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检查对慢性乙肝HBV DNA含量的影响

周丁华;朱武晖;卫冰;王正元;赵玮;黎介寿

关键词:腹腔镜, 慢性乙肝, 病毒量, 免疫荧光定量PCR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检查对慢性乙肝HBV DN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分析1998年10月~2003年10月间42例慢性乙肝病人行腹腔镜检查后HBV DNA含量的变化.同时,利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步测定其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值.结果慢性乙肝病人实施腹腔镜检查后第3天和第7天血清HBV DNA拷贝数、ALT和TB值均分别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而术后15 d其血清HBV DNA拷贝数、ALT和TB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慢性乙肝病人行腹腔镜检查,可影响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有必要加强围手术期乙肝病毒量及肝功能的监测.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经内镜胆道支架治疗胆道良恶性梗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胆道良恶性梗阻时塑料和镍钛记忆合金镀金支架内镜置入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该组塑料支架组52例,包括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24例,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4例,老年胆总管巨大结石5例,胆漏11例,胆管外科损伤狭窄7例,胰腺癌1例;镀金支架组28例,包括中下段胆管癌11例,肝门部胆管癌6例,十二指肠乳头癌5例,胰腺癌6例.所有病人均行ERCP以证实狭窄部位及其程度,选择合适的支架.经十二指肠镜插入导丝至梗阻远端,狭窄明显者沿导丝进行球囊扩张;在X线监视下沿导丝用支架推送器将支架送至狭窄远端2 cm.术后观察病人黄疸改善情况,同时观察肝功能、血清淀粉酶变化,并随访3~6个月.结果该组支架均一次置入成功,成功率100%.镀金支架置入后1周,患者血清总胆红素(STB)下降67.16%,谷丙转氨酶(ALT)下降58.37%,r-谷胺酰转肽酶(r-GT)下降40.63%,碱性磷酸酶(AlP)下降41.54%;塑料支架置入后1周,STB下降53.24%,ALT下降55.03%,r-GT下降37.15%,AlP下降34.12%.早期并发症包括:高淀粉酶血症、ERCP术后胰腺炎、胆管炎,晚期并发症有支架堵塞.镀金支架组随访期间有4例(14.29%)死于肿瘤进展.结论经内镜塑料和镍钛记忆合金镀金支架治疗胆道良恶性梗阻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塑料支架在胆漏及胆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为肝胆外科手术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弥补手段.

    作者:缪林;范志宁;季国忠;文卫;刘政;黄光明;蒋国斌;吴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宫壁置卡孕栓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宫壁置卡孕栓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0例足月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80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于子宫下段前壁近切口处浆膜下置入卡孕栓1 mg;对照组80例,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催产素10 u及静滴20 u,观察产后2 h的出血量.结果第三产程试验组(3.75±3.4)m血,对照组(5.4±3.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产后2h内平均出血量:试验组平均为134.2 ml,对照组平均为215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药前后血压变化不明显,术后两组的体温变化及切口愈合情况差异不明显.结论卡孕栓比催产素具有更强的子宫收缩作用,能减少产后出血量,而宫壁给药更有效更方便.

    作者:高燕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胃巨大平滑肌瘤嵌顿于幽门及十二指肠1例报告

    1病例资料患者男,60岁.因上腹部胀痛不适、恶心、呕吐1年加重2 d来诊.患者1年前出现上腹部胀痛,伴恶心、呕吐,进食后加重,呕吐后症状减轻.2 d前上述症状加重,不能进食水.查体:T 36.5℃,P 82次/min,R 20次/min,BP 105/60 mmHg.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可闻及振水音,上腹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胃镜检查:食道未见异常,贲门变形,呈唇状,从贲门前壁缓慢进入变形的胃腔,见黏膜充血、水肿,顺充血的黏膜与正常的胃和十二指肠黏膜之间进入十二指肠降段上部,见十二指肠扩张明显,反转观察到巨大表面光滑的肿物阻塞十二指肠,缓慢退镜后,从贲门后壁进入正常胃底体部,观察到其基底位于胃底体部,较宽的蒂黏膜充血、水肿,跃过胃角嵌入幽门,反复观察,考虑为胃巨大平滑肌瘤嵌入十二指肠.手术所见:胃黏膜水肿明显,幽门管至十二指肠内可触及10 cm×9 cm×8 cm大小肿物,幽门口几乎完全梗阻,将肿物由十二指肠拉出,钳夹肿物蒂部,将肿物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诊断:胃平滑肌瘤.

    作者:姚欣;冯子坛;刘洁东;宋巧云;甄四虎;赵增顺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附180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操作技能和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及总结该院连续3年施行的180例LC手术.结果180例LC手术,3例即刻中转开腹,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择日手术.175例成功实施LC.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预防手术并发症需要细心操作和正确的技术,认真选好手术适应证,把握中转手术的时机,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曲方;毕郭龙;张思谦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超声刀及单、双极电凝对兔卵巢组织热效应及术后粘连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使用超声刀及单、双极电凝对兔卵巢组织造成的热损伤程度和术后粘连情况,探讨腹腔镜下卵巢手术中适宜的止血方法.方法将中国家兔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开腹缝合卵巢组织,其余组则模拟腹腔镜手术对兔卵巢分别进行超声刀和电凝止血,术后2周观察卵巢组织粘连及热损伤范围.结果对照组较腹腔镜各组粘连分数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腹腔镜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腹腔镜各组中组织热损伤以超声刀损伤范围小,以单极电凝损伤大.结论腹腔镜能减轻术后卵巢粘连的发生;超声刀对组织热损伤小.

    作者:赖婷;刘赛欧;蒙丽;吴蓓;张艳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经皮肾穿微造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U100激光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目的探讨复杂性肾结石微创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皮肾穿微造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U100激光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47例.结果47例经皮肾穿微造瘘手术顺利完成,40例结石被击碎取尽,5例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排净,2例有少量残留结石,结石清除率为95.7%,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肾穿微造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U100激光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恢复快、痛苦少的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良好方法之一.认为U100激光碎石术比气压弹道碎石术更具有优越性.

    作者:李刚;文斌;王伟;覃庆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发化脓感染的关节镜治疗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发化脓感染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结合术后持续冲洗引流,敏感抗生素使用及康复治疗等措施治疗1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发化脓感染患者.结果术后疼痛迅速缓解.3~5 d局部红肿明显减退,体温下降.术后6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提高35分.随访6~36个月,无1例感染复发.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发化脓感染,采用关节镜清理术,创伤轻,痛苦小,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功能.

    作者:何江涛;蔚芃;吴青;蒋成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25例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胶囊内镜检查分析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该科25例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并与小肠钡餐、血管造影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症状为:鲜血便7例、暗红色或黑便16例、便潜血阳性2例.病程平均41.08个月,贫血者血色素低水平平均为56g/L,13例进行了平均量为800ml的输血治疗.25例患者中检查成功24例,检出小肠病变23例,明确小肠出血部位及病因20例,诊断率为83.33%.病因包括:血管畸形11例,平滑肌瘤4例,Crohn病1例,霍奇金淋巴瘤1例,十二指肠球炎1例,小肠糜烂或溃疡2例.胶囊内镜病变检出明显高于小肠钡餐、血管造影.结论不明原因小肠出血患者对胶囊内镜检查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胶囊内镜是小肠出血诊断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孝;张子其;张建萍;张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42例分析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并发胆囊阑尾良性疾病的42例患者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30~90 min,术后3~5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日短等优点,治疗胆囊阑尾良性疾病安全有效,并可明显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古少东;李平;吴柳春;王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体会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对3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结果32例患者均一次性取石成功,成功率100%(32/32),无输尿管穿孔、狭窄、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mini-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有很高的结石清除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操作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松林;毛登久;周杰;王力;向敏;刘朝晖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腹腔镜手术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性不孕的体会

    目的通过腹腔镜手术与中药灌肠的综合治疗,以期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复孕率.方法将经腹腔镜确诊并经镜下手术的103例慢性盆腔炎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感染、定期输卵管通液等治疗.中药灌肠组同时给予定期的中药灌肠治疗.结果追踪两组所有病倒,总复孕率49.5%.其中,中药灌肠组复孕率59.2%,对照组复孕率38.8%,两组复孕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结合中药灌肠可显著提高慢性盆腔炎的复孕率.

    作者:章建朝;陈晓燕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膝关节镜下射频汽化仪治疗半月板损伤

    目的评价射频汽化仪在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效果.方法利用Arthrocare 2000射频汽化仪对64例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关节镜下治疗,其中盘状半月板成形10例,部分切除成形28例,全切除2例,半月板缝合修补12例,退变型半月板表面修整6例.结果61例经8~20个月随访,采用董天祥等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良率达93.1%.结论Arthrocare 2000射频汽化仪在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效果良好,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治疗精确,副反应小,同时具有止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华定;蔡道章;王昆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乙氧硬化醇内镜下注射治疗Dieulafoy病3例

    目的探讨乙氧硬化醇内镜下局部注射乙氧硬化醇,观察疗效并随访,同时与药物治疗者进行对照.结果乙氧硬化醇治疗者止血效果满意,随访6~18个月均未见再出血.药物治疗者全部发生再出血,死亡1例.结论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止血疗效显著.

    作者:郭秀兰;闫茂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腹腔镜检查对慢性乙肝HBV DNA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检查对慢性乙肝HBV DN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分析1998年10月~2003年10月间42例慢性乙肝病人行腹腔镜检查后HBV DNA含量的变化.同时,利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步测定其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值.结果慢性乙肝病人实施腹腔镜检查后第3天和第7天血清HBV DNA拷贝数、ALT和TB值均分别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而术后15 d其血清HBV DNA拷贝数、ALT和TB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慢性乙肝病人行腹腔镜检查,可影响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有必要加强围手术期乙肝病毒量及肝功能的监测.

    作者:周丁华;朱武晖;卫冰;王正元;赵玮;黎介寿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内窥镜术中尿道内留置尼龙线防治男童外伤性后尿道狭窄

    目的提高男童创伤性后尿道狭窄的防治水平.方法陈旧性后尿道外伤男童15例.后尿道狭窄段长度0.8~2.0 cm,平均1.5 cm.均行尿道内切开(TUR)治疗,术中尿道内留置尼龙线.留置尿管2~4周,拔除尿管后即行尿道内尼龙线引导下改良软尿道扩张器的尿道扩张.结果15例患儿经平均2.5个月、长9个月的尿道扩张,排尿通畅后拔除尼龙线.随访6~36个月,排尿正常,无尿失禁.结论改良软尿道扩张器和医用尼龙线治疗后尿道狭窄效果显著,具有取材方便、简单、实用的优点.术中患儿耐受性好,易于配合,解决了男童尿道扩张问题,减少了因尿道狭窄复发而反复手术的次数,为男童创伤性后尿道狭窄的防治开辟了新法.

    作者:齐桓;郑少斌;谭万龙;付晓幼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电切手术治疗子宫肌病前后子宫内膜VEGF、受体KDR及MVD的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对2000年10月~2002年11月行子宫内膜电切手术的2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后随访.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手术前后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KDR表达和MVD的变化.10例腺肌病患者的手术中子宫内膜为术前实验组;7例腺肌病患者于TCRE术后6~18个月取内膜为术后实验组;8例正常子宫内膜为对照组.结果术后腺肌病之子宫内膜其VEGF、KDR的表达及MVD明显降低,与术前子宫内膜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手术后6个月行再次电切的腺肌病内膜间质微血管较为密集,管径比较小;VEGF及KDR表达也较强,腺体染色较深.结论子宫内膜电切手术对腺肌病子宫内膜的VEGF、KDR的表达及MVD呈下降调节;TCRE术后子宫内膜VEGF的表达和MVD下降可能与手术预后相关.

    作者:杨保军;冯力民;张华;孙海梅;景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临床及结肠镜检查分析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临床与结肠镜检查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102例临床及结肠镜检查情况.结果轻度50侧(49.0%),中度34例(33.3%),重度18例(17.7%)结肠镜下分级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8例、29例、55例,以慢性复发型多占53.9(55/102),以慢性复发型和初发型两性占87.2%(89/102),重度UC全结肠者占55.4%,重度UC中66.3%为结肠镜下Ⅲ级.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临床严重程度与结肠镜检查溃疡性结肠炎镜下分级及病变范围有相关性.

    作者:苏锐;张桂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经腋窝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3例报告

    1临床资料3例病人均为女性,分别为25、29、63岁,甲瘤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都是单侧单个肿瘤,肿瘤大小3,4 cm,2003年4~11月手术.气管内插管全麻后,患者采用仰卧位,肩下垫高使颈部轻度后仰.患侧上臂屈135°外展45°、肘关节屈曲90°,使腋窝完全显露,前臂悬吊头架上加以固定.常规手术野消毒用1:200 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稀释液注射分离区域皮下,患侧腋窝顶位置作一12mm切口,用甲状腺分离棒从此切口经皮下向患侧甲状腺部潜行游离,形成皮下隧道,置入10 mm trocar套管,置入10 mm 30°腹腔镜,CO2气体维持6 mmHg恒压.距切口上方3cm向隧道内置入一个5 mm tro-car,在同侧乳晕上缘置入一个5 mm trocar.两个5mm trocar分别置入无损伤抓持钳及超声刀.在直视下用超声刀分离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分离层次掌握在胸大肌的浅面与颈阔肌的深面之间进行.寻找患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及颈正中线(颈白线),用超声刀切开患侧的舌骨下肌群,显露甲状腺及肿块,用无损伤分离钳推开下极脂肪组织即可见与甲状腺下动脉交叉的喉返神经.用超声刀切断甲状腺血管和腺体,切除包括肿瘤的大部分甲状腺腺叶,保留后壁的部分腺体.切除的标本装入标本袋内取出.3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65~100min,术中出血约3ml.无并发症发生,术后4,5 d出院.

    作者:王存川;胡友主;陈鋆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电钻造孔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43例(48眼)鼻内窥镜下利用电钻行鼻腔泪囊造孔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电钻鼻腔泪囊造孔及鼻腔病变同期手术.结果48眼中治愈45眼,治愈率93.8%,好转2眼,好转率4.1%,无效1眼,占2.1%.结论该手术具有损伤小、操作简便、快捷、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应得到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梁国辉;刘波;史勇洪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MRI导航下的内窥镜经蝶鞍区肿瘤切除术

    目的探讨无框架MRI导航系统在内窥镜经蝶鞍区肿瘤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8例垂体腺瘤和2例颅咽管瘤病人在无框架MRI影像导航引导下内窥镜经蝾入路垂体腺瘤切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机器定位误差平均1.5 mm;重要结构和痛变定位满意,导航注册时间平均5 min;手术时间平均50 min,术后所有病人症状均减轻和好转.术后短暂性脑脊液鼻漏3例,短暂性尿崩者3例,无颅内感染及出血病例.结论无框架影像导航在内窥镜经蝶鞍区肿瘤的手术治疗中使重要结构及病变定位准确,在手术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海生;严波;刘勇刚;曲秋懿;姚慧颖;倪志立;杨治宇;张秋航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