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肾镜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预警指标及防治对策

王代选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感染性休克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术后并发感染性体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预警指标及防治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经皮肾镜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60例经皮肾镜术后未并发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人血白蛋白、D-二聚体、肌钙蛋白T、胆碱酯酶、血小板、器官功能障碍数目等预警指标,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观察组的人血白蛋白、胆碱酯酶、血小板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肌钙蛋白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人血白蛋白、胆碱酯酶、血小板等水平显著低于为死亡组,而D-二聚体、肌钙蛋白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血白蛋白、D-二聚体、肌钙蛋白、胆碱酯酶、血小板可作为经皮肾镜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预警指标.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和研究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创伤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监测组与对照纽各69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给予颅内压监测;监测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情况对患者进行有创或无创颅内压监测,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将颅内压监测方法应用于颅脑创伤患者的治疗中,能够适时了解颅内继发损害程度,对指导临床治疗与改善患者的预后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浩;贺斌;刘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脱垂合并张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子宫脱垂合并张力性尿失禁进行治疗的效果,选择佳手术治疗方案.方法: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5年1~10月收治的子宫脱垂合并张力性尿失禁患者,总计50例.按照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采取阴式子宫切除术合并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的试验组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的对照组,组间基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合并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整体实施价值显著,且操作简单,出血少,可作为治疗子宫脱垂合并张力性尿失禁的首选方案.

    作者:姚婷婷;宁锋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防治与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防治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20倒,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参照组例与研究组60例.参照组6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6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与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与护理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徐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啶辅助椎管内麻醉的镇静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需行椎管内麻醉的患者辅助使用右美托咪啶的镇静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需行局麻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30例患者术中0.4μg/(kg·h)泵入,给予观察组30例患者术中0.2μg/(kg·h)泵入,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及麻醉苏醒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时期镇静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 vs 2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行局麻手术的患者辅助使用右美托咪啶的镇静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左光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联合用药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4例,胃炎患者34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4例.常规组患者给予甲硝唑、克拉霉素、兰索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联合用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成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72%;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炎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治疗方式,效率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

    作者:谢静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联合氧驱动雾化对小儿重症肺炎咳嗽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联合氧驱动雾化对小儿重症肺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94例重症肺炎患儿,并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则进行氧驱动雾化吸入的同时予以针对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7%,对照组有效率为80.9%,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进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夏飞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要点.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采取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45)及试验组(n=45),将实行常规护理的作为参照组,将实行高效全面整体护理的作为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各项指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整体高效的护理可以显著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杨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白内障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眼科白内障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老年性白内障164例(A组),外伤性白内障28例(B组),并发症性白内障8例(C组),比较患者术后的视力恢复情况.结果:A组、B组、C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90%、92.86%、87.50%,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明显差异(P>0.05),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在20~30min,主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晶体皮质残留、角膜内皮水肿、短暂性眼高压、前房积血、眼部感染.结论: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眼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视力恢复较好,值得在临床中大规模推广普及.

    作者:王坤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血管疾病急诊临床救治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心血管疾病急诊临床救治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脏复跳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常规方法对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符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Dupuytren骨折患者术后活动、骨折恢复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Dupuytren骨折术后后动、骨折恢复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62例Dupuytre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时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评分、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Dupuytren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骨折恢复效果,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颈部食管造口术对鼻咽癌放疗后重度吞咽困难患者提高营养和生活质量的观察

    目的:观察颈部食管造口术对鼻咽癌放疗后重度吞咽困难患者提高营养指标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出现重度吞咽困难的38例患者采用颈部食管造口术治疗,观察术前和术后1个月患者的营养学指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的营养学指标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颈部食管造口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重度吞咽困难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学指标和生活质量,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肖立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手术结合中西医治疗的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人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的手术结合中西医治疗的方法,分析治疗的康复情况.方法:针对本院的57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镜的手术治疗,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并口服中药进行治疗.结果:针对康复的患者进行3个月到1年时间的随访,了解手术之后以及康复治疗之后的复查情况.在3个月后的随访中治愈情况非常的好的有83%,经过1年后随访75%的患者的情况都是非常好的,大部分的膝骨性关节炎在接受手术治疗后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没有其他病症的出现.结论:针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镜手术是非常有效果的,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合理选择镜下手术,同时结合中西医的康复治疗,大大提高治愈效果,减少了复发的概率,值得临床的推广运用.

    作者:刘清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肠道益生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脂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采用肠道益生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后对患者血脂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选择10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纽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肠道益生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移酶(GGT)等均显著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AST、AL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实施肠道益生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少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沙丁胺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研究组哮鸣音、胸闷气短、哮鸣音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症的临床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文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究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和泮托拉唑来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单纯使用泮托拉唑来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32(71.1%)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43 (95.6%)明显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x2 =9.680 0;P<0.05).结论: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和泮托拉唑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较好,治疗的安全性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振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有创机械通气和常规方法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有创机械通气和常规方法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氧分压(PaO2)为84.75mmHg(s=15.18),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53.05mmHg(s =2.82),pH为7.39(s=0.13),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为1649.24pg/ml(s =54.02),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0.62(s=0.17),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抢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妇产科休克患者进行分析,共有70例患者参与到本研究中,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有30例患者,试验组有4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试验组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方式,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都能得到护理.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接受手术前,通过给患者建立静脉通路的方式,手术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实现医生和护理人员的配合,可以有效救治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杨树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牙周、正畸联合法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牙周、正畸联合法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本院接收的97例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均行牙周、正畸联合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牙间与中颌骨间角度差值.结果: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牙间与中颌骨间角度差值较治疗前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病性前牙移位患者行牙周、正畸联合法治疗可改善前牙覆盖、牙周袋深度及下牙槽座角与面角差值.

    作者:杨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性宫体注射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性宫体注射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入院的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孕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和对照组(缩宫素治疗),各43例.针对临床治疗有效率、产后2h和24h出血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0%)比对照组(74.4%)高,差异显著(P<0.05);针对产后出血情况,试验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性宫体注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产后出血量,在有高危剖宫产术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艺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顺腋纹小切口超薄皮瓣腋臭根治术的疗效与术后并发症分析

    目的:分析顺腋纹小切口超薄皮瓣腋臭根治术的疗效与术后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顺腋纹小切口超薄片瓣腋臭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原因,以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结果:Ⅰ期愈合的患者有78例,而且切口不明显,瘢痕很小,气味已经去除;发生血肿患者1例,经针对性治疗后愈合;切口坏死裂开1 cm左右的患者1例,给予抗感染和换药后达到Ⅱ期愈合.结论:施行顺腋纹小切口超薄皮瓣腋臭根治术的治愈率几乎可以达到99%,切口隐蔽、瘢痕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述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