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在妇产科小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陈丽英

关键词:妇产科, 小手术, B超, 人流手术, 宫颈微波治疗术
摘要:目的:探讨B超在妇产科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4月1560例妇产科小手术患者,回顾病人临床资料和B超检查具体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B超在上环术、取环术、人流手术和宫颈糜烂手术等妇产科小手术中都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为病人术前疾病的诊断提供支持,为病人术后手术效果和病情的恢复提供判断依据.结论:B超在妇产科小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病人术前术后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小儿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3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基本护理,对比2组小儿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小儿患者经综合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基本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小儿患者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自我情绪管理在门诊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门诊病人由于身体的不适,表现为痛苦、焦虑、情绪低落,往往会因为一些小事发泄不满,引发纠纷.门诊护士必须首先做好自我情绪的管理,果断的处理和控制局面,要做到心平气和的听取指责、意见和建议,以自己的冷静使对方平静,借助语言交流、心理暗示等策略,妥善处理各种纠纷,让病人对其产生信任感,用自己真诚的服务来树立门诊护士健康、积极向上的形象.本文主要探讨门诊护士如何做好自我情绪管理并加于应用

    作者:郑学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急诊颅脑损伤昏迷病人呼吸道的护理

    本文通过对我院急诊科科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56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呼吸道护理进行分析,探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中共56例,男27例,女29例,年龄16岁~84岁,平均年龄50岁.

    作者:李云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同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部愈合的影响体会

    目的:探讨不同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部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9月分娩的新生儿共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断脐法,观察组采用微波断脐法.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脐部平均愈合时间为(6.14±1.26)d,脐部发炎率为2.2%,脐部出血率为6.5%及满意度为95.6%,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微波断脐法的应用,能够加快新生儿脐部愈合的时间,降低新生儿脐部发炎的机率.

    作者:李靖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压疮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压疮患者的护理.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11月我科室44例慢乙肝患者发生压疮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本组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者采用综合护理,综合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护理组压疮好转率为63.6%,2例死亡,1例出院继续治疗,观察组压疮好转率为90.9%,无死亡, 1例出院继续治疗,其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结论:采用方法给予慢性乙型肝炎发生压疮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压疮,可以提高患者压疮的好转,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患者.A组(HD+HP)采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B组(HDF)采用血液透析滤过、C组(HD)采用血液透析,每周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查,根据贫血情况调整(EPO)用量,检测患者试验前后肾性贫血指标变化.结果:经过三个月的化验治疗,A组(HD+HP)和B组(HDF)血红蛋白水平试验后明显升高,ERI指数下降;C组(HD)ERI指标升高.三组患者均无不良情况发生.结论:(HD+HP)和(HDF)能有效缓解患者微炎症状,改善患者EPO治疗效果,具体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比(HD)治疗效果显著,(HD+HP)和(HDF)两种治疗方式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观察及护理

    探讨对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的观察及护理.通过对7856例老年患者的护理,总结出适合老年患者在门诊输液室输液时实施的护理措施.护士不仅要单纯完成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还要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达到指导老年患者防病治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邹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蒙药马蔺子-3味散熏洗配合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蒙药马蔺子-3味散熏洗配合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蒙药马蔺子-3味散熏洗,3个疗程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蒙药熏洗联合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等优点,同时患者耐药性小,能够有效稳定阴道内环境,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代招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支气管扩张的护理体会

    正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壁受损坏而形成的管腔扩张和变形.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临床上以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为特征,其中又以继发性支气管扩张常见.主要致病因素为支气管的感染、阻塞和牵拉,部分有先天遗传因素,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伴大量浓痰和反复咯血.现将呼吸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共收治了58例支气管扩张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总结以下护理体会.

    作者:吴海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途径之一.透析中出现低血压是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其发生率常在20%~40%.由于维持性透析患者的个体差异,在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因人而异,有些患者甚至达到50%~70%.透析中一旦出现低血压,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常会导致患者恶心、呕吐、胸闷、出汗,甚而意识丧失、心脏骤停.因此,透析治疗中针对这类频发低血压的患者,依据其不同的发病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能有效控制透析中低血压及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既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又能保证透析治疗的安全.

    作者:平芸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外疝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98例择期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舒适护理.结果:98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伤口愈合拆线出院.结论: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改善了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朱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手术室工作中锐器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

    锐器伤对护理人员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需要各部门重视,全员参与.从预防入手,健全职业防护管理系统;规范护理操作行为,预防锐器伤;强化护士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控制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注意加强意外伤害暴露后补救措施,必要时要加强心理干预,提高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水平,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预防锐器伤所致的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竞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在肝脏切除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肝脏切除术后并发症护理的应用.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60例肝脏切除术患者为,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对术后出现及潜在的并发症进行临床评估,应用循证护理概念和实施步骤加以具体指导,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6.29±9.32)d,并发症发生率为 16.67%;观察组分别为(22.82±5.51)d和7.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降低肝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与手术疗效.

    作者:陈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骨科无菌手术中造成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探究对应的干预措施,为降低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某院进行无菌骨科手术的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可能造成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切口感染以及感染病原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中切口感染男性患者为6例(6.82%),女性患者为2例(6.25%).感染组患者平均年龄、术前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平均时间均比非感染组患者高.手术部位在腰髋部以及下肢者中出现切口感染的为7例(8.33%),手术部位在颈肩部以及上肢中出现切口感染的为1例(2.78%),前者感染率比后者高.结论:造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医院手术室工作人员须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

    作者:黄丽;祝杨;徐进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应用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肺热型慢性鼻炎

    目的:探讨应用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肺热型慢性鼻炎的疗效,提高治疗肺热型慢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选取用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肺热型慢性鼻炎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8岁-55岁;病程3个月一4年.分析其治疗效果. 结果:采用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慢性肺热型鼻炎40例中,治愈20例,好转15例,无效5例.结论: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对肺热型慢性鼻炎疗效较好.

    作者:李莹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六味地黄加味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观察选择六味地黄加味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社区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高血压患者11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 58例):临床选择卡托普利进行治疗;B1组(观察组 58例):临床选择六味地黄加味+卡托普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社区高血压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在临床降压总有效率方面,B1组高于B2组高血压患者明显(P<0.05).B1组与B2组患者完成用药治疗后,在SBP降低幅度以及DBP降低幅度两方面,同治疗前进行比较,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组间亦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临床选择六味地黄加味药物进行治疗,针对患者的靶器官功能可以进行有效保护,能够有效将高血压患者的肾损害进行缓解,终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美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骨质疏松病人的护理新进展

    本文介绍了骨质疏松症的概念、诊断标准及其危险因素,综合了近年来对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的护理方法并得出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性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促进愈合,减少并发症.如何科学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并通过护理干预,减少骨折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愈合,仍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陈俏依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急诊科抢救护理人员配合流程的探讨

    急诊科为实施医疗抢救工作的一线科室,接受抢救的患者均存在病情严重、情况复杂、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因此对医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均有较高的要求.在实施抢救工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之间需密切配合才能促进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进而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万满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浅析新医改下专科医院档案管理新思路

    伴随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专科医院各项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而作为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与挑战.把握好新时期专科医院特点与特色,提高医院技术水平,正确认识新医改下档案管理工作现状,深层次开发利用医院档案资源,对提升专科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专科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入手,着重探索了在新医改下专科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作者:刘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探讨社区护理对高血压病人康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对高血压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68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及遵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许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