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徐旭军;顾泽宽
目的观察赖诺普利和引达帕胺单独应用或联合用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钾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进行用药前后自身对照试验,12周后检测各组血压、血钾值.结果3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联合治疗组降压幅度大,引达帕胺组治疗后血钾值较治疗前降低,赖诺普利组血钾值上升,但均在正常范围内.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血钾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赖诺普利和引达帕胺联合应用不仅具有协同降压作用而且能抵消引达帕胺单独应用所引起的血钾降低.
作者:薛晶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试行了分级管理,现报道如下.对象及方法一、对象在豫园街道内随机抽取12个居委,对每个居委≥15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高血压普查.
作者:周厚人;吴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一、从健康老龄化(healthy aging)向积极老龄化(active aging)迈进(一)健康的老龄化(healthy aging)是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积极战略人口老龄化和带来的卫生需求将是本世纪的重要社会问题.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婴儿潮(body boom)将在本世纪前半叶把上海的人口老龄化推向顶峰.预计约占总人口20%~30%的老年人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比重上升更为迅速.庞大的老人队伍带来的健康医疗需求给极有限的可利用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一批易患慢性病、活动日益不便需靠别人帮助及生活难于自理的人群对社会的健康服务、生活照料和医疗要求大大增加.
作者:朱汉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运用隔附子饼灸治疗失眠的效果.方法将失眠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隔附子饼灸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结果试验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病程短的患者疗效好于病程长的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疗效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隔附子饼灸能明显提高失眠患者的疗效.
作者:邬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对31例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31例高血压一级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24 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均显著高于高血压一级患者,且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而高血压一级患者的昼夜节律存在.结论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更容易损害靶器官,夜间舒张压越高,靶器官损害越重,更容易发生脑卒中.
作者:黄佩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1年曹杨社区居民常住人口数为121 424人,其中≥15岁者87 458人.在日常门诊中患有各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占较高比例,而且多数未得到系统、规范、有效的治疗.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健康干预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左玉华;章晖;姜素英;刘兰花;方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5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按溃疡部位、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Hp)检测、并发症、伴随疾病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特殊部位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组Hp阳性检出率为90.2%明显高于胃溃疡组的66.7%(P<0.05);并发症以出血为主,3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长期服用NSAID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服用者(P<0.05).结论症状不典型性、多样性、并发症多且严重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特点.
作者:钟宁;周勇妹;吴洪明;张英茵;杨静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黄连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都有杀菌作用,对有些病毒及真菌有抑制作用.由于黄连素对根尖周组织无刺激,也可作为根管充填材料,这是我国传统中药黄连素与口腔内科根管治疗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全新方法.它既能彻底治愈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病变,又可以有效避免感染扩散,从而达到保存恒牙,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吉晓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一、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一)技术原因(直接原因)①静脉穿刺技术不当;②穿刺部位及血管选择不当;③进针角度不当;④判断失误;⑤进针时用力速度不当;⑥患者局部汗垢未清理好急于穿刺.
作者:郭爱娣;凌国敏;贺蓓蓓;马桢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麻醉前与麻醉后置入导尿管对手术患者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在2001年5月~2003年10月施行胃肠、胆道、盆腔、泌尿及急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在麻醉前置导尿管50例;B组为在麻醉后置导尿管5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操作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的比较发现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麻醉后置导尿管比麻醉前置导尿管对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影响小.
作者:倪明芳;瞿引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点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与管理情况.方法以社区卫生服务点管理的150例高血压患者为试验组,150例在闵行区某卫生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卫生服务点定期测量高血压方便、患者体育锻炼增加、不良行为干预方面并发症少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卫生服务点对高血压预防与控制作为第一道防线是可行的.
作者:蒋小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高粘血症(Hyperviscosemia)是由于血管内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和变形性减退导致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增高,还可引起血小板聚集率增加所致.这些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可导致血管内血流速度减慢、雍滞、血液凝固性增加,从而可致血栓形成,后可招致小血管堵塞的危险.
作者:徐济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一所小学水痘爆发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就其流行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作者:沈磊;朱小珍;周家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对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收集40份高、中、低浓度的胆红素进行了钒酸氧化法与重氮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比较.结果钒酸氧化法测定总胆红素TBIL批内变异系数(CV)为1.58%,批间变异系数为(CV)2.94%,直接胆红素批内变异系数为(CV)1.23%,批间变异系数(CV)为2.7%,平均回收率总胆红素为101.1%,直接胆红素为100.1%;维生素C≤0.5 g/L时对钒酸氧化法和重氮法均无干扰;甘油三酯≤6 mm01/L时对钒酸氧化法无干扰,对重氮法有明显干扰;血红蛋白浓度≤8 g/L时对钒酸氧化法无干扰,对重氮法有较大干扰.结论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中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是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柏晓松;赵懿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高血压病现患病率及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对常住人口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对发现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性观察;结果金泽农村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3.32%.采取干预措施后,干预组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的血压控制状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干预是农村防治高血压的有效途径.
作者:顾喜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我国卫生事业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社区卫生服务在加强政府领导、健全服务功能、提高队伍水平、满足居民需求等方面总体进展顺利,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为顺利推进城镇医疗卫生改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1,2].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和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市政府实事工程项目已有9年历史,出台了一系列社区卫生改革的配套政策.
作者:吴军;赵晓鸣;朱云珍;王伟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一、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的现状心脑血管疾病是引起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高血压作为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参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目前,我国的高血压病例数已愈1亿,据200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的资料,在35~74岁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7.2%,而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为8.1%.另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在门诊就诊的患者中65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可达80%,但血压的控制率却仅为28%.上海市华阳社区≥60岁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达62.08%.我国估计每年因高血压而导致心脑肾疾病而死亡者达1 200万人[1].因此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已成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在上海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对大数量老年高血压患者,如何合理有效的控制其血压,对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孟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一、历史路径与实践逻辑(一)上海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四个阶段上海市城市初级卫生保健始于50年代初,根据当时历史背景创立和发展的城市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在保障广大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和促进居民健康方面卓有成效.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几经变革和发展,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发展错位的教训,但是,上海城市初级卫生保健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成为中国特定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
作者:梁鸿;孙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一、食品卫生行政许可执法现状食品卫生许可关系到公共利益、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相对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从事特定活动,并通过颁布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形式,依法赋予特定的相对人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依申请的行政行为.行政主体没有自由裁量权,这就意味着审批机关必须严格依法行政,确保公共利益、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这也是法律赋予卫生监督人员的神圣责任和义务.
作者:赵佳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