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典型肺炎暴发流行期间实习护士焦虑状况调查

杨永红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非典型肺炎, 疾病暴发流行, 焦虑症, 护士
摘要:由于非典型性肺炎发病急,病情变化快,传染性强,规律很难掌握,再加上没有现成的治疗经验可以参考,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诊治过程中被传染的机会大,容易引起刚接触临床护理工作的实习护士恐慌.
航空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非典型肺炎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的检测

    目的观察非典型肺炎患者外周血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方法10例健康人和13例确诊非典型肺炎患者于发病第2周采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非典型肺炎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结论非典型肺炎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机体呈异常的免疫反应.

    作者:程涛;伍伟玲;李灼亮;罗显荣;刘树人;刘惠萍;郑曲波;谢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非典型肺炎病房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护

    在收治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病人过程中,为保证零交叉感染和零伤亡,采取了三级防护措施.

    作者:杨爱军;董淑华;程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诊科如何应对非典型肺炎病人

    自2003年1月31日接到上级关于抗击非典型肺炎的紧急通知后,我急诊科共接诊发热病人3664人次,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30人,院前抢救转运非典型肺炎病人31人.我们的体会如下.

    作者:郑华;陈湘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飞行人员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经验

    根据上级关于做好飞行人员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指标精神,我们积极采取防治措施,防止了疫情传入部队.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作者:王锐;刘双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因学和特异性诊断

    通常将肺炎双球菌引起的肺炎称为典型性肺炎;由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引起的肺炎因临床症状、体征、X线表现、实验室检查与典型性肺炎有所不同而称为非典型性肺炎(Atypical pneumonia).此次在我国广东地区先发生的非典型性肺炎自2002年11月首次发现以来至5月24日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道了8 000余例病人,死亡接近700人.

    作者:朱美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做好招飞体检期间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建议

    我体检队担负京、津两市及河北、内蒙等重点疫区招飞复检任务,为确保招飞体检时报考飞行学院的考生及空军招飞体检组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圆满完成任务,现就如何做好招飞体检期间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作者:周锡江;刘晓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航卫工作的做法

    我部驻在非典型肺炎疫区,防疫工作形势严峻.为确保飞行人员不发病我们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非典型肺炎开始流行至2003年5月14日我部飞行人员未发生一例病人和疑似病人,安全飞行414架次,累计将近400个飞行小时.

    作者:张建江;王海波;周锡江;张建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非典型肺炎17例临床观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只能采取综合的对症支持,防止并发症等措施.尤其重症病人,常因病情发展快,多脏器功能障碍,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一些人研究认为,非典型肺炎病毒感染可引起机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肺组织损伤,而出现症状.在2003年初广东突发非典型肺炎流行时,我院从2月10日开始收治病人,共收治42例,5例为重症病人.另有几例虽非重症,但症状重,肺部病变明显,且病灶吸收慢,有较长时间低热现象.我们对这类病人在综合基础治疗的原则上,对其中17例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包括大剂量胸腺肽静脉注射,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庆;程涛;李灼亮;杨永红;刘树人;孔祥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我院强化非典型肺炎防治培训工作的做法

    1问题的提出今年3月10日,我院接受防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这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大医疗任务,全院人员表现出了昂扬的激情,但在全面展开工作时出现以下一些问题,引起了领导的关注.

    作者:刘福祥;陈明敏;李新华;吉保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2003年4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在中国(广东、香港)、越南、加拿大等20几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正规名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在此之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同期刊登了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两个不同的小组发现的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且经遗传学分析表明该病毒与已知的冠状病毒有50%~60%的同源性[1,2].

    作者:易学瑞;孔祥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突出重点科学防治非典确保空军部队健康安全

    面对全国范围的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疫情,空军各级党委、首长亲自抓,各部门齐抓共管,广大官兵积极参与,全体卫生人员全力以赴,防治工作不断趋向科学、规范、有序.

    作者:陈义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预防非典型肺炎的主要做法

    2003年3、4月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对部队形成了威胁.我门诊部防疫科积极开展卫生防疫工作,成功地将非典拒于营院之外,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作者:董纪先;王玉华;袁茂初;董纪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广州地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特征--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呼吸学会青年沙龙座谈会纪要

    2003年4月30日,广东省呼吸学会主任委员谢烂茂教授主持召开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研究座谈会,参加会议的都是收治非典医院的呼吸科主任、教授,还有曾感染了非典型肺炎,已经康复的主任.会议的主题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研究进展,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感受.到会代表交流了各自的经验体会.现综合整理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罗显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发热病人留观室的隔离及消毒

    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传播途径没有明确的情况下,可靠的防护方法就是搞好隔离、消毒.我院急诊科负责接诊及留观所有来院的发热病人,由于医护人员高度重视消毒、隔离,没有发生一例交叉感染.现将我们的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周晓江;辛宏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住院飞行人员的管理

    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我院地处疫区,作为集中收治飞行人员的空勤科,预防飞行人员住院期间被传染非典型肺炎的任务相当繁重.在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我院先后收治飞行人员175人次,平时住院飞行人员保持在30~40人,平均住院10 d.通过上述措施,无一人被感染,已安全出院172人次.我们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些工作,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玲;张腊大;付朝平;王海燕;张宁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剂量可的松联合拉米夫定治疗SARS冠状病毒合并乙肝病毒感染1例

    广东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病原体--一种新型冠状病毒(corona-virus,SARS-CoV)[1]的经验之一是使用大剂量可的松,目的是消除早期的肺泡炎症和肺纤维化.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复制的持续隐袭感染使用免疫抑制剂后可诱导急性发作[2].SARS-CoV合并HBV感染,在使用可的松激素治疗上存在矛盾,给治疗带来难度.现报告一例如下:

    作者:王添章;谢庆;李灼亮;刘树人;孔祥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严格防止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院内交叉感染

    广东省部分地区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后,我们医院接到广东省卫生厅及广州市卫生局下发的救治病人的通知,从2003年2月10日至4月26日共收治43例非典型肺炎病人及疑似病人,其中传染性很强的一例,后排除3例.由于采取了严格管理措施,至5月10日无一例医务人员和住院病人交叉感染.现总结经验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罗显荣;周学君;李灼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区的管理和消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是一种新型的传染性极强的疾病.由于该病缺乏病原学诊断指标,病人入院时不能很快确诊,病区内既有确诊病人,又有疑似病人,故做好病房的消毒隔离工作,是预防交叉感染和保护医护人员的关键.现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区的管理和消毒隔离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崔霞;何晓锋;焦立群;董淑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非典型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X线检查的特征、鉴别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2月至4月的非典型肺炎患者和可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疗效.结果社会交往频繁的人员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为急起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干咳,肺部体征不明显,外周血白细胞数不高甚至降低,淋巴细胞减少,血沉增快,X线胸片均有浸润性改变.易误诊为流感、流感病毒性肺炎、禽流感、支原体肺炎和肺结核.以抗病毒药、抗细菌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调节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疗效较好.结论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状病毒亚型变种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干咳、全身中毒症状、外周血白细胞不高,胸片有浸润性阴影为主要临床表现,特别注意与流感和流感病毒性肺炎鉴别,治疗上应采取综合疗法.

    作者:刘树人;杨永红;程涛;谢庆;李灼亮;孔祥平;王添章;王福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非典型肺炎暴发流行期间实习护士焦虑状况调查

    由于非典型性肺炎发病急,病情变化快,传染性强,规律很难掌握,再加上没有现成的治疗经验可以参考,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诊治过程中被传染的机会大,容易引起刚接触临床护理工作的实习护士恐慌.

    作者:杨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航空军医杂志

航空军医杂志

主管:空军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