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华;孙立强;孙立明;王玉荣;张海华
目的:总结胰岛素注射常见问题,观察对病人遵医行为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对住院并注射胰岛素的20例病人及经常来听健康教育课的注射胰岛素病人10例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观察,对常见问题疼痛、针头堵塞、胰岛素漏、皮肤青肿、脂肪垫、脂肪萎缩、胰岛素过敏、胰岛素水肿等问题进行总结并进行个体化指导.结果:护理指导促进了遵医行为及血糖的有效调整.结论:良好的健康教育课及个体化的胰岛素注射技术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应对处置是保证病人遵医行为的良好保障,也是良好控制血糖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良好保障.
作者:周秀玲;黎鸫鸫;应王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健康宣教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护理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并把护理程序系统化的运用于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一种工作模式,整体护理的宗旨是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而对患者进行心理及情感的沟通,治疗方案、健康知识的介绍和宣教及自我保健知识的指导是整体护理区别于传统护理的重要标志.
作者:杜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碘伏是一种性质温和、无毒、无味、对黏膜无刺激的消毒剂,已被临床广泛运用,但短时间局部大量使用可导致接触性皮炎.
作者:叶兰凤;舒华丹;李欢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对高血压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68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及遵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许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的是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病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有助于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游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在高血压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管理的90例健康老人,均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高血压的发病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①2012年,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7.78%(16/90),2013年为7.78%(7/90),2014年为1.11%(1/90),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②干预前,患者的GQOL-74评分为(63.21±5.61)分,干预后为(73.21±7.53)分,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血压预防中应用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凌明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 2011年10月至 2015年7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心里护理干预,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 SAS、SDS及 HAMD评分下降水平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华红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妇产科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9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比护理的效果.结果:采用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比常规措施具有更为明显的护理效果(P<0.05).结论:采用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比常规措施具有更为明显的护理效果.
作者:于春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评价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64例患者单纯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实验组64例患者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良好,且安全可靠性高,值得临床借鉴和选择,并进行全面普及.
作者:刘洪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典型病例分析:病人,女,24岁,农民.因停经38周,发现血压高、蛋白尿2日,持续性下腹痛5小时于2010年5月10日10时急诊入院.病人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9年8月21日,预产期2010年5月28日.停经早期无早孕反应,停经4月余自觉胎动,孕期一直在外院产检,自诉无异常.2日前我院产检,发现血压135/90mmHg,尿蛋白(++),病人未觉不适,拒绝入院治疗.
作者:崔小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弱视的治疗方法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48)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进行弱视治疗,包括验光配镜、遮盖治疗及相关辅助治疗.结果:本组研究对象术后2周的视力与术前视力相比有显著提高,所有患者视力水平均达到0.05以上,64.59%的患者视力水平均达到0.3以上;经过1年矫正,所有患者视力水平均达到0.05以上,83.33%的患者视力水平达到0.3以上,与术前视力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进行屈光矫正、综合治疗、坚持弱视训练等,可显著提高患儿视力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莉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不同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部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9月分娩的新生儿共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断脐法,观察组采用微波断脐法.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脐部平均愈合时间为(6.14±1.26)d,脐部发炎率为2.2%,脐部出血率为6.5%及满意度为95.6%,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微波断脐法的应用,能够加快新生儿脐部愈合的时间,降低新生儿脐部发炎的机率.
作者:李靖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到我院进行糖尿病治疗患者60例,给予所有患者行精心的护理措施,对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精心护理后,护理总体有效率为95%,患者对护理总体满意率为96.7%.讨论:对糖尿病人采取精心有效的护理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闫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扁桃体炎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扁桃体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扁桃体炎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闫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高年资护士是指40多岁以上或护资20—35年,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具有一定科室管理能力的临床护士.他们临床经验丰富,独立工作能力较强,能较好的处理各种应急事件,是护理专科化发展的业务骨干和重要资源,本论文重点讨论高年资护士发展的趋势.
作者:杨红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待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在妇产科护理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值得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14期
1 材料与方法1.1 设备飞利浦公司数字X线机(DR);万东公司X线机;万东?500mAX线机.1.2 分析方法①DR和传统X线机摄取同一部位的摄影条件取得的图像进行分析和比较两者的图像质量.②通过应用中的技术操作、图像质量控制模块与后处理技术、被检者检查及医师发报告时间等方面加以分析,比较两者的优势与不足.
作者:李向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骨科无菌手术中造成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探究对应的干预措施,为降低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某院进行无菌骨科手术的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可能造成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切口感染以及感染病原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中切口感染男性患者为6例(6.82%),女性患者为2例(6.25%).感染组患者平均年龄、术前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平均时间均比非感染组患者高.手术部位在腰髋部以及下肢者中出现切口感染的为7例(8.33%),手术部位在颈肩部以及上肢中出现切口感染的为1例(2.78%),前者感染率比后者高.结论:造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医院手术室工作人员须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
作者:黄丽;祝杨;徐进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电切术后的护理方法,以便对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110例患者,通过对这些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术后病情观察和护理,总结归纳手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110例患者中105例治愈,5例出现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后排尿恢复正常,治愈率达95.5%.结论:术后认真观察和精心护理是确保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电切术患者手术成功和痊愈的关键.
作者:腾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急性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外行之一,它具有较高的死伤率和致残率,常常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而在开颅手术中,正确的麻醉处理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正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做好术前准备,在麻醉管理方面,依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宜的麻醉方式及麻醉药物,并加强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监测,严格控制好颅内压,才能降低麻醉带来的风险,进而终提高手术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春华;刘玉刚;魏凯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