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软组织缺损创面皮瓣转移修复手术前后的护理

华琴霞;吴颖华;陈婷

关键词:
摘要:我院外科于2005年2月起共治疗手、足、前臂、小腿等软组织严重缺损患者30例,采用皮瓣转移修复术闭合组织缺损创面,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社区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一例2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

    近年来,2型呼吸衰竭治疗方面临床上较多使用无创呼吸机,该方法是当患者吸气时以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提供较高的吸气正压.呼气时又自动调至较低的呼气末正压.

    作者:曹建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6社区卫生可持续发展管理论坛征文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膝关节间隙角的测定及其对诊断膝关节疼痛的意义

    目的 定量分析膝关节间隙角对膝关节疼痛的影响.方法 测量膝关节间隙角并与膝关节疼痛程度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膝关节间隙度越大,膝关节疼痛程度越高.结论 膝关节间隙角对诊断膝关节疼痛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顾明士;金哲峰;李绍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综合医院急诊245例自杀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上海部分综合医院急诊自杀者的调查,了解自杀行为的特征和原因,为制定自杀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回顾和前瞻性调查表对综合医院245例急诊自杀者进行调查和登记,并记录自杀经过和急救治疗结果.结果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年龄以青壮年为主.自杀方式以服药和农药多,90.9%自杀者自杀前2周遭受明显的社会心理应激事件,10.7%自杀未遂者在自杀前曾经明确诊断为有精神疾病.结论建议综合医院应该在急诊处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对急诊自杀未遂者的精神状态进行精神科评估.对自杀未遂者进行长期随访研究.

    作者:单怀海;方伟敏;惠小平;张旦宁;曹康裕;徐良纯;李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对深化发展上海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政策思考

    本文阐述了上海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过程和成绩,对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进一步发展上海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了政策思考.

    作者:闫东方;宋佩秋;陆栋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妊娠和哺乳期心律失常的药物选择(是非题)

    1.在妊娠开始8周内,即胎儿器官形成过程中,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对胎儿致畸的危险性大………( )2.在妊娠期妇女出现频繁室性早搏时,首选药物为静脉推注或滴注胺碘酮或普罗帕酮……………………( )

    作者:徐济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带状疱疹误诊原因分析(附104例报道)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但临床上将其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时有发生.我院2001至2005年诊治带状疱疹患者518例,其中被院内、外误诊者104例,误诊率达20.08%.现将其误诊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夏立战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强化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业务档案是单位综合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测、职业卫生、学校卫生、营养卫生、卫生检验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监测数据、报表、声像以及其他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全景记录,是单位主要职能活动的真实记录,是深入和开展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及其他工作的必要条件和依据,也是重要的信息资源.

    作者:朱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当前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近年来,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一大社会热点问题.医疗纠纷处理是否得当,不仅影响着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着医院的声誉.

    作者:王宗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宝山区老年护理院333例住院患者死因分析

    目的 分析了解老年护理院老年住院患者死因,加强对老年人常见病的防治和健康教育.方法 收集分析333例住院老年死亡患者的病历资料,计算不同年龄、性别和所患疾病的主要死因构成及其顺位.结果 本组333例老年住院死亡患者死因排序依次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男性肺癌第1位;女性子宫癌第1位),其它为骨折、长期卧床并发各种感染及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营养不良等.死于前4种慢性疾病除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冠心病外,还有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为肺部感染).结论 心脑血管病常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应控制这些危险因素,以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要改变环境、提倡戒烟;对老年患者尤其是女性要进行妇科检查,以减少肺癌、子宫癌的发生.

    作者:傅慧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阿米卡星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阿米卡星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卡那霉素半合成衍生物.对常见革兰阴性菌(包括绿脓杆菌),某些革兰阳性菌及部分分枝杆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作者:温慧玲;鲍慧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社区居民恶性肿瘤早发现知识调查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对恶性肿瘤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和获得途径,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瑞金二路街道锦江社区长乐村30~70岁常住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195份,有效应答率为97.5%.认为癌症早发现工作重要的占93.33%;认为无所谓的占6.67%;没有人认为不重要.获得肿瘤相关知识的途径依次为书刊报纸宣传占35.77%、电视宣传占28.21%、医生面授占14.86%.结论 社区居民恶性肿瘤早发现知识主要来源于书刊报纸,其次为广播电视,应发挥社区医务人员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方面的作用.

    作者:王燕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北新泾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实践

    长宁区北新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上海市的西北角,现有职工199名,承担着全地区13.7平方公里、49个居委会、14万居民以及10万多外来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工作.中心下设10个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点,2005年门诊量37万余人次,病房开放床位100张,院外家庭病床800余张.

    作者:赵晓鸣;王伟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长宁区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试点培训近期效果评估

    为评估对社区全科团队人员进行《长宁区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的培训效果,我们组织了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相关业务科室的业务骨干对49名社区全科团队成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并就其近期效果进行了评估.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颖;王洁;茅露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乳腺癌术后康复随访中的心理问题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问题,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我院2003至2005年乳腺癌术后出院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并对调查结果加以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不但有一般恶性肿瘤的心理负担,而且因为乳房的切除,造成女性患者巨大的心理冲击,年龄越小,敏感程度越高.结论 护理工作者应采取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江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彭浦社区流动人口慢性病状况与预防策略

    目的 探讨流动人口慢性病的发病因素与预防策略.方法 询问病史,体检,相应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受检人数的慢性病患病率为4.23%,其中溃疡病和慢性胃炎为66%,肺结核为13.9%,慢性肝炎为11.3%,脂肪肝为8.6%.结论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社区流动人口的预防保健工作.

    作者:张懋奎;张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香港安老机构安老服务见闻

    2006年4月,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一行26人,对香港安老院及宁养中心的安老服务进行了短期考察学习.先后考察了白普理宁养中心、安贫小姊妹安老院、明爱利孝和护理安老院等3家安老宁养机构.

    作者:王峥;施永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痰瘀同治对急性期脑梗死高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痰瘀同治法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55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临床症状在治疗前后进行比较,观察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及总体疗效.结果 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P<0.05),总有效率为98.18%.结论 以痰瘀同治法为主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改善患者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从而调整患者的脂代谢紊乱,达到治疗和预防脑梗死疾病的目的.

    作者:王凡;朱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上海市公共卫生学科建设现状回顾及发展策略探讨

    公共卫生学科建设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本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步,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学科等软件建设也得到重视.

    作者:张勘;王剑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软组织缺损创面皮瓣转移修复手术前后的护理

    我院外科于2005年2月起共治疗手、足、前臂、小腿等软组织严重缺损患者30例,采用皮瓣转移修复术闭合组织缺损创面,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华琴霞;吴颖华;陈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社区卫生保健杂志

社区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