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型高血压的护理体会

姜新娟;马晓燕;刘丽君

关键词:H型高血压,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正确开展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控制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使病人掌握有关H型高血压的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120例H型高血压患者从饮食护理、生活护理、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结果:通过正确的健康教育和细致入微的综合护理绝大多数患者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Hcy(血浆半胱氨酸)水平逐渐降低,病情控制良好,达到预防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目标.结论:H型高血压早期发现,早期规范治疗,系统健康教育能够较好的控制病情发展,减缓并发症的发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眼表的影响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眼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80例白内障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发观察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80例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比术前,术后泪膜破裂时间、干眼症状以及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在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之后一周内,大部分患者出现干眼症状,术后不但荧光素试验和红染色较术前都有明显减少(P<0.05);其他各项指标亦都有所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薛艳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阿奇霉素在临床上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某医院46例患百日咳综合征的小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红霉素治疗,治疗组将以阿奇霉素静滴,从而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0%.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优干对照组(p〈0.05),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疗效.结论 经临床观察对照,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有效.

    作者:刘振国;李继兴;王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细节管理在健康体检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健康体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我院1200例健康体检者,与此同时,选取2015年1-12月进行健康体检的12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传统体检管理,观察组予细节管理.结果:观察组检查时间B超(11.1±2.0)分、血常规(17.1±2.1)分、胸片(13.1±1.9)分、尿检(16.3±2.7)分、心电图(20.1±3.1)分、内外科(30.1±2.0)min、血糖(11.1±1.3)分;对照组检查时间B超(19.9±2.9)分、血常规(25.7±2.8)分、胸片(22.9±3.9)分、尿检(26.9±3.2)分、心电图(27.8±3.6)分、内外科(38.8±4.2)min、血糖(19.9±3.5)分(P<0.05).观察组优875例,良229例,护理满意度为92.0%;对照组优264例,良694例,护理满意度为79.8%(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健康体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后颞叶放射性脑病低场强MRI诊断鼻咽癌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低场强MRI诊断应用在鼻咽癌(NPC)放射治疗后颞叶性脑病(REP)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32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颞叶性脑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患者病变部位包含50个病灶,其中有12例患者累及单侧颞叶,有20例患者累及双侧颞叶,22个右侧颞叶受累,28个左侧颞叶受累;患者MRI表现显示:有21个呈不规则形,有29个呈斑块状,小者大约是3.0cm*2.0cm,大者大约是5.6cm*4.8cm,其中有2例(6.25%)患者存在占位效应.结论:低场强MRI诊断应用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颞叶性脑病患者中具有着显著的特异性,可以当作是诊断后颞叶性脑病的关键方法 ,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宋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的护理方法 和效果.方法:选取73例骨创伤患者进行研究,均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其创面的护理方法 予以回顾性分析,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8.37±2.48)天;住院时间为(13.54±2.47)天;其中有3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4.11%,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患者的满意度为97.26%.结论: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中实施护理干预促进创面愈合,控制并发症,缓解患者的痛苦,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晓丹;熊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预见性护理在难产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难产护理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72例,数字编号分为观察组产妇36例,对照组产妇36例.对照组产妇采用难产的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难产中的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剖宫产率以及产妇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观察组产妇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临床中剖宫产率,促进母婴健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蹇思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骨关节病患者股骨骨折40例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骨关节病患者股骨骨折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性分析40例老年骨关节病患者股骨骨折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治疗4个月后能独立行走的28例,借助辅助工具或需他人搀扶行走的12例.结论 重视老年骨关节病患者股骨骨折的个体化护理,是预防和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卢福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

    目的:分析和探讨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异氟烷吸入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恢复时间.结果:术后1h内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观察组患者3h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患者6h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结果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两组结果 趋于一致.结论: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进行麻醉,术后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行对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快,对患者早日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曹伟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社区护理措施在高血压预防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措施在高血压预防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8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社区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服药应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社区护理措施在高血压预防中应用的效果显著.

    作者:刘芳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环磷酰胺在治疗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中不良反应药学分析

    目的:分析环磷酰胺在治疗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中不良反应药学.方法:收取我院100例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0日直至2016年2月21日,并将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环磷酰胺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实施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纳差有1例、肝损害有1例、感染有1例、骨髓抑制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环磷酰胺在治疗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中具有纳差、肝损害、感染、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但是该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常规药物相比,显著减少.

    作者:蔡江晖;唐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创伤住院患者应激障碍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创伤住院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后应激障碍的预防效果.方法:将96例急性创伤住院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护理,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和护理干预(护理组),分析护理后患者的应激反应症状的发生情况、HAMD、HAMA评分.结果:护理组患者应激反应情况的发生对照组低,HAMD、HAMA评分也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对患者的生活有较大的影响,而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症状,有效稳定患者的情绪,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磊磊;刘应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为有效改善肛瘘患者病症,临床探究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5~2014.6期间98例肛瘘入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治疗组48例,按病床单双号进行分配.对照组施行肛瘘切除术,治疗组行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恢复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组较对照组手术疤痕长度短、术后疼痛感弱、手术创面恢复用时短、术后肛门压力小,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复发率为14.6%,治疗组为6.3%、4.2%,对照组较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多、疾病复发多,P<0.05.结论 临床在对肛瘘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患者恢复好、术后疼痛感较低、术后并发症少、长期疗效确切复发情况少.

    作者:樊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6种人参皂苷含量

    目的:通过超声提取的方式,对药食同源植物中6种人参皂苷的含量进行检测.方法:提取剂为50%浓度的甲醇溶液,料液配比为1:80(g:ml),设置超声时间为30分钟,本次实验的流动相为0.05%的磷酸水以及乙腈,通过梯度洗脱的方式实现实验操作,检测的波长为203nm.结果:通过检测实验可以发现,当质量浓度保持在5~1000μg/mL的范围之中时,其线性较好,在对6种不同的人参皂苷含量进行检测时,发现低检出限一般在22.5到51.0mg范围中,平均回收率低为98.1%到105.5%,本实验中的三种样品的三醇类皂苷含量低于二醇类皂苷含量,三七中的Rgl含量高,西洋参的Re含量高.结论:实验结果 表明,这种超高效液的相色谱法检测结果 准确,灵敏度较好,适用于数量较多的产品检测.

    作者:孙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影响小儿雾化吸入效果的因素浅析

    雾化吸入是利用气体射流原理,使药液形成微小雾滴悬浮于气体中,形成气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以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的目的.由于该疗法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与口服疗法相比,具有用药剂量小、见效快、副作用少、疗效显著和使用方便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小儿呼吸道疾病治疗.通过对我科收治的214例小儿患者雾化吸入治疗过程的分析,探讨影响小儿雾化吸入疗效因素,以避免或减轻各项不利因素对雾化吸入的影响,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爱霞;刘桂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外固定支架联合VSD技术治疗下肢严重骨折并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影响

    目的 评价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下肢严重骨折并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探讨护理要点.方法 以外固定支架联合VSD治疗50例下肢严重骨折并皮肤缺损,遵医嘱给予治疗护理、环境管理、生活干预,并做好VSD、外固定支架专项护理,确保VSD、外固定支架持续有效,适应康复治疗计划.结论 外固定支架联合VSD技术治疗下肢严重骨折并皮肤缺损效果较好,临床专项护理需做好细节管理,配合基础护理、康复治疗,专项护理内容基本成熟.

    作者:胡红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5公里武装越野致低血容量性休克一例

    目的:总结分析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急救与治疗的有效处置.方法:选自某单位集训队一名战士,于2016年6月12日下午16:00,天气较炎热,参加集训队5公里武装越野后出现头晕,四肢乏力伴全身冒汗,5分钟后患者呼之不应,昏迷不醒,紧急送到集训队医院就诊.处置方法:休克体位,注意保暖,给予吸氧,导尿,心电监护,快速补液(0.9%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钠葡萄糖注射液,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升压药物等对症治疗.结果:经快速补液2小时,共补液1400ml后,患者清醒,诉四肢乏力,生命体征平稳:血压:110/72mmHg,心率:76次/分,呼吸:20次/分,体温:36.5℃.休息1周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酶功能均未见异常.身体恢复正常,回归集训队.结论:低血容量性休克,病情发展快,要求救护人员要及时做出处置,要密切观察意识、生命体征变化,开放呼吸道吸氧,建立循环通道迅速补液,升压药物,导尿,心电监护等对症治疗.

    作者:李金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类型他汀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分析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应用不同类型他汀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A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分别于入院后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瑞舒伐他汀10mg、辛伐他汀20mg每日一次治疗,共14天.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各组经治疗后TC、LDL-C均下降,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组LDL-C下降明显(P<0.05);辛伐他汀组下降低;阿托伐他汀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瑞舒伐他汀组为90.9%;辛伐他汀组为83.2%;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组治疗效果明显(P<0.05);辛伐他汀组发生腹胀、疲乏症状2例.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不同类型他汀均可改善临床症状,应用国产瑞舒伐他汀治疗能够达到较好治疗效果并为患者减少临床费用.

    作者:杨春磊;杨小东;付静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新生儿科病房中的64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照出生顺序将64例新生儿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32例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新生儿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观察组新生儿与对照组新生儿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32例新生儿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家长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32例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科病房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非常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曹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微创手术治疗难治性输尿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讨论患有难治性输尿管结石的患者,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入住我院患有难治性输尿管结石的患者80例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治疗后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护理满意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多于实验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不满意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有难治性输尿管结石的患者采取微创手术治疗,且运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进行护理,不但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增加了患者的术后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分析与研究

    目的:研究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方法:取我院2011年1月—2016年9月甲状腺结节患者30例,所有患者施以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分析患者术中失血、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情况和术后声嘶等不良现象发生情况.结果:30例患者术中失血、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分别为112.12±10.71ml、64.24±10.22min、6.25±1.51d.30例患者声嘶、低钙抽搐、甲状腺功能减退各出现1例,发生率为10.00%.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确切,可简化操作,减少出血和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的时间,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一定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黄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