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介入栓塞和手术切除进行巨大肝血管瘤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

刘明;潘宏刚

关键词:巨大肝血管瘤, 介入栓塞, 手术切除, 医疗费用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栓塞和手术切除进行巨大肝血管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巨大肝血管瘤患者中抽取44例作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抽签法分组,研究组(n=22)应用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n=22)应用手术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和手术切除方案相比,介入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佳,其操作简单、患者康复快,且医疗费用较低,可明显缓解患者医疗负担,值得推广.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甲状腺瘤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入院的128例甲状腺瘤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4例患者,采用改良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64例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就患者的各项基本生命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对两组患者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与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手术相比,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切口小,愈后的瘢痕不明显,满足患者对美观方面的要求,且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结论:和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手术相比,改良后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小,留下的伤口小,临床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广泛运用.

    作者:方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呼吸系统病人人性化护理的心得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呼吸系统病人人性化护理的心得.方法:选取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期间收治的老年呼吸系统病人,从中挑选100例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工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数字随机平均分方法 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 ,研究组在接受传统护理方法 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将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老年呼吸系统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尹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丹灯通脑片中葛根素的含量

    目的:通过使用HPLC这一测定方式对丹灯通脑片之中所含有的葛根素进行分析.方法:使用Gemini类型色谱柱,并使用乙腈物质,百分之一的磷酸溶液来作为梯度洗脱物质,同时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之中保持整体流速为一摩尔每分钟,设定相应的检测波长度为三百一十八纳米,在实验过程之中维持实验柱的温度为三十五摄氏度.实验结果:葛根素物质以及阿魏酸物质在二十一毫克每毫升到二百一十毫克每毫升的浓度数值范围内其数据分析表封面面积和浓度数值表现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这种物质分析、检测的方式在实验之中表现出了实验方式简便、整体实验速度快、实验结果 准确性高、试验再现性良好的特点,所以这一方法 也就成为了分析丹灯通脑药物之中相应的葛根素物质的了优秀技术.

    作者:童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伴抑郁症状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究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伴抑郁症状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0例急性脑梗死伴抑郁症状患者,分为研究组(n=150)和对照组(n=15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HAMD评分、NIHS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的HAMD评分、NIHSS评分比较,研究组的较低;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8%)比较,研究组的(98%)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治疗.方法:将2013年12月到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3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的椎体高度、骨折后凸角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检查.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椎体高度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手术前均有了明显的提高,患者的骨折后凸角度也比手术前明显减小.讨论:椎体后凸成形术应用于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治疗中,效果明显,术后没有病情复发的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胡代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鼻咽癌放疗患者中随机选取20例,全程采用鼻咽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回顾性选取20例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前的鼻咽癌放疗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明显优于对照组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皮肤、黏膜、上消化道等不良反应发生程度方面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同时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小玲;曾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分步规划实施医药销售管理信息化分析

    为了能提升医药销售行业之中的信息管理质量,需要工作人员掌握信息化类型管理模式的质量,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也能对措施.本文就分步规划实施医药销售管理信息化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延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新型抗凝血药物利伐沙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新型药物利伐沙班是每一种治疗静脉血栓的药品,这种药品有着一定的抑制Xa因子活性的作用,要使用Neoplastin?试剂来进行相应的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剂量的依赖性、活化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抗Xa的因子活性就会受到相应的利伐沙班的影响,因此利伐沙班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金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品管圈在推进急诊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品管圈在推进急诊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中的作用.方法 将急诊科护理人员16例纳入此次研究,自2016年1月起,急诊科护理人员自发形成品管圈,制定详细的品管圈质控计划,并将相关制度贯彻落实,后进行成果确认.结果 此次试验中,在品管圈质控计划实施前,急诊科护理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缺失项为51.2次/h,实施后为9.5次/h,远低于实施前,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此次试验中,质控计划的目标值为21.3次/h,目标达标率为139.46%,进步率为81.45%.结论 品管圈在急诊科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急诊科护理人员手卫生的管理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采纳应用.

    作者:付金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药品养护对药品质量的影响探讨

    为了保证药品具有良好质量,需要药品养护工作者能掌握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做好药品养护工作.本文就药品养护工作的对于药品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作者:蔡桂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用于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近几年收治的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50)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n=50)基于对照组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湿罗音消失时间、气喘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效果优良,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德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呼吸衰竭护理中综合处理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在呼吸衰竭中应用综合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60例呼吸衰竭患者为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处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综合护理处理;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综合处理,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67.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处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促进了患者临床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游玉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EVANS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EVANS综合征(Evans syndrome,ES)由埃文斯于1951年首次提出,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罕见且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上可同时或连续发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时也伴中性粒细胞减少.

    作者:宋艳艳;张春会;李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临床肿瘤护理的应用

    目的:总结分析临床肿瘤护理中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应用方法 以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肿瘤患者100例,在征得患者同意后,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按照肿瘤患者临床护理制度实施护理,观察组同时采用跨文化护理理论,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护理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和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跨文化理论应用于临床肿瘤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作者:李艳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外固定支架联合VSD技术治疗下肢严重骨折并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影响

    目的 评价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下肢严重骨折并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探讨护理要点.方法 以外固定支架联合VSD治疗50例下肢严重骨折并皮肤缺损,遵医嘱给予治疗护理、环境管理、生活干预,并做好VSD、外固定支架专项护理,确保VSD、外固定支架持续有效,适应康复治疗计划.结论 外固定支架联合VSD技术治疗下肢严重骨折并皮肤缺损效果较好,临床专项护理需做好细节管理,配合基础护理、康复治疗,专项护理内容基本成熟.

    作者:胡红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外敷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应用

    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pleuraleffusion,MPE)是多种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多由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浸润或转移至胸膜引起?其增长迅速,难以控制,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手段获益有限?外治法作为中医传统治疗手段,在增效减毒方面有很大优势,本文就恶性胸腔积液中药外敷的治疗进展进行简要总结.

    作者:李亚玲;宋婷婷;丁倩;王莉娟;罗秋月;蔡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梗死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梗死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脑梗死患者,共3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并将检查结果 与手术确诊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与手术确诊结果 相比,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的诊断结果 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性均相对较高.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有肯定的诊断价值,可以有效检测出脑梗死并判断梗死类型,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治疗方向.

    作者:李登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口服青霉素中致敏性高分子杂质的评价研究

    经过了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口服青霉素中,导致过敏的过敏原是其制剂中的高分子杂质,这些高分子杂质经过胃肠道吸收之后,致敏性仍然不会改变,进一步经过研究发现,在复合制剂中所出现的一系列过敏反应也是由青霉素一类的抗生素中的高分子杂质引起的.终建立了一系列关于高分子杂质的质量控制标准,这个标准可以有效保证病人的安全,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

    作者:周凤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观察主体为本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患者的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接受CT检查为A组,给予核磁共振检查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对比.结果:B组患者的股骨头坏死检出概率以及关节积液检出概率同A组对比,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今后广泛应用.

    作者:张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 分析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2年3月21日至2015年3月21日期间),随机抽取红篮球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于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00%),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疼痛评分为(27.65±6.82)分,对照组的疼痛评分为(47.09±6.7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综合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代仁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