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

(非官网)

  • 主管单位: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 主办单位:美国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538-814X
  • 国内刊号:
  • 影响因子:
  • 创刊:2002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外科学
  • 还需要咨询该刊物的详情?->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主办单位:美国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
期刊标签:外科学
国际刊号:1538-814X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创刊时间:2002
发行周期: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简介

               本刊是经美国期刊主管部门NSDP批准并注册登记,由美国中华医学会主办,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协办的国际性创伤专业学术期刊。具有国际标准刊号,季刊,64页, 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设创伤基础与临床研究、论著、创伤救治的新成果、新技术介绍、病历报告、综述讲座、专家论坛等。西安市红十字学会医院是一所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骨科医院,是全国三大骨科中心之一,古西北地区及至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                

栏目设置

杂志收录/荣誉

/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投稿要求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社征稿要求

  征稿范围:创伤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成果;创伤诊断与治疗经验的论著;创伤救治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介绍;国内外创伤救治和研究的新理论、新研究的综述;与创伤有关的病例报告、讲座、专家论坛、护理园地、学术争鸣、读者来信、消息报道等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影响因子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发文量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人性化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人工流产有效地解除了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痛苦,手术时间短,操作安全性高,术后不良反应少.我院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960例早孕患者的无痛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使麻醉效果满意,整个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有效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英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人工膝关节置换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一项新的关节成形手术,是膝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破的有效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引起的膝关节畸形、疼痛或活动受限.

    作者:赵婷;赵亚莉;梁敏;刘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创伤骨科患者全麻术后雾化吸入干预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患者全麻术后雾化吸入的必要性.方法:选取创伤骨科全麻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雾化吸入.结果:2组患者在呼吸道不适、排痰、咽痛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骨科患者全麻术后及时雾化吸入可缓解上呼吸道不适、排痰不易、咽痛的症状.

    作者:樊梅;李子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节镜治疗多发性肩袖钙化性肌腱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多发性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适应症及疗效评价.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间采用肩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14例(39处钙化灶),男3例,女11例,年龄36~54岁.所有患者术前肩关节功能明显受限,且术前行患侧肩关节行正位X片、CT及MRI检查.术前及随访中采用UCLA(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评分)评分评定患者疼痛减轻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I/甲愈合,无相关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4~24个月,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术后肩关节功能、活动范围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多发性肩袖钙化性肌腱炎可彻底清除钙化灶,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而且损伤小、恢复快.

    作者:康汇;李锦;李红川;王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股骨髁非负重区骨软骨镶嵌式移植治疗膝关节股骨髁负重区软骨缺损22例.围手术期针对不同患者给予心理指导,全面系统的健康知识宣教及综合功能康复训练等.结果:术后2例活动后关节轻微疼痛,2例关节积血,1例关节活动剧烈后肿胀.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术后复查膝关节MRI提示受区软骨移植物位置良好,无脱落.软骨表面光滑平整.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86.46+10.31)分,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满意,均能参加原来的工作及恢复原来的活动,未出现感染,移植物剥脱、脱出等现象,术后效果满意.结论: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科学、系统、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恢复膝关节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提高一般运动能力.

    作者:周大莲;解萍;李夏;王月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32例(44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镜检查,并在关节镜下行清理术.术后3个月及1年后复查,随访膝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膝关节疼痛缓解、肿胀减轻、功能改善.术后3个月复查,优良率达85%;经1年以上随访,优良率为72%,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疗效好且简便的方法.

    作者:焦宁;姜海;薛金山;温世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早期严重胫骨平台骨折和继发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

    目的:探讨早期严重的胫骨平台骨折及骨折后创伤性膝关节炎采用全膝关节置换后临床效果 .方法:1999~2003年间,16例严重的胫骨平台骨折和继发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并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平均随访32个月(12~62个月).根据Knee Society评分,从术前平均32分(10~59分)提高到随访时80分(30~92分),功能评分从术前46分(25~69分)提高到随访时79分(40~100分).膝活动度从术前的58°增加到随访时的88°.手术效果显著.结论:早期严重的胫骨平台骨折和继发的创伤性关节炎采用全膝关节置换可挽救或明显改善功能,缓解疼痛.但术者的操作技术对于提高全膝置换的效果非常重要.

    作者:杨述华;许伟华;李进;刘国辉;杨操;刘勇;叶哲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颈椎先天性融合的邻近节段退变研究

    目的:调查颈椎先天性融合邻近节段退变状况,明确颈椎融合是否会加速邻近节段的退变.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3月,共收集颈椎先天性融合病例32例,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27岁(12~51岁),主要通过MRT2加权像调查颈椎先天性融合邻近节段退变状况;从同期收治的平均年龄为35岁(12~51岁)的颈椎外伤病人83例中随机抽取3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颈椎先天性融合组发现退变间盘128个,对照组发现退变间盘53个,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先天性融合组出现颈髓压迫症状3例,对照组在外伤以前没有一例有颈髓的压迫症状.结论:颈椎先天性融合导致其相邻间隙的退变的加快,但临床多以局部症状为主,且出现症状的时间应在10年以上,个别病例可以在轻微的外伤后出现瘫痪.据此预测,颈椎前路融合手术有促进相邻间盘退变的缺点.

    作者:刘团江;郝定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颈胸段结核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结核的手术方式选择,及其临床预后.方法: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共收治21例颈胸段脊柱结核患者,根据胸骨柄上缘和病变节段的关系,15例患者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6例患者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B级2例,C级4例,D级8例,E级7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1.6个月.所有患者在术后1年均获得骨性愈合,无1例发生内固定松动、移位、断裂.颈胸段后凸Cobb's角由术前的(30.8±5.7)°改善至末次随访的(10±2.3)°(P<0.01);ODI评分由术前的49.7±4.8改善至末次随访的23.1±3.4 (P<0.01).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平均提高了1.6级,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D级2例,E级19例.结论:对于颈胸段结核,低位颈前入路可以实现病灶的彻底清除.应根据胸骨柄上缘水平切迹线和病变节段的关系,决定具体的个体化固定方式.

    作者:郭华;许正伟;贺宝荣;郝定均;刘团江;王晓东;郑永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Kummell病的新分型:一项基于168例病例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每年发生率约为30%,当患者经历轻微外伤后表现为几月甚至几年无明显症状期后再度出现疼痛、后凸畸形时,这一类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称之为Kummell病,该病迄今尚无令人满意的分型,因而治疗效果不确定.本研究对Kummell病提出一种新的分型方法,并研究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68例Kummell病患者,结合其临床表现及不同影像形态学改变,将其分为Ⅰ~Ⅴ型.其中影像学表现以骨不连为特点的定义为Ⅰ型,即Kummell病基本的影像形态学改变,治疗方式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影像学表现以不稳定为特点的为Ⅱ型,手术方式为后路固定融合结合伤椎PVP;影像学表现以继发椎管狭窄为特点的为Ⅲ型,伴随神经损伤症状,手术方式为后路减压固定融合;影像学表现以后凸为特点的为Ⅳ型,此型患者骨折畸形愈合,通常后凸角度≥30°且动力位片后凸角度无变化,治疗方式为后路截骨矫形固定融合;影像学表现为以上3种或4种类型混合存在为特点的为Ⅴ型,所采取的治疗方式与责任类型相关.随访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观察影像学改变,如伤椎高度有无丢失或继发局部后凸,以及伴有神经症状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5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28.4月.术后每一型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所有患者伤椎高度及伴有后凸的Kummell病患者的局部后凸角度较术前均有所改善.随访过程中,19例(11.3%,19/168)患者伤椎高度有所丢失或继发局部后凸畸形.伴有神经功能损伤的15例患者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由术前C级12例、D级3例改善为D级3例,E级12例.结论:本研究表明Kummell病的新Ⅰ~Ⅴ型分型方法客观、简单、易行,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葛朝元;何立民;郑永宏;刘团江;董亮;贺宝荣;郝定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杂志往期目录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姓名保密** 的反馈: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快点毕业** 的反馈: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一江春水** 的反馈: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一江春水** 的反馈: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美中国际创伤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大圣西归** 的反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谢飞明** 的反馈:

尊敬的美中国际创伤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明哥** 的反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江东宇** 的反馈:

请问美中国际创伤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flytoyou** 的反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