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冉兴无;李秀钧
MAGE基因是在黑色素瘤细胞中发现的,在其他恶性肿瘤中有一定的表达,在正常组织中除睾丸及胎盘外均不表达.现在发现有些MAGE基因在正常组织也有表达,但意义不同.本文综述人类肿瘤特异性抗原的确立,MAGE基因的结构、定位,MAGE基因的表达及MAGE抗原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马鸣;俞莉章;那彦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肾脏肥大是糖尿病早期肾脏特征性改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TGF在肾脏肥大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CTGF通过促进细胞有丝分裂,调节ECM的合成,调节细胞周期的限制点等机制参与肾脏肥大形成.
作者:黄海泉;刘必成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霉酚酸酯(MMF),其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霉酚酸(MPA)是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的选择性抑制剂,对淋巴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还可抑制单核细胞、系膜细胞的增殖、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和细胞因子的产生.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中除了糖脂代谢紊乱、血液动力学异常,炎症可能在DN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基于这一机制,MMF开始用于DN的治疗,显示了良好的前景.
作者:李静;李荣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处于4.1~10.0ng/ml时,辨别前列腺良恶性疾病较困难.游离PSA、结合PSA及其相关参数的测定可提高早期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重点介绍结合PSA及其相关参数,因其较游离PSA、总PSA性质稳定,有取代后者可能.
作者:何文桂;蔡松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DD3 mRNA仅高度表达于前列腺癌细胞中,是新近发现的前列腺癌特异性、敏感性很高的基因.这使DD3 mRNA 成为一个早期诊断或/和提示前列腺癌预后的有前途的标志物.
作者:龙智;蒋先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Uteroglobin(UG)是一种由类固醇类激素诱导分泌,进化上高度保守,具有免疫调节及抗炎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蛋白.它组织分布十分广泛,在外周血和尿中均可被检出.人的UG基因定位在染色体11q12.3~13.1,UG基因敲除的小鼠和UG反义转基因小鼠都表现出明显的肾脏损害,特别是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本文就UG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肾脏病研究领域,特别是对于IgA肾病的机制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梁秀彬;吕继成;张宏;王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低蛋白饮食(LPD)用于透析前慢性肾衰(CRF)患者的治疗已有50余年,许多文献报道低蛋白饮食治疗可以减轻尿毒症、延缓肾衰进展,同时亦有学者质疑其安全性以及对以后替代治疗预后的影响.本文着重综述2000年以后发表的文献,从LPD治疗可以延缓CRF进展、不同LPD治疗方案对透析前CRF患者的作用及其安全性、LPD治疗不影响替代治疗预后等方面,论证其有效性和营养安全性.
作者:贾凤玉;袁伟杰;张国兆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cDNA通过各种手段导入动物细胞,使EPO基因在体内得到长期、稳定的表达,持续生成内源性EPO,从根本上解决EPO的来源,是治疗肾性贫血及其他贫血佳的方法.EPO在体内含量甚微,必须保持一定的生理范围才能满足机体需要,如果产生过量,则对身体有害.因此,研究EPO表达水平的开、关调控,在EPO持续高效表达的同时,实现EPO表达的有效开关控制,是EPO治疗贫血的重要问题.
作者:徐卓佳;李体远;戴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用常规方法治疗前列腺癌预后不佳,近年来随着对癌症分子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给临床医生提供了用基因方法治疗肿瘤的机会.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前列腺癌基因治疗几种策略的研究进展.
作者:夏维木;刘定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视黄醇结合蛋白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在体内维生素A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视黄醇结合蛋白的特性和检测及其在肾脏疾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蒋礼;张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王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PSA的功能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比较明确的是精液中的PSA有助于精液的液化及精子的获能.但对于其在肿瘤中的发生与转化过程中所起作用不明,一部分研究认为PSA可促进肿瘤的恶化与转移,但另有证据则表明具有抑癌活性,负调节细胞的生长.
作者:阳东荣;陈昭典;单玉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心血管疾病(CVD)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心肌、瓣膜、血管壁的异位钙化是ESRD患者CVD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来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高磷、炎症、脂质代谢异常、氧化压力、E-选择素的多态性等多种因素与血管钙化有关.本文就尿毒症患者心血管钙化机制的新认识作一综述.
作者:张萍;陈江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C5b-9复合物是补体激活后形成的C5b-8与多个C9结合后的产物,可形成跨膜通道,介导多种活性物质的释放,参与肾组织的损伤,是许多肾脏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C5b-9受多种补体调节蛋白如CD59、Crry等的调节,并通过介导活性氧和花生四烯酸的释放,影响细胞凋亡等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蔡文莉;黄颂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雌激素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一直不甚明了.近年来,一种新的雌激素受体亚型,ERβ的发现使人们对前列腺癌中雌激素作用的分子基础有了进一步认识.本文从ERβ的生物学特征、组织学分布、生理功能以及与前列腺癌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杨国胜;陈昭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组织激肽释放酶是激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一系列肾脏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拟就有关组织激肽释放酶及其基因与肾脏疾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彭武建;戴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Clusterin在前列腺去势后表达开始明显增加,但是目前对它在前列腺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还有争议.本文讨论了clusterin表达的诱导因素、作用机制及它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王旭亮;牛远杰;马腾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凝血酶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是内皮细胞表面的凝血酶膜受体,通过与凝血酶结合激活蛋白C发挥抗凝作用,并增加凝血酶对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的催化活性抑制纤溶过程;重组人类可溶性TM还有抗炎作用.TM升高常见于各种内皮细胞受损的疾病与病理过程.它在血中水平的升高反映了内皮细胞损害和肾功能的损害.
作者:沈蕾;王兆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肾病综合征常存在高凝状态甚至血栓形成,严重影响预后,其发生机制复杂,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高绪霞;张道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核转录因子-κB (NF-κB)作为一种转录调节因子在体内各组织细胞中广泛存在,调控多种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基因表达,调节免疫反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了解其生物学特点,与肾脏病的关系,特别是近年来在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有助于该病的防治.
作者:陈丽萌;李学旺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