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彭淳

关键词:美托洛尔, 卡托普利,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摘要: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7月~2015年5月期间,使用信封抽取法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8例.对照组单用美托洛尔治疗,实验组使用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和不良反应发生率(6.2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使用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骨关节痛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临床骨科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骨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骨科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骨关节痛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布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2组,每组30例.按照患者的自主意愿,对照组患者行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组患者行中西医结合疗法(西医常规疗法+中医热敷).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经不同疗法治疗2个疗程和12个疗程后的疼痛改善情况和疼痛评分差值.结果 根据临床数据比较,骨关节痛患者经常规疗法和中西医疗法治疗后,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状况(P<0.05).但在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组疼痛评分差值(4.20±1.55)明显高于对照组(2.32±0.7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关节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中医疗法(即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后,患者疼痛情况明显改善,临床长期应用缓解疼痛效果更好.

    作者:杨丽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探讨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

    目的 分析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并总结针对性护理干预策略.方法 筛选2015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规范服药组(n=63)与不规范服药组(n=55),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核心知识掌握程度、经济状况是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结核病核心知识掌握差、自费以及不良反应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高危因素.结论 高龄、结核病核心知识掌握程度差、不良反应、自费是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的主要因素,因此临床应着重解决以上问题,保证患者接受规范化治疗措施.

    作者:王时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特定穴位按摩结合利多卡因胶浆替代法对减少老年男性导尿疼痛的作用

    目的 探讨特定穴位按摩结合利多卡因胶浆替代法对减少老年男性导尿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需导尿的老年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特定穴位按摩,观察组联合利多卡因凝胶自尿道外口注入后插入尿管,对照组联合石蜡油润滑导尿,比较两组1次导尿成功率、导尿疼痛程度、导尿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清醒患者、昏迷患者疼痛评分分别为(1.13±0.52)分、(1.08±0.3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1次插管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尿路损伤、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特定穴位按摩结合利多卡因胶浆替代法可有效提高1次导尿成功率,减轻导尿疼痛,减少导尿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芳冰;陈丽萍;邓丽霞;张玉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医用直线加速器剂量的校准因素及控制措施研究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我国医用机械设备已迎来全新的面貌.在放射科治疗中,医用直线加速器已成为其核心元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直线加速器的结构较为复杂,较强的作用,做好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工作是提高放射治疗精准度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作者以医用直线加速器为基点,对其剂量校准因素、控制策略予以了探讨.

    作者:黄峻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5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患有妊娠期糖尿病者200例纳入研究组,另300例正常糖耐量孕妇纳入对照组,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高龄产妇、孕前肥胖、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家族史所占比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前肥胖、血压病史及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实践中应注重高危孕妇,通过针对性的预防,以此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改善孕妇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在治疗过程中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和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60.0%、96.7%)高于对照组(26.7%、86.7%),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根据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病情,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孙桂云;万改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96例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前路治疗、后路治疗及前后路治疗,分析三种治疗效果.结果 96例患者在治疗后随访6个月,三组脊柱Cobb角治疗前后比较,前后联合与前路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后路与前后联合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后路与前路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伤情选择手术入路方式,使治疗达到理想效果.

    作者:王长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措施

    目的 探讨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产科收治的64例出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观察64例患者出现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在发现患者出现出血性休克是,立即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64例出现出血性休克患者的原因及构成比为:宫缩乏力29例,占45.3%;阴道撕裂伤16例,占25.0%;胎盘因素10例,占15.6%;凝血功能障碍6例,占9.4%;宫外孕3例,占4.7%.64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后,有61例患者的休克症状得到迅速纠正,成功实施抢救;有2例患者经前期保守抢救无效,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得以成功抢救;1例患者应病情危急,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措施,对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国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

    目的 总结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探究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于呼吸内科随机抽取老年住院患者资料,2014年住院患者45例为对照组,2015年住院患者45例为观察组;自2015年我科全体护理人员将对临床护理问题进行总结,经分析研究提出改进对策,并在临床护理中实施运用;统计两组患者资料中各种护理问题、护理纠纷问题,并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饮食、心理、皮肤、呼吸道、用药等常见护理问题对比,观察组中各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各项组间对比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2.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89%,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2.7±3.5)大于对照组(81.5±2.3),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总结常见的护理问题,并在实践中采取措施优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问题发生几率,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观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

    目的 总结普外科患者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必要性以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近两年普外科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手术患者.其中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普外科手术患者临床所得指标.结果 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术前SAS评分均明显优于刚刚入院时(P<0.05),且实验组术前SAS评分优于参照组术前评分(P<0.05).结论 对于普外科手术患儿而言,术前对其进行常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能够降低其手术前的焦虑症状,提高手术配合度以及手术效果.

    作者:蔡淑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普通科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为98.3%,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0.0%,舒适度为91.7%,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开展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升医院的形象.

    作者:谢元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血脂及脂蛋白水平,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正常妊娠孕妇及正常非妊娠体检人员各50例,分别测定其血脂水平及脂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各脂蛋白水平与正常妊娠和非妊娠人员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组内比较,子痫前期患者的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以及脂蛋白(a)水平与妊娠高血压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脂和脂蛋白水平与正常妊娠以及非妊娠人员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孕期强化其控制有利于妊高症的预防.

    作者:李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褥疮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 探讨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我科2013年2月~2014年1月就诊的32例长期卧床褥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评价对其采取预防褥疮的综合性护理措施的效果.结论 预防和治疗褥疮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在临床护理中切实可行,效果肯定.

    作者:王丽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护理人员的护理,减轻患者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焦虑和认知.方法 正确宣教,帮助患者正确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缺点,树立正常的期望值.结果 通过加强宣教,加强术后护理,患者满意出院.结论 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康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分析

    目的 旨在研究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核心影响因素,以至有效提升疾病治疗质量和治疗效率.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患者,此类患者群体均来自不同科室,总体数量为211例,将上述内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操作,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种,前者患者数量为106例,后者患者数量为105例,依次对两组患者进行中药治疗,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终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和不良反应对比.结果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治疗效率比对照组治疗效率要高出许多,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 中药炮制操作完成后,患者临床治疗质量得以不断提升,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几率急速降低.

    作者:李婵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高校医院门诊输液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在高校医院门诊输液病人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门诊输液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舒适护理的门诊输液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与不良事件分别为95.45%、4.55%,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则分别为77.25%、18.18%.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校医院门诊输液病人护理中舒适护理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赵汝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1),对照组行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行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5%,治疗组患者复发率为2.4%,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x2=0.372,P>0.05).结论 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短、复发率相对较低,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文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为颅脑损伤治疗提供更多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167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1例给予常规治疗,86例为高压氧组(HBO),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之上,予以高压氧治疗.结果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后,按GOS判定预后,恢复良好40例,轻残35例,重残8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0例.两组患者中,对照组、高压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能改善病变区缺血缺氧状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高压氧(HBO)在颅脑损伤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明会;艾丽萍;董加旺;何学齐;张红强;刘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头孢地嗪对AECOPD患者临床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头孢地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临床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58例AECOPD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甲组患者接受头孢替安等2、3代头孢菌素治疗,乙组患者给予头孢地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以及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乙组疗效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乙组患者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地嗪对AECOPD患者临床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大,有助于促进患者急性期生命体征的稳定,提高疗效,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文继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研究现状及进展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新生儿科收录的4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资料,发病时间出生后1~28d,对患儿实施头颅CT或MRI检查;按照轻度、中度、重度等对病况进行等级划分,治疗期间重点控制颅内压、惊厥、消除脑干症状等,抑制患儿病症变化.持续2个月,回访调查患儿康复情况,对比治疗前后症状差异性(P<0.01).结果 缺血缺氧性脑病多发于新生儿初期,出生后1~14d内发病较多,14~28d发病较少,初期观察患儿病症状态需及时进行处理,抑制HIE病况加剧.本次治疗后期,临床观察患儿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新生儿无多种病症复发情况.结论 缺血缺氧性脑病属于严重性病变,易造成脑组织功能受损,必须及时对新生儿进行诊断处理.

    作者:孙逊;蔡茂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