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琳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在治疗直径>2cm肾结石方面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肾结石(直径>2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观察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进镜有效率达100.00%,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75.23min(s=20.65),1例患者术后发生高热,经对症处理后得到改善;术后4d经腹部X线片检查,显示52例患者的结石完全清除,清除率为83.91%;随访1个月,复查显示60例患者的结石完全清除,清除率为96.77%.62例患者均未出现肾功能不全、穿孔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对直径>2cm的肾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林;肖涛;叶跃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金水宝胶囊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收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91例,分为两组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金水宝胶囊联合贝那普利共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喜炎平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6例患儿均分为A、B两组,每组43例,A组予以单纯阿奇霉素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联合使用喜炎平,对比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高于A组(83.7%),差异显著(P<0.05);B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总时间比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治疗上,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喜炎平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助于患儿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张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PTMC患者39例,术中留取病理组织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观察病理检查结果、特征及误漏诊原因.结果:39例PTMC患者共46个腺叶标本,38个(82.61%)标本经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确诊,其中33例存在间质硬化,33例存在浸润现象,均可见核沟、核异型以及核内包涵体;8个未获得冰冻病理确诊标本中,2例漏诊,2个延迟诊断,4个误诊.结论: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于PTMC诊断快速,术中规范取材、熟练掌握PTMC形态学特征并结合间质硬化、浸润及核型等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董亚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析CT诊断与鉴别肺部孤立团块合并空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肺脓肿、肺结核以及肺癌合并空洞患者各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卫星灶:肺脓肿与肺癌周围主要为片絮,肺结核除片絮外,分支线状影及结节的发生率为100%;内壁:肺脓肿8例、肺结核3例、肺癌空洞35例;毛刺:肺脓肿5例、肺结核25例、肺癌32例;分叶:肺脓肿4例、肺结核3例、肺癌40例;行增强扫描后,肺脓肿与肺癌均强化,肺结核除5例环形包膜强化外,其余均无强化,并且各组征象差异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肺脓肿、肺结核以及肺癌合并空洞的影像学特征具有一定特点,及时行CT检查,可以鉴别疾病,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张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延续性护理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即聍照组(48例)与试验组(4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设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更优(P<0.05).结论:针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宾芳;谭彩霞;符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适化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疼痛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初产妇7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初产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初产妇行舒适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疼痛人数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化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疼痛及焦虑抑郁的影 响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范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结核患者痰液中结核杆菌的检验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9例.观察组予以痰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检验,对照组则予以传统的痰涂片检验方法.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患者采用痰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出率高,应用前景广.
作者:郭淑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以探索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接诊的9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纳入临床研究,按就诊编号单双号分为两组,即单号47例为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双号47例为观察组,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分析两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RR(呼吸频率)为平均24.16/min(s=3.72)、心率(HR)为平均98.27/min(s=14.56),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2为平均74.62mmHg(s=8.31)、SaO2为平均97.69% (s=3.51),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aCO2为平均55.14mmHg(s=9.23),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pH均无显著变化,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9.21d(s=3.49)、再入院次数平均0.81次(s=0.34)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P<0.05).而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理想,能纠正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缩短治疗时间,为临床提供更好选择,值得推广.
作者:吴万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肝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各生化指标情况,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平均谷丙转氨酶(ALT)为46.53(s=13.48) U/L、平均碱性磷酸酶(ALP)为115.37U/L(s=34.5)、平均谷氨酰转移酶(GGT)为88.76U/L(s=13.29)、平均总胆红素(TBIL)为22.37μmol/L(s=10.41)、平均总胆汁酸(TBA)为6.24 μmol/L(s=2.85),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4%、结石残留率为3.49%.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显著,临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邓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超声微泡造影剂促进GFP质粒转染喉癌细胞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喉癌细胞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A组:空白对照组(PBS);B组:GFP+微泡组;C组:GFP+超声组;D组:GFP+超声+微泡组,转染48h后,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喉癌细胞中GFP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通过超声照射微泡造影剂促进GFP质粒转染喉癌细胞,D组中GFP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这说明D组的转染效率明显高于其余3组.结论:微泡在一定频率和强度的超声作用下能够安全、有效地将GFP质粒转染喉癌细胞.
作者:郝亚宁;骆文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1例高龄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后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1例患者全部治,愈顺利出院,感染发生率为7.84%,患者的治疗护理满意率为94.11%,且手术指标值较为理想.结论:对高龄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加上治疗中采取的优质护理,取得较为理想的手术指标值和治疗效果,在选择手术时可以优先考虑.
作者:杨文雄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7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凤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美多巴与普拉克索联合对帕金森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14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美多巴治疗,观察组采用美多巴与普拉克索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57.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30%)低于对照组(85.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多巴与普拉克索联合对帕金森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强的安全性.
作者:郭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分析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C1),诱导后(C2),气管插管后(C3),拔管时刻(C4),拔管后(C5)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指标和患者的不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C3、C4、C5时的DBP、SBP、HR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1、C2时的DBP、SBP、HR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具有较好的镇静和镇痛作用.
作者:杨显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索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分别收治100例健康体检者和100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两组受检者进行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甲胎蛋白(AFP)水平值143.64ng/ml(s=14.36)、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水平值265.36mAU/ml(s=35.64)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敏感度、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87.50%、65.00%、12.50%、35.00%.结论: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殷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检测子宫颈癌和子宫颈癌前病变女性的子宫颈渗液中肿瘤细胞原血红素(TCPH),并与子宫颈炎症和子宫颈正常的女性进行比较试验,验证其有效性,探讨TCPH检测技术成为子宫颈癌普遍筛查方法之一的可能性.方法:用苯胺蓝染色法对通过妇检、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和病理检查确定为子宫颈癌、子宫颈癌前病变、子宫颈炎症和子宫颈正常女性子宫颈渗液中的TCPH进行对照研究.结果:TCPH检测用于筛查子宫颈癌和子宫颈癌前病变时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和非常低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结论:子宫颈渗液TCPH检测在普及筛查子宫颈癌方面有明显的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程斌;黄曾阳;王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50例以及对照组59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观察组给予一般护理+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通过对比生活质量评分以突出优质护理的干预价值.结果: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优质护理的顺利开展,使得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得以显著改善,终显著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小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与成效;方法:我院于2012年开始开展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比较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强化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实施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能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合理运用优质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分析数据来源为2014至2016年本院80例新生儿相关基线资料,根据新生儿出生后接受的护理管理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新生儿常规护理管理)和观察组(新生儿优质护理管理),每组40例.比较不同护理方案对新生儿的临床作用.结果:观察组出现新生儿疾病例数2例,对照组出现新生儿疾病9例,发生率分别为5.0%、22.5%,差异显著(P<0.05);采用调查问卷了解新生儿家长对护理措施满意程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率分别为100%、85.0%,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出生后在院期间护理管理质量的高低对于新生儿健康有直接影响,在优质护理管理理念下对新生儿采取护理措施能减少新生儿疾病的出现,提高新生儿家属对于医院服务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