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评价

黄永炼

关键词:肛周脓肿,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组行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脓肿复发率为2.22%,肛瘘发生率为4.44%,对照组脓肿复发率为13.33%,肛瘘发生率为17.78%.结论: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常规手术入路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常规手术入路与椎旁肌(Wiltse)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32例)和Wiltse入路组(28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正中入路手术治疗,Wiltse入路组采用Wiltse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和术后疼痛情况.结果:Wiltse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两纽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Wiltse入路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Wiltse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疗效和传统正中手术同样显著.

    作者:卢泽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B超引导下宫腔镜子宫粘连机械性分离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宫腔镜子宫粘连机械性分离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在本院行B超引导下宫腔镜子宫粘连机械性分离术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选取的94例患者中,患者术后宫腔形态完全恢复为80例,可清晰看见双侧输卵管开口,其相应手术有效率85.1%.患者均无相应并发症产生.术后予以患者随访工作,随访时间为1~2年,患者闭经治愈率达到71.8%,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9%;月经过少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7.2%、95.7%;术后合并不孕症患者妊娠率为33.3%,下腹痛周期性缓解率为9.9%.结论:针对子宫粘连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宫腔镜子宫粘连机械性分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梁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经尿道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经尿道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每组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导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上述4项观察指标均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经尿道手术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建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剂量与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2014至2015年收治的4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45例患者治疗后完全血液学反应(CHR) 29例(90.6%),部分血液学反应(PHR)1例(3.1%),未缓解(NR)2例(6.2%),hCCR 28例(87.5%),PCR 2例(6.2%),NR 2例(6.2%).治疗后随访10 ~18个月发现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1%.治疗期间14例患者出现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给予减量和停药后情况好转,4例患者出现眼眶及下肢水肿,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另有2例血液学无效患者发生肺部细菌感染,但并不严重,给予对症治疗后感染得以控制.结论: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随时调整药物使用剂量,以避免或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评价人文护理在内分泌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医院综合内科接待的住院患者60例,据病历号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人文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人文组实施人本理念指导的人文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与延迟出院率.结果:人文组健康教育、服务态度、基础护理、病房管理评分高于常规组,人文组延迟出院率(3.92%)低于常规组(1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护理能提高服务态度、基础护理等护理内容质量,从而提升护理满意度,对疾病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避免延期出院.

    作者:蔡立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应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早期肺癌的监测分析

    目的:在早期肺癌患者的监测过程中应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所收治的88例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普通CT以及低剂量CT进行动态进展监测,分析两种方法的图像特点.结果:对于直径<5mm、5~10mm及>10mm的早期肺癌患者诊断中应用普通CT以及低剂量CT的诊断符合率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随访2年,未出现病灶明显变化的9例,病灶径线明显变大的26例,出现病灶转移的4例.结论:在早期肺癌患者的监测过程中应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早期发现肺癌病灶存在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辐射损伤性较弱的临床优势.

    作者:田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康复训练联合氨基葡萄糖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氨基葡萄糖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接诊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膝关节活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3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氨基葡萄糖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长雄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微创拔牙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于我校口腔医院就诊的下颌阻生智齿患者共6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术,观察组则采用微创拔牙术,比较两种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各为13.33%,分别优于对照组的50%、40%,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应用微创拔牙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且整体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及应用效果显著,患者认同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行健;王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个性化舒适护理在支气管内膜结核冷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冷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初次行纤维支气管镜冷冻治疗的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及主动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主动配合、焦虑减轻、愿意再次接受治疗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作者:陈梅英;陈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精心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结果:通过规范的护理后,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规范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胡桂莲;李彤;冯蓓;张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对卵巢囊肿摘除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卵巢囊肿摘除术后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妇科住院病例中随机选取卵巢囊肿切除术后的5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所用时间、住院总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明显低于时照组(24%),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卵巢囊肿术后,有利于患者身体及旱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徐妍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10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目标,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视力改善效果进行评定与比较.结果:治疗后>0.5、0.3~0.5、0.1~0.3、<0.1四个级别的视力改善效果同治疗前进行统计比较,治疗前后存在的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范泰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30例患者均为本院于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晚期胃癌病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接受替吉奥治疗的15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行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的15例归入观察纽.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随访半年,采用卡氏(KPS)评分对两组患者功能状态改善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晚期胃癌老年患者采说,为显著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可行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孔建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75% FRF,50% FRF,25% FRF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治疗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哮喘患者较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梁锦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电子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电子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电子阴道镜的双重检查.结果:在这62例患者当中,检测出子宫颈糜烂患者有45例,患病率达到72%,与其他的子宫颈类疾病相比明显偏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使用电子阴道镜对子宫颈癌进行检测和诊断,符合率、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达到100%,只是在检测子宫颈糜烂这一疾病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漏诊现象,概率是3%.结论:电子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非常高,符合率、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达到100%,特别是在子宫颈癌早期的诊断中尤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病理组织学在子宫颈糜烂检测中的应用,避免出现漏诊现象.

    作者:王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硬膜外麻醉对分娩产妇镇痛效果与产程的影响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对分娩产妇的镇痛效果与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分娩产妇1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未予以镇痛麻醉,试验组予以硬膜外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镇痛效果及产程时间.结果:试验组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第一产程的时间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分娩的产妇予以硬膜外的麻醉镇痛方式,获取了显著的镇痛效果,将第一产程的时间缩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陈道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活动性胃溃疡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活动性胃溃疡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活动性胃溃疡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随访6个月,两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活动性胃溃疡患者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还可以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葛酮通络胶囊治疗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葛酮通络胶囊在治疗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1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给予血栓通和葛酮通络胶囊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Barthel系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应用葛酮通络胶囊进行治疗,能减少临床不良生命体征,提升患者认知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标:探究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防治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方法:从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治疗.随机分为使用抗生素的同时不给予患者用药对照组(60例),如果出现腹泻给予常规治疗,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防治的观察组(60例),如果出现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继续服用该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腹泻率和总有效率、腹泻持续时间等指标,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12例,占20%)明显低于对照组(24例,占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显著.结论: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防治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可以有效减少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发生率,缩短患者腹泻持续时间,提高治疗的总有效性,效果切实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郑昌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与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使用匹多莫德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55例对照组与55例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法,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采取匹多莫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试验阶段呼吸道感染次数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相应指标升高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使用匹多莫德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有助于提高患儿的免疫力,临床价值较高,可推广.

    作者:陈燕;易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