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宗霞;颜敏;于颖
目的:探讨分层次多元化健康教育方法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5月收治入院手术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传统方式的健康教育,记录并统计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选取2016年6~8月收治入院手术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进行分层次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结果: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得到普遍提高,并且效果显著.结论:分层次多元化方法能够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改善了患者的康复质量,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水平和施教能力,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接受程度和满意度.
作者:张静;张琳;许子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过去在我院就诊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疾病患者88例,将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呼吸系统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期间护理的满意度、住院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系统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期间护理的满意度为93.2%,高于对照组的77.3%,组间差异显著(P<0.05);住院期间仅出现2例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舒适护理,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呼吸系统功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盘智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头孢菌素类和多种西药联用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抽取80名头孢菌素和多中西药联用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联合使用药物前后的发生的不良反应和不合理用药的全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接受联合用药之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要比用药前高;在这些患者之中,有12位的治疗方案缺乏合理性,不合理率为15%,并且用法不当占比高达到38.4%.结论:必须要高度重视头孢菌素类和多中西药联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做好有效预防措施.同时,推动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从根源上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针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布拉氏酵母菌、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的作用.方法:选择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100例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2组:参考组50例,以茵栀黄口服液口服用药治疗;研究组50例,确诊后接受与参考组相同的用药治疗,且联合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治疗完毕后评估2组的疗效,且观察患儿的血清TB(总胆红素)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参考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2组的血清T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其中又以研究组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布拉氏酵母菌、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可获良好的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武艳;梁彩桃;史红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消化性溃疡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将96例消化性溃疡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对患者2周后的认知功能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认知行为能力、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认知行为干预临床效果更优,能够提高患者认知行为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加强推广与实践.
作者:李婉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采用日常护理作为对照组,另40例在上述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理念.结果:通过比较及分析两组病人进行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意外发生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亲属的护理满意度普遍比对照组精神病人亲属护理满意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及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明明;马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预防和控制口腔科门诊医疗中的医院感染.方法:探讨口腔科门诊医疗中的医院感染的因素,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结果经过净化环境,加强消毒,规范操作,严密防护,丰富知识,转变观念,合理布局,更新设备,落实制度,加强监管,诊所安全,诊疗质量得到保障.结论:完善的措施能预防和控制口腔科门诊医疗中的医院感染,保障医患双方健康安全.
作者:徐华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同步放化疗组(观察组)与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各19例,两组均采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处方剂量为DT56~60Gy/28~30f.观察组于放疗的当天口服替吉奥,40mg/次,2次/日,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为89.5%和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两年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可以耐受.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晚期食管癌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利革;刘红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针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螺内酯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其药物疗效及对左室重构影响.方法:选择8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43例患者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螺内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药物疗效及对LVEDD与LVEF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用药后无效15例(34.88%),有效28例(65.12%),观察组无效3例(6.98%),有效40例(93.02%),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LVEF相比于对照组的升高更为明显,且观察组LVEDD相比于对照组的降低的更为显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螺内酯效果突出,可减少心肌发生重构现象,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柳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插入式与指突式锁骨钩钢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8月46例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锁骨钩钢板进行治疗,根据钢板类型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选用插入式锁骨钩钢板,对照组采用指突式锁骨钩钢板,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随访3-6个月,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插入式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外侧端骨折,不仅操作简单,还能有效控制手术时间,且术后不良反应较少.与指突式锁骨钩钢板相比,插入式锁骨钩钢板更具治疗优势.
作者:石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 e,ARDS)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月,医院共收治SAP合并ARDS患者24例.结果:死亡1例,其他严重并发症18例.结论:SAP合并ARDS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需开展强化护理,以降低死亡风险.
作者:刘容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特征,又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它受心理状态和其他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如何有效地止痛,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有害影响,对做好骨科病人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目的:分析研究合理的护理措施对骨科病人疼痛症状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我院骨科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措施,观察他们的恢复情况.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数周后病人的疼痛症状明显得到缓解.结论:有效缓解骨科病人的疼痛,对做好骨科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愈后.而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骨科患者疼痛加快患者康复的作用.
作者:张洁;杨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蓝光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的方法和护理,为推广LED蓝光治疗面部痤疮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用LED照射治疗面部痤疮每次20min,每周2次,4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周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0%.结论:LED蓝光治疗面部痤疮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运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2.5%;在治疗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10%.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同时不会提升治疗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均有保证.
作者:兰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外科病房使用移动式对讲机,对病区噪音及护理人员疲劳度的影响.方法:某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病区,于2017年2月12-16日每天8:00-17:00不应用对讲机,于2017年2月17-21日每天8:00-17:00应用对讲机,将对讲机应用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测量护士站、病房、走廊的等效声级,和计算五名责任护士核对医嘱所用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护士站及走廊监测位点的等效声级分别为(52.34±2.88)dB(A)和(54.76±1.53)dB(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病房的监测位点等效声级为(40.99±1.21)dB(A),对照组为(43.86±1.42)dB(A),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核对医嘱所用时间为54.6分钟,对照组为63.6分钟,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讲机在胸外科病区应用后能明显降低病区噪音,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作者:熊丝雨;张琳;许子霞;郑佳莉;边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产后泌乳量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将我科剖宫产的160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平均每组80例,对照组仅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之外给予产后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产后的泌乳量,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初产妇产后第二天、第三天以及第四天的泌乳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初产妇产后泌乳量的观察,在产科常规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乳汁量分泌,并使母乳喂养成功率得到提升,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郑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落实是为了让药品流通过程的所有环节都可以得到严格的感监控,防止药品流通过程发生质量事故,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这套管理程序的有效实施,可以让药品流通得更加稳定.其中,验收是药品流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整个体系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文章针对如何建立有效的药品验收记录问题进行了相关内容的介绍,希望给出的建议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价值.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以及治疗措施.方法:从我院妇产科2011年1月到2016年1月病例中,选取了10例的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并对这些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找出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并对其进行了临的治疗措施进行了总结.结果:经研究发现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发生概率与出血量成正比,主要的临床原因有异位妊娠、胎盘早期脱离、子宫破裂、胎盘滞留等.结论:而通过研究会发现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有很多,对此需要针对病症进行适当的治疗,治疗的措施多以补充血容量、给氧、对局部病灶进行处理等为主,以此提高产妇的健康生产,降低病死发生率.
作者:罗仕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80例医院收治糖尿病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中药足浴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温水足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7.5%和50.0%,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足浴在糖尿病足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邓玉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难愈合性伤口的处理与佳护理方式.方法: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共收治难愈合性伤口患者92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患者采用细致处理和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处理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平均时间为10.2±2.8天,伤口愈合率为91.30%,并发症发生率为2.1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难愈合性伤口的处理,应采用细致处理方式结合综合护理干预的模式进行处理与护理,可缩短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提升愈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卢珊红;杨先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