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他汀类药物肾保护作用的研究新进展

李航;李学旺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 肾脏
摘要:近年的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不但具有降血脂作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肾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并非完全由他汀类药物的降脂作用引起,他汀类药物还具有非降脂相关的肾保护作用,本文就他汀类药物肾保护作用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相关文献
  • 茚地那韦与泌尿系结石

    茚地那韦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用于治疗艾滋病.本文综述了茚地那韦药物性结石的形成机制、发病率、临床表现及诊断和处理原则.

    作者:陈忠;杨为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及渗透的分子,在血管渗透、血管的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VEGF的表达,对探讨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观察病情进展、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玉梅;赵学智;梅长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慢性肾衰竭与高磷血症

    慢性肾衰竭病人普遍存在高磷血症,近来的研究证实了高磷血症是引起心血管发病率增高的独立因素之一.本文就慢性肾衰竭病人高磷血症的病因、后果及目前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陆卫平;王笑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细胞角蛋白20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近年来,细胞角蛋白20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逐渐引起人们重视,本文对其发现、发展及在膀胱肿瘤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显文;莫曾南;陈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粘着斑激酶与肾脏疾病

    粘着斑激酶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是细胞内多条信号传导通路的交汇点,与细胞粘附、铺展、迁移、增殖和凋亡有关,在介导肾脏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肖藜;黄颂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尿毒症毒素的新认识

    近年来,陆续报道发现一些新的尿毒症毒素(如AGEs、IgLCs、糖修饰蛋白、瘦素、DIP-I、DIP-Ⅱ、GIP-I、补体等)并对原来阐述的尿毒症毒素有新的认识(如尿素、多胺、PTH等),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恒进;王笑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肾脏病的新进展-2001年国际肾脏病会议综述

    2001年10月10日至17日,2001年国际肾脏病学术会议暨美国肾脏病学术会议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洲旧金山市召开.会议由国际肾脏病学会及美国肾脏病学会共同承办.会议交流了自1999年以来国际肾脏病的新进展.涉及了细胞和转运生理等10个领域的问题.

    作者:陈孝文;刘华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共同刺激信号传导异常在SLE自身免疫发生中的作用

    近年研究表明,自身免疫反应的产生与共同刺激信号传导途径异常密切相关.B7-CD28传导途径促进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B7-CTLA4传导途径起抑制作用,自身免疫反应的产生与否取决于何者占主要地位.一些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和动物模型存在共同刺激传导途径的异常,使用CTLA4-Ig等方法阻断B7-CD28途径可以治疗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CTLA4-Ig有可能成为一种极有前途的新型的免疫抑制剂.

    作者:汪华林;叶任高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白细胞凋亡对尿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尿毒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的凋亡明显加速,且白细胞的凋亡与患者的免疫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尿毒症毒素的潴留,透析治疗的影响及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是引起白细胞凋亡的主要因素.

    作者:夏运风;甘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骨桥蛋白与肾结石

    本文着重叙述骨桥蛋白(OPN)的分子结构、在肾脏的表达调控及其与肾结石的关系.

    作者:常连胜;冯陶;郭应禄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RANTES与T细胞功能和肾脏疾病

    RANTES是β趋化因子中的一员,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RANTES可促进T细胞活化、调节Th1/Th2细胞效应平衡,肾脏固有细胞能分泌RANTES,趋化炎症细胞浸润到局部,加剧炎症反应.

    作者:梁鸣;李幼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间质性膀胱炎研究的新进展

    本文对近年来关于间质性膀胱炎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胡卫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膀胱上皮分化标志物Uroplakins的研究进展

    本文简述了Uroplakins的发现及其作为膀胱上皮终端分化标志物的证据、它们在刚性斑中的结构及可能的加工定位过程,并探讨了(Ups)与膀胱炎症及膀胱癌的相关性,后讨论了将Ups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用于转基因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作者:李国平;杨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尿毒症毒素的认识新进展

    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主要清除中小分子水溶性毒素,随着对尿毒症毒素研究的深入,已发现传统的透析方式并不能清除许多新的毒素.本文就尿毒症毒素的新认识和未来透析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作者:张萍;陈江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菌膜形成与泌尿系感染

    菌膜形成是细菌在不利于其生长的环境下,产生藻酸盐多糖使细菌相互粘连形成膜状物附着于病灶的表面或导管内的结果.可导致细菌毒力下降、对抗生素作用的防护能力增强和逃避机体的免疫作用.本文对菌膜形成在泌尿系感染疾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病原学、对抗生素作用的防护能力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袁涛;曹承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骶神经根电刺激疗法——一种新的治疗下尿路机能障碍的疗法

    排尿功能障碍是一系列影响尿液的贮存和排出的疾病的总称.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保守治疗下很难达到持久的疗效,而有关的器械处理和手术治疗通常存在明显的副作用,并且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近几年国外开展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创伤性小的治疗方法-骶神经根电刺激疗法,本文综述了该治疗方法控制膀胱排尿的机理、有关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和在国外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孙祥宙;丘少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在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是决定各种肾脏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和损伤反应可进一步加重肾间质病变.疾病状态时在缺氧、蛋白尿及多种炎症/细胞因子作用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可活化、增殖,并分泌多种炎症因子、趋化因子和血管活性因子进入肾间质,加重肾间质的炎症和纤维化进程.受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除了发生坏死或凋亡外,还可能发生表型转化为肌纤维母细胞进入间质,直接参与肾间质纤维化.提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和损伤后的反应是加重肾间质炎症、纤维化和慢性肾脏持续进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程叙扬;李晓玫;王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关于透析质量评价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充分性的研究处于深入发展的阶段,随着维持性血透基本模式趋于稳定,充分性问题进展迅速.本文对新近的研究中一些实际操作问题作一总结.

    作者:高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RANTES与肾脏疾病

    RANTES是一种C-C家庭趋化因子,它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它的主要作用是对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产生趋化作用,从而参与炎症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与肾脏疾病有着密切关系,在肾小球炎症、间质性肾炎、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现、发展和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其在肾脏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冯振伟;陈孝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细胞因子与狼疮性肾炎

    大量实验资料证明,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IL)-1、IL-2、IL-6、IL-10、IL-12、IL-16、IL-18等很多细胞因子参与调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活动状态并决定其受累器官.除IL-12和IL-16以外的上述细胞因子均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有关.

    作者:齐晖;李富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