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燕玲;宋文萍;张丽;汤淑斌;魏升云;韩鹏;汤勉
目的:研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酸激酶(CK)和空腹血糖(FBG)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糖尿病患者98例,按照有无发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分为无病变组36例,病变组62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HbA1c、CK和FBG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的血清HbA1c、CK、FB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变组的血清HbA1c、CK、FBG水平均明显高于无病变组;经直线相关性分析,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FBG水平与HbA1c水平呈正相关,与CK水平呈正相关,HbA1c水平与CK水平呈正相关.结论:HbA1c、CK、FBG是诊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有效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田颖;郭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上臂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编号分为两组,单号纳入对照组、研究组,均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穿刺定位下神经阻滞麻醉,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操作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优良率为97.56%(40/41),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3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操作时间及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1/41),明显低于对照组19.51%(8/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上臂骨折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麻醉,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优势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贾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肾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片口服.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肾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两组治疗前肾功能指标(Scr、BUN、24hUpro)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hs-CRP、IL-6、TNF-α)均无明显差别;观察组治疗后Scr、BUN、24hUpr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仍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糖皮质激素能有效的提高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改善肾功能和减轻炎症反应,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刘凡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Lycopene,LP)对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TFA)染毒小鼠肾脏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健康SPF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TFA染毒、TFA染毒+低剂量LP保护、TFA染毒+中剂量LP保护和TFA染毒+高剂量LP保护5个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统一在上午对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对小鼠进行灌胃,除外各组分别灌胃TFA 50mg/kg.bw;在下午对各剂量LP保护组分别灌胃LP 5mg/kg.bw、10mg/kg.bw、20mg/kg.bw,隔天灌胃一次.8周后,观察小鼠生长情况,取其肾脏标本做病理形态学观察;取血,进行血清尿素(UREA)、肌酐(CREA)、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的检测和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肾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测定.结果:较对照组,TFA染毒组小鼠体重、肾脏脏器系数、血清中UREA、CREA、TG、TC、LDL-C及MDA含量增加,差异间均有统计学意义;UA、HDL-C含量减少及SOD、GSH-Px活性下降,差异间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肾组织可见形态病变.较TFA染毒组,TFA染毒+低、中、高LP保护组体重、肝脏脏器系数、血清中UREA、CREA、TG、TC、LDL-C及MDA含量减少差异间均有统计学意义;UA、HDL-C含量增加及SOD、GSH-Px活性有升高,差异间均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LP剂量的升高,肾组织结构趋于正常,病理变化明显改善.结论:番茄红素可修复由反式脂肪酸导致的肾脏损伤,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丁旭;谢羡;刘娟;姚明颜;朱乐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层次进展期胃癌患者行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疗效及随访情况.方法:以本院2009年5月~2011年10月行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10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将其分为A(年龄<70岁)、B(年龄≥70岁)两组,评价两组手术效果,术后随访5年,比较两组1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A组营养不良风险、术前合并症比率分别为14.29%、46.03%,均显著低于B组的35.14%、70.27%;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B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肺部感染发生率7.94%显著低于B组的21.62%;A组5年生存率60.32%显著高于B组的37.84%;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1年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70岁)进展期胃癌患者行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后恢复相对慢,肺部感染发生几率大,这可能与高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合并症多等有关;且年龄影响患者预后(5年生存率),但并非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翟华章;耿宏;沈文明;徐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利福布丁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方案分为3个月强化治疗,6个月巩固治疗,9个月继续治疗,对照组强化期给予利福平+帕司烟肼+左氧氟沙星+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丁胺卡那霉素,巩固期减去丁胺卡那霉素,继续治疗期减去乙胺丁醇,观察组使用利福布丁替换利福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疗效较治疗前均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经过18个月治疗后,观察组痰菌阴转率及病灶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联合用药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时,联合使用利福布丁方案疗效优于联用利福平组,值得进一步深究.
作者:刘玲;李逢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女性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健康管理中心健康体检女性461名,年龄23~75岁,统计体检者一般资料(年龄、血压、体质指数),检测其血脂、肾功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cy,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Hcy水平的因素.结果:本研究461例女性血Hcy平均为(12.04±3.36)umol/L,,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的血Hcy水平比较,50~59岁、≥60岁年龄组血Hcy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Hcy血症者77例,平均年龄(57.88±18.17)岁,占16.70%,平均水平(18.22±3.85)umol/L,其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尿素氮、尿酸、肌酐明显高于正常Hcy组(11.07±2.01)umol/L.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尿酸,肌酐是血Hcy水平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尿酸、肌酐均是本研究中女性血Hcy水平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卫蓉;陈卫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葫芦岛市2013~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点,对AEFI监测系统的运行情况及预防接种疫苗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AEFI监测系统收集的2013-2016年AEFI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3年1月~2016年12月葫芦岛市共接种疫苗(包括一类及二类疫苗)1845803剂次,AEFI上报198例,报告发生率10.73/10万.其中一般反应197例占99.5%,在各种接种疫苗中AEFI发生率以狂犬病(Vero冻干)(52.04/10万)、白破(41.85/10万)、百白破(无细胞)(33.32/10万)及流脑A群(26.53/10万)分居前四位;AEFI病例报告数量构成比百白破(无细胞)(46.19%)、流脑A群(12.18%)乙脑(减毒)(9.14%)以及麻风(7.61%)分居前4位;葫芦岛市共辖6个县区,6个县区均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报告了病例,其中建昌县报告多占38.89%,兴城市少占2.53%.以县区为单位报告覆盖率100%,达到国家要求的100%指标;以乡镇级为单位报告覆盖率28.07%;葫芦岛市198例AEFI病例以红肿87例(43.94%)、发热58例(29.29%)及硬节46例(23.23%)多见,男性(56.57%)高于女性(43.43%),以0~1岁幼儿为主(68.69%),夏季为高发期(41.41%),多在48h内出现不良反应(85.86%).结论:AEFI监测对保障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戴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析合并心脏不良事件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者中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200例LC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82例)和对照组(无心脏不良事件,118例)两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合并心脏不良事件老年LCHF患者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血清NT-proBNP与TNF-α、IL-6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年龄≥70岁与血糖≥7mmol/l者数量明显较对照组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与TNF-α、IL-6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高.血清NT-proBNP≥4.5μg/L与TNF-α≥18.0ng/L、IL-6≥16.0ng/L均是合并心脏不良事件老年LCHF患者的独立危险因子.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心脏不良事件老年LCHF患者的血清NT-proBNP与TNF-α、IL-6呈显著正相关性.血清NT-proBNP对合并心脏不良事件老年LCHF患者的诊断价值明显比TNF-α、IL-6优秀.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至少为4.61μg/L时对合并心脏不良事件老年LCHF患者的诊断意义较高,且与炎症因子IL-6与TNF-α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作者:蔡文渊;滕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脂控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冠脉事件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诊治的1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脂控制情况将其分为A(血脂正常)、B(血脂异常)两组,测定比较两组血脂指标、血压变异指标及冠脉事件发生率,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脂水平与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A组患者TC、TG、LDL-C、24hSBPSD、24hDBPSD、24hSBPCV、dSBPCV、nSBPCV、nDBPCV均显著低于B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冠脉事件发生率为16.00%,显著低于B组的33.7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24hSBPSD、24hDBPSD、24hSBPCV、dSBPCV、nSBPCV、nDBPCV与TC、TG显著正相关,24hDBPSD、24hSBPCV与LDL-C显著正相关,24hSBPSD、24hDBPSD与HDL-C显著负相关.结论:血脂异常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加冠脉事件发生几率,需加强血脂控制以维持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稳定,减少冠脉事件发生.
作者:王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刮宫后行曼月乐与米非司酮间断给药对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患者104例,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刮宫术后5天,观察组行曼月乐置入治疗,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间断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血红蛋白浓度及性激素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88.46%)显著高于对照组(59.62%),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血红蛋白浓度、FSH、E2、PRL、LH、P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54%)显著高于观察组(42.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曼月乐和米非司酮间断给药治疗方式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其中曼月乐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强化降脂方案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炎性细胞因子及动脉弹性参数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胱抑素C(Cys-C)、C反应蛋白(CRP)、动脉僵硬度、压力应变弹性系数、顺应性、增大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Cys-C和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动脉弹性参数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降脂方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可有效缓解症状体征,改善血脂水平,抑制局部炎性反应,提高动脉弹性,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杨凯;江成功;顾建明;尹德录;宋和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孕妇骨代谢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妇产科建档的62例妊高症孕妇(妊高症组,n=62)和62例正常妊娠孕妇(正常妊娠组,n=62)临床资料.对比两组孕妇骨代谢指标[血清钙(Ca)、磷(P)、降钙素(CT)、骨钙素(BGP)]、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差异.结果:正常妊娠组孕妇血清Ca[(2.41±0.23)mmol/L]、CT[(62.34±15.34)ng/L]、BGP[(5.23±0.78)μg/L]等骨代谢指标检测结果及PLT[(172.96±33.63)×109/L]水平均显著高于妊高症组孕妇[(2.19±0.25)mmol/L、(43.52±12.55)ng/L、(3.63±0.91)μg/L和(147.92±26.35)×109/L],MPV[(9.23±1.20)fl]、PDW[(19.25±1.02)%]等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全血粘度[(8.82±1.29)η/mPa·s、(5.20±0.51)η/mPa·s、(4.23±0.59)η/mPa·s]、血浆粘度[(1.62±0.28)η/mPa·s]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及血清P[(1.21±0.08)mmol/L]水平则显著低于妊高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高症孕妇相较于正常孕妇存在骨代谢、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状态异常情况,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黄艳红;李红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与开胸进行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将57例连枷胸患者分为微创组(n=29)和开胸组(n=28).微创组采用胸腔镜下进行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开胸组采用开胸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前与术后1d的疼痛变化.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的手术时间、镇痛药物总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的显著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下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低的特点.
作者:夏平;王青;吴安洪;马小红;赵山虎;张晨;吴应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剖宫产妊娠的产妇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产妇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28例.腰麻过程中A组、B组、C组和D组分别向头端注射盐酸左布比卡因8.5mg、9.0 mg、9.5 mg和10.0 mg.(1)记录麻醉前及腰麻后3 min、6min和9 min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和心率(HR).(2)记录腰麻有效率、麻醉平面到达T10和T6节段所需要的时间、首次追加局麻药物的时间和高阻滞平面.(3)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5 min Apgar评分.(4)术中低血压、寒颤、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发生率.结果:麻醉前及腰麻后3 min、6min和9 min SpO2、SB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组和D组腰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麻醉平面到达T10和T6节段所需要的时间、首次追加局麻药物的时间和高阻滞平面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四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组和D组腰麻低血压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寒颤、恶心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结论:布比卡因9.5 mg是剖宫产腰麻适宜的剂量.
作者:尚志鹏;成昌君;赵波;唐雪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患者临床分型、病理特征和病原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住院紫癜性肾炎患儿80例,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的相关分型和病理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级和分型.分析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分型、免疫复合物沉积、病原菌感染和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1)一共80例儿童紫癜性肾炎患者,肾脏病理分级情况:Ⅰ级病例5例,Ⅱ级病例34例,Ⅲ级病例40例,Ⅳ级病例1例.(2)单纯性血尿或尿蛋白以Ⅱ级和Ⅲ级病理分级为主,Ⅱ级占比40%(8/20),Ⅲ级占比45%(9/20);血尿和尿蛋白合并以Ⅱ级和Ⅲ级病理分级为主,Ⅱ级占比60.53(23/38),Ⅲ级占比31.58%(12/38);肾病综合征以Ⅲ级病理分级为主,占比83.33(15/18).临床分型的严重程度和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症状越明显,病理级别越高.(3)单纯IgA以Ⅱ级和Ⅲ级病理分级为主,Ⅱ级占比46.15%(6/13),Ⅲ级占比30.77%(4/13);IgA+IgM以Ⅱ级和Ⅲ级病理分级为主,Ⅱ级占比36.17%(17/47),Ⅲ级占比53.19%(25/47);IgA+IgG+IgM以Ⅱ级病理分级为主,占比53.33%(8/15).免疫复合物沉积的严重程度和病理分级无显著关系;补体C3沉积和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补体C3沉积越严重,病理级别越高.(4)I型以Ⅱ级病理分级为主,占比51.43%(18/35);Ⅱ型以Ⅲ级病理分级为主,占比55.56%(25/45).幽门螺杆菌感染分型的严重程度和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幽门螺杆菌感染分型越明显,病理级别越高.结论:儿童紫癜性肾炎患者临床分型、病理特征和病原菌感染密切相关,可以通过临床分型、病原菌感染、免疫复合物等病理情况对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病理损害进行评级,建议对于儿童紫癜性肾炎患儿应当尽早进行肾脏活检术,以确定病理分级,从而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作者:吴晴;赵丽萍;姜新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的改良与神经功能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4天后的颅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肿面积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和水肿面积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明显升高,而NIHSS评分和水肿面积显著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缺全血低切黏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改善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同时清除体内自由基,对缺血后再灌注引起的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敖金江;胡静;李冬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营养宣教和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进行综合评估.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营养状态评分(MNA)得分、营养指标(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和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干预组M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干预组MNA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干预组MNA评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后血浆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干预组血浆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和干预组FBG、TC和TG水平均下降,HDL-C水平均升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前后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干预组TG水平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实施老年综合评估,制定有效的干预计划,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更好地控制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脂水平.
作者:张孔雁;尹成淑;程燕;曹俊杰;刘洋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析椎管内麻醉术和全身麻醉术在老年骨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4年2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老年骨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椎管内麻醉,42例)和对照组(全身麻醉,40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手术前后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P3潜伏期、P3波幅.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用药量、睁眼时间及语言陈述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前及术后12、24h时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P3潜伏期与P3波幅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术后1、3、6h时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及P3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3潜伏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椎管内麻醉在老年骨伤患者中的疗效较为理想,不但可以明显使患者麻醉用药量大大降低、手术时间及睁眼时间及语言陈述时间减少,还对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较全身麻醉术影响更低,值得推广.
作者:翁柳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比较未破裂输卵管异位妊娠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后非常规使用甲氨蝶呤(MTX)和常规使用甲氨蝶呤两种方法的疗效及甲氨蝶呤的副作用发生率.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4月至2016年12月间116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异位妊娠并有生育愿望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将其分为腹腔镜保守手术后常规联合甲氨蝶呤(对照组)和术后以β-HCG在24~48小时内下降程度为判定指标来选择性使用甲氨蝶呤组(实验组)和进行治疗,对照组58例,实验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治愈率、血清β-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甲氨蝶呤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在治愈率、血清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上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有保留生育功能需求的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在予以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后不常规使用甲氨蝶呤,而是依据术后24~48小时β-HCG下降水平选择使用甲氨蝶呤(MTX)治疗,此方案不仅能取得同样的疗效,同时大大减少了甲氨蝶呤的使用率,从而避免了使用甲氨蝶呤可能带来的相关副作用,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胡懿;常坷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