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钰;胡冀生;张鹏
目的 分析中老年男性人群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后消化道黏膜损伤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2000年1月-2014年12月于该院行胃镜检查的长期口服阿司匹林(≥3年)的287例中老年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胃镜随访结果,分析不同随访过程中消化道黏膜损伤数目、严重程度、病变类型及发病部位的变化趋势.结果 全部患者平均胃镜随访5.8年,平均每例患者行胃镜随访8.8次.随访中共检出5 008处消化道黏膜损伤,平均每次胃镜检出1 98处.随访第1年的消化道黏膜损伤数目及改良Lanza评分明显高于初次检查(P<0.05),第3、5和10年的损伤数目及改良Lanza评分均明显低于初次检查(P<0.05).在随访的各个时期,消化道黏膜糜烂的检出数目明显多于点状出血与溃疡(P<0.05),点状出血的检出数目明显多于溃疡(P<0.05).胃窦及胃体处消化道黏膜损伤的检出数目明显高于其他各部位(均P <0.05).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患者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P<0.05).结论 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中老年男性人群容易在第1年出现消化道黏膜损伤,之后损伤数目及程度均呈现平缓下降的趋势,糜烂是常见的损伤类型,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胃窦及胃体,Hp感染可增加消化性溃疡及出血的风险.
作者:雷蕾;李良平;李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经阴道彩超及宫腔镜诊断的剖宫产切口瘢痕缺陷患者8例,在全麻下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放置举宫杯后分离子宫膀胱腹膜返折,宫腔镜定位后切除子宫切口瘢痕缺陷部位组织,缝合子宫肌层,再用宫腔镜进行评估.结果 8例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为(86.24±25.3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3.25±28.24)ml,术后经期由原来的(13.00±3.65)d缩短至(5.85±1.54)d(P <0.05).1例合并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作者:蒋清清;于鹏;谢红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硬性输尿管镜联合等离子柱状电极对尿道狭窄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的28例单纯性尿道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硬性输尿管镜联合等离子柱状电极治疗.治疗周期结束后,统计治疗后各项手术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及性功能情况.结果 在28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手术成功,手术时间范围30~117min,留管时间2~4周.留管期间给予抗感染消肿治疗,口服激素软化瘢痕.拔管后3例出现轻度尿失禁,经膀胱功能锻炼后症状消失;25例出现尿频尿急症状,处理后症状消失,但无1例发生穿孔、假道及直肠并发症.随访期间均排尿通畅.患者IPSS评分从术前(20.76±4.62)降至术后(9.04±4.68),患者IPSS评分及症状级别分布情况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患者国际勃起功能(IIEF-5)评分为(20.18±4.75),治疗后为(20.01±4.82),IIEF-5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性输尿管镜联合等离子柱状电极治疗尿道狭窄,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可有效提升患者的IPSS评分,同时不影响性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赵钰;胡冀生;张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植骨融合术对晚期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10月,采用关节镜辅助下行踝关节植骨融合术治疗晚期踝关节炎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43~65岁,平均49.5岁;创伤性关节炎8例,骨性关节炎3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关节镜下清除踝关节内增生滑膜组织和胫骨远端及距骨上关节面、外踝的关节软骨,于胫距关节、内外踝间隙植入自体髂骨或者同种异体骨,行二枚松质骨螺钉加压固定踝关节于屈曲0°,外翻外旋5°位.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踝关节疼痛进行评定,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系统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 ~ 26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踝关节均无伤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10~18周;术后1年VAS评分为(1.1±0.5)分,与术前的(7.5±1.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AOFAS评分(82.4±4.8)分,与术前的(45.3±6.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行踝关节植骨融合术治疗晚期踝关节炎创伤小,并发症少,关节融合率高,术后足踝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李宝军;吴克;柴志勇;邹明;徐海涛;曹斌;莫顶峰;唐剑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经内镜乳头开窗联合大球囊扩张术取胆总管末端嵌顿巨大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34例胆总管巨大结石(15mm≤结石大直径≤25 mm)嵌顿患者,经常规乳头插管或经乳头预切开插管均失败,应用乳头开窗联合大球囊扩张术治疗,总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该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34例胆总管巨大结石嵌顿患者均一次开窗成功,开窗成功后直接结石脱出8例(23.53%),大球囊扩张后网篮直接取出结石16例(47.06%),经碎石后取出结石8例(23.53%).2例(5.88%)因结石较大且坚硬未取出,置入塑料支架引流4个月后再次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结石变小,碎石网篮成功取出结石.1例患者肠穿孔,保守治疗成功恢复,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2例,均为轻度,保守治疗恢复.结论 胆总管末端嵌顿巨大结石常规治疗失败的患者,经乳头开窗联合大球囊扩张术取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南;李福;张敏;孙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和价值.方法 该院消化医学中心2012年1月-2014年1月36例EGC及癌前病变,共43处病灶,行ESD治疗,其中31处重度不典型增生、11处黏膜内癌、1处黏膜下癌.病变7处位于上段胃、15处中段胃及21处下段胃.内镜分型包括:Ⅰ(7)、Ⅱ:(14)、Ⅱb(4)、Ⅱc(11)、Ⅱa+Ⅱc(4)及Ⅱc+Ⅱa(3).结果 完整切除率93.0%,治愈性切除率90.7%.病灶平均直径3.4 cm (1.3~7.5 cm),1例病变R1切除,3处病变ESD术中穿孔使用金属夹封闭成功,1例迟发性出血内镜下止血成功,1例追加外科手术.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ESD治疗EGC具有较高的完整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
作者:仲恒高;缪林;季国忠;杨丽华;蒋国斌;范志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胆道内支架在防治创伤性肝破裂术后胆漏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42例创伤性肝破裂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手术组和支架组,手术组10例常规行手术治疗,支架组32例行胆道内支架引流治疗,评估胆道内支架在创伤性肝破裂术后胆漏防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中发现3种胆漏类型:肝实质胆漏31例,胆总管胆漏9例,T管窦道漏2例.支架组Sandha胆道造影分型:Low grade型11例,High grade型21例.支架组再手术率、并发症率明显少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9,P<0.05;x2=4.44,P<0.05);支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有差异.胆道内支架移除时间5~15个月,平均(7.2±2.2)个月.结论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能精确诊断胆漏,ERCP胆道内支架可作为严重创伤性肝破裂术后胆漏(评分高、胆漏量大或合并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王斌锋;吕尚东;章文龙;徐永富;吴临军;方哲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毁损肺胸腔镜微创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绍兴市立医院与绍兴市人民医院近6年来,使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施行结核性毁损肺切除术45例患者.结果 行右肺上叶切除术11例,右全肺切除术2例,左肺上叶切除术20例,左全肺切除术12例,全组未作胸廓成形术.手术时间3.0~5.5h,术中出血量200~2 000 ml,输血35例,输血量400 ~2 000 ml.术后并发胸腔渗血3例,心律失常15例,心衰10例,均采用相应的治疗而痊愈.死亡2例,均为健肺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其余43例随访2~70个月,效果满意,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VAMT行结核性毁损肺切除术,具有损伤少、容易分离粘连、暴露好、无死角和出血少等优点,在肺结核外科手术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汶斌;袁顺达;俞幼林;朱锦龙;张康;王海勇;何斌军;王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胆总管巨大结石激光碎石术+取石术治疗老年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5月采用经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胆总管巨大结石激光碎石术+取石术,治疗126例60岁以上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且胆总管结石直径>2.0 cm,对其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采用经内镜下乳头切开术+胆总管巨大结石激光碎石术+取石术治疗疗效满意.结论 内镜下乳头切开术+胆总管巨大结石激光碎石术+取石术治疗老年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成为胆总管巨大结石首选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不需要外科手术.
作者:王宏光;王莹;郭庆梅;王红彬;王曼彤;王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术中留置鼻胆管引流在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6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LCBDE)一期缝合+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而对照组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无1例病患中转开放手术.研究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两组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持续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及手术后并发症如胆漏、胆道残余结石和胆道狭窄等的发生率等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没有发现胆道狭窄、胆管残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 鼻胆管引流能有效引流胆汁,减轻胆道压力,保障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的安全,缩短住院时程,提升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可行.
作者:廖南生;林峰;辛栋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支架置入解除肠道恶性梗阻是一种微创治疗的新技术.对于可以耐受手术的患者,梗阻部位的支架置人不仅能解除癌性梗阻,而且能改善患者的肠道乃至全身状况,从而为手术提供充分的肠道准备时间,同时也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避免二次手术[1].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进步,全大肠内放置金属支架已不再是难题,但若梗阻累及小肠,受小肠解剖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放置金属支架就相对困难.我科通过讨论和评估认为,针对此类患者,在不违背医学伦理的情况下可尝试使用塑料的胆道支架,且置入后效果良好.
作者:林燕凤;张北平;吴文斌;赵小青;吴小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保胆取石手术前后血脂、血瘦素(Leptin)及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术后结石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保胆取石手术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并以同期无胆囊结石的健康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研究组术前及术后血脂、Leptin及CCK水平,分析上述指标的差异,并分别与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保胆组患者术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术前水平(P =0.001),而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68、0.873和0.097);术后血Leptin和CCK低于术前水平(P值分别为0.000和0.000).保胆组患者术前血TG高于正常对照组(P=0.025),而TC、LDL和HDL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42、0.846和0.330);保胆组患者术前血Leptin和CCK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2和0.000).保胆组患者术后血TG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9),HDL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00),而TC与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312和0.384);术后患者血Leptin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53),血CCK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5).结论 保胆取石术后血Leptin和血CCK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对于预防术后结石复发具有重要意义;术后血HDL较术前明显降低,而TC、TG和LDL无明显改变,说明保胆术后低脂饮食和增加适当锻炼,仍是预防结石复发的重要手段.
作者:许焕建;任培土;邵惠江;郑专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电切镜、EMS肾镜和手术刨削器经尿道治疗膀胱内血凝块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5月46例患者经尿道微创治疗膀胱内血凝块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电切镜清除膀胱内血凝块25例(电切镜组);采用EMS肾镜清除膀胱内血凝块11例(肾镜组);采用手术刨削器治疗膀胱内血凝块10例(刨削器组),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46例患者膀胱内血块均被彻底清除,其中35例同期采用电切镜处理了出血点或出血病灶,3组血块清除效率(7.57±2.25)ml/min vs (11.43±4.06)ml/min vs(12.11±4.24)ml/min,P<0.05.肾镜组和刨削器组血块清除效率均明显高于电切镜组(P<0.05),刨削器组效率高,但与肾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EMS肾镜和手术刨削器清除膀胱内巨大血凝块效率高,电切镜在清除血块后处理出血病灶上更方便快捷.
作者:朱明德;董焱鑫;高晓康;杨军昌;曾锐;霍双进;李东;尼加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复合肌松剂下喉罩控制通气应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41~65岁,拟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罗库溴铵复合琥珀胆碱联合喉罩行控制通气,对照组采用琥珀胆碱联合喉罩行控制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检查中生命体征变化、镜检条件、肌束震颤及检查后肌肉疼痛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潮气量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喉罩拔除时间及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停留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检查中生命体征变化和镜检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束震颤和检查后肌肉疼痛发生率及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潮气量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喉罩拔出时间及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罗库溴铵复合琥珀胆碱联合喉罩控制通气可为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供充分氧合水平和良好镜检条件,具有可靠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陈伟;李卫;史忠;王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内科胸腔镜在原因不明胸腔积液诊断方面的价值,了解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疾病谱,评估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筛选通过胸水检查及其他临床情况综合判断病因不明的渗出性胸腔积液的患者,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结果 共348例患者,以终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内科胸腔镜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敏感性为99.2%,特异性为95.3%.不同年龄组间,胸腔积液病因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胸腔镜检查术后发热(52例,15.0%)及大面积皮下气肿(49例,14.1%)常见,严重不良反应少见(3例,0.9%).结论 内科胸腔镜检查对原因不明胸腔积液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
作者:张文平;秦金利;马利军;吴纪珍;龚智泉;马芸;李玉光;赵丽敏;张晓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患者行肾包膜下微通道穿刺引流联合输尿管镜内置双J管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女12例,男4例,平均年龄(40.00±4.00)岁,单侧10例,双侧6例,均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术、CT及穿刺液检查明确诊断,并采用局麻B超定位下肾包膜下微通道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输尿管镜内置双J管.结果 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成分与单纯性肾囊肿成分相似.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36.80±14.20)个月,无1例肾包膜下积液复发.结论 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为临床罕见疾病,目前病因和病理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上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局麻B超定位下肾包膜下微通道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输尿管镜内置双J管术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阮同德;王海峰;高敏;徐英民;熊升远;孟凡敏;顾传兰;唐霞;陈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术前、术后1d、术后3及6个月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改良的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65.00±12.00)min,无硬膜囊破裂、神经根及血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例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改行开放性手术后缓解.余病例腰腿痛症状较前均明显缓解,并获6~12个月随访,术后2个月行腰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突出髓核组织均切除彻底,神经根及硬膜囊受压解除.术后6个月随访,腰痛VAS评分术前术后差值的均数及标准差为(4.42±1.45)分,腿痛VAS评分术前术后差值的均数及标准差为(6.49±1.6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的MacNab标准,优31例;良20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86.4%.结论 经皮椎间孔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和临床效果确切等优点.
作者:王翀;田征;梁青福;蒋昆利;宋兴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和比较经皮肾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与钬激光处理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该院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共138例,随机分为A和B两组,每组各69例患者,A组采用经皮肾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系统,B组采用钬激光碎石,比较两种碎石方式的碎石时间、Ⅰ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平均住院日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在Ⅰ期结石清除率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且A组的平均住院日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的钬激光碎石相比,经皮肾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处理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云;祖雄兵;贺书云;汤敏;肖红照;彭磊;康建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个体化手术的疗效及体会.方法 对17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经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确诊,根据鼻腔内中隔偏曲的不同类型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经鼻内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后门诊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176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术后2例并发鼻中隔血肿,经处理后治愈,未出现鼻中隔穿孔及其他并发症.所有病例经随访6个月以上,双侧鼻腔通气良好,头痛、鼻出血等症状缓解,鼻内镜检查鼻中隔基本处于正中位置,未见有器质性偏曲.结论 鼻内镜下依据鼻腔内中隔偏曲具体形态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具有操作精确、微创和安全等优点,符合鼻生理功能的需要及微创手术的要求.
作者:李清明;吴思恩;黄素红;黄穗华;姚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联合局部注射紫杉醇治疗良性气道瘢痕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2例良性气道瘢痕狭窄患者,将其分为紫杉醇组、丝裂霉素组和对照组.其中,紫杉醇组8例,丝裂霉素组12例,对照组12例,紫杉醇组和丝裂霉素组采用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术、电刀切除和冷冻等,并在气道狭窄部位局部注射紫杉醇或丝裂霉素,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气管镜下介入治疗.随访时间为6个月,测量治疗前后气道狭窄部位的横截面积和气道直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指数,观察气道狭窄部位局部应用紫杉醇、丝裂霉素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后气道狭窄部位横截面积及直径比较结果表明紫杉醇组和丝裂霉素组的疗效较对照组疗效好,3组患者治疗前后气道横截面积及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组与丝裂霉素组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困难指数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组、丝裂霉素组6个月内再次行介入治疗次数有一定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组、丝裂霉素组患者在观察期内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气道狭窄部位局部应用紫杉醇可抑制瘢痕性气道狭窄,且较常规介入治疗法明显延长良性瘢痕增生性气道狭窄再狭窄的时间,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
作者:封萌;杨增荣;焦克岗;何元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