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术式子宫切除术近期并发症的比较

华凯;周春华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
摘要:目的评估不同子宫切除术式的安全性. 方法对2 263例腹式全子宫切除 (TAH)、 1 673例腹式次全子宫切除术(STAH)、172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的近期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子宫切除术后总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96%(286/4 108),TAH、STAH、TVH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95%、5.74%、5.81%,TAH明显高于STAH(P<0.01).而TAH与TVH,TVH与STAH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TVH和STAH近期并发症较少,相对安全.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师铭

    作者:王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宫颈处理方法的探讨

    为探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宫颈处理的改良方法及其优越性,将165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二组:研究组85例,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时,采用高频电刀分阶段按顺序剥离的改良方法剥离宫颈筋膜层,并保留少量宫颈组织行宫颈重建术;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经腹子宫全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尿、术后病率、阴道出血及残端息肉发生率等,均有显著性差异.该筋膜内子宫切除改良术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手术并发症少,较传统子宫全切术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徐华林;林红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宫颈癌患者卵巢转移与保留问题的探讨

    宫颈癌的卵巢转移率与病期及组织学类型有关.易发生卵巢转移的高危因素有:子宫颈管深肌层、宫体、宫旁组织受侵犯,淋巴管或血管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早期宫颈癌尤其是鳞癌的卵巢转移率较低,如不存在高危因素,对绝经前患者可考虑保留卵巢.宫颈癌根治术中保留卵巢的方法有:卵巢原位保留、卵巢移位、卵巢移植、卵巢埋藏和卵巢皮质移植.卵巢移位术是保留卵巢常用的方法.移位术后卵巢的功能与保留的卵巢离放射野边缘的距离密切相关.

    作者:李艳芳;李孟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MP)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47例EMP患者,39例采用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8例采用宫腔镜引导下息肉摘除术,术后定期阴道超声随访.将年龄、体重指数、息肉大小、数目、是否伴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子宫肌瘤、产次、流产次数、手术方式、术后孕激素使用与否作Cox回归分析. 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8.1个月.复发率为14.9%.TCRP组复发率为10.3%(4/39),均在1年后;宫腔镜引导下息肉摘除术组的复发率为37.5%(3/8),2例在术后3个月内,1例在术后1年复发.两种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长效安宫黄体酮治疗组和非用药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2.5%、15.4%,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方式是影响息肉复发的唯一的强危险因素(OR=4.68). 结论手术方式与息肉复发相关,TCRP术后EMP的复发率较宫腔镜引导下息肉摘除术的复发率低,复发时间迟,术后长效安宫黄体酮治疗不能预防息肉复发.

    作者:陈正云;林俊;张信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清CA125在上皮性卵巢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血清CA125是迄今研究广泛的肿瘤标记物之一.现就其在上皮性卵巢癌筛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随访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应用.

    作者:张月存;李家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整形手术治疗女性尿道口畸形39例

    目的探讨尿道口处女膜整形手术治疗女性尿道口处女膜畸形的效果. 方法本组39例,均发现尿道口处女膜融合或处女膜伞形成,表现为以尿频为主的尿道综合征.均经尿常规、尿培养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确诊.局部麻醉或骶管麻醉,行尿道口处女膜间横行切开,纵行缝合,恢复尿道口处女膜正常解剖. 结果全部手术成功,随访3个月~4年,近远期效果良好. 结论整形手术是治疗女性尿道口处女膜畸形,解除尿道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方法简单,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泌尿外科及妇科临床.

    作者:李火金;刘欣;陈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卵巢移位术在年轻患者早期宫颈癌的应用

    对6例年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在行根治术的同时行卵巢移位术.方法是游离右侧卵巢动静脉10~12 cm,将带血管蒂卵巢经腹膜后通道及腹壁牵出移位至右上腹壁皮下,术后监测卵巢功能.3例于术后1月接受盆腔放射治疗.6例患者均保留卵巢功能.对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行卵巢移位术,方法简单,可避免卵巢受放射线照射,可有效保留卵巢功能.

    作者:姚爱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同时行阑尾切除34例报告

    2000年12月~2003年4月,我院共行妇科腹腔镜手术542例,其中同时切除阑尾34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34例,平均年龄39(15~62)岁.疾病种类:子宫肌瘤12例,卵巢囊肿9例,输卵管阻塞(继发性不孕症)7例,异位妊娠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6例,阴式子宫切除术2例,子宫肌瘤剔除术4例,卵巢囊肿剔除术8例,附件切除1例,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输卵管疏通术7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4例,输卵管切除术2例.慢性阑尾炎病史22例,平均发作3(1~6)次.术中发现阑尾异常12例,包括粪石4例,粘连扭曲4例,充血水肿3例,顶端菜花样赘生物1例.

    作者:王延国;荣彩凤;殷艳玲;曹淑芹;孙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杏林抒怀

    作者:张一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附82例报告)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82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手术处理. 结果辅助检查中CT诊断率为93.9%,肿瘤完全切除率为50%(41/82).完全切除的41例中,术后复发21例,再手术的20例中,12例肿瘤完全切除. 结论腹部无症状肿块是本病主要特征.CT是重要的诊断方法.手术完全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对复发性肿瘤应争取再手术治疗.

    作者:周德善;张理;莫胜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纵隔巨大囊性淋巴管瘤1例治疗体会

    1 病历资料患者男, 26岁, 因胸闷、气促1月入院.查体: 体温36.8℃,脉搏86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4/9 kPa.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气管明显向左侧移位,双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右胸呼吸运动度加大,左胸触觉语颤消失,叩诊呈实音,未闻及呼吸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尖搏动右移至剑突附近,未闻及杂音,腹部无异常.X线示:左胸腔巨大占位性病变,气管及纵隔均明显向左侧移位,肺尖呈带状透光区.CT示:左侧胸腔内巨大占位性病变,不均匀,液性,未见纵隔淋巴结肿大.

    作者:柯海文;魏静;沈文来;王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大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我院自1990年1月~2003年1月,手术治疗大肠癌303例,其中合并肠梗阻106例,均行手术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06例,男55例,女51例,平均年龄56(30~75)岁.临床表现与体征均符合低位肠梗阻.有腹部包块32例,粘液血便60例.完全梗阻39例,不全梗阻67例.肿瘤部位:右半结肠46例(回盲部34例,升结肠12例),横结肠10例,左半结肠48例(降结肠23例,乙状结肠22例,乙状结肠直肠交界3例),直肠2例.

    作者:吕林;艾尔肯;袁德安;曹豫湘;成凯;汪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脾动脉结扎大网膜网罩包脾治疗脾破裂

    我院1999年以来采用脾动脉结扎大网膜网罩包脾的方式处理脾破裂16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13例,女3例,平均年龄32(16~51)岁.16例均为外伤性单纯脾破裂,其中Ⅱ级10例,Ⅲ级6例.

    作者:王其瑞;张兆杰;亓宝明;孙喜波;王多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老年结肠穿孔22例

    目的总结老年人结肠穿孔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22例老年结肠穿孔患者,其中癌性10例(45.5%),溃疡性5例(22.7%),粪性3例(13.6%),自发性4例(18.2%),行Ⅰ期修补或吻合加术中结肠灌洗6例,Ⅰ期修补加结肠外置9例,Hartmann术7例. 结果治愈18例(81.8%),上述三种方法的治愈率分别为83.3%,77.8%和85.7%. 结论手术是治疗老年人结肠穿孔的唯一手段,应根据穿孔部位、性质、时间、腹腔污染等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文中;肖盛旭;曾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微创技术在皮肤扩张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皮肤扩张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局部肿胀麻醉下,运用自制的套管剥离和置入器械,经微小切口将超薄型扩张器置入皮下腔隙中,行皮肤扩张术20例(观察组).将传统手术切开法置入扩张器的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结果全部病例临床疗效满意,观察组和对照组完成扩张注液平均周期分别为(26.5±3)d和(68.5±7)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5%和2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经微创切口埋置扩张器,损伤小,扩张周期短,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袁好军;谢玉娥;李秀兰;吴瑛;董志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肺癌术后乳糜胸诊治1例报告

    1 病历资料患者男,49岁,因发热咳嗽三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气管居中,右上肺呼吸音稍弱.X线片及CT片示右上肺尖前段有4 cm×5 cm大小肿块,纵隔及隆突淋巴结肿大,支纤镜检查见右上肺尖前支开口处粘膜充血,质脆,刷落细胞病检结果示小细胞肺癌.

    作者:陈新隆;王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进展

    1946年Gilman及Philips首次应用氮芥治疗恶性肿瘤,开创了肿瘤化疗的历史先河.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化学及细胞遗传学研究的进展,对细胞的增殖调节规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根据细胞动力学规律和细胞生物化学的特性,选用适当的药物和剂量,采用适当的给药途径,制定合理的综合给药方法,使恶性肿瘤的化疗方案有了长足的进步.新药的不断出现,化疗方法的不断改进,使恶性肿瘤化疗的疗效有了显著提高.妇科恶性程度很高的绒癌,单纯化疗的治愈率已达80%以上,不但使患者免除了手术之苦,而且保留了生育功能.对于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的卵巢癌,化疗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之一.本文结合自己的体会,将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的进展简述如下.

    作者:李家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再次剖宫产术后膀胱宫颈瘘治疗失误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2岁,因停经9月余,阵发性腹痛15 h,阴道流水3 h入院.生产史:孕5产4存4,剖宫产术后足月妊娠阴道分娩3胎.此次因宫内妊娠42+2周、臀位、活胎、巨大胎儿、疤痕子宫,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经过顺利,术后发现血尿,重新开腹见右侧膀胱顶后壁有一6 cm裂口,裂口左侧膀胱前壁已与子宫壁缝合,未拆线,1号铬制肠线连续全层缝合膀胱裂口,4号丝线间断加固,经尿管注水400 ml后未见渗液.术后19 h阴道排液增多,诊断为膀胱宫颈瘘.36 h后再次手术,拆除子宫和膀胱缝线,膀胱顶后壁全层裂开约10 cm,与子宫粘连紧密,分离粘连后,用1-0铬制肠线全层连续缝合膀胱裂口,4号丝线间断加固浆肌层,经尿管注水无渗液,1号铬制肠线连续缝合子宫肌层,间断加固,4号丝线连续缝合子宫膀胱反折腹膜.术后留置导尿管,血尿渐消褪至正常,第13 d拔尿管,次日再次发现阴道漏尿,尤在尿道间断排出铬制肠线时加重,不久即出现持续漏尿,予重置尿管,冲洗膀胱、抗炎、止血治疗,40余天后转上级医院治疗,3个月后行Ⅱ期膀胱宫颈瘘修补术治愈.

    作者:丁虹;阳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Ⅰa期卵巢癌对侧卵巢的病理学研究

    目的研究Ⅰa期卵巢癌对侧卵巢的病理学变化. 方法选择Ⅰa期卵巢癌对侧卵巢42例 (研究组), 观察卵巢内包涵囊肿ICs等病理学指标, 并与非肿瘤性卵巢组织42例 (对照组) 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ICs数平均3(0~40)个,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多,对照组为1(0~12)个;研究组ICs上皮浆液性化生占66.7%,对照组为34.6%.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ICs可能在卵巢癌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师前;郭玲玲;李家福;张廷国;江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长骨多段骨折

    我院自1997年8月~2000年6月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8例四肢长骨多段骨折,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黄文哲;褚兵;余革春;房体刚;李华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