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地奈德乳膏外用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王新歌

关键词: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地奈德乳膏, 治疗湿疹, 特应性皮炎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地奈德乳膏外用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6例特异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使用地奈德乳膏)和联合组(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地奈德乳膏)各5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患者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地奈德乳膏治疗后,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58.49%和92.45%,均显著高于使用地奈德乳膏治疗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止痒时间和皮损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地奈德乳膏联合外用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自觉症状及皮损情况,具有使用价值.
心理月刊杂志相关文献
  • 微柱凝胶法在直抗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微柱凝胶法在直抗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输血科待输血患者血液样本2423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使用凝胶法定型,运用凝胶法与传统试管法实施直抗试验检测,再分别运用凝胶法、试管法以及聚凝胺法对血液样本与献血者血样实施交叉配血试验;对比分析三种检验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以试管法作为标准,评价微柱凝胶法在直抗实验和交叉配血试验中的结果.结果 在全部2423例样本中,微柱凝胶法直抗试验多检验出的阳性率为6.73%;以传统试管法检验结果作为评判标准,MGT法的敏感性为99.4%,特异性为99.9%.对于161例真阳性样本中,MGT法的强度超过TT-Coombs'T法的样本数量为141例,占比87.6%,二者强度相同的样本有16例,占比9.9%,合计占比97.5%.在交叉配血试验中,MGT法与MPT法主侧特异性分别为99.89%,99.76%,次测差异性分别为99.41%、99.38%,两种方法之间的特异性不具备统计学差异(x2=1.15,P>0.05;x2=0.05,P> 0.05).MGT法与MPT法主侧敏感性分别为85.69%,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次测敏感性分别为96.69%、84、39%,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x2=10.83,P<0.01).结论 以传统试管法作为标准,微柱凝胶法直抗试验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且与传统试管法相比,其检验方法更加简便快捷,并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结果也十分容易判读;在交叉配血试验中,微柱凝胶法与聚凝胺法相比,其次测敏感度更高,并且微柱凝胶法能够有效排除干扰,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作者:梁周侠;郭格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68例发生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患者资料,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机械通气以及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等为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经过相应治疗及综合护理后患者均满意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侵入性操作以及不合理抗生素的使用均为发生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需要加强护理管理,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蔡小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方法 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抽选出100例,与同期收治的普通肺炎患儿100例进行对比,分别组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各项检验结果.结果 肺炎支原体患儿与普通肺炎患儿的症状相对比,表现出了高热、连发性咳嗽、WBC、C反应蛋白、CK-MB均升高,肺部细湿哕音、肺部小斑状不清晰等症状.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在年龄、患病季节、流行接触史、低补体状态、居住环境和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热、连发性咳嗽、WBC、C反应蛋白、CK-MB均升高,肺部细湿哕音、肺部小斑状不清晰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年龄、患病季节、流行接触史、低补体状态、居住环境和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作者:冯军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除了做好基础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高校学生存在的思想和心理问题,提出了优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作者:朱旭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喹硫平对双相情感障碍病人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喹硫平对双相情感障碍病人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表达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患者都是在2017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入住本院并进行诊断并被临床专业医生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将以上参与本次研究的病人自由组合后再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对照组的36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氟哌嚏醇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则是采用喹硫平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经过两种药物治疗之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36例患者在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表达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喹硫平对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能够改善患者早期炎症反应,因此该种治疗方法适用于临床上的推广.

    作者:刘士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打针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打针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实施人性化护理前后收治的1400名门诊打针输液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前700名患者是对照组,后700名患者是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主要使用常规的打针输液护理方法,实验组的患者使用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方式.结果 对照组的患者,在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当中,他们的整体满意度是86.7%,而实验组的患者整体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7.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对于门诊打针输液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效果比较突出,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露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PKP与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对比

    目的 在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PKP及PVP治疗,对比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7月入住本院的52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分组时符合数字表法,纳入A组的26例患者行PKP治疗,纳入B组的26例患者行PVP治疗.结果 A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显著更长、医疗费用及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更高,对比B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PKP治疗,可明显恢复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但是价格高昂;PVP治疗价格低廉,但是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方面不占优势,因此,在治疗患者时,需根据患者实情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哈秀民;石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术中液体保温护理在宫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讨论术中液体保温护理在宫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选取本院中实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手术中液体保温护理方法的患者为实验组.结果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 0.05).对照组在手术期间出现低体温,寒战,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体温变化幅度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 在实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中使用手术中液体保温护理,可以有效保持患者的体温,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莫昕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04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n=52)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n=52),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不良情绪,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组间患者的不良情绪,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77%和21.15%,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显著,加速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推广.

    作者:韩莎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十枣汤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十枣汤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价值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120名本院接受治疗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院接受治疗,医护人员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患者予以十枣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接受十枣汤治疗,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长彬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探析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5月~ 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之上,实验组执行整体护理,各组53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 0.05).比较两组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SAS评分、SDS评分都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 整体护理运用慢性盆腔炎病人,可以收到良好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夏丽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延续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就直肠癌造口患者在恢复过程中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以及自我护理能力上的改善情况加以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按照对比护理的模式展开,所纳入病例共计为82例,且组内所有患者均为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6月所接诊,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任取组中41例,以常规方案展开护理,即对照组,余下41例则需要给予延续护理,即观察组.对两组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 综合统计可以发现,在干预前,两组在SAS、SDS量表上,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干预后,观察组则存在有明显优势,P<0.05;且结合对两组患者ESCA、SF-36量表进行评估可知,观察组同样存在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 对于直肠癌造口患者在恢复过程中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可对患者心理状态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有效改善,对于提升患者在恢复过程中生活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群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的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动静脉内瘘术后的血透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针对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针对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局部肿胀患者为1例,感染和闭塞患者均为0例,穿刺处渗血为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中,局部肿胀患者为4例,感染患者为2例,闭塞患者为1例,穿刺处渗血患者为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有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护理满意度为不满意、满意、很满意的患者分别为1例、3例、38例,护理满意度为97.62%,对照组中护理满意度为不满意、满意、很满意的患者分别为8例、10例、24例,护理满意度为80.9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有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许桂善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玉竹膏辅料蔗糖加入工艺对比研究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中医药的号召以来,湖湘中医药学者及企业一直致力于服务湖湘中医药事业.玉竹作为湖南地道大宗药材,其地位、价值和后续开发仍有较大的挖掘空间[1-3].本次研究以玉竹膏的辅料蔗糖的加入方式为切入点,研究探讨玉竹膏的生产质量控制,以期对玉竹这一地道湘药的挖掘提供点滴帮助.1研究方案玉竹按玉竹膏注册工艺[4]提取,浓缩至相对密度1.12~1.15(60℃~70℃测)后,分成两等份,一份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60.℃~ 70℃测)稠膏后,按原注册工艺要求“另取蔗糖500 9制成单糖浆,加入上述稠膏,混匀”制备玉竹膏;另一份继续加热煮沸30min至药液相对密度1.10~1.13(80℃ ~ 95℃测),按本次研究所用工艺“另取蔗糖500 9,加入上述清膏,混匀,加热煮沸”制备玉竹膏.对两种工艺制得的玉竹膏中的玉竹多糖含量进行比对分析研究.

    作者:曾丹;叶惠煊;陈诗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门诊注射室的分区输液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门诊注射室的分区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本院连续输液治疗的215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分区输液护理,并且开展健康教育.结果 在健康教育工作实施之后,患者对于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情况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护理之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83.72%,护理之后是96.74%.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门诊注射室的分区输液护理中应用,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行为.

    作者:吴松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之上,试验组执行综合健康教育,各组35例.对比两组控制血压、血糖情况与遵医行为.结果 对比两组控制血压、血糖的情况,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对比两组遵医行为,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血压、血糖,转变病人遵医行为,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吴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不同麻醉方式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在本院进行分娩22~35岁的产妇45例,另选取35~45岁的高龄产妇45例,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麻醉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产妇为高龄产妇,观察组产妇为适龄产妇,全部产妇均应用硬膜外麻醉方法,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和第二产程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t=0.258,0.0545;P>0.05);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的麻醉效果相当,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对两个年龄阶段的产妇的麻醉效果相同,均能够有效减少产妇的疼度程度,并且对母婴健康不会造成影响,在临床产妇分娩中能够降低产妇的剖宫率,可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麻醉方法.

    作者:周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人文关怀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自本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SDS以及SAS评分情况,以及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DS、SAS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抑郁及焦虑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程维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所收治的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对患者进行胸部扫描,对检查出的肺结节数量和肺结节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剂量的CT检测方法检测出同样数量的肺结节,且在肺结节形态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低剂量的CT进行胸部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诊断价值相同,对患者的辐射更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曹勇;李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风险管理护理在颅脑外伤护理中的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在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护理中运用风险管理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8月~ 2018年8月份收治的13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数字表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实施常规形式的临床护理,后者开展风险管理护理,护理之后实施GOS、生存质量和GCS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施GOS、生存质量和GCS评分要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效果要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护理中运用风险管理护理的效果比较好,同时能获得更好的护理满意度,可以收获更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应用.

    作者:钱春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心理月刊杂志

心理月刊杂志

主管:国家体育总局

主办:中国体育报业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