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骨细胞分化调节研究进展

袁成良;金小岚

关键词:
摘要:成骨细胞(osteoblast,OB)是骨代谢的中心,它不仅直接参与骨形成,还通过调节破骨细胞的生成及活性影响骨吸收,因此任何代谢性骨病都与OB密切相关.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对骨的塑建与再建有着重要意义.成骨细胞来源于骨髓基质细胞,其分化受多种因素调节,其中骨形态发生蛋白及其受体、核结合因子和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在成骨细胞分化中有重要作用.现综述如下.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相关文献
  • 双黄连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比较

    2000.2~2001.12月,我科用双黄连注射液与利巴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并进行了疗效比较,发现前者疗效较好.

    作者:莫晓莉;马宽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电切镜在肾输尿管切除术中的应用

    1病例介绍患者女,56岁,因反复肉眼血尿10年余入院.既往二次曾行静脉尿路造影、逆行造影未发现异常.术前BUN26.8 mmol/L、Cr 480 nmol/L.CT示双侧肾盂内多发低密度灶.逆行尿路造影时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内多发菜花状肿物,病理证实为移行细胞癌.双侧输尿管插管引流肾盂尿150ml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左侧肾盂尿呈血性,查见移行细胞癌.

    作者:马富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某机械厂健康促进综合干预内容研究

    目的:研究某机械厂健康促进干预内容.方法:采有问卷调查、查阅档案、现场观察进行调查.结果:该企业生产环境中的噪声、化学毒物污染超标,职工掌握的安全、卫生知识水平不高,工作与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较多,以致各种工作相关疾病和生产事故发生率较高.结论:该企业应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促进安全卫生管理全面提高.

    作者:蒋东方;葛宪民;邱毅;梁建中;杨超敏;谢文桂;邓松英;卢小燕;吴丽华;陈晓红;陈火平;李丽民;梁荣生;陆美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股骨干急性应力性骨折发病原因和治疗临床研究

    1984~2000年,我院收治急性股骨干应力性骨折136例. 现就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作一讨论.

    作者:陈庆贺;姜洪和;高吉昌;张承敏;王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我科自1998~2002年通过对3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进行了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新鲜长骨干骨折38例治疗体会

    近年来笔者采有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新鲜长骨干骨折38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郝义法;李文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发病规律与机理,总结其主要临床表现与诊治措施.方法:对159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其发病机理、发病率、诊断及外科治疗.结果:诊断措施主要为胸部X射线检查、食管造影、吞咽美蓝、胸穿及闭式引流等简单方法.其误诊率却达53.33%.手术治疗115例,成功率在86.1%,24 h内手术动成功率可达89.7%,保守治疗44例,成功率仅为59.1%.结论:自发性食管破裂发病机理复杂,发病率低,散发于各年龄阶段,表现多样,误诊率高,并发症多,加强对其认识,提高临床警惕,尽早确诊,争取尽早手术修补食管裂口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唐小东;张绍云;柯昌慎;候运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晚发型系统性肉碱缺乏症--附1例临床与病理报告

    目的:通过报道一个少见的晚发型系统性肉毒碱缺乏的病例,探讨其临床、生化和病理特点,以期提高人们对这种少见但可治疾病的临床认识及诊断能力.方法:报告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了血清肉碱测定、肌电图及肌肉活检检查.结果:该患者中年发病,进行性四肢近端无力,发作性肌肉易疲劳,血清肌酶增高,肌肉病理显示肌纤维内大量的脂质颗粒沉积、Ⅰ型纤维受累为主,血清肉碱含量明显降低.诊断为脂质沉积性肌病,分型为系统性肉碱缺乏症(晚发型).结论:病理检查是诊断与鉴别脂质沉积性肌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而血生化检测对其病因诊断的确定及选择适当的治疗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扬;周棉;康德瑄;樊东升;钟延丰;谢志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胸腰段脊神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通过对胸腰段脊神经形态及周围结构的观测,了解它们的详细解剖关系,以减少手术的创伤及并发症.方法:在16例成人防腐标本上,用游标卡尺、量角器对T10~L3脊神经的直径,椎间孔外口处脊神经距椎体上缘的距离占椎体高度的百分比、与椎体外缘的夹角以及神经与血管的关系等指标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T10~L3脊神经直径逐渐增粗,在椎间孔外口处脊神经距椎体上缘的距离占椎体高度的百分比逐渐增大,与椎体外缘间夹角逐渐减小.椎间孔外口处脊神经与血管关系自上而下为静脉、神经、动脉.出椎间孔外口的神经、血管伴行,静脉在上方,动脉或在神经下方,或越至神经上方,或与神经呈并排行走.结论: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解剖学观测、研宄,能有效的指导手术,有助于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克苏;成红兵;曹毅;潘丞中;曹涌;王洪;朱建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喘憋表现为主的婴儿肺结核5例误诊分析

    我科1990年以来收治喘憋表现为主的婴儿肿结核7例误诊5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钡条法胃排空功能检测方法探讨

    胃排空功能检测已日益成为放射科一项常用的检查项目.近年来,我们用钡条法检测胃排空功能超过1000例次,效果良好.现将其检测方法简要报道如下.

    作者:王芳军;赵天清;周伟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示指近节背侧皮瓣移植术体会

    我科自1999年至今于急诊手术中应用示指近节背侧皮瓣修复手部外伤缺损6例,现将手术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任宝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抗肿瘤抗生素对病原真菌杀灭效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抗肿瘤抗生素对病原真菌的杀灭效果,发掘新的抗真菌药物.方法:选用6种抗肿瘤抗生素,采用微量法和平板稀释法对5种病原真菌作低抑菌浓度(MIC)与低杀菌浓度(MBC)检测.结果:6种抗肿瘤抗生素对5种病原真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有杀灭作用.MIC:6×10-5mol/L~2.9×10-6mol/L;MBC:7.5×10-5mol/L~3.6×10-5mol/L,而对其他四种真菌无杀灭作用.结论:6种抗肿瘤抗生素对白色念珠菌有杀灭作用,其杀菌的强弱程度依次为丝裂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更生霉素>平阳霉素>阿霉素.

    作者:边藏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有偿与无偿献血者388例凝血系统三项目检测结果比较

    在临床输血工作中,输血不畅时有发生.无偿献血者袋血临床输用通畅性明显优于有偿献血者袋血[1].为探讨有偿献血与无偿献血临床输用通畅性差异产生的原因.我们对162例无偿血者及226例有偿献血者凝血系统部分项目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立华;傅晓凤;欧阳红;袁小玲;付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不稳性心痛患者被随机分成A、B两组,两组均给予扩冠、抗凝治疗的同等条件下,A组给予尿激酶50万U、低分子量肝素12500U分别静点,1次/d,共3 d.B组为对照组.结果: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应用后于第4天测定血液流变学,血液的高粘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于治疗后1个月,A组患者运动耐量增加,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的消耗量减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作者:赵玉娟;周天宇;裴丽华;尚贵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改进子宫全切术体会

    我院自1998.10~2002.3月在152例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术中对某些环节进行了改进,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21天,半年随访144例(占手术人次94.7%)发现残端肉芽增生1例,无阴道顶瘘、脱垂、下腹牵拉痛及性交不适者,改进方法和体会如下.

    作者:李燕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A型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护理

    面肌痉挛为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搐,是神经科常见而又难治的一种疾病.口服药物治疗该病,作用轻微或短暂,长期用药可出现毒副作用;手术治疗可有疗效,但创伤明显,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也有相当数量的病例复发.我们采用A型肉毒素(BTXA)局部注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现将其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曾伟杰;张东清;叶蔚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异位妊娠28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1],是早孕期孕妇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异位妊娠的诊断处理临床上一般不难,但早期诊断,确诊及时,处理恰当,取得好的效果,须全面分析病情,采取果断措施,方能挽救患者生命,现将我院1993~2000年收治的28例异位妊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高敏;陈光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甘露饮治疗化疗引致口腔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口腔粘膜溃疡是各种恶性肿瘤化疗中出现的并发症,1991.9~1998.11月,对1445例化疗的各种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观察,其中100例患者在化疗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粘膜溃烂、肿痛症状.应用中医古方甘露饮治疗50例,并以西药加西瓜霜为对照组,治疗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智芬;黎汉忠;张作军;施智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介绍强力碘的新用途

    强力碘作为新型消毒剂,属消毒防腐药,用于皮肤消毒、皮肤感染和粘膜用药.近几年工作中我们发现有新的用途:强力碘纱布条用于包皮环切于术切口加压包扎压迫止血,消炎;还有利于清除手术野皮肤血迹的作用,临床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柳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开发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