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荣;李勇;王三富;唐建生;李卿;郑宏
目的 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VP)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及对左旋多巴类药物疗效与帕金森病(PD)的不同点.方法 对28例VP及23例PD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MRI检查结果及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VP平均发病年龄晚于PD患者(P<0.05).其男女比例约为3.67:1,有71.4%VP患者既往存在脑血管病及危险因素,少静止性震颤(36%)而以肌强直-运动迟缓(92.9%),步态异常(78.6%)明显.多伴有锥体束征(64.3%)及智能障碍(46.3%),显著高于PD组(P<0.05).头颅MRI主要表现为基底节区及皮层下白质多发腔梗.VP患者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明显差于PD组,但部分患者有效.结论 VP是独立于PD的中枢神经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表现及头颅RI表现方面同PD存在一定差异.左旋多巴替代疗法结合脑血管病治疗措施是目前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期明;刘陵志;罗良英;陈鹏;曹莉梅;赵巧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不同宫颈病变中人类乳头状病毒(HPV)16/18感染与Ki-67表达的关系和临床检测的意义.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对114例不同宫颈病变组织进行HPV16/18型检测和Ki-67抗原表达的观察.结果 HPV16/18型阳性者60例(52.63%),其中慢性宫颈炎(CC)9.38%(3/32)、子宫颈尖锐湿疣(CCA)27.27%(6/22)、子宫颈上皮内肿瘤(CIN)78.57%(22/28)、子宫颈浸润癌(ICC)90.06%(29/32);Ki-67抗原阳性表达为61例(53.51%),其中CC12.5%(4/32)、CCA 31.82%(7/22)、CIN 71.43%(20/28)、ICC 93.75%(30/32).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HPV16/18阳性率和Ki-67表达率逐渐增高.CC与CCA比较,HPV16/18和Ki-67阳性率均无差异(P>0.05),但良与恶性宫颈病变比较,HPV16/18和Ki-67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对HPV16/18感染阳性的宫颈病变进行Ki-67检测,在预测宫颈良恶性病变的准确度上有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李晓玲;邓亚丽;邹明英;董能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氧氟沙星滴眼液对外眼细菌性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3例外眼细菌性炎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给予0.3%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给予0.3%诺氟沙星眼药水治疗.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总痊愈率分别为90.4%及86.3%,总有效率分别为98.8%及96.3%.结论 0.3%氧氟沙星滴眼液是治疗外眼细菌性炎症的有效药.
作者:刘向月;邝国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产褥期再次开腹手术的指征、处理和结局.方法 查阅2000~2006年在本院分娩患者的病历,对行剖宫产手术者,就其剖宫产指征、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者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剖宫产指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06年在本院5 132例分娩中,有1 800例(35%)行剖宫产术.剖宫产术后有30例(1.6%)行再次开腹手术.主要指征包括:子宫收缩乏力6例(20%),胎盘附着处出血6例(20%),前腹壁裂开11例(38%).30例再次开腹手术中,有5例(17%)是要求剖宫产者,有11例(38%)进行了子宫次全切或全切手术,有1例并发DIC,危及生命.结论 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手术过程中避免疏忽,从而避免再次开腹手术,减少合并症和孕产妇死亡.
作者:唐薇;方岳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高血压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高血压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C组)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组20例(A组);C组常规服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或利尿药,A组在C组基础上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选择同期20名健康体格检查者为正常对照组(N组),N组常规服谷维素,疗程1年,治疗前后各组均抽血清测TGF-β1浓度,超声心动图测量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左心室质量(LVM).结果 A组TGF-β1浓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和左心室质量均低于C组,TGF-β1浓度与LVMI和LVM均呈正相关.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下调TGF-β1浓度,抑制高血压病患者心室重构.
作者:刘青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60例,在麻醉医生的指导下,分别给予适量的芬太尼,咪唑安定,曲马多.结果 三种用药方法都有一定的抗躁动效果,和其他两种方法比较,芬太尼用于抑制全麻苏醒期的躁动具有起效快,清醒快,副作用小的特点.结论 全麻苏醒期躁动可以使用多种药物进行处理,芬太尼效果更好.
作者:袁文革;张安生;张治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和评价PBL教学法,分析其教学效果,对提高药理学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98%以上学生肯定PBL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同学间共同学习有很好或较好的效果.表明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重点、难点部分,配合传统教学法,适当安排2~3次用药讨论小课,采用PBL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喻泽兰;谭斌;谷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甲硝唑栓联用乳酸杆菌活菌制剂与单纯使用甲硝唑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作用,比较两种用药方案的疗效.结果 甲硝唑栓联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转阴效率高,总有效率95.59%,而单纯使用甲硝唑栓总有效率为76.47%,前者疗效明显增强.结论 用甲硝唑栓联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既安全有效又合理方便.
作者:朱艳红;欧阳群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一种更适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对68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造影前、后的指导及护理配合等.结果 通过护理指导,所有患者均能顺利通过检查.结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对保证患者顺利通过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桂英;田涛;陈岁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针对当前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等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剖析,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并进行实践探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适应社会能力.
作者:刘庆武;贺莉萍;周少平;梁翔;周勇;黄晓;李军;周一平;关章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医学生职业兴趣倾向,提出择业指导建议.方法 采用霍兰德中国职业兴趣量表对某医学院642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职业兴趣现状调查.结果 医科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倾向于调研型和社会型;性别不同的医科大学生职业兴趣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家庭来源的医学生,在艺术型职业兴趣方面有显著差异;方差分析表明各专业学生在实际型、调研型和事业型三类职业上的有显著差异.结论 医科大学生对自我职业兴趣倾向认知不够,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医学生作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作者:杨洁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复方薄荷滴鼻液及维生素AD滴剂交替滴鼻对脑卒中长期鼻饲患者鼻、咽黏膜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复方薄荷滴鼻液与维生素AD滴剂交替滴鼻,对照组不采取防护措施,通过检查鼻、咽黏膜损伤程度比较防护效果.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在各项鼻、咽黏膜损伤的症状发生率方面减少,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复方薄荷滴鼻液与维生素AD滴剂交替滴鼻对脑卒中长期鼻饲患者鼻、咽黏膜损伤有防护作用.
作者:李莉;黄丽华;罗柳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分布特征.方法 对25例非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患者,30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行下肢动脉造影,以造影显示的动脉管腔狭窄≥50%为阳性标准,分析以上两种疾病时下肢动脉各分支受累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非糖尿病组患者髂动脉、股浅动脉、足背动脉受累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01),糖尿病组患者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受累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01),股深动脉病变在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主要累及膝以下胫腓动脉,非糖尿病患者以髂动脉、股浅动脉和足背动脉病变为主.
作者:吕新华;曹明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苦菜提取物对实验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模型,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为指标;用乙醇致小鼠肝损伤模型,以AS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MDA为指标,探讨苦菜提取物保肝作用机制.结果 苦菜提取物能使四氯化碳所致AST、ALT、MDA值下降,能使乙醇所致GPT、MDA值下降,减轻乙醇所致肝脏GSH的耗竭,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 苦菜提取物对四氯化碳、乙醇所致的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谷斌;卢新华;刘思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进一步做好流感的网络监测工作.方法 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鼻咽拭子标本用狗肾传代(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用红细胞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全年4所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ILI)3288例,占该监测门诊就诊人数的1.61%;每月均有ILI报告,以6~8月为发病高峰;共采集并检测ILI鼻咽拭子标本665份,分离到流感病毒株40株(6.02%),经分型鉴定A(H1N1)亚型35株,B型5株.ILI暴发疫情3起,共采集并检测ILI鼻咽拭子标本29份,分离到B型流感病毒株18株(62.07%).结论 2006年郴州市全年均有流感流行,流行的优势毒株是A(H1N1)亚型和B型毒株.
作者:刘惠云;胡志岗;刘晓峰;谢群;陈柏塘;向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系统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在神经外科病人中应用,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将22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6例)和强化组(12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强化组患者采取系统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 强化组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遵医行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神经外科病人教育过程中,开展多形式、系统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法,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陈岁英;颜清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实习前强化训练对实习护生操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实习前安排16个学时对2003级本科96名护生的铺床法、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无菌技术操作、隔离技术、导尿术、各种注射法进行强化训练,以湖南科学技术出鲻版社出版的<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与考核评分标准>为标准,对所有学生在强化训练前后进行考核评分比较.结果 强化训练后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强化训练前,与训练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实习前强化训练可提高实习护生操作能力.
作者:向牡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无肝素透析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阐明该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实用性.方法 对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10月的83例高危出血患者成功采用无肝素透析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结果 83例患者在无肝素透析过程中4例发生凝血,但顺利完成透析,83例均生命体征平稳,平稳过度到低分子肝素透析.结论 无肝素透析对急、慢性肾衰合并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而言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可明显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周夏艳;王益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旱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恶性肿瘤的防治成为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为适应医学课程体系改苹的需要,如何更好地开展医学生临床肿瘤学的教学成为医学教育者的新任务.
作者:周意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不拔牙情况下,口外唇弓推磨牙向后在牙列拥挤病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混合牙列期或恒牙早期牙列拥挤(拥挤度Ⅰ~Ⅲ度)病例10例,用口外唇弓和直丝弓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经过5~11月的治疗,牙列拥挤解除,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口外唇弓可有效地推上磨牙向后解除牙列拥挤,避免拔牙.
作者:黄勉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