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兰
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敌百虫(dipterex,Dip)和敌敌畏(DDV)联合染毒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选择雄性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3个染毒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8只.染毒组小鼠每天分别给予2、10、50mg/kg剂量Dip和2、10、50 mg/kg剂量DDV,经口染毒;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天每只小鼠染毒1次,连续染毒27 d.首次染毒后35 d处死小鼠,观察精子数量、精子活率、精子畸形率及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变化.结果 Dip、DDV联合染毒中、高剂量组精子数量、精子活率均低于对照组,精子畸形率、骨髓细胞微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Dip、DDV联合染毒可引起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遗传损伤,导致生殖毒性效应,并具有致突变作用.
作者:何军山;卢新华;曹慧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胰激肽原酶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临床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8例临床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胰激肽原酶+依那普利)和对照组(依那普利).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2月24 h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UAER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BUN、Scr、平均动脉压(MA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胰激肽原酶及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能更有效地减少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降低血粘度,改善肾功能.
作者:廖渝;尹南;陈心怡;赵琨;易建军;李鸿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沙参麦冬汤对游泳小鼠免疫指标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为改善运动性免疫抑制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建立运动性免疫抑制的模型,观察沙参麦冬汤对小鼠免疫器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运动组比较,运动+沙参麦冬汤组小鼠的脾指数、胸腺指数、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显著提高(P<0.05),并明显延长了小鼠力竭性游泳时间(P<0.05).结论 沙参麦冬汤能改善大强度运动训练引起的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提高小鼠的运动能力.
作者:张继红;李儒新;肖和平;焦晓明;焦丝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巨大子宫肌瘤发病年龄小者39岁,大者65岁,以45~52岁多见,肌瘤均为子宫浆膜下和肌璧间肌瘤或两者兼有,多发常见.本病例为单发巨大子宫肌壁间肌瘤,同时存在囊性变、玻璃样变、脂肪变性,极为罕见.巨大子宫肌瘤术前可能误诊为卵巢肿瘤、子宫肉瘤、腹膜后巨大肿瘤等,仔细体查及妇查、彩超、增强CT等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巨大子宫肌瘤术前可以应用药物或介入方法使子宫肌瘤缩小再行手术,以减少术中损伤和出血.
作者:李晓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盐酸消旋山莨菪碱联合补骨脂酊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 选择局限性或散发性白癜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局部皮损内注射,联系补骨脂酊外搽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外搽0.025%醋酸氟氢松软膏.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率34.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盐酸消旋山莨菪碱局部注射联合补骨脂酊外搽的方法可有效治疗白癜风.
作者:岳赛;谭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依地福新对体外培养的Jurkat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Annexin V-FITC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不同浓度依地福新处理Jurkat细胞24-96 h后,细胞增殖显著受到抑制,并呈现浓度及时间依赖性;1.0 μmol/L、5.0 μmol/L、10.0μmol/L依地福新处理72 h后,Jurkat细胞G0/G1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S期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1);各浓度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 依地福新对Jurkat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机制与阻滞细胞周期及诱导凋亡有关.
作者:谷彬;张辉;喻泽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改良阴茎脱套固定术治疗儿童隐匿型阴茎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46例诊断为隐匿型阴茎的儿童采用改良阴茎脱套固定术,切断增厚的肉膜和束缚阴茎的纤维素条,并将阴茎根部白膜于两侧耻骨前筋膜固定.结果 4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40例随访3月~2年,39例阴茎发育正常,效果满意;1例儿童肥胖后出现轻度回缩,所有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改良阴茎脱套固定术是治疗儿童隐匿型阴茎的较好术式,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谢新苗;邱显郁;欧阳新建;曾荣;李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SPECT全身骨显像对肺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37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全身骨显像情况.结果 肺癌237例患者无骨转移者134例(56.5%);骨转移患者103例(43.5%),其中,腺癌骨转移者49例(20.7%),鳞癌骨转移者30例(12.7%),其它骨转移者24例(10.1%).骨转移部位:肋骨转移80例,占骨转移患者总数的77.6%(80/103);脊柱转移54例(52.4%,54/103);骨盆转移44例(42.7%,44/103);四肢转移32例(31%,32/103);颅骨转移11例(10.7%,11/103).结论 全身骨显像对早期发现肺癌骨转移、临床分期、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邓志刚;钟兴建;罗镇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肺功能测定对可必特(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联合制剂)雾化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意义.方法 应用婴幼儿肺功能测试仪对360例喘息性疾病婴幼儿雾化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测定,选择潮气状态下的通气功能-呼吸频率(RR)、每公斤体重潮气量(VT/kg);潮气流速容肇环的形态-吸气时间/呼气时间(Ti/Te)、到达潮气峰流速的时间/总呼吸时间(T-PF/Te)、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TEF25/PTEF)作为观察的指标.结果 患儿雾化前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肺功能测定可以了解喘息性疾病的气道阻塞情况和气道的可逆性,为该病的诊断、病情判断和疗效判断提供量化依据.
作者:陈柏跃;范楚平;张彤如;张峰华;刘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郴州市健康婴幼儿潮气流速-容量(TFV)环形态特点及呼吸生理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56例1~24月健康婴幼,分1~9月和10~24月两组,应用德国康讯儿童肺功能仪记录其在安静睡眠状态下的TFV环及有关参数.结果 TFV环近似椭圆形,呼气高峰位置靠前,呼气曲线降支倾斜.随月龄增长,呼气高峰略后移,降支抬高,呼气曲线渐趋圆滑.吸气曲线各月龄组均呈半圆形.有关参数FIEF、%V-PF、Tp/Te、25/PF值在1~9月与10~24月两月龄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健康婴幼儿TFV环近似椭圆形.潮气呼吸功能在婴幼儿阶段发育迅速,潮气呼气过程气道阻力不恒定,小婴儿在下呼吸道感染时易出现呼气阻力增加及流速受限.
作者:范楚平;张彤如;张碧清;陈柏跃;刘春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我院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急性中毒流行规律等,为今后有效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设计标准化的急性中毒登记表,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急性中毒的急诊病人进行登记,利用Ex-cel2003进行统计.结果 急性中毒患者1421例中,男738例(51.94%),女683例(48.06%),男女之比为1.08:1.中毒发生高峰年龄段为20~50岁(69.81%).常见是以酒精中毒593例(41.7%);农药中毒208例(14.7%),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153例(10.8%);蛇虫中毒201例(14.1%);有毒气体中毒160例(11.3%).结论 强化安全生产,广泛普及防治中毒的卫生常识,提高对急性中毒患者的诊治水平,争取成立中毒控制中心或中毒咨询中心.
作者:何德剑;欧阳艳;徐自强;李秀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抗炎素-1(Antitlammin-1,AF-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和不同浓度的LPS+AF-1组.应用逆转录PCR(RT-PCR)技术检测IL-10表达的变化.结果 1μg/ml的LPS刺激RAW264.7细胞后IL-10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LPS+AF-1组IL-10表达较LPS组表达显著升高(P<0.05),并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AF-1可促进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IL-10表达的增加.
作者:张天杰;汉建中;刘伟;刘文礼;万静;刘惠君;罗自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骨软骨瘤的DR的X线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或X线、CT证实的40例骨软骨瘤的DR表现.结果 40例骨软骨瘤病例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18.5岁,病例多发2例、单发38例,病灶多呈鸟嘴状或类椭圆形.结论 骨软骨瘤的DR表现较典型,较易诊断.DR摄片机具有无创、快捷、低辐射、安全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作为诊断骨软骨瘤的常规筛查手段.
作者:易志军;郑海军;王诗斌;彭国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VFC)加自体骨、人工骨,结构性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00年2月~2008年2月对16例股骨下段骨缺损6~12 cm的病例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双折叠组合式移植加自体骨、人工骨,结构性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结果 16例股骨下段骨缺损患者经8~6年的随访(平均18月),组合式移植的腓骨达骨性愈合,X线摄片显示移植腓骨增粗变大,自体骨、人工骨与腓骨融合为一体,患肢能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结论 带血管的游离腓骨双折叠组合式移植加自体骨、人工骨是治疗股骨大段骨缺损的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罗柏清;撒柯狄;卢东辉;刘志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胰腺移植是治疗糖尿病公认的有效手段之一,其移植效果和移植数量仅次于肾、肝、心移植而占第4位.现就胰腺移植的适应症、手术方式、并发症以及术后效果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贾蕾;李宜雄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191例有抑郁和焦虑趋向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1例)和对照组(90例),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治疗.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SDS和SAS标准分高于常模(P<0.01);实验组经人性化护理后SDS和S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措施能有效地减轻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有利于治疗与康复.
作者:李慧萍;伍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结合四年制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的发展和教育现状分析,并与传统五年制培养模式进行简要对照.依据医学影像学(理学)发展要求和我国医学影像学教育实践,探索21世纪医学影像学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思路.
作者:李涛;王志强;谭华绣;马小芳;胡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我院2002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35例脊柱胸腰椎结核患者,病变均累计2个或2个以上椎体,合并椎旁脓肿32例.患者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损伤20例,Frankel分级:B级4例,C级10例,D级6例,血沉尽可能控制40 mm/h以下后手术,手术方式均采用Ⅰ期后路钉棒系统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或肋骨植骨或钛网植骨融合术,随诊观察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骨愈合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4.5±0.6)h,平均出血量(600±120)ml.术中4例发生胸膜撕裂,行术中缝合,放置引流,术后无并发症发生;2例手术侧大腿前内侧放射痛麻木,经治疗后逐渐消失,1例术后1月余出现复发,伤口不愈合,经再手术后治愈,无大血管、神经损伤,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月~5年(平均17.6月),骨融合时间平均6.5月,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1~2月后血沉均恢复至正常,末次随访无1例出现明显矫正度丢失.结论 脊柱胸、腰椎结核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能同时解决病灶清除、减压、稳定、融合等问题,疗效确切,操作易掌握,对前方结构干扰小,是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房佐忠;刘社庭;童杰;彭振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减重平板步行训练方法(BWSIT)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照组进行传统步行训练(CGT).30 d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量表进评估.结果 治疗组患者步行能力显著提高,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减重步态治疗训练有利于较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
作者:宋晓军;冯芳;尹伟英;李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