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易
目的观察选择性动脉介入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3例SAP患者,55例患者接受静脉注药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接受选择性动脉介入治疗(介入组),比较接受两种治疗方法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临床疗效.结果分析对照组和介入组的临床疗效:两者病死率分别为16.4%和4.17%,(P<0.05);对照组和介入组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7.8±2.9)d vs.(3.5±1.6)d,(P<0.05);对照组和介入组中需外科手术者比率分别为(34.5%vs.16.7%),(P<0.05);介入组住院时间为(24.9±18.3)d,较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选择性动脉介入治疗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从而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韩莹;吴桂深;李晓群;宁晔;何维熊;蒋崇慧;张健;张高尚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脓毒症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p38MAPK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并穿刺(CLP)来制作脓毒症模型,并在不同时相点观察大鼠血清CPK-MB、IL-1β浓度及其mRNA在心肌的表达、心肌p38MAPK的活性.结果CLP术后血清IL-1β浓度进行性升高,CPK-MB显著提高.正常心肌组织微量表达IL-1β mRNA,脓毒症时可见大量表达,且p38MAPK明显激活.血清IL-1β的水平及其mRNA在心肌中的表达与CPK-MB呈显著正相关.应用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后,p38MAPK激活受抑,血清IL-1β浓度显著降低,IL-1β在心肌中的表达减少,心肌损害明显减轻.结论IL-1β的大量释放及其在心肌中显著表达是脓毒症鼠心肌损伤的原因之一,而通过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可对心肌起保护作用.
作者:乐胜;马中富;梁艳冰;詹红;唐皓;荆小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患女,24岁.因自服菊脂乳油原液20 ml后2 h,突发呼吸停止1 h于2005年2月2日凌晨2时入院.1 h前在急诊科洗胃时突发呼吸停止、面色苍白、口唇发绀、昏迷、大小便失禁.急行气管插管、简易人工呼吸、静注肾上腺素1 mg、阿拉明2 mg,经抢救0.5 h,病情稍有好转,转ICU治疗.
作者:毛爱萍;马金珍;匡建华;邓小琼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总结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国外地震搜救现场的医疗急救工作,希望对以后的工作有所改进.方法回顾工作记录,分析搜救现场医疗急救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结果救援队在历次国外地震救援行动中从搜救现场成功营救出4名幸存者,医疗队员在营救前、中、后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医疗急救工作.结论搜救现场的医疗急救工作十分重要,下一步应针对地震现场伤员特点加强专业培训.
作者:樊毫军;彭碧波;侯世科;郑静晨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总结我国载人航天航天员主着陆场的医疗卫勤保障的经验,特别是神舟六号两名航天员多天的飞行技术状态的特殊要求,为野战及灾害等特殊环境中的医学应急救援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国内外有关载人航天航天员已经发生的意外伤害资料,结合神舟四号的卫勤保障,神舟五号、六号航天员的医疗保障的经验,针对特殊的野外环境,提出系列的组织、预案、设备配置以及有效的救治方案并在实战中检验.结果针对航天员可能发生意外伤害的医疗救护,创新性地把两个高质量的ICU前移至两架航天医疗救护直升机上,并把可以进行各种抢救和手术的仪器设备设计在航天员运输车上.这三个可快速机动的ICU,可以全天候地在草原上、沙漠里大范围的机动,确保意外情况下航天员的安全.创造了反应速度第一、技术装备第一.航天员意外伤害的医疗救护方案科学、合理、实用,适合野战环境.结论航天员主着陆场区医疗救护的方案、设备配置、营救模式以及组织实施,为野战及灾害等特殊环境中的医学应急救援提供了较为先进的模式.
作者:岳茂兴;邹德威;张坚;刘志国;崔少杰;方伟武;周雪峰;高铁山;李成林;化楠;张建中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前,我国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虽然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院前急救系统仍然普遍较差,与日益增加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所要求的应急处理能力不相适应,因此,有必要建立新的,并改造旧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救治医疗体系.
作者:徐鑫荣;马可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急诊科的建设一直是医院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学科发展缓慢.为了解广西医院急诊科医疗资源情况,为制订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方案提供依据,由广西卫生厅组织于2003年9月对广西境内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科进行问卷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卢一郡;秦岭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二氮嗪对缺血-再灌流心肌细胞凋亡,以及对Bax、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21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SO),缺血-再灌流组(ischemia/reperfusion,IR)和二氮嗪处理组(Diazoxide,DI).SO组和IR组静脉注射相应量溶媒,DI组12.5 mg/kg剂量静脉注射二氮嗪.10min后SO组不结扎前降支,4 h后取心脏,而IR组和DI组结扎前降支2 h,再灌流2 h.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和Bax、Bcl-2、Caspase-3表达,及心肌梗死范围.结果与SO组相比,IR和DI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Bax、Bcl-2和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IR组相比,DI组明显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P<0.05)和Bax,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指数(P<0.05),增加Bcl-2蛋白阳性细胞指数(P<0.05).IR组心肌梗死范围为(36.9±2.3)%,DI组为(20.0±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二氮嗪通过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及Caspase-3表达而减少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流损伤心肌细胞凋亡.
作者:胡志伟;赵静;张凯伦;孙宗全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甘露醇对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及如何正确使用甘露醇.方法选择300例丘脑脑出血、入院在3 h以内,经CT检查出血量在60 ml以内的患者,无脑疝迹象,分为即刻应用甘露醇组(150例)和12 h后用甘露醇组(150例).72 h复查脑CT,血肿增大超过33%为早期血肿扩大,分析发病12 h内应用甘露醇对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结果发病12 h内使用甘露醇组发生血肿扩大106例,12 h后用甘露醇组26例,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12 h内不适当应用甘露醇可增加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使病情加重.对于脑压增高没有危及生命的患者,尤其发病12 h内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不宜盲目使用甘露醇,以免使血肿扩大,加重病情.
作者:宗碧云;张红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是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抗炎治疗一直存在困惑,高迁移率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新功能的发现为临床抗炎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近期研究揭示,HMGB1是一个晚发、有效的局部和全身炎症调节因子,一个新的抗炎治疗靶分子[1~3].本文对HMGB1的生物学特征、与炎症反应的关系等作一综述.
作者:武志远;樊寻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KGFR腺病毒表达载体在脂多糖(LPS)致A549细胞损伤模型中转基因表达KGFR的情况及其促使A549细胞对抗LPS损伤的效果,为基因治疗急性肺损伤探索有效途径.方法KGFR腺病毒表达载体感染LPS致伤前后的A549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转基因作用对LPS致伤前后A549细胞的影响,并运用western blot检测KGFR腺病毒表达载体在LPS致伤前后的A549细胞中转基因表达KGFR蛋白情况.结果KGFR腺病毒表达载体感染LPS致伤前后的A549细胞,转基因组对抗LPS致伤作用明显,western blot检测表明KGFR腺病毒表达载体转基因表达KGFR蛋白效果显著(P<0.05).结论KGFR腺病毒表达载体能够转基因表达KGFR蛋白,并具备转基因治疗急性肺损伤的能力.
作者:刘斌剑;王建民;陈林;宋瑞华;赵玲;宋维威;苟元彬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浆溶血磷脂酸(LPA)与脑卒中的关系及其在脑卒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循环酶法检测50例脑卒中患者和正常人血浆中的LPA,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其在脑卒中发生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1)脑卒中急性期血浆中LPA显著高于临床体征和症状好转的患者和对照组,恢复期临床体征和症状未见好转者的LPA高于好转者(P<0.01),而急性期血浆中LPA含量虽高于临床体征和症状未见好转的患者,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以血浆中的LPA 0.85 μmol/L为临界值,实验室诊断参数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ROC下面积分别为92.5%、80.0%、94.9%,81.8%和0.89.结论血浆中LPA的改变与脑卒中的发生与好转密切相关,可作为脑卒中的诊断和疗效判断的指标.
作者:邓家德;李扬;凌艳英;成秋生;李坚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比较常规骨瓣减压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近年收治的263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治疗组135例[含特重治疗组(GCS≤5分)54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减压,对照组128例(含特重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后6个月,比较GOS评定和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有效96例(71.1%),对照组为75例(58.6%),P<0.05;特重治疗组有效34例(63%),特重对照组为18例(36.7%),P<0.01.治疗组在术后因继发颅内高压而再次手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迟发血肿和对侧硬膜下积液发生率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尤其是特重型颅脑损伤,能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因继发颅内高压而再次手术的发生;但术后迟发血肿和对侧硬膜下积液增多.
作者:刘伟国;冯军峰;杨小锋;沈宏;郑学胜;潘德生;姚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小儿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术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择期手术患儿27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U组).C组不给药,U组于麻醉诱导后、CPB开始时和主动脉开放时分别给予乌司他丁总量的1/3(15000万U/kg).于麻醉诱导后(T1)、CPB结束即刻(T2)以及CPB术后1 h(T3)、12 h(T4)和24 h(T5)测动脉血浆中IL-8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水平.于CPB术后1 h、2 h及4 h测动脉血气,并监测CPB术后肺功能指标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氧合指数(OI).结果CPB结束即刻和术后1 h时间点U组NE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对应值(P<0.05).CPB术后1 h时U组IL-8显著低于C组(P<0.05).CPB术后1 h U组的OI、PA-aO2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IL-8和NE的过度释放,对小儿CPB诱发的肺损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舒强;杨欣玮;石卓;施珊珊;张向红;张泽伟;李建华;朱雄凯;林茹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ame,MODS)是由创伤、失血、烧伤、休克、脓毒症、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和心肺复苏后等应激源诱发的致命性临床综合征群.临床上表现为两个以上的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1991年美国危重病学会和胸科医师学会在芝加哥召开的联席会议上,在综合大量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统一了MODS的概念.近年来,在我国创伤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MODS是创伤后的主要致命性并发症之一.
作者:杨兴易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诊骨外伤与气象要素的关系.方法分析1999-2003年天津医院急诊骨外伤的变化特征并与同期气象资料进行单相关分析.筛选气象因子对骨科急诊量变化趋势作出预测.结果骨科急诊量春季4、5月份和秋季9、10月份比较高,与气象要素相关性较好.用气象因子组成的急诊骨外伤预测方程通过了可信度检验.结论骨科急诊量与气象要素密切相关,用气温、气压和降水量等主要气象因子对骨科急诊量作分级预测,有一定的实用性.
作者:张晓云;石忠琪;郭军;刘爱霞;赵洪洲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老年人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外科急危重症,病死率较高,也是老年人胆道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确定老年人罹患本病的高危因素,现对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216例ACST患者的多种可能的危险因素(临床资料和实验室参数)进行分析,以期预测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林胜璋;俞耀军;陈聪;游涛;吴伟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时肺力学指标的范围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Bicore-CP 100呼吸功能监测仪测定32例机械通气撤机时的新生儿在CPAP模式、脱机拔管前及拔管后20 min等条件下的肺力学指标范围,根据拔管48 h内是否重新插管并分为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结果成功组的呼吸力学范围为:气道阻力(Rawmean)(93.7±14.3)cmH2O/(L·s)、呼吸系统顺应性(Crs)(0.65±0.09)ml/(cmH2O·kg)、患者呼吸功(WOBp)(1 589±133.2)g·cm/(min·kg);失败组为:Rawmean(98.6±15.5)cmH2O/(L·s)、Crs(0.57±0.08)ml/(cmH2O·kg)、WOBp(1 782±148.6)g·cm/(min·kg).Crs与WOBp两组差异有显著性.Crs(0.65±0.09)ml/(cmH2O·kg),脱机成功率95.4%.撤机后拔管前两组平均WOB为(1 768±186.4)g·cm/(min·kg),Crs为(0.624±0.11)ml/(cmH2O·kg),脱机成功率为81.25%.结论肺力学的检测对新生儿呼吸机的撤离具有指导作用,特别是呼吸系统顺应性和呼吸功的检测更具有实质意义.
作者:王少华;杨军;李志勇;匡凤梧;韩玉昆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例1:患儿男,4岁,因发热咳嗽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在外院静脉滴注头孢哌酮1.5 g,回家后2 h饮啤酒约50ml,约20 min后出现行走不稳,面部及全身潮红,渐昏睡,急送本院急诊科.查体:T 37.1℃,Bp 90/60 mmHg,嗜睡状态,巩膜充血,面部潮红,躯干四肢见大片红斑,HR120次/min,节律正常,两肺呼吸音对称,腹部无异常,血常规化验正常.立即进行洗胃,静滴10%葡萄糖液,1 h后患儿神志清楚,回答自如,皮肤潮红渐消失.追问病史患儿平时常饮啤酒,每次50 ml左右.
作者:陈苓 刊期: 2005年第12期
3进一步生命支持与复苏后治疗基本生命支持后的支持通常被称为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ACLS).BLS成功的标志是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相继需要进行ACLS,也就是进一步的生命支持,以及处理复苏后的问题.
作者:沈洪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