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新医改下专科医院档案管理新思路

刘杉

关键词:新医改, 专科医院档案, 档案管理, 新思路
摘要:伴随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专科医院各项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而作为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与挑战.把握好新时期专科医院特点与特色,提高医院技术水平,正确认识新医改下档案管理工作现状,深层次开发利用医院档案资源,对提升专科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专科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入手,着重探索了在新医改下专科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理论应用于基层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理论应用于基层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在2014年3月基层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理论,对比分析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评分情况和护理管理情况.结果:和实施前对比,经人性化护理理论的应用,患者满意度、护士护理操作水平、物品管理、文件书写以及服务意识评分均明显提高,实施前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基层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理论,可提高管理效果、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推荐使用.

    作者:段豫疆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胫骨骨肉瘤患者定制假体置换术的护理指导

    目的:总结定制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胫骨骨肉瘤术前、术后及远期功能锻炼的护理经验与体会.方法:对35例近端胫骨骨肉瘤患者行术前化疗骨肉瘤广泛切除全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患者,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及康复措施,实施针对性护理,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结果:35例患者平均随访3年,膝关节活动功能优28例,良6例,差1例.MSTS功能评分提示功能恢复率为75%.结论:正确合理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指导可提高胫骨骨肉瘤患者保肢术疗效.

    作者:刘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整体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程序应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程序.观察两组腹泻患儿的止泻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腹泻患儿的止泻时间(2.49±0.37)天、住院时间(2.42±2.02)天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程序应用于腹泻患儿,能够使小儿腹泻的疗效得到有效的提升,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袁慧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急诊颅脑损伤昏迷病人呼吸道的护理

    本文通过对我院急诊科科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56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呼吸道护理进行分析,探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中共56例,男27例,女29例,年龄16岁~84岁,平均年龄50岁.

    作者:李云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56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术前及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收治的低位直肠癌行Miles手术患者56例回顾分析;结果:5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因护理不当造成的并发症,出院时均能在家属帮助下更换造口袋.结论:通过正确的诊治,完善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蓓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感染科护士健康宣教的方法和体会

    健康宣教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护理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并把护理程序系统化的运用于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一种工作模式,整体护理的宗旨是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而对患者进行心理及情感的沟通,治疗方案、健康知识的介绍和宣教及自我保健知识的指导是整体护理区别于传统护理的重要标志.

    作者:杜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个体化护理对异位妊娠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分析

    目的:探索个体化护理在异位妊娠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以及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接受个体化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情绪的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接受个体化护理的实验组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各项生活质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个体化护理应用于异位妊娠患者术后护理中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其不良情绪的发生率,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孟祝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急性心梗院前急救转运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急性心梗院前急救转运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50例详细资料,探讨院前急救转运的各种有效措施,记录护理体会.结果:给予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后,50例患者中,48例患者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顺利送往医院接受下一步治疗.1例患者病情较重现场死亡,另外1例患者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经过临床细致治疗后,48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抢救成功率为96%.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急性心梗来说,在院前以及转运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急救措施,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崔凤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同配比主食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主食在2型糖尿病(T2DM)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T2DM患者88例,分为实验1组与实验2组各4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1组按照糖类(30%)、脂肪(50%)、蛋白质(20%)进行总热量配比,实验2组按照糖类(55%)、脂肪(30%)、蛋白质(15%)进行总热量配比.观察两组FBG(空腹血糖)、2h-PG(餐后2h血糖)、BMI(体重指数),T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LDL-C(低密度脂蛋白)、HDL-C(高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实验1组FBG、2h-PG、BMI显著优于实验2组(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HDL-C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按照糖类(30%)、脂肪(50%)、蛋白质(20%)的配比进行主食配置治疗T2MD,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艳华;孙立强;孙立明;王玉荣;张海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总结健康教育经验.方法:2014年2月~2015年9月,观察组、对照组各入选肺结核初治患者62例,均给予WHO结核病控制项目规定的初始化治疗方案(2HRZE/4HR)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对比疾病治疗情况.结果:出院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核病危害、病因、传播途径、一般症状、规范治疗方法、规范治疗意义、治疗五大原则、国家政策知晓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结合病危害、病因、传播途径、一般症状、治疗意义、治疗原则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

    作者:王爱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途径之一.透析中出现低血压是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其发生率常在20%~40%.由于维持性透析患者的个体差异,在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因人而异,有些患者甚至达到50%~70%.透析中一旦出现低血压,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常会导致患者恶心、呕吐、胸闷、出汗,甚而意识丧失、心脏骤停.因此,透析治疗中针对这类频发低血压的患者,依据其不同的发病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能有效控制透析中低血压及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既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又能保证透析治疗的安全.

    作者:平芸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为了提高临床工作中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大程度上降低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探讨和研究老年患者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的的必要性和可靠性.方法 抽取132例于将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我中西医结合科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井平均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研究和探讨不同护理方案下患者的满意度及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在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和心理状态两方面均有显著提高,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对于老年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显著增加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有助于协助护患沟通,值得推广.

    作者:李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小儿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小儿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3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基本护理,对比2组小儿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小儿患者经综合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基本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小儿患者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康妇消炎栓与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康妇消炎栓加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病人,经筛选1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康妇消炎栓50例;B组妇科千金胶囊50例;C组:康妇消炎栓加妇科千金胶囊联合用药组50例.以上A、B、C3组经妇科检查,彩超探测确诊为慢性盆腔炎患者,对3组疗效及手术几率相比较,结果:C组疗效好、疗程短、手术机率低.结论:康妇消炎栓加妇科千金胶囊联合用药均有疗效快,效果好,副反应小,大大减少手术机率之好处.

    作者:宋丽霞;王晶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尿毒症患者的护理

    尿毒症患者常常需要进行血液透析,以减轻肾脏的负担,保护残存的肾功能,延长生命.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由于病情和治疗的特殊性,承受着躯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所以心理护理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十分重要.做好心理护理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调整心理状态,降低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及信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分析并研究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13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的控压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个体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更好,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在控压的基础上为患者配合个体化护理,效果更好,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同时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沈美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肝性脑病综合护理方法探讨

    肝性脑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常引起多种严重的后果.提高护理水平,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手段对于肝性脑病的预防、康复、降低死亡率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谢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和骨科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整体护理水平及医师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医护一体化模式应用于骨科护理中,可使护士更好地配合医师工作,满足患者护理需求,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王秀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诊乙醇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纳洛酮对急诊乙醇中毒患者实施治疗后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2例急诊乙醇中毒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完成本次急诊乙醇中毒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随机分组.临床选择复方丹参注射液+纳洛酮对观察组(51例)患者进行治疗;临床单纯选择纳洛酮对对照组(51例)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表现.结果:在2小时起效率、4小时起效率以及6小时起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诊乙醇中毒患者(P<0.05).在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以及心悸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急诊乙醇中毒患者(P<0.05).结论:临床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纳洛酮对急诊乙醇中毒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成功降低临床出现不良反应概率,将急诊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成功缓解.

    作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研究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但是有部分病人如老年人、肥胖病人及糖尿病病人等,由于血管弹性差,静脉纤细、缺短、闭塞及脆性增强等因素,难以建立理想的自体血管内瘘,故需进行人造血管移植建立动静脉内瘘.人造血管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长期通畅率高,血流量大,能反复穿刺及使用时间长等优点.但由于人造血管管壁纤维受损后不能修复,因此人造血管的穿刺和护理,对延长瘘管的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作者:黎鸫鸫;应王静;周秀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