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检验科生物安全教学现状和改进措施

蔡国平

关键词:影响研究与医学应用检验科, 生物安全教学现状, 改进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检验科生物安全教学的现状以及改进措施.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近2年前往医院检验科实习的100例学生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教育模式,观察组应用根据生物安全教学现状改进教学措施的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以及医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医院内感染发生率4%高于观察组的0%,P<0.05;组间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对比,P<0.05.结论:详细分析检验科生物安全教学现状,并制定对应的教学改进措施是提高检验科生物安全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实习安全的关键,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受伤机制在头部外伤急诊CT诊断中的重要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受伤机制在头部外伤急诊CT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头部受伤患者进行分析,共有278例患者参与到此次研究,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的受伤机制.将这278例患者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有139例患者,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CT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医务人员还了解患者的受伤过程,对照组的患者中,医务人员仅仅对他们的CT结果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头部外伤患者的受伤机制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CT的诊断结果分析,可以使诊断的精确度进一步提升.

    作者:杨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健康孕妇左心功能的评价

    目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aionsl echocardiography,RT-3DE)研究健康孕妇左心功能.方法:将82例孕妇按孕周不同分为早孕、中孕、晚孕三组,以正常未孕孕龄妇女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房大容积(maximal left atrial volume,LAVmax)、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心率(heart rate,HR),结果中晚孕组LAVmax、LVED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差异显著(P<0.01),而LVESV、HR仅晚孕组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于孕中、晚期略有升高,但较对照组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3DE可准确评估健康孕妇左心功能.

    作者:雷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彩色超声诊断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有效性分析

    目的:着重于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运用彩色超声诊断的有效性.方法:对40例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与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根据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无分组,对其运用彩色超声、常规外科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探讨其彩色超声诊断中的各段静脉内径值、诊断性能指标、诊断结果.结果:两组股总静脉与腘静脉内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瓣膜功能正常患者与对照组深静脉内径差异不显著(P>0.05),但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大小隐静脉内径较对照组增宽,反流时间超出1.0s.彩色超声假阴性、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与准确性分别为5%、92.5%、75%、87.5%、87.5%,明显优于常规外科检查(P<0.05).结论:彩色超声诊断下肢静脉曲张诊断率很高,超声表现特征较为明显,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刘宏科;侯安朝;贾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后外侧倒L形入路3.5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观察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后外侧倒L形入路3.5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3例,均给予后外侧倒L形入路3.5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创面均Ⅰ期愈合,愈合率100.0%;愈合时间(4.6±0.8)个月;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3.0%;末次随访时,HSS评分优良共30例,优良率90.9%.结论: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后外侧倒L形入路3.5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时,有利于使患者部位尽早康复,大限度的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友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1.5T磁共振DWI和SWI序列检查在脑梗死伴急性脑微出血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研究DWI(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以及SWI(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检查于脑出血以及脑梗死诊断中临床上的价值.借助鑫高益1.5T磁共振成像体系,首先病患展开轴位T1W I、T2W I常规序列扫描实施颅脑部检测,而后进行DWI(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以及SWI(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检查.检测病患病灶周边以及中心SWI以及DWI不同的特征,且检测病灶中心区和周边,展开A D C以及P V检测.急性脑梗死以及脑出血病患的T2W I以及T1W I信号没有显著差别,而SWI序列以及DWI序列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陈祖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腰椎侧路椎间孔镜治疗向上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腰椎侧路椎间孔镜(PELD)治疗向上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科经腰椎侧路椎间孔镜(PELD)治疗的7例向上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38~72岁,平均48.7岁.患者均行腰椎过伸过屈位片无腰椎不稳状况,行术前MRI检查,手术方式采用TESSYS技术.采用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和VAS法、疼痛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及腰椎JOA评分对患者术前和术后即刻、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进行评分,评估腰椎侧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5例,良1例,可1例,差0例,术后优良率为85.7%.术前的VAS评分为8.0±1.0,术后1年的为0.85±0.3,ODI评分由术前0.8±0.08降至术后1年0.18±0.02,腰椎J O A改善率为0.83±0.07均较术前改善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侧路椎间孔镜治疗向上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疗效好、住院时间短等多方面的优越性,是治疗向上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常成兵;宋有鑫;暴海洋;陈宾;安永胜;苗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诊断宫外孕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诊断宫外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3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将各自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7.06%分别显著高于腹部超声70.59%的准确率以及阴道超声76.47%的准确率(P<0.05);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的附件区包块,卵黄囊,胎芽和胎心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阴道超声以及腹部超声(P<0.05).结论: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诊断宫外孕准确率更高,能够为医师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及时判断病情,使宫外孕患者早日进入治疗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王有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动态螺旋CT检查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与探讨动态螺旋C T检查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进行乳腺疾病检查的需要进行动态螺旋C T检查的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具有多年影像学经验的医师进行动态螺旋CT检查,观察患者的增强前与增强后的病变的CT值等情况.结果:患者患有乳腺癌以及乳腺良性病变的平扫的CT值等情况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检查1.5min~3.0min时间内的患者患有乳腺癌以及乳腺良性病变的平扫的CT值等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检查8.0min~10.0min时间内的患者患有乳腺癌以及乳腺良性病变的平扫的CT值等情况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螺旋CT检查虽然检查的费用较高,检查过程中释放的放射性物质较多,且可能会使得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以及检查后产生不良反应,但是在针对鉴别良恶性乳腺疾病肿瘤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陈艳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核磁共振成像在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中的鉴别诊断比较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在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中的鉴别诊断比较,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1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和病理学确诊检查,观察和比较核磁共振在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中诊断特点.结果:31例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发现,31例患者中有14例小肝癌患者,17例患者为肝硬化再生结节,其二者核磁共振的特点为,小肝癌患者造影剂峰值时间和肝脏动脉灌注指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用于肝硬化再生结节检查效果显著,诊断率高,能够有效地鉴别小肝癌,从而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治疗的措施的把控,提高患者治愈空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祥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预测稽留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在预测稽留流产术后宫腔粘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前来我院行稽留流产术的84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2例.研究组患者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两组患者均行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以分析宫腔粘连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1人出现盆腔感染问题,感染率为2.38%,对照组有6人出现盆腔感染,感染率为14.29%,组间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稽留流产术患者经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可预测术后宫腔粘连情况,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方道昶;李文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RI检查.记录MRI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分析各种损伤的MRI影像学特征.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准,评估MRI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MRI检查诊断准确率与关节镜检查结果相同.结论:对于膝关节损伤患者可给予MRI进行检查,其分辨率高,可多方位清晰呈现骨骼病变,诊断确诊率高,且无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耿翠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二甲双胍联合消渴康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与消渴康颗粒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2016年5月—2017年10月期间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以随机分配法平均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消渴康颗粒进行治疗.对治疗期间FPG(空腹血糖)和2hPG(餐后2h血糖)与HbA1c(糖化血红蛋白)及HOMA-β(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等四项指标,临床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等相关情况予以检测与记录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虽发生不良反应,但症状在停药后均消失.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为73.3%,实验组为9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与消渴康颗粒联合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作者:王炼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X线骨密度仪与骨定量CT对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检查

    目的:探讨X线骨密度仪与骨定量C T对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检查效果评价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骨定量C T(Q C T)和X线骨密度仪(DXA)检查,对比其检查情况.结果:QCT检查后患者的Kupperman评分>17分、骨量减少以及骨质疏松情况显著高于D X A,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采用骨定量C T诊断的评价效果显著优于X线密度仪,建议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曹荣国;齐玉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关于CT增强扫描对比剂渗漏原因分析及预防探讨

    目的:分析C T增强扫描对比剂渗漏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C T增强扫描患者2635例进行分析,统计对比剂渗漏率,并分析渗漏原因和预防措施.结果:2635例C T增强扫描患者共出现10例对比剂渗漏现象,发生率为0.38%.结论:CT增强扫描对比剂渗漏原因较多,需采用有效措施预防,以减轻患者疼痛,预防渗漏,提升图像质量.

    作者:吴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颈动脉超声在筛查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方法在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高危人口群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50例颈动脉血管狭窄及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所有入选对象均实施颈动脉超声检查,总结归纳其颈动脉血管狭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50例患者中,36例患者发生颈动脉血管组织轻度狭窄,123例患者发生颈动脉血管组织中度狭窄,79例患者发生颈动脉血管组织重度狭窄,12例患者发生颈动脉血管组织完全闭塞.60岁以上患者群体中的颈动脉血管组织重度狭窄事件的发生可能性36.02%(58/161)显著高于60岁以下患者群体23.60%(21/89).结论: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疾病类型具备多样性,年龄高于60岁,罹患冠心病或者是下肢动脉血管组织疾病,是临床中诱导患者发生颈动脉血管组织狭窄性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需要临床医师加以关注.

    作者:陈曙光;肖明星;孙灵芝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 T诊断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f G G O者临床资料,现按照患者终疾病性质,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以及对照组25例,开展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中,以斑片样为主要轮廓类型、病灶边缘全部模糊,对照组直径多集中在1.0~2.9cm之间,胸膜无明显改变者较多,其次为胸膜增厚,无胸膜凹陷者.而观察组为源性和分叶型,病灶边缘以光整为多,其次为毛刺样和毛糙样,观察组病灶直径多集中在3.0c m以上,以胸膜凹陷为主要改变,其次为胸膜增厚,对照组一般为I型密度,观察组为II型密度,III型其次.观察组存在支气管充气征,经比较分析证实,P<0.05.经相关性分析证实,fGGO多层螺旋CT征象和病灶性质为正相关性,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中,准确度较高,有助于判定结节性质,提升诊断精准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秀平;耿园园;冯长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分析替比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在乙肝携带者抗结核治疗中预防肝损害的临床作用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法应用于乙肝携带者抗结核中对预防肝损害的效果.方法:在乙肝携带并肺结核患者中择69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联合治疗组(35例)和单药治疗组(34例),两组治疗方案分别为水飞蓟宾联合替比夫定治疗和单纯水飞蓟宾治疗;其中入组患者均在2HRES/7HR方案化疗的基础上进行治疗.探究两组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肝损害、肝功能异常的发生概率方面,单纯治疗组高于联合治疗组(P<0.05);在HBV-DNA的变化方面,联合治疗组比单纯治疗组低(P<0.05);在A S T和A L T的变化方面,单纯治疗组比联合治疗组高(P<0.05).结论:在乙肝携带者抗结核的治疗中应用替比夫定,可阻止HBV-DNA的复制,预防肝功能异常及肝损伤等并发症.

    作者:魏宏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糖尿病护理中采用多样性护理方式的价值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时,采取多样性护理,具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样性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数据相差较大,组间均满足P<0.05,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多样性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治疗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可明显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率,降低其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琪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MRI在肺癌伴脑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旨在探究MRI在肺癌伴脑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怀疑肺癌伴脑转移患者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适用磁共振及增强磁共振进行辅助判断,并与后期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应比较,从而分析MRI在肺癌伴脑转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结果得出,36例患者均被确诊为肺癌伴脑转移,并且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相符,其中11例患者为单发性转移病灶,25例为多发性转移病灶,(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共检出57个转移病灶,加强磁共振显示其病灶内壁粗糙、壁厚不均20例转移病灶直径在1~3c m之间,16例转移病灶直径大于3c m,并呈现不同程度的水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干预检查肺癌伴脑转移的转段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不仅提高疾病的诊出效率,而且通过增强MRI更详细的反应转移灶的部位、数目及形状变化,充分把握病情,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李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在子宫破裂中的应用效果及手术对照符合率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在子宫破裂患者中的诊断应用效果及对手术对照符合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8月科室收治的子宫破裂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检查终得到确诊,手术前对患者行超声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超声在子宫破裂患者中的诊断效果.结果:60例子宫破裂患者均经过手术检查得到确诊,患者中42例子宫完全破裂、18例子宫不完全破裂.超声检查60例患者中确诊58例,确诊率为96.67%,2例患者出现误诊、漏诊,被误诊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41例患者超声下检查子宫完全破裂,超声检查均发现具有腹水,部分患者子宫壁声像图不连续,前壁或侧壁显示大小不等的无回声或低回声的包块,与子宫内无回声或低回声相互延续;12例胎儿未娩出体外患者超声下见羊膜囊完整,位于腹腔内,与子宫外壁紧贴,二者界限清晰.结论:将超声用于子宫破裂诊断中效果理想,与手术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红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