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奇圣
目的: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各30例,对照组行玻璃体切除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白内障手术治疗,并将2组患者经治疗的视力恢复情况、网膜复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的网膜复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其视力为(0.78±0.39),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亦较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许光军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差异.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组.对照组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组用微创穿刺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康复指标和功能恢复率、再出血、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等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出血、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康复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可减少手术时间,更好改善功能,加速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冉建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对比差异,P>0.05.结论:两种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均有一定效果,但就近期效果看,瑞舒伐他汀的疗效更显著.
作者:贾国洪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Meta统计分析对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的相关文献进行合并、统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六味地黄丸合并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较单纯基础疗法有效(P〈0.005),OR值为2.43,95%的置信区间为1.38~4.28;结论:临床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
作者:艾珏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实验组在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有效患者为10例,显效为13例,2例患者无效.对照组显效患者为11例,有效为7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0%与72.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FEV1指标分别为(1.83±0.18)%与(1.84±0.24)%,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FEV1指标(2.87±0.54)%显著高于对照组FEV1指标为(2.10±0.2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相关肺功能,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郑世发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5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孕检的正常孕妇6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引起妊娠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针对性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高龄孕妇妊娠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低龄孕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家族史、不良日常饮食习惯、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不良情绪与妊娠高血压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结论:积极进行宣教指导和心理干预,合理选择孕育年龄,定期体检,有利于控制妊娠高血压危险因素,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袁红桂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外固定支架在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治疗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12例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配到两组,常规治疗组56例患者实施常规的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治疗组56例患者则采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研究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率(57.14%)和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显著率(35.71%)和总有效率(78.57%),同时,研究治疗组中仅出现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无效率仅为3.57%,而常规治疗组中出现1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无效率高达21.43%.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将外固定支架应用于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当中,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坤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脊髓腔电针治疗脑血管病至瘫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于2002.9月-2012.9月间收治的280例脑血管合并偏瘫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划分为观察组140例与常规组140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脊髓腔电针治疗,为常规组提供药物治疗,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30例(92.86%),优于常规组102例(72.86%),(χ2=14.082,P<0.05).结论 采用脊髓腔电针方法治疗脑血管病变合并偏瘫患者,疗效乐观.
作者:胡圣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是临床中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近年来相关研究报道,对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作者:吴娜;姜彩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分析同伴互动支持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7年4月住院的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措施,研究组采取同伴互动支持教育模式.6个月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水平.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血糖监测、遵医用药、足部护理、高低血糖处理以及自我管理水平总分等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伴互动支持教育模式可以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夏丽芳;胡楠;邸乐;苏娜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紫苏叶中紫苏醛的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情况.方法:选择紫苏叶药材、紫苏醛对照品,采用加热回流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法对紫苏醛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观察佳提取方法、考查结果、提取时间,对比不同样品测定结果.结果:加热回流法有更佳的提取效果,无水乙醇有高的提取效率,1h内提取率.4份样品,样品1为8.62g,含紫苏醛70.6mg/100g;样品2为8.62g,含紫苏醛103.3mg/100g,样品3为8.62g,含紫苏醛139mg/100g;样品48.60g,含紫苏醛190.61mg/100g.结论:应用加热回流法提取紫苏叶中的紫苏醛,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含量测定,可指导应用.
作者:薛冰;王小永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大肠癌并发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0例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以患者手术方式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69例行分期手术,作为对照组,71例行一期手术,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实施一期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及早康复,且可减少经济负担,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推广应用.
作者:姚传会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用我院自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78例儿童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食用由医生根据患儿自身情况专门定制的食谱,对照组患者则进行自控饮食方法,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营养摄入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脂、血糖的变化情况等给予记录.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血脂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等都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儿童糖尿病患者采用科学、合理的营养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帕孜力亚·依米提;唐顺胜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手术之后给予营养支持的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50例,对其治疗的过程和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按照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提出的评估方式,评估患者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状况,重点观察和记录患者手术之后营养支持的主要治疗措施.结果 50例患者中,营养不足出现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营养风险发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4%.其中大于65岁的患者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的几率明显高于小于65岁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的病情中卵巢癌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的几率高;其中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人数占营养风险人数的66.7%,所有患者使用的均为肠外营养支持.讨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不佳,并且术后给予的营养支持和治疗使用不足.
作者:闵敏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传统组和针对性组,每组分别为49例.传统组行传统护理指导和干预,针对性组则根据患者所出现并发症的不同给予对症护理指导,观察并比较两组肺部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针对性组肺部并发症发生几率1例(2.04%)显著低于传统组8例(16.33%),针对性组的护理满意度46例(93.88%)显著高于传统组39例(79.59%),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行针对性的护理指导,不仅能够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获取十分理想的护理效果.
作者:麦春喜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对产科弥散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凝血检验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对象主要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诊的64例产妇,其中32例产科DIC患者作为观察组,32例健康体检产妇作为对照组.在对两组产妇进行凝血检查后,对两组产妇的血小板数量、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凝血原酶时间等进行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两组产妇的凝血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观察组的血小板数量、纤维蛋原白含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较对照组要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科DIC患者进行凝血检验,能更加准确的预测出其病情发展趋势及临床归转,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潘爱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并大咯血的效果.方法:恢复分析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并大咯血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介入治疗,治疗组接受双重栓塞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止咳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止咳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重栓塞技术治疗术对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并大咯血病症疗效尤佳,推荐使用.
作者:李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我国高血压病患者人数众多,但人们对其缺乏足够的重视,自我保健意识也不强,为此,在社区中开展好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社会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水平,对防治及筛查高血压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居民血压管理水平,减缓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温征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国产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不做预处理在治疗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方法 根据就诊顺序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5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予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单药或联合顺铂或卡铂进行化疗,1~3周为一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对照组在予以紫杉醇,联合顺铂或卡铂,1~3周为一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治疗组患者应用紫杉醇脂质体前免预处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受益效率为67.27%,对照组为76.9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化疗过程中毒副反应发生率观察比较,治疗组的胃肠道毒副作用发生率41.82%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55.7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脱发、肌肉酸痛、白细胞减少、周围神经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1%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30.7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具有相近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化疗毒副作用与紫杉醇预处理化疗相当.
作者:吐尔逊·阿西木 刊期: 2017年第26期
对各中心药师实行的社区药学服务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工作方法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以社区药学服务发展.基层医院只有深入社区与临床中,才能从处方评价、用药咨询、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监测、用药教育、医患沟通等方面开展工作,从而保证社区药学服务的切实性.
作者:贺美波 刊期: 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