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胃癌29例ESD术后疗效分析

宋文冲;吕巍巍;乔秀丽;高孝忠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胃早癌, 疗效, 随访
摘要:目的 总结本院完成的29例胃早癌患者ESD术中、术后、术后随访的情况,了解ESD对胃早癌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预后.方法 选取2007年8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29例经NBI、靛胭脂染色和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为胃早癌的患者,黏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美兰生理盐水行ESD治疗,并进行至少5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的情况.结果 29例患者切除标本0.8×0.8 cm至4.5×5.0 cm;ESD操作时间30~85min.剥离成功率93.1%.2例胃早癌患者病理示切除标本基底部有癌组织,转外科行根治性切除.2例胃早癌患者在手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情况,对此对患者实施内镜下止血治疗后症状消失,没有出现穿孔情况.患者住院天数为10~21 d,平均住院时间为12.5 d,随访短6个月,长5年,平均随访23.6个月;全部病例随访无异常,复查内镜示创面愈合,无复发.结论 ESD治疗胃早癌的疗效良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心理月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在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中的应用

    目的 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充分探讨.方法 就本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其中的80例为研究对象,并在此基础上各取40例分为对照和实验两组.其中,前者侧重于常规护理的实施,后者侧重于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两组在护理满意度和心理状态方面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干预之后,无论是在焦虑,还是抑郁发生率方面,实验组都要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满意率方面,实验组则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满足P< 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 通过综合护理,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心理状态得以有效改善,无论其焦虑还是抑郁感,均显著降低.

    作者:王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庆大霉素雾化吸入在慢性咽炎治疗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在治疗慢性咽炎的过程中使用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本院治疗的慢性咽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为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参照组为常规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92.68%优于参照组68.29%,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没有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可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韩玉琴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宫颈癌放疗期间的临床作用

    目的 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给予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的临床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4月放疗期间的患者5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组,每组2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未给予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观察组给予应用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比较两组进行人文关怀的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患者可以提高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付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抗抑郁药物联合阿片类药物与心理干预治疗晚期癌痛伴抑郁的效果分析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晚期癌痛伴抑郁采用抗抑郁药物联合阿片类药物与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晚期癌痛伴抑郁患者60例,均行心理干预,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取抗抑郁药物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与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抑郁情绪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HAMD 17评分高于实验组,阿片类药物用量多于实验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心理干预加上抗抑郁药物联合阿片类药物应用于晚期癌痛伴抑郁患者的治疗中,有可靠效果,能够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李冬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研究进展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当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先进疗法,临床研究表明该置换术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疗效较好,有利于促进老年患者的骨折恢复.但是,当前对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争议,首先是对于该疗法在哪种发病期适用的问题存在争议,其次是对于骨水泥使用以及股骨距处理的问题也存在着争议.后,由于人工关节置换疗法需要对患者的整体股骨进行置换,因此治疗费用对于患者来说也会是一定的经济负担.因而本文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研究结果进行辨证分析,探求增强该方法有效性的可行措施,以期为老年转子间股骨骨折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作者:杨泰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乳腺癌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乳腺癌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执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抑郁焦虑评分、生存质量评分都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患者,可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康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慕课教学模式给临床麻醉学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临床麻醉学》是麻醉学的支柱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临床学科,不仅对医学基础知识要求高,而且与实践联系紧密,专业性强,因此对授课效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将理论知识讲透彻,将一些操作要点讲明白,同时还要调动学生们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我学习,将知识融会贯通,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传统的《临床麻醉学》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改进传统的授课模式,设计出一种更为合理有效、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是极为重要的.而“慕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可能为这一学科的教学带来新的机遇.

    作者:孟岩;王嘉锋;万小健;陈元杰;邓小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天水市3760名儿童乳牙融合牙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天水地区乳牙融合牙的发生情况和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随机对3760名3~6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结果 3760名儿童乳牙融合牙发生率为3.32%,男女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融合牙主要发生于下颌的前牙区,下颌占90.4%,单侧型占91.2%.在125例融合牙患儿中,10例为两侧均有融合牙,且为对称性分布,占8%.发现2例少见型融合牙,1例为左上颌乳中切牙与侧切牙融合,下颌对称乳中切牙与侧切牙融合;另一例为多生牙与左上乳中切牙融合.有2例融合牙发生龋病.有9例单侧融合牙发生前牙错k畸形(其中3例前牙深覆k、2例前牙反k、2例上前牙前突、1例前牙深覆盖、1例前牙对刃k).有18例单侧融合牙发生前牙区单个乳牙先天性缺失.结论 乳牙融合牙有一定的发生率,儿童口腔科医生应予重视并密切观察,及时防治融合牙继发龋病、错畸形的发生,降低对儿童口颌系统的危害.

    作者:李小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阿托品对急性心梗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治疗时间的影响

    目的 本实验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再通术前应用不同剂量阿托品,观察其对PCI术后患者治疗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本院就诊的184例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托品0.5 mg,对照组给予阿托品1 mg.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P<0.05).结果 两组低血压差异、慢血流或无复流情况、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死亡病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冠脉供血区域急性梗死运用阿托品预处理,可以降低再灌注心率失常患者的治疗时间.

    作者:高文进;郭峰;马龙梅;杨海霞;贺娜;孟凡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下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糖尿病足清创骨水泥抗生素覆盖手术的麻醉效果

    目的 观察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糖尿病足清创骨水泥抗生素覆盖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40例糖尿病足清创骨水泥抗生素覆盖手术患者.年龄65~95岁.ASA分级Ⅱ-Ⅳ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体表定位、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分别于腘窝上坐骨神经、隐神经处注入0.375罗派卡因20 mL、10 mL;对照组于L3-4间隙穿刺,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罗派卡因1.6~2 mL.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15(T1)、30 (T2)、45 (T3)、60(T4) 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的麻醉效果和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前两组患者的SBP、DBP、MAP、HR、和SpO2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观察组T1时的MAP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T1时的MAP有显著变化(P<0.01);两组麻醉前后HR和Sp02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的麻醉效果均满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8例尿潴留,4例恶心呕吐,2例心动过缓,而观察组只有2例患者发生心动过缓,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应用于糖尿病足清创骨水泥抗生素覆盖手术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副作用少.

    作者:赵云鹏;孙颖;张龙;张云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行鼻内窥镜手术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比较2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鼻内窥镜手术后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应用优质护理能有效加快患者病情恢复,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以及防治要点分析

    目的 观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并探究本病的防治要点,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选择本院2015.10~2018.10期间20例患者临床资料,归纳特点,研究防控要点.结果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住院期间有2例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10.0%.结论 结合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特点,予以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益于控制病情,减缩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黄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对胸外科重症术后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的效果

    目的 在胸外科重症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时其具体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从本院2017年~2018年全年进行胸外科重症手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符合样本标准要求的168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把样本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84人进行对比研究.对比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而研究组则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的情况进行观察评估.结果 主要观察记录患者的肺活量和呼气情况,发现研究组的恢复情况与对比组情况较好,差异很明显.(P<0.05)讨论 运用综合护理对胸外科重症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明显地提高了患者的恢复情况,可以在胸外科重症术后护理中继续推广使用.

    作者:文智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在急性盆腔炎的应用价值及患者满意度分析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在急性盆腔炎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选入2016年3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5例.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经过调查对照组护理效果低于实验组.实验组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 在急性盆腔炎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法,能够加快康复速度,减少不良反应问题,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衡晓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干预

    目的 深入研究在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时,将会对患者动静脉内瘘造成何种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挑选法,对选取出来的50例进行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护理干预.结果 在50例患者中,仅出现2例失败案例.此外,还有2例穿刺成功的患者,在透析120天或出现闭塞,并且在7~11月后,完成丧失了内瘘功能;1例患者由于严重感染,导致在2个月后,内瘘功能完全丧失.剩余的45例患者,其内瘘使用时长均达到19~71个月.结论 在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时,提高对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内瘘的使用寿命,并且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作者:罗亚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乙肝病毒标记物阳性表型血清标本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临床检验分析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临床检验研究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阳性袁型血清标本与乙肝病毒HBV-DNA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HBV-M)阳性的血清样本160个,对其进行HBV-DNA检测,整理检测结果,分析HBV-M阳性与HBV-DNA的关系.结果 HBV-M阳性的血清样本可根据阳性情况分为7组,各组间阳性表型概率并不能完全提示HBV-DNA水平.结论 乙肝病毒标记物阳性表型可诊断病人是否感染乙肝病毒,从阳性表型类型可以大致判断乙型肝炎的感染阶段,但仍需定量检测HBV-DNA复制以辅助治疗.

    作者:马梅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2例脑梗塞患者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31例,实施常规护理的一组设为对照组,实施循证护理的一组设为研究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及抑郁评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梗塞护理中,循证护理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龙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连花清瘟胶囊具备的疗效,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筛选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这一年时间里,前来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60例患者.以住院时间顺序为轴,将其对半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组的患者服用利巴韦林片治疗,后组的患者则服用连花清瘟胶囊治疗.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得出在治疗总有效率的指标上,对照组的参数为76.7%,实验组则高达93.3%,对比之下差异巨大,(P<0.05).但是,在对比不良反应情况时,两组患者差异十分微弱,(P>0.05).结论 指导本院所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服用连花清瘟胶囊,可以大幅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疾病痊愈.

    作者:唐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助产士门诊模拟分娩教育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通过助产士门诊模拟分娩教育,分析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结合2018年4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产科门诊中进行产前检查的6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产妇34例,采取产科门诊常规检查和宣教的教育方式,观察组患者34例,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取助产士门诊模拟分娩的教育方式,针对两组初产妇的产程进展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和新生儿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经过对比后,在总产程方面,观察组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和会阴侧切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助产士门诊模拟分娩教育的方式,可以帮助初产妇增强分娩过程中的信心和动力,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牟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ysyl oxidase-like 2,LOXL2)与多种肿瘤的演进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近年来LOXL2在多种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以加深对其的认识,为肿瘤分子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贺璇;周英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心理月刊杂志

心理月刊杂志

主管:国家体育总局

主办:中国体育报业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