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公立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为依托的高血压疾病危险人群健康管理的路径探讨

张庆庆;范宇丹

关键词:高危人群, 健康管理, 路径设计
摘要:为高血压高危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有效控制和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高危人群的生存质量,我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高血压高危人群健康管理路径设计,是针对高血压高危人群建立的一套标准化健康管理路径;以健康管理师为主导群体,规范健康管理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此路径设计分四级,一级路径为基本路径,所有需要健康管理的对象均必须经过一级路径,在完成一级路径后,管理者明确高危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及设定健康管理计划;三级路径为根据计划进行健康管理行为指导;四级路径为定期随访及效果评职,有无达到预期目标.每级路径都包含基本要素,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及职责分工.进行高血压高危人群健康管理路径设计,有助于公立医院健康管理服务机构规范服务流程,降低管理难度,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
心理月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哮喘持续状态施行干预性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探究

    目的 探究小儿哮喘持续状态施行干预性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8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干预性护理,对比考察.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86.05%),观察组的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哮喘持续状态施行干预性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效果,缩短治疗时长,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敖靓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胃癌诊断中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价值分析

    目的 胃癌诊断中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 5年1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分别进行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CEA为(18.3±21.6)ng/mL,CA199水平为(51.2±21.3)U/mL,CA724为(12.5±2.3)U/mL,各项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中,V期胃癌患者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水平高,与其他临床分期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能够为胃癌的临床诊断和分期提供重要的参考,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曹善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在对患者进行脑出血护理时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的效果.方法 从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入住本院的脑出血患者中选取134名,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时长和住院时间长短都较短,且其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也较少.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者进行脑出血护理时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能够有效增强护理效果,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马彩霞;李晓玲;韩慧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期患者中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期患者中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的患者68例,根据患者就诊的先后,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34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在患者治疗期间和出院之后进行对症护理模式,而治疗组的患者则是使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使用延伸护理的治疗组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后期随访的复诊率都要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差异性.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敏;李晓玲;高莉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门诊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优选护理措施

    目的 当紧急情况下患者发生低血糖时,选择快速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本院门诊治疗室收集的40名发生低血糖的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人,甲组患者立即口服高糖的饮料550ml,乙组患者则立即口服50%葡萄糖60 mL.结果 甲组13人恢复良好,7人送急诊静脉补液治疗,乙组19人恢复良好,1人恢复时间稍延长.结论 当急性低血糖发生时,尽快补糖是快捷有效的措施.口服含50%葡萄糖进行快速补糖优于口服含糖饮料.

    作者:左青秀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住院诊疗方案制定过程中医患权利义务的实证研究

    本文采用访谈法、问卷自答法调查某省6个医院内科住院医师及患者,了解双方对于内科住院诊疗方案制定环节权利义务关系的认知情况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重点研究该环节中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了解该环节双方的认知差异,为解决医疗纠纷提供建议与参考.

    作者:轩志东;黑梦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药炮制对药物功效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炮制对药物功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2例行中药治疗患者,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试验组(n=41),对照组施以未炮制中药治疗,试验组施以炮制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毒副反应.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与毒副作用分别为97.56%与4.88%,对照组的分别为58.54%与34.1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药进行炮制后能够增加药效,降低毒副反应.

    作者:贾万仓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目标性护理降低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的研究

    目的 研究目标性护理,在降低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时发生静脉炎方面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于2018年2月~6月间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42人进行随机分组,终取两组对象,分别如下安排: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目标性护理.结果 静脉炎发病率观察组呈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化疗患者予以目标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并提高舒适性和治疗依从度.

    作者:高莉萍;刘虎军;李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04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n=52)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n=52),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不良情绪,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组间患者的不良情绪,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77%和21.15%,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显著,加速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推广.

    作者:韩莎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营养指导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营养指导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6年7月~2018年7月的84例急性肾小球炎肾患者应用掷骰子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普通常规护理与营养指导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根据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判别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对患病原因、健康生活方式、病症检测方法、自我管理方法和药物用法用量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结论 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营养指导,能够强化患者对自身病症的掌握,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王桂元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门诊手术治疗皮脂腺囊肿的方法及体会分析

    目的 探讨门诊手术治疗皮脂腺囊肿的方法以及体会,总结治疗该病经验.方法 以2018年3月~2018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0例皮脂腺囊肿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析治疗后的各项数据.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后,20例患者均得到良好康复,18例患者病症没有复发迹象,1例术后复发,进行二期手术后也得到有效康复,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门诊手术治疗皮脂腺囊肿患者时,必须对患者的适应症有所了解,切除未感染的囊肿,已经感染的囊肿,已感染的囊肿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进行二期手术或早期引流.

    作者:李莉;曹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与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关系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中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功能生化指标(ALT、ALP、TBIL)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PHC组患者100例,健康对照组100例.通过对其血清AFP、ALT、ALP和TBIL进行测定,进行相互比较分析.结果 PHC组患者血清AFP、ALT、ALP和TBI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四项生化指标AFP、ALT、ALP以及TBIL对PHC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FP与ALT和ALP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 0.05),AFP与TBIL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血清AFP与肝功能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对PHC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凌晨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肝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后续诊疗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本研究始于2016年1月,截至2018年7月,以此期间的60例明确诊断及分期的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随机、单盲的方法将此60例患者分成两组,在分组基础上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0.00%,而化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6.67%,联合组明显高于化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化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肿瘤血清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大幅度改善(P<0.05),联合组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单纯化疗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单纯化疗.结论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发挥减毒增效作用,有效果改善患者的肿瘤血清学各项指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黄京华;金成华;朴正日;金花;李兰;朴成日;马天泽;刘熙文;黄成日;林昌岫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开展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病例数为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认知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抑郁改善效果.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分数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阶段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临床上在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过程中采取认知性心理护理效果显著,护理后患者的抑郁情绪获得显著改善.

    作者:刘美红;刘春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早期股骨头坏死影像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研究

    目的 探究早期股骨头坏死影像表现特点,并探索可靠的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疑似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患者均在病理活检前进行CT及MRI检查,统计两种影像学手段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及其他类型髋关节疾病检出率情况,并于病理活检诊断进行对比,对比两种影像学诊断符合率,总结相关影像学表现.结果 CT诊断与病理活检诊断符合率(84.78%,156/184)显著低于MRI(96.74%,178/184),差异显著(P<0 05).CT扫描可见股骨头骨小梁结构稀疏及星芒结构消失,股骨头密度不均,呈骨质疏松样改变,内部可见骨质硬化及骨质囊变坏死(不均匀).MRI扫描可见股骨头前上缘可见斑片状异常信号影,部分患者伴有周围骨质内片状骨髓水肿,可见“双线征”.结论 MRI对早期股骨头坏死鉴别诊断价值优于CT,可作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赵艳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早期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预防效果的影响评价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早期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预防效果的影响,从而为早期预防高血压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年龄范围在28~40岁之间的512例血压范围处于正常范围的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512例居民以随机的方式分成各自206例的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此后五年的时间里,对观察组居民开展早期健康教育,五年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习惯、血压状况、高血压发病率以及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实施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居民对于高血压知识获得掌握程度,以及健康的生活习惯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居民;同时,观察组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与血压水平控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居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早期健康教育对于预防高血压又十分积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加深居民对高血压的认识,而且能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自身血压水平;早期健康教育可以成为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作者:高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鱼腥草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 探讨鱼腥草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100例2017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咽炎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地塞米松联合鱼腥草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咽部充血消失的时间、咽部疼痛消失的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炎症指标和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咽部充血消失的时间、咽部疼痛消失的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指标和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指标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疹、过敏性哮喘、脸红等的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鱼腥草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炎的疗效好,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炎症指标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宓佳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小儿肺炎护理措施与效果探析

    目的 对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小儿肺炎患者,对这些肺炎患儿采取一般护理、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总结这些小儿肺炎患者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 96例小儿肺炎患者经过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之后,共有90例患儿病情痊愈顺利出院,剩余6例病情也得到了明显的好转.结论 在对小儿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时候,要按照合理的护理流程对患儿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让患儿的生理与心理均达到佳状态,从而为肺炎患儿病情的顺利恢复创造有利环境,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曹博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阶段性健康教育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本次实验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并对实际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70例,根据患者治疗的先后以单双数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护理改善,并对比护理成效.结果 从患者住院时间上看,观察组用时较短,此外,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着明显的提升,分别为94.28%和77.14%,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在对疾病的认知方面,观察组的能力更高,有助于病情的改善.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实施阶段性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继而有利于依从性改善和病情的康复,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陈媛;梁桂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研究

    目的 研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5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在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到临床上,对促进患者症状恢复、提高其满意度具有良好效果,适合在基层医院加强推广.

    作者:袁小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心理月刊杂志

心理月刊杂志

主管:国家体育总局

主办:中国体育报业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