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资兴市稻田性皮炎的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报告

贺莉萍;李军;周一平;李雄豹;黄晓;袁国林;夏云磊;黄煌

关键词:稻田性皮炎, 暴发, 调查
摘要:目的 初步调查郴州资兴市稻田性皮炎的流行情况,为进一步探讨其病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体检方式对资兴市当地稻田性皮炎的发生情况及当地家庭饲养禽畜情况进行现场典型调查.结果 本次皮炎暴发在下田作业人群中罹患率为86.1%,皮炎都是因在田间作业所致,与性别、年龄等无关.稻田中椎实螺与膀胱螺数量明显增多.田间作业人员在接触稻田水后到皮肤瘙痒间隔时间从数分钟至1天,疾病发生有自限性.结论 资兴市本次皮炎暴发为稻田性皮炎,罹患率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周围神经损伤与修复

    本文介绍了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病理改变、分类以及影响神经修复效果的因素.强调目前临床诊断周围神经损伤的依据是Seddon和Sunderland分类,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主要是借助于显微外科技术尽早修复,神经的修复应无张力下进行.应采用端端吻合修复.自体神经移植仍然是临床治疗长距离损伤的重要手段;当不能采用自体神经移植时,可以应用同种异体神经移植或自体组织移植;可生物降解、人工合成的神经导管在实验中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家玉;刘文和;曹锡文;陈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AF-1对内毒素诱导RAW264.7细胞IL-10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抗炎素-1(Antitlammin-1,AF-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和不同浓度的LPS+AF-1组.应用逆转录PCR(RT-PCR)技术检测IL-10表达的变化.结果 1μg/ml的LPS刺激RAW264.7细胞后IL-10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LPS+AF-1组IL-10表达较LPS组表达显著升高(P<0.05),并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AF-1可促进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IL-10表达的增加.

    作者:张天杰;汉建中;刘伟;刘文礼;万静;刘惠君;罗自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谈解剖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医学生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高等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在解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手、自学等能力已成为值得广大解剖学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此文阐述在解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体会和具体做法.

    作者:蒙艳斌;王岐本;邝满元;谢应桂;王;晓;黄庆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改良阴茎脱套固定术治疗儿童隐匿型阴茎

    目的 探讨改良阴茎脱套固定术治疗儿童隐匿型阴茎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46例诊断为隐匿型阴茎的儿童采用改良阴茎脱套固定术,切断增厚的肉膜和束缚阴茎的纤维素条,并将阴茎根部白膜于两侧耻骨前筋膜固定.结果 4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40例随访3月~2年,39例阴茎发育正常,效果满意;1例儿童肥胖后出现轻度回缩,所有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改良阴茎脱套固定术是治疗儿童隐匿型阴茎的较好术式,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谢新苗;邱显郁;欧阳新建;曾荣;李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四年制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办学实践

    结合四年制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的发展和教育现状分析,并与传统五年制培养模式进行简要对照.依据医学影像学(理学)发展要求和我国医学影像学教育实践,探索21世纪医学影像学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思路.

    作者:李涛;王志强;谭华绣;马小芳;胡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压疮的临床治疗方法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5例病人计Ⅱ~Ⅲ度溃疡84处按基本条件相当原则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21例28处,伤口采用清创冲洗后,给予湿润烧伤膏;B组23例30处,伤口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C组21例26处,清创冲洗后,给予自制凡士林油纱敷料外敷溃疡面处.结果 B组愈合率高,且平均显效时间和愈合时间均较A、c两组明显缩短,且A、B组明显高于C组.结论 采用清创冲洗后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治疗压疮较好的方法之一.

    作者:李小亚;王晓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性中毒患者1421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调查我院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急性中毒流行规律等,为今后有效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设计标准化的急性中毒登记表,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急性中毒的急诊病人进行登记,利用Ex-cel2003进行统计.结果 急性中毒患者1421例中,男738例(51.94%),女683例(48.06%),男女之比为1.08:1.中毒发生高峰年龄段为20~50岁(69.81%).常见是以酒精中毒593例(41.7%);农药中毒208例(14.7%),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153例(10.8%);蛇虫中毒201例(14.1%);有毒气体中毒160例(11.3%).结论 强化安全生产,广泛普及防治中毒的卫生常识,提高对急性中毒患者的诊治水平,争取成立中毒控制中心或中毒咨询中心.

    作者:何德剑;欧阳艳;徐自强;李秀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191例有抑郁和焦虑趋向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1例)和对照组(90例),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治疗.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SDS和SAS标准分高于常模(P<0.01);实验组经人性化护理后SDS和S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措施能有效地减轻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有利于治疗与康复.

    作者:李慧萍;伍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盐酸消旋山莨菪碱联合补骨脂酊治疗白癜风

    目的 观察盐酸消旋山莨菪碱联合补骨脂酊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 选择局限性或散发性白癜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局部皮损内注射,联系补骨脂酊外搽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外搽0.025%醋酸氟氢松软膏.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率34.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盐酸消旋山莨菪碱局部注射联合补骨脂酊外搽的方法可有效治疗白癜风.

    作者:岳赛;谭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减重平板步行训练方法(BWSIT)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照组进行传统步行训练(CGT).30 d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量表进评估.结果 治疗组患者步行能力显著提高,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减重步态治疗训练有利于较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

    作者:宋晓军;冯芳;尹伟英;李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通心络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通心络治疗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其能否有效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块的发生发展及其能否降低脑梗死复发.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通心络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通心络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3粒(0.78g)3次/d,疗程均为6月.两组每3月后复查色多普勒颈动脉和椎动脉超声,记录斑块性质、大小和数目,并检查血糖和血脂,同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 通心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方面及斑块数目体积等各危险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在软斑块消退、软斑转为硬斑、软斑体积数目减少、无变化和恶化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6个月后至1年脑血管病事件发生和再住院情况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通心络能有效地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块的发生发展和降低脑血管疾病事件复发.

    作者:黄晓松;杨期东;谭李红;龙先瑜;郭田生;盛小奇;汤清平;王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清C反应蛋白、补体C3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补体激活标志物C3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93例患者,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43例,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C3;并选取健康受试者40例作为对照.结果 SAP,UAP患者的CRP、C3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LIAP患者CRP水平比SAP患者CRP水平升高显著.结论 CRP、C3含量增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曹龙古;李熙芹;刘春艳;唐俊杰;何章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两栖类蛙皮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两栖类动物皮肤长期裸露,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为抵御有害环境因子的侵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保护机制.而皮肤抗菌肽属自然免疫的一部分,是生物体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阻止微生物入侵.本文主要从两栖类动物皮肤抗菌肽的结构、作用机制、活性功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系统认识和了解两栖类动物皮肤抗菌肽,并为其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莫艳秀;王晓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

    目的 评价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我院2002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35例脊柱胸腰椎结核患者,病变均累计2个或2个以上椎体,合并椎旁脓肿32例.患者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损伤20例,Frankel分级:B级4例,C级10例,D级6例,血沉尽可能控制40 mm/h以下后手术,手术方式均采用Ⅰ期后路钉棒系统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或肋骨植骨或钛网植骨融合术,随诊观察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骨愈合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4.5±0.6)h,平均出血量(600±120)ml.术中4例发生胸膜撕裂,行术中缝合,放置引流,术后无并发症发生;2例手术侧大腿前内侧放射痛麻木,经治疗后逐渐消失,1例术后1月余出现复发,伤口不愈合,经再手术后治愈,无大血管、神经损伤,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月~5年(平均17.6月),骨融合时间平均6.5月,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1~2月后血沉均恢复至正常,末次随访无1例出现明显矫正度丢失.结论 脊柱胸、腰椎结核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能同时解决病灶清除、减压、稳定、融合等问题,疗效确切,操作易掌握,对前方结构干扰小,是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房佐忠;刘社庭;童杰;彭振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启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可必特治疗喘息性疾病前后肺功能评价

    目的 探讨肺功能测定对可必特(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联合制剂)雾化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意义.方法 应用婴幼儿肺功能测试仪对360例喘息性疾病婴幼儿雾化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测定,选择潮气状态下的通气功能-呼吸频率(RR)、每公斤体重潮气量(VT/kg);潮气流速容肇环的形态-吸气时间/呼气时间(Ti/Te)、到达潮气峰流速的时间/总呼吸时间(T-PF/Te)、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TEF25/PTEF)作为观察的指标.结果 患儿雾化前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肺功能测定可以了解喘息性疾病的气道阻塞情况和气道的可逆性,为该病的诊断、病情判断和疗效判断提供量化依据.

    作者:陈柏跃;范楚平;张彤如;张峰华;刘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依地福新抑制Jurkat细胞生长机制的研究

    目的 观察依地福新对体外培养的Jurkat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Annexin V-FITC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不同浓度依地福新处理Jurkat细胞24-96 h后,细胞增殖显著受到抑制,并呈现浓度及时间依赖性;1.0 μmol/L、5.0 μmol/L、10.0μmol/L依地福新处理72 h后,Jurkat细胞G0/G1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S期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1);各浓度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 依地福新对Jurkat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机制与阻滞细胞周期及诱导凋亡有关.

    作者:谷彬;张辉;喻泽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肺癌患者237例全身骨显像分析

    目的 探讨SPECT全身骨显像对肺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37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全身骨显像情况.结果 肺癌237例患者无骨转移者134例(56.5%);骨转移患者103例(43.5%),其中,腺癌骨转移者49例(20.7%),鳞癌骨转移者30例(12.7%),其它骨转移者24例(10.1%).骨转移部位:肋骨转移80例,占骨转移患者总数的77.6%(80/103);脊柱转移54例(52.4%,54/103);骨盆转移44例(42.7%,44/103);四肢转移32例(31%,32/103);颅骨转移11例(10.7%,11/103).结论 全身骨显像对早期发现肺癌骨转移、临床分期、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邓志刚;钟兴建;罗镇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有机磷农药对小鼠生殖细胞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敌百虫(dipterex,Dip)和敌敌畏(DDV)联合染毒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选择雄性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3个染毒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8只.染毒组小鼠每天分别给予2、10、50mg/kg剂量Dip和2、10、50 mg/kg剂量DDV,经口染毒;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天每只小鼠染毒1次,连续染毒27 d.首次染毒后35 d处死小鼠,观察精子数量、精子活率、精子畸形率及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变化.结果 Dip、DDV联合染毒中、高剂量组精子数量、精子活率均低于对照组,精子畸形率、骨髓细胞微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Dip、DDV联合染毒可引起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遗传损伤,导致生殖毒性效应,并具有致突变作用.

    作者:何军山;卢新华;曹慧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资兴市稻田性皮炎的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报告

    目的 初步调查郴州资兴市稻田性皮炎的流行情况,为进一步探讨其病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体检方式对资兴市当地稻田性皮炎的发生情况及当地家庭饲养禽畜情况进行现场典型调查.结果 本次皮炎暴发在下田作业人群中罹患率为86.1%,皮炎都是因在田间作业所致,与性别、年龄等无关.稻田中椎实螺与膀胱螺数量明显增多.田间作业人员在接触稻田水后到皮肤瘙痒间隔时间从数分钟至1天,疾病发生有自限性.结论 资兴市本次皮炎暴发为稻田性皮炎,罹患率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贺莉萍;李军;周一平;李雄豹;黄晓;袁国林;夏云磊;黄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湘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