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菊红
目的分析上海市卢湾区10年来被评定为精神残疾与智力残疾患者的成因.方法采用《中国残疾疾病标准》与《中国成人智力量表》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结果精神残疾的成因与精神疾病的类型及症状的特性有关.还有与能否坚持长期治疗有关.部分智力残疾的形成与孕期感染及父母生育年龄偏大相关.结论精神残疾与智力残疾的形成有很大部分可以预先做好预防,临床医生的预先指导是至关重要的,而卫生知识的普及也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季锦毅;钱妙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本社区初、高中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制订本社区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本社区4所初中和1所高中在校就读的初二、高二学生采用上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知晓率调查问卷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社区初、高中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看电视的有645名(75.2%),而通过学校教育者仅105名(12.2%).仅有19.3%的学生认为学校心理辅导室发挥了作用.初中有551名(89.59%)想找专业心理机构求助心理帮助;高中有170名(69.96%)想找朋友倾诉心理问题.结论 中学阶段的学生需要心理保健指导以及相关支持环境.
作者:张晋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围绝经期女性焦虑症状的发生率.方法在上钢社区随机抽取8个居委中的41~60岁女性200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包括KAP问卷、SAS量表、SCL 90量表)及评分.按照所在居委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收回有效问卷92份,对照组89份.对所有对象进行健康教育,管理组进行综合干预.对所有对象再进行同样问卷调查.结果经过6个月的综合干预,管理组的焦虑症状发生率由57%下降到22%,对照组由56%降至54%.干预前、后围绝经期女性焦虑症状发生率降幅较对照组高33%.结论采用社区健康促进和临床对症治疗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提高了社区围绝经期女性对于自身焦虑症状的认识、预防和正确就医,从而也提高了围绝经期女性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成本的支出.
作者:李庆;陈明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抑郁病人的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按区域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将筛选出的符合标准的老年抑郁病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干预组病人进行3个月的心理干预,3个月后两组进行GDS评分及抑郁缓解率的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GD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干预组GD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显著减轻老年抑郁病人的抑郁症状,提高抑郁病人的缓解率.
作者:吕斌;杨晓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视觉单侧忽略是由于大脑半球特定部位损害,使患者对来自感觉通路中的一些信息丧失正确的分析和鉴定的一种症状.视觉单侧忽略,又称半侧空间失认症,即不能整合和利用来自身体或环境一侧的知觉,对自身的一半不能感知,病灶多位于右侧顶叶、丘脑,常由脑血管病、脑外伤等疾病引起.
作者:顾玲;徐佳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止痛促愈膏对肛门病患者术后应用的疗效.方法将197例肛门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129例,显效107例,有效17例;对照组68例,显效14例,有效32例.治疗组有效率为95.0%~96.7%,对照组有效率为64.7%~70.8%,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混合痔、肛裂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止痛促愈膏组合简洁、成本低廉、疗效好,安全性好,可向临床推广.
作者:潘菊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自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及《关于印发〈上海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点基本标准〉的通知》的决定发表和实施以来,上海各地的社区卫生服务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促进居民健康、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均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补偿,但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政府应投入多少,尚不明确.本研究根据徐汇区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部2003年和2004年的收支情况进行分析,希望为政府制定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的筹资补偿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若明;陶恭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潍坊市寒亭区实施计划生育站、妇幼保健站合并,充分发挥管理资源和服务等优势,提高了婚检率,优生优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作者:杨玉珍;栾国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复杂,切忌主观片面地只依靠某一项或某一次检查异常即作出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动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作好鉴别诊断,根据肝炎病毒学检测结果做出病原学诊断,后确诊.
作者:罗珠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农村孕妇补钙后的临床结果.方法将1510例孕妇自孕中期分为补钙组及未补钙组,测定妊娠孕妇及新生儿的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骨性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补钙组母体血清钙明显高于未补钙组(P<0.01),血清磷、碱性磷酸酶、骨性碱性磷酸酶低于未补钙组.补钙组有腓肠肌痉挛等症状者(22.5%)明显低于未补钙组(70.5%)(P<0.001).补钙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生率(2.5%)低于未补钙组(13.35%),而且妊高征病情越重血清钙浓度越低(P<0.01).补钙组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率(0.06%)明显低于未补钙组(3.5%,P<0.01),但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新生儿与未补钙组正常体重新生儿脐血钙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补钙可减少孕妇缺钙症状,降低妊高征发病率,并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袁秀莲;吴金芳;庄依亮;汤明荣;沈玉萍;吴素勤;戴隽;王燕;朱美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方法采用伟伦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结果高血压组的24 h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白天收缩压(dSBP)及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及舒张压(nDBP)及其血压负荷分别为(145±13)mmHg与59.6%、(85±7)mmHg与62.5%、(151±8)mmHg与58.2%、(84±9)mmHg与57.3%、(140±15)mmHg与61.8%、(78±10)mmHg与65.9%,对照组分别为(108±15)mmHg与10.3%、(58±5)mmHg与14.2%、(118±8)mmHg与10.3%、(70±4)mmHg与12.0%、(104±7)mmHg与12.0%、(66±5)mmHg与15.5%,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血压控制情况并不理想,通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掌握患者24 h内的血压变化规律,对实现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提供了积极的意义.
作者:杨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的重要社会问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上海是我国早步人人口老龄化的城市,据有关部门统计,上海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有249.4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8.7%,目前,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不少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有的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有的因子女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不能经常陪伴照顾老人,两代结构的家庭更使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显著的社会问题.有人预测,未来的10至20年,老龄化社会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而老年人护理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丁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乳腺病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为了了解我校妇女乳腺病的发病情况,加强对全校女教职工健康状况的监测,做好乳腺病的常见病尤其是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工作,笔者将我校200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参加健康体检的654名女教职工乳腺体检资料进行了分析汇总,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敏;宋月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社区传染病的有效防制措施.方法对2000~2004年虹口区及广中街道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0~2004年广中街道总的传染病发病呈下降趋势,但外来人口的发病率是本市居民的2.02倍.本地居民的传染病发病顺位是淋病、肺结核、急性肝炎、梅毒、痢疾;而外来人口的传染病发病顺位则是急性肝炎、淋病、腮腺炎、肺结核、梅毒.麻疹发病率外来人口高于本地居民.病例的免疫史构成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建议建立社区人口(包括外来人口)的信息网络;提高对社区内传染病发病的预警能力;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培育防病意识和法律责任意识;加强社区传染病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传染病管理水平.
作者:施征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联络精神病学会诊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我院近2年512例申请精神医学会诊的患者、精神障碍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中以器质性精神障碍(36.52%)、焦虑障碍(24.80%)和抑郁症(19.34%)为常见.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的患者中以焦虑障碍为主,内分泌系统疾病以抑郁障碍为主,神经系统以器质性精神障碍和抑郁障碍为主,急诊患者以器质性障碍和抑郁障碍为主,而外科、泌尿系统疾病、癌症或肿瘤、外伤患者以器质性障碍为主.结论综合性医院开展会诊-联络精神医学服务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精神病学的联络和教学工作将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
作者:许国勤;陈志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的抑郁障碍及影响因素状况.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对上海市闸北区社区621名60~85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19.2%的社区老年人存在抑郁障碍.结论社区老年人抑郁障碍较为普遍.应引起社会各方重视.
作者:杨晓芳;吕斌;周惠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上海的农民合作医疗建立于1958年,是全国建立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地区之一.目前已连续实行了4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郊区各级政府的精心组织下,为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发挥了积极和有效的作用.上海郊区现有10个区县、118个乡镇、1953个行政村,2004年底,全市乡镇、行政村的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275.16万农业人口中应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是233.89万(其中部分农民参加了小城镇保险),应参保率2004年底达99.12%.
作者:张文忠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