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莹
目的:研究儿科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为临床儿科护理提供现实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60例在我院儿科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生的类型及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结果在本次研究的90例患儿中,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的为给药错误,其它的原因还包括坠床、跌倒、延误检查、药物过敏等。此外,儿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士的学历、职称以及工作年限也有较大关系。讨论在儿科护理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对护士的工作培训,严格选拔,加强管理机制,从而降低儿科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郭彩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析整体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护理疗效,以提高护理质量,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9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给予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整体护理,对比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等。结果护理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患者的SAS评分也明显降低;护理后观察患者的睡眠情感、精力、社会生活、躯体活动等评分均显著提高。结论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期间开展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在中度-重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入我院治疗的中度-重度烧伤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音乐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的换药期间的疼痛程度和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换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换药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心率分别为(4.15±1.13)分、(100.91±2.84)次/min较对照组VAS评分和心率(6.94±1.37)分、(113.25±3.08)次/min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重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期间行音乐干预,不仅能够缓解疼痛症状,还能减少对其心率的影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璐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重度烧伤患儿36例,将其按投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1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将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重度烧伤患儿治疗中,其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华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估人性化服务在老年病护理中的效果。结果通过调查后发现,人性化服务在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病人满意程度较高。结论在老年病护理中开展人性化服务后,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方便、更优质的服务,减少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矛盾,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刘一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前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4年1月~2015年6月6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并且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临床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中患者,给予前位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护理疗效,分析前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对于临床中研究组患者,在应用前位护理干预后,临床护理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护理有效率70.0%,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差异(P<0.05);且研究组患者在心率失常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与对照组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对患者应用前位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护理疗效,减低死亡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徐翠娟;徐艳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例脑血管疾病的老人跌倒情况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观察跌倒的原因。结果患者跌倒发生的时间、地点、视力、肌力、使用镇静剂等情况均可能会引起患者的跌倒。结论在医院要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重视脑血管病老年患者的跌倒因素,加强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让老年患者跌倒能够真正的得到预防。
作者:黄苹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乙酰螺旋霉片的制备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会影响其溶出度,而溶出度不同会影响乙酰螺旋霉素片的使用,因此需要找到一个佳的制备方法,保证其溶出度。方法在研究制备工艺对于乙酰螺旋霉素片的溶出度影响时,要分析L-HPC的用量还有其在加入时的方法,需要使用粘合剂的数量以及种类等等。结果本文中所选用的乙酰螺旋霉素片硬度高,而且外表光滑,溶出度超过98%。结论这种方法在制备的时候较为简单,而且不需要繁杂的施工工艺,在工业生产的时候,可以使用这种处方。
作者:由金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8例,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参照组48例,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且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97.9%高于参照组75.0%,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方式,能够改善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梁丽娥;林惠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冠状动脉造影围手术期采取多元化护理模式,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7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实施多元化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延续性护理等,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的17.1%低于对照组的40.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患者并发症明显减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应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作者:王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制备厄贝沙坦分散片。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厄贝沙坦分散片处方进行筛选。结果制备厄贝沙坦分散片的较优处方为:7.5%交联聚维酮作崩解剂,15%乳糖作为填充剂,2%聚维酮+50%乙醇溶液作为粘合剂。结论制备的厄贝沙坦分散片处方合理,产品稳定。
作者:黄潇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提供一种新的适用于体积较大的大鼠的捉拿方法,利于灌胃,保护大鼠,节约时间,培养实验者之间的默契。方法 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成两个大组:新方法组和传统组,每组60只。分别将60只随机分成两组,生理盐水组30只和唑吡坦组30只,进行连续6个月的捉拿灌胃实验.结果新方法的SD大鼠健康成长,活动正常,未出现异常情况,捉拿稳定率96.9%,损伤率92%,存活率97%;传统方法SD大鼠捉拿稳定率89%,损伤率87%,存活率91%。结论一个人单独捉拿大鼠,两人合作的灌胃法适用于个体较大的大鼠,既稳定了大鼠又避免被大鼠伤害,降低了对大鼠口腔食管消化道的伤害,适合需长期灌胃的大鼠,避免长期灌胃损伤大鼠而对实验结果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作者:王志芳;周攀豪;卢运勤;刘金武;何悦;李广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疼痛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创伤手术患者的疼痛控制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9月收治的152例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77例,对照组7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疼痛教育联合心理护理。结果手术当日及术后1d,观察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d、3d,观察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疼痛控制满意率[98.70%(76/77)]明显优于对照组[88.00%(66/75)](P<0.05)。结论疼痛干预联合心理护理能有效控制创伤手术患者疼痛情况,缓解痛苦,改善医患关系,提升疼痛控制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呼吸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118人,其据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9例,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比各自临床情况。结果护理组中用药依从性为98.3%,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9±5.3分;对照组中用药依从性为69.5%,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5.3±6.6分;对比发现经护理沟通干预后护理组患者在用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沟通干预是一种有效改善呼吸科疾病患者救护效果的临床方案,改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作者:郁启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骨科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9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90%患者护理效果令人满意,高于对照组(76%);观察组96%对我院总体比较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是医院相对较大的科室,该科室收治的患者骨折类型较多,采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潘瑞平;谢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比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疾病择期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消化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腹部脐窝外观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疤痕不明显,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柯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舒适护理应用于盆腔炎患者反复住院治疗中的效果以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4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反复住院治疗的盆腔炎患者64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MOS SF-36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和疾病知识掌握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95.31%、93.75% VS 73.44%、70.31%],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盆腔炎患者反复住院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仕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60名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名患者。对照组30名患者在经期结束之后的5d使用甲硝唑和阿奇霉素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30名患者在经期第1天就急进行甲硝唑和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96.67%,对照组通过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76.6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效果非常好,安全可靠,完全可以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会如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饮食教育在妇科腹腔镜术前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施以一般的饮食宣教和标准化的饮食宣教,对两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饮食知识掌握度、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的自我满意度均优于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标准化饮食教育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肠道准备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助于医生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0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显微手术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显微手术对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脑膜瘤切除的分级标准包括Ⅰ级36例,Ⅱ级11例,Ⅲ级3例,术后随访期间有38例患者感染障碍或者运动障碍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情况,10例癫痫患者中8例患者未再发作癫痫症状,仅有1例患者前1/3段窦旁脑膜瘤术后1n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结论临床上对于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能有效地保护患者的重要引流静脉、静脉窦以及侧副静脉,并且要尽可能地对患者肿瘤采取全切除或次全切除。
作者:许惠东;杨炳铎;马育辉;李霞;朱深海;何少武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