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抑郁药物联合阿片类药物与心理干预治疗晚期癌痛伴抑郁的效果分析

李冬侠

关键词:抗抑郁药物, 阿片类药物, 心理干预, 晚期癌痛伴抑郁
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晚期癌痛伴抑郁采用抗抑郁药物联合阿片类药物与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晚期癌痛伴抑郁患者60例,均行心理干预,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取抗抑郁药物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与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抑郁情绪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HAMD 17评分高于实验组,阿片类药物用量多于实验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心理干预加上抗抑郁药物联合阿片类药物应用于晚期癌痛伴抑郁患者的治疗中,有可靠效果,能够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值得推广.
心理月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伴腹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中医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腹痛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过敏性紫癜伴腹痛的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采取中医护理,并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均明显较短(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 对小儿过敏性紫癜伴腹痛患儿采取中医护理干预措施,能减轻治疗痛苦,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优化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作者:汪淑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双向转诊、医疗集团相关研究综述

    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在建设分级诊疗制度方面,具体任务包含:“将试点范围继续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分级诊疗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到85%以上的城市;全面启动建设多种模式的医疗联合体,三级医院全部参与并在建设医疗联合体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作者:王璐瑶;张卫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氨溴索口服液+阿奇霉素治疗40例支原体肺炎学生疗效

    目的 探寻临床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从某学校2013年~2017年医务室治疗的支原体肺炎学生80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及氨溴索口服液+阿奇霉素治疗方法,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我们应学习采用氨溴索口服液+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方法,以此来有效改善支原体肺炎症状.

    作者:钱永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内科推广应用护理体会

    目的 针对神经内科中颈外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护理情况展开深入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选择法,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随机挑选出30例前来本院就医的浅表穿刺困难患者,将其两两对分成两个小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本研究挑选的30例患者都给予颈外静脉留置针,但是在护理方法上,对观察组的15例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对照组的15例患者仅提供常规护理,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本次所选取的30例患者,获得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67%;其中,在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上,对照组要明显逊于观察组(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中,通过对浅表穿刺困难患者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并且对其提供优质护理,不仅能够大幅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还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适宜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刘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医护职场压力情况调查分析——以福州某三甲医院为例

    本文通过调查并分析女医护职工的职场压力及其减压情况,结论女性医护工作者的职场压力水平较高,科研压力、“医闹”纠纷是其主要压力源,端正自身科研态度,转变负性压力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管理部门的支持,均将有利于女性医护工作者减轻职场压力.

    作者:林爱武;戴晓凤;吴桂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庆大霉素雾化吸入在慢性咽炎治疗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在治疗慢性咽炎的过程中使用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本院治疗的慢性咽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为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参照组为常规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92.68%优于参照组68.29%,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没有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可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韩玉琴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开展心理护理的意义评定

    目的 了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开展心理护理的意义.方法 将本院收集2017年6月~2018年8月的74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用常规方法,术前心理干预组用术前开展心理护理.比较效果.结果 术前心理干预组满意度、心理应激评分、生理应激指标、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了解评分、对手术知识的了解评分、术前护理服务质量、不配合术前工作的比例方面相较常规护理组更好,P< 0.05.结论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术前开展心理护理效果理想.

    作者:王丽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乙肝病毒标记物阳性表型血清标本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临床检验分析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临床检验研究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阳性袁型血清标本与乙肝病毒HBV-DNA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HBV-M)阳性的血清样本160个,对其进行HBV-DNA检测,整理检测结果,分析HBV-M阳性与HBV-DNA的关系.结果 HBV-M阳性的血清样本可根据阳性情况分为7组,各组间阳性表型概率并不能完全提示HBV-DNA水平.结论 乙肝病毒标记物阳性表型可诊断病人是否感染乙肝病毒,从阳性表型类型可以大致判断乙型肝炎的感染阶段,但仍需定量检测HBV-DNA复制以辅助治疗.

    作者:马梅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对胸外科重症术后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的效果

    目的 在胸外科重症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时其具体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从本院2017年~2018年全年进行胸外科重症手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符合样本标准要求的168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把样本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84人进行对比研究.对比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而研究组则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的情况进行观察评估.结果 主要观察记录患者的肺活量和呼气情况,发现研究组的恢复情况与对比组情况较好,差异很明显.(P<0.05)讨论 运用综合护理对胸外科重症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明显地提高了患者的恢复情况,可以在胸外科重症术后护理中继续推广使用.

    作者:文智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情绪管理在护理临床教学中重要性的探讨

    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传递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大程度掌握,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建设却在其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教师和学生运用心理学的方式方法,通过情绪管理的有效干预,对自我不良情绪进行科学管理,用良好的心理状态参与教学,达到教师授课过程中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多方位进行讲解,学生也通过学习吸收医学知识,同时吸收心理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临床培养出适合现代医学模式需要的新型护理人才.

    作者:陈婷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发生机制与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的肢体痉挛是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患者在病程发展的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康复护理和健康指导.根据肢体痉挛的发生机制和病程特点确定不同时期康复护理重点,选择恰当的护理方法和健康教育内容,这样才能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有效且具有预见性的康复护理,维持康复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水平.

    作者:张艺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宫颈癌放疗期间的临床作用

    目的 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给予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的临床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4月放疗期间的患者5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组,每组2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未给予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观察组给予应用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比较两组进行人文关怀的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患者可以提高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付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多普勒超声在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 对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行彩超检查,探讨斑块稳定性同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85例脑梗死病患为观察组,8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给予患者行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16.09%检出率(P<0.05);观察组检出颈动脉狭窄人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梗死病患颈总动脉粥样硬化增加,以不稳定性斑块为主,且患者常会出现动脉狭窄,给予患者尽早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及时诊断患者病情,为脑梗死疾病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孙茂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毕节市器官遗体捐献意愿及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毕节市民的遗体捐献意愿及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于2016年10月~2017年4月对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方、金沙、织金、纳雍、赫章等地区1200人进行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关于遗体捐献程序了解调查中,男性对遗体捐献程序的了解多于女性;不同年龄阶段对遗体捐献程序了解所占比例中,41 ~ 50岁人中31.9%对遗体捐献程序了解,其他年龄阶段中,随年龄增加对遗体捐献了解越少,所占比例依次是20岁以下(29.1%)、20 ~ 30岁(26.4%)、60岁以上(25.8)、31~40岁(23.0%)、51 ~60岁(22.7%);30.3%的人同意家人签订《器官、遗体捐献意愿书》并认为这是一件伟大的事,在不同年龄阶段中,随着年龄增加,赞成家人签订《器官、遗体捐献意愿书》的人所占比例越少;适合遗体捐献宣传场所:27.9%的人选择医院,21.3%选择政府机关,认为学校适合宣传占20.0%,选择死刑犯看守所的占16.8%,选择公司企业、商业购物区、普通居民区人较少,分别占8.3%、7.3%、5.9%,选择宗教场所人少,占2.9%.结论 遗体捐献相关知识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约遗体捐献事业发展.

    作者:张瑞;王纯尧;何先亮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助产士门诊模拟分娩教育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通过助产士门诊模拟分娩教育,分析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结合2018年4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产科门诊中进行产前检查的6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产妇34例,采取产科门诊常规检查和宣教的教育方式,观察组患者34例,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取助产士门诊模拟分娩的教育方式,针对两组初产妇的产程进展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和新生儿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经过对比后,在总产程方面,观察组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和会阴侧切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助产士门诊模拟分娩教育的方式,可以帮助初产妇增强分娩过程中的信心和动力,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牟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天水市3760名儿童乳牙融合牙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天水地区乳牙融合牙的发生情况和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随机对3760名3~6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结果 3760名儿童乳牙融合牙发生率为3.32%,男女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融合牙主要发生于下颌的前牙区,下颌占90.4%,单侧型占91.2%.在125例融合牙患儿中,10例为两侧均有融合牙,且为对称性分布,占8%.发现2例少见型融合牙,1例为左上颌乳中切牙与侧切牙融合,下颌对称乳中切牙与侧切牙融合;另一例为多生牙与左上乳中切牙融合.有2例融合牙发生龋病.有9例单侧融合牙发生前牙错k畸形(其中3例前牙深覆k、2例前牙反k、2例上前牙前突、1例前牙深覆盖、1例前牙对刃k).有18例单侧融合牙发生前牙区单个乳牙先天性缺失.结论 乳牙融合牙有一定的发生率,儿童口腔科医生应予重视并密切观察,及时防治融合牙继发龋病、错畸形的发生,降低对儿童口颌系统的危害.

    作者:李小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目的 探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本院妇产科接诊的86例足月孕产妇,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研究组采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自然分娩率及剖宫产率.结果 研究组自然分娩选择率及实际自然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 产科护理新模式可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针对性急救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急诊救治中的临床价值及护理满意度分析

    目的 分析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急诊救治时应用针对性急救护理的临床价值与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于2015年2月~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急诊就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中进行病例筛选,随机抽取116例患者,使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对照组(n=58)与实验组(n=58),前者应用常规护理,后者则应用针对性急救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的常规护理相比,将针对性急救护理应用于主动脉夹层急诊救治中的临床价值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国文;虞海娟;刘林;章晨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究行为护理的应用对促进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在本院2017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选出22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行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FMA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1个月后的FMA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行为护理强化了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锻炼,促进运动功能重建,值得推广.

    作者:魏小青;杨淑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的实现与可行性评估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的实现与可行性.方法 将本院收集2017年1月~2018年2月的7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用护理常规,分层管理组用分层的护理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满意度;护理文书质量、护理态度、技术水平;护理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整体评价、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护理纠纷.结果 分层管理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整体评价、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护理文书质量、护理态度、技术水平、护理纠纷方面相较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 住院患者实施分层的护理管理方案效果理想.

    作者:石学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心理月刊杂志

心理月刊杂志

主管:国家体育总局

主办:中国体育报业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