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英
目的 分析研究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症状治疗中的有效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并且出现产后出血症状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予以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终手术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治疗有效率97.78,明显大于对照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49,P<0.05),观察组所用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阴道出血量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可以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具有迅速止血作用,从而对产后出血进行有效控制,获得非常好的疗效,临床应用价值很高.
作者:保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EGCG在不同缺氧状况下对小鼠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方法建立常压缺氧、特异性心肌缺氧及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实验动物模型,研究EGCG在不同缺氧状况下,对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 EGCG能使常压缺氧,特异性心肌缺氧及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EGCG能提高实验小鼠在不同缺氧状态下的抗缺氧能力,表明EGCG具有一定的耐缺氧活性.
作者:汪晨净;裴淑艳;张倪;杨少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经验,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80例颅脑外伤患者采取相应的急救与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80例患者,有2例在入院1小时后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入院后即行开颅清除血肿术68例,有41例患者在术后8~12小时行气管切开术.康复出院70例,好转8例,死亡2例.结论 抢救颅脑外伤患者要有充分的急诊意识、敏捷的思维,主动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病情变化要有预见性,做到熟练准确地判断病情,保证抢救方案的正确与抢救措施的及时,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周艳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重要的必修课,为适应新时期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近几年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依托学科教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知识结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段静雨;乔红;陈谱;李岩;么焕开;张春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造口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为直肠癌造口术后病人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直肠癌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8%,较对照组的77.8%明显提高(P<0.05).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直肠癌造口术后病人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郑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和用药安全,以达到提高药品管理水平的目的,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方法 检查西药房和病房区的用药,对高危药品管理实施干预措施,讨论总结在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果 西药房和病房区在使用西药房高危药品时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例如:药品摆放不合理、西药使用剂量不合理、药品标签存在错误等.通过实施药品管理干预措施,问题明显得到改善.结论 药品的使用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药品管理中实施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晓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整体护理模式在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37例糖尿病患者作甲组,对其实施整体护理;另选取37例作乙组,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案护理后患者的终结局.结果 两组病病患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血糖值均有所下降,但甲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的病患血糖值下降更明显,与给予常规护理的乙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整体护理模式涉及面更广,对病患疾病康复更有利,可继续在糖尿病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尹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应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情况.方法 随机择取2014年07月~2015年07月期间,在我院泌尿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5例.根据自愿原则将患者划分成两组,即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进行临床治疗,并统计、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前列腺切除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并发症发生率(4.44%)明显少于对照组(17.50%),各项对比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其治疗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因此,它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科学的临床手术方法.
作者:任大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96例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前路治疗、后路治疗及前后路治疗,分析三种治疗效果.结果 96例患者在治疗后随访6个月,三组脊柱Cobb角治疗前后比较,前后联合与前路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后路与前后联合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后路与前路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伤情选择手术入路方式,使治疗达到理想效果.
作者:王长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对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用药效果进行评定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患儿采取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药物静脉滴注治疗,而研究组于此基础上采取盐酸氨溴索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中小儿支气管炎患者的高热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肺部啰音消退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小儿支气管炎患者盐酸氨溴索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有较好临床价值.
作者:周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筛选2015年1月~2015年8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CSEA组与CEA组,每组43例,其中CEA组孕妇采用硬膜外麻醉,CSEA组孕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孕妇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追加麻药剂量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并且CSEA组麻醉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但CES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CE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可有效提升产妇麻醉效果,并且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赵世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就饮食治疗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饮食治疗,并就饮食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对治疗效果做出判断.结果 经过饮食治疗,60例患者各项指标均比治疗前要低,前后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将饮食治疗运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助于患者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文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究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使用药物的问题,同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进而使不合理使用药物的现象明显减少.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收的患者一共有2180例,同时分析以及记录经常可见的8种不合理使用药物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进而减少消化内科不合理使用药物问题的出现.结果 经过统计以后发现,在2011年1月~2015年8月期间,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的218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使用药物治疗,能够发现一共有274例不合理使用药物情况发生,当中2011年出现不合理使用药物的问题一共有67例,2012年出现不合理使用药物的问题一共有57例,2013年出现不合理使用药物的问题一共有63例,2014年出现不合理使用药物的问题一共有53例,2015年出现不合理使用药物的问题一共有34例.消化内科不合理使用药物的主要原因包括有药物使用量较大、重复使用药物、联合使用药物不合理以及药物连续使用造成毒副作用.结论 在消化内科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当中,合理使用药物是保障临床疗效的基础,所以,采取相对应的应对措施,提高使用药物的合理性非常关键.
作者:王伟雄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抗生素在肠道传染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较高,这种疾病机制复杂,临床上采用抗生素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毛儒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再手术的原因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 将我院确诊为43例需再次接受手术的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再次手术原因收集,并统计手术方法.结果 43例再手术患者在原手术椎间盘处再次突出的患者21例;相邻的椎间盘发生突出的患者7例;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后腰椎关节不稳定者7例;上次手术治疗未完全清空椎间盘的患者8例.未完全清空椎间盘的患者使用的再次手术治疗方法为椎板间开窗进行椎间盘切除;在原手术处再次突出的患者再次手术的方法为经椎间盘后路对椎弓根进行内固定并融合横突间植骨和经椎体左前外侧腹膜入路对椎间盘进行切除并融合椎间植骨;腰椎关节不稳定者再次进行手术的方法为椎板半侧切除减压并椎间盘切除.结论 针对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可提高再次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张荣臻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新生儿科收录的4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资料,发病时间出生后1~28d,对患儿实施头颅CT或MRI检查;按照轻度、中度、重度等对病况进行等级划分,治疗期间重点控制颅内压、惊厥、消除脑干症状等,抑制患儿病症变化.持续2个月,回访调查患儿康复情况,对比治疗前后症状差异性(P<0.01).结果 缺血缺氧性脑病多发于新生儿初期,出生后1~14d内发病较多,14~28d发病较少,初期观察患儿病症状态需及时进行处理,抑制HIE病况加剧.本次治疗后期,临床观察患儿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新生儿无多种病症复发情况.结论 缺血缺氧性脑病属于严重性病变,易造成脑组织功能受损,必须及时对新生儿进行诊断处理.
作者:孙逊;蔡茂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颈椎病临床护理方法,为患者康复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颈椎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除了安排治疗方案外,对患者拟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结合X线检查掌握颈椎组织病变情况.按照患者诊治情况,本次主要制定非手术护理方案,结合患者发病时间、病症程度、康复周期等提出具体措施;持续护理6个月后,回访调查,按照优、良、中、差等4个级别进行划分,详细统计50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综合评价.结果 颈椎病是因先天性畸形、后天性劳损等为主要因素的病变形式,对患者颈椎组织产生了严重性病患;除了治疗以外,临床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对颈椎组织结构康复具有促进意义;本次50例评估中,优36例,良11例,中2例,差1例;患者对本次护理均表示满意,仅1例患者由于病况严重,护理效果不满意.结论 对颈椎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提高其颈椎组织的康复效果.
作者:黄淑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运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疾病相关评分差异.结果 在心绞痛发作、躯体活动障碍程度、心绞痛稳定性和疾病知识知晓度评分上,护理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疾病控制状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和养护能力,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蔡珊;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随着世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应的医院药事管理也引起广泛关注,进一步促进了JCI标准的诞生,它是截至目前适用性较强的医疗服务准则,是医院管理药事的高参考标准.文章基于JCI标准下,探讨分析了医院药事管理的具体内容,构建相对应的管理系统,设计切实可用的流程,规范药事管理的所有环节,以获得佳的管理效果,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从而促进药事运用的安全性,降低医院风险.
作者:罗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5年1月~2015年7月之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15例患者接受西药口服治疗,实验组的27例患者接受中医汤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接受中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95%,接受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疗效显著,值得广大医护人员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姜颖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