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对比

邓亚军;姜棚菲;张民泽;刘志斌;杜璠

关键词: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胸腰椎骨折
摘要: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4月~2017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50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开放组采用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微创组采用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固定强度、骨折复位情况、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满意度、晚期矫正度丢失、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开放组;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手术时间、固定强度、晚期矫正度丢失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满意度两组相比,微创组高于开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骨折复位情况与开放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微创组采用的手术操作技术难度大于开放组.微创组C反应蛋白水平术后24 h和48 h均低于开放组.术后24 h和术后21 d微创组VAS评分与开放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术后48 h、7 d、14 d微创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开放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和后凸Cobb角较治疗前均显著缩小,但术后两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术后满意度两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式螺钉内固定疗效相当,但前者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是存在手术操作技术难度大的缺点.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并发眩晕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并发眩晕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并发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灶的大直径进行分组:46例急性腔隙脑梗组、18例急性脑梗死(非腔隙性)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0例正常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接受常规的CT、经颅多普勒超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三组人员的DWI、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图像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急性腔隙脑梗死组患者的ADC值和急性脑梗死(非腔隙性)组患者的病灶ADC值无明显差异;急性腔隙脑梗死组患者、急性脑梗死(非腔隙性)组患者的ADC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例出现孤立性眩晕,其中17例为短暂性发作,9例为持续性症状;38例为非孤立性眩晕,其中20例为短暂性发作,18例为持续性症状;40例存在平衡障碍,24例存在呕吐.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能有效诊断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并发眩晕,通过观察ADC值、脑血流动力学、临床症状及体征等改变,能指导临床医学诊断急性期并发眩晕症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秀艳;陈建霞;石庆丽;张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芹菜素上调SHP-1蛋白表达抑制肝癌MHCC97H细胞STAT3磷酸化及球形成

    目的:研究芹菜素抑制肝癌MHCC97H细胞球形成是否涉及上调Scr同源结构域2磷酸酶-1(SHP-1)蛋白表达和抑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方法:芹菜素(10、20和40μM)处理MHCC97H细胞或SHP-1 siRNA转染细胞;球形成法测定肿瘤球形成率;蛋白质印迹分析细胞SHP-1和p-STAT3蛋白表达.结果:芹菜素以浓度依赖方式降低MHCC97细胞球形成率,同时上调SHP-1蛋白表达以及抑制STAT3蛋白磷酸化.SHP-1 siRNA转染减弱芹菜素抑制MHCC97细胞STAT3蛋白磷酸化和球形成的作用.结论:芹菜素上调SHP-1蛋白表达,进而降低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参与抑制MHCC97肝癌细胞球形成作用.

    作者:崔迎红;陈阿;许畅;曹建国;向红琳;张坚松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Ag-NORs与人肝细胞活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测定,定性分析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细胞核的大小并统计Ag-NOR的数目.方法:同一个实验室分别培养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用胰酶分别洗脱贴壁生长的细胞,用核仁银染法制片,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肝细胞与肝癌细胞Ag-NOR数目,肝细胞1~3个,肝癌细胞4~8个,且肝癌细胞较正常肝细胞大、形态不规则.结果: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活性相差较大,正察常肝癌细胞的活性与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的关系较密切.结论:本实验说明AgNOR颗粒数目对肝癌细胞活性具有较高估测价值.

    作者:陈冬梅;林良静;李志刚;侯秋妹;刘芳;胡琦;杨粤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rTMS与米氮平联合治疗焦虑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米氮平联合治疗焦虑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以2015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伴睡眠障碍的焦虑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米氮平组和联合组各60例.其中,米氮平组服用米氮平片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用rTM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AMA-14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多导睡眠参数得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HAMA-14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多导睡眠参数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HAMA-14评分、S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HAMA-14评分(9.94±3.51)分、SAS评分(35.44±3.31)分均显著低于米氮平组相应水平.治疗后,两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各项得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上述项目得分水平均显著低于米氮平组相应水平.治疗后,两组睡眠潜伏期、REM潜伏期、夜间睡醒次数均显著降低,总睡眠时长、睡眠效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组睡眠潜伏期、REM潜伏期、夜间睡醒次数均显著低于米氮平组相应水平,总睡眠时长、睡眠效率均显著高于米氮平组相应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TMS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但本研究由于样本量及研究时间的局限,对确切疗效及长期不良反应的研究还需作更深一步的探讨.

    作者:胡乔;陈士华;向白璐;向明清;郭才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孟鲁司特钠联合脱敏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效果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孟鲁司特钠联合脱敏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CARAS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3和观察组.对照组1单独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照组2单独使用孟鲁司特钠,对照组3组联合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孟鲁司特钠,观察组联合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孟鲁司特钠+脱敏疗法.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患者CARAS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和血清免疫学IgE水平.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CARAS的鼻炎症状和哮喘症状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所有患者肺功能改善,但4组间FEV1和PEFR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血清IgE水平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大,对过敏反应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孟鲁司特钠联合脱敏疗法能够改善CARAS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肺功能和过敏反应,治疗效果好.

    作者:王国庆;高下;石帅;石丽芳;熊新军;张朦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应用BTE Primus RS和三维步态分析技术治疗踝关节功能障碍

    目的:研究BTE Primus RS和三维步态分析技术治疗踝关节功能障碍疗效.方法:纳入60例病程≤2月术后下肢骨折患者,随机按1:1分组,30例接受常规运动疗法+BTE Primus RS踝关节训练者归为试验组,30例接受常规训练运动疗法者归为对照组,训练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三维步态参数,踝关节肌力,Berg平衡评分,Holden评分、Barthel指数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步幅、步速、步长均显著提升,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踝关节背伸、跖屈肌力均显著上升,Berg平衡评分、Holden评分、Barthel指数和AOFAS评分均显著提升,且试验组改变幅度大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优良率90%,对照组80%,两组差异不显著.结论:应用BTE Primus RS和三维步态分析技术治疗踝关节功能障碍,总体疗效与传统运动疗法相当,但BTE Primus RS训练改善患者步态、踝关节功能方面效果更佳,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宝金才;张秀花;王志;王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关节松动术联合连续被动运动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早期康复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联合连续被动运动(CPM)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重建术后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5例行膝关节ACL重建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拒绝行关节松动术和CPM康复治疗,而仅接受传统康复锻炼的2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其余行关节松动术联合CPM康复治疗的45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Lysholm、IKDC和Tegner功能评分,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膝关节屈-伸、内旋、外旋角度,膝关节Lysholm、IKDC和Tegner功能评分,以及VA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屈-伸、内旋、外旋角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膝关节Lysholm、IKDC和Tegner功能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关节松动术联合CPM可有效改善膝关节ACL重建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提高膝关节功能,并减少疼痛,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钱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组织多普勒评价慢阻肺患者右心功能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7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2例(根据肺动脉高压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84例(对照组)行组织多普勒检查、常规心动图检查及肺功能测评,计算右心室Tei指数.结果:COPD患者各组RVWT、MPA、RVD、RAD水平均明显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COPD患者组三组间上述指标由高到低依次为:重度>中度>轻度,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COPD患者各组Sm、Em、Am、FEV1/FVC、Em/A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OPD患者各组Tei指数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显著;COPD患者Sm、Em、Am、FEV1/FVC、Em/Am指标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轻度>中度>重度,Tei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重度>中度>轻度;对Tei指数与FEV1/FVC进行相关性分析,两者呈负相关.结论:组织多普勒Tei指数可无创定量的评价COPD患者的右心功能,并可以为COPD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

    作者:伏晶;孙理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喷鼻复合七氟烷在婴儿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喷鼻复合七氟烷在婴儿困难气道插管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术前评估预测为困难气管插管的择期手术患儿,将其分为丙泊酚复合七氟烷组(A组)和右美托咪啶喷鼻复合七氟烷组(B组)各20例.测量两组患儿术前病房(T1)时的生命体征,收缩压、舒张压、HR、SpO2.A组患儿入室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后面罩下吸入七氟烷待下颌松弛后气管插管;B组患儿术前右美托咪定喷鼻2ug/kg,待患儿入睡后入室,面罩吸入七氟烷,待下颌松弛后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T2)、麻醉诱导完成后(T3)以及气管插管时(T4)血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气管插管的并发症、插管失败率、保留自主呼吸率.结果:T2时,A组心率高于B组;T3时A组收缩压、舒张压、HR均显著低于B组,T4时A组收缩压、舒张压、HR均明显高于B组,且SpO2明显低于B组.结论:B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率及插管时间、诱导中保留自主呼吸率均优于A组,B组插管并发症小于A组.右美托咪定喷鼻复合七氟烷用于小儿困难气道气管插管是一种相对安全、可靠的诱导方法.

    作者:张明敏;樊雅玲;庞波;李元;葛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患者中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患者中的手术效果、安全性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我院普外科接受诊治的114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微创保胆取石术)和对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组,每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饮食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GLQI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8%)明显低于对照组(14.0%).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均较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王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0例患者32只眼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视野、滤过泡,以及患者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的视力较治疗之前的视力有明显的改善,治疗后视力>0.5就有13眼,占40.63%,而治疗之前视力没有>0.5的情况,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眼压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后患者的眼压控制为10~21 mmHg有27眼,占84.38%,治疗前却有30眼,占93.75%,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在10~21 mmHg的眼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还有1例术后眼压的控制不是很理想,眼压有所偏高,患者治疗前后眼压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前术后视野缺损值和视野平均模式标准差值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患者术前、术后视野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功能性滤过泡有29眼,占90.63%,非功能性滤过泡2眼,占37.50%,薄壁滤过泡有1眼,占3.13%;32眼人工晶体均属位正,未发生滤过泡损伤、晶状体后囊破裂、角膜失代偿、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2眼术后出现人工晶体前膜和前葡萄膜炎,经药物治疗后都消失.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视力恢复快、眼压控制好、并发症很少,是一种临床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谢启龙;叶小琴;谢礼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急腹症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老年急腹症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腹症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n=45)和单一组(n=43).单一组给予右美托咪定治疗,联合组给予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治疗.对比患者各T1(麻醉前)、T2(插管后5min)、T3(手术结束时)等时间点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SpO2(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比较患者治疗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VAS评分;记录患者T4(拔管前15min)、T5(拔管)、T6(拔管后15min)时间点RSS(镇静评分)、RS(躁动评分)、OAAS(意识状态评分)评分变化;比较患者个时间点CRP(C反应蛋白)、IL-10(白细胞介素-10)、TNF-α(肿瘤坏死因子)变化,记录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1、T2时间点HR、SpO2对比,无差异;T3时联合组患者HR、SpO2与单一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23.02±5.56min、2.89±0.58d)短于对照组(29.02±5.89min、3.45±0.55d);联合组患者VAS评分(3.89±0.78分)低于对照组(5.10±1.20分);两组患者各时间点RS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T 4时患者RS以及OA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T5、T6时两组患者RS评分、OAAS评分均逐渐提高,联合组高于单一组;T1时两组患者CRP、TNF-α、IL-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T3、T4时联合组患者CRP、TNF-α水平均低于单一组;而IL-10表达水平则高于单一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患者均有出现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联合组总发生率8.89%低于对照组30.23%.结论:给予老年急腹重症患者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可降低患者CRP、TNF-α水平,提高IL-10水平,缓解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降低患者VAS评分,镇痛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作者:胡曦;黄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两种蓝光照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蓝光照射方法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蓝光照射,观察组给予间断蓝光照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胆红素等实验室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别;两组患者治疗前TRF、CRP和胆红素水平无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RF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CRP和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而两组间比较无差别;观察组患儿皮疹、奶量减少、烦躁哭闹和脱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间断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长虹;蒋雪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硝苯地平联合氯沙坦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和左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氯沙坦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7例对照组患者均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30 mg/次,1次/d);在此基础上,23例观察组患者均加用氯沙坦治疗(50mg/次,1次/d).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和射血分数(E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的心率、血压和pro-BN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2组治疗后的LVEDD、LVEDV、LVESV均降低,而LVEF、CI、CO、SV和EF均增加,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与单独使用氯沙坦比较,硝苯地平联合氯沙坦能更好的控制血压,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逆转左室重构.

    作者:张秀萍;钟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2015~2017年长沙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2015~2017年长沙县发生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特点,初步评价疫苗安全性,为预防AEFI发生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通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导出2015~2017年长沙县所有190例AEFI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长沙县2015~2017年AEFI信息管理系统共收到190例个案,包括178例一般反应,9例偶合症.全县22个乡镇中19个乡镇有数据报告,占总乡镇数的86.36%.AEFI报告数男和女的性别比例为1.24:1;年龄<1岁的占51.58%.在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为发热,局部肿胀和硬结,主要异常反应为过敏性皮疹和热性惊厥.不良反应一般发生在接种疫苗后一天内.在全部AEFI中,病人康复的为100%.结论:长沙县AEFI集中发生在小年龄组,其中<1岁组发生例数多;主要反应类型是一般反应,多发生在预防接种后一天内,异常反应发生较少;疫苗的安全性在可以接受范的围内.

    作者:邓常青;刘宗奇;孙健;郑刚登;蒋亲亲;钟贵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2016年我院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耐药性调查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2016年我院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耐药性调查结果.方法:从医院信息统计平台调取儿科病区2016年所有应用抗菌药物患儿的电子病历,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其中95例住院患儿应用抗菌药物的数据,分析送检标本病原菌检出情况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并总结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①95例患儿中,一联抗菌药物占80.00%,联合抗菌药物占20.00%;以治疗用药、预防用药为主(86.32%),治疗+预防用药相对较少(13.68%).②所有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为263.5,使用强度(AUD)为25.22.③共使用抗菌药物24种,149例次,DDDs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包括头孢他啶、美洛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占总DDDs的80.49%,与例次率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占79.19%)一致.④送检样本中前6位非重复临床分离菌291株,革兰氏阴性菌占64.95%,革兰氏阳性菌占30.05%.⑤革兰氏阴性菌对氨曲南、头孢噻肟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等耐药率较低;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等耐药率较低.⑥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主要为给药时机、疗程及药物品种选择不适宜.结论:2016年我院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细菌耐药形势不乐观,应根据药敏结果谨慎选择抗菌药物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并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规范化管理以控制细菌耐药率增长.

    作者:姜哲;宋俊;樊晖晖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部分有心肌缺血症状的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确诊为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有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二组均给予心衰的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再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2周,同时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在临床症状、6 min步行试验及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方面均有改善,治疗后实验组6 min步行距离和血浆NT-pro 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在部分HFpEF的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衰症状,提高运动耐量.

    作者:戴朝晖;肖谋;邵利辉;杨中保;彭慧;罗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IL-6、IL-10、TNF-α、TGF-β1、NO与颈椎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一氧化氮(NO)在颈椎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7例颈椎病患者(病例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8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IL-6、IL-10、TNF-α、TGF-β1及NO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IL-6、IL-10、TNF-α、TGF-β1及NO分别为(52.28±10.83)pg/mL、(10.02±2.13)pg/mL、(1.01±0.26)ng/mL、(1.29±0.10)μg/L和(20.13±2.07)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患者IL-6、IL-10、TNF-α、TGF-β1及NO分别为(61.03±10.22)pg/mL、(13.78±2.20)pg/mL、(1.32±0.33)ng/mL、(1.43±0.33)μg/L和(27.32±3.90)μmol/L,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患者IL-6、IL-10、TNF-α、TGF-β1及NO与患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s=0.298、0.304、0.311、0.322和0.301);患者IL-6、IL-10、TNF-α、TGF-β1及NO之间无相关性.结论:颈椎病患者血清IL-6、IL-10、TNF-α、TGF-β1及NO明显升高,可能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兆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Spondin-2和c-Myc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Spondin-2和c-Myc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肺腺癌组织标本,非肿瘤性肺组织60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pondin-2和c-Myc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表达与肺腺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Spondin-2在60例肺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3.33%(50/60),在正常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1.67%(31/60),二者有统计学差异.肺腺癌中Spondin-2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c-Myc在60例肺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8.33%(41/60),在肺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1.67%(19/60),二者有统计学差异.肺腺癌病人c-Myc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性别、发病年龄、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肺腺癌患者Spondin-2阳性表达与c-Myc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Spondin-2和c-Myc表达阴性组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其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pondin-2和c-Myc在肺腺癌中呈高表达,且表达水平均与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c-Myc也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二者阳性反映肺腺癌预后差.

    作者:胡星明;肖高明;吴安邦;周彬;方理;王志刚;陈跃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PU)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数字表格法将150例PU合并CAG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三联疗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治疗前后胃黏膜慢性炎症评分、炎症因子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PU、CAG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94.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67%、81.33%;观察组Hp根除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两组治疗后胃黏膜慢性炎症评分、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干扰素(IFN-β)水平比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红注射液辅助能明显增强PU合并CAG疗效,提高Hp根除率,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杨雁;刘东碧;张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