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与西洛他唑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痛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予以研究,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60)、观察纽(n=60).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阿托伐他汀钙与西洛他唑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脉搏波传导速度(PMV)明显低于对照组,踝臂指数(ABI)、趾臂指数(TBI)、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与西洛他唑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周围血管病变症状,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全面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峰;王奕;周勇;肖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为进一步提升新生儿窒息之后心肌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在治疗中加用磷酸肌酸钠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并治疗的70例新生儿窒息后并发心肌损伤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均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卧床、改善心肌细胞营养代谢、纠正酸碱失衡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上附加磷酸肌酸钠.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心肌酶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合并心肌损伤的治疗中附加磷酸肌酸钠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肖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孕前甲状腺素治疗干预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妊娠早期流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孕前检查时确诊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育龄妇女230例分别纳入治疗达标组158例、未治疗组72例;治疗达标组予左甲状腺素(L-T4)治疗,治疗目标为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处于0.3~2.5MU/L,未治疗组未进行相关治疗;另选择我院同期正常孕妇2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妊娠14周时各组流产率.结果:未治疗组妊娠早期流产率(8.7%)高于治疗达标组(4.3%)及对照组(4.0%),差异显著(P<0.05).结论:孕前甲状腺素治疗干预可显著降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早期流产率.
作者:李瑞莲;马建英;宋超;于淑波;丁园园;王洪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期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分为观察组(预见性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36%、38.6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使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急性期并发症有效减少,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胥娅娟;杨德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研究临床应用消化内镜技术对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76例消化道早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实施常规内镜及常规外科手术诊治,B组实施消化内镜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诊治,就组间效果进行比对.结果:B组患者的毛细血管、胃小凹分型及病变形态的影像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在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方面,两组比对差异显著(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B组明显低于A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消化道早癌的临床早期诊治,对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4例,胃炎患者34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4例.常规组患者给予甲硝唑、克拉霉素、兰索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联合用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成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72%;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炎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治疗方式,效率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
作者:谢静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外国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探讨佳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84例,按照入院单双日分成两组,单日入院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EF组),双日入院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LCP组),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年Gartland-Weriey评分为2.88分(s=1.02),LCP组为3.09分(s=0.99),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的优良率也无显著差异(90.24%vs 90.00%)(P>0.05),且术后两组受试者桡骨茎突长度、尺偏角、掌倾角及掌侧成角均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远期疗效佳,安全性好.
作者:依力潘·凯赛尔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和泮托拉唑来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单纯使用泮托拉唑来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32(71.1%)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43 (95.6%)明显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x2 =9.680 0;P<0.05).结论: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和泮托拉唑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较好,治疗的安全性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振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临床细菌检验中16SrDNA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应模板、扩增16SrDNA、分析及处理PCR结果,测定UP-PCR扩增敏感性,并检测引物Primer1、Primer2的特异性,检测对PCR扩增灵敏度及粪便标本16S rDNA基因.结果:本研究检测细菌均出现特异条带,但白假丝酵母菌、人白细胞DNA均未出现特异条带;0.5麦氏单位的大肠埃希菌悬液的稀释度为10-7~ 10-1,PCR扩增后的菌液标本均呈阳性;分别采集6例健康体检者和6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在16S rDNA检测后均出现与预期相符的PCR产物片段.结论:16SrDNA检测在临床细菌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快速、特异性和灵敏度均强等优点,可同时检测多种细菌,对于临床诊断细菌感染而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邱菡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膝内翻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52 ~ 75岁,平均年龄64岁;术前膝内翻总角度为10.2°(s=3.1),术前HSS膝关节评分为41分(s=3.8),分析术中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的处理及软组织平衡的处理等问题.结果:术后患者获随访6 ~ 24个月,平均16个月 术后膝内翻总角度为0.8°(s=1.4),术后HSS膝关节评分为88分(s=4.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有效方法,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杨俊;刘又生;路晓;郑卫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心血管疾病急诊临床救治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脏复跳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常规方法对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符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