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长生;孙辉平;刘卫珍;杨金凤
目的 评价联合肝叶切除在肝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施行胆管癌切除的75例肝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切除方式分为两组:肝切除组32例,施行肝叶切除联合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非肝切除组43例,施行癌肿局部切除联合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比较两组的根治切除率、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切肝组和非切肝组的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8.13%和25.58%,差异有显著性(P<0.05),切肝组与非切肝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2.6个月、13.5个月,两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48%、48.15%、29.63%及54.29%、22.86%、8.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切肝组与非切肝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50%和13.9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肝叶切除有利于肝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提高生存率.
作者:李坚;张阳德;龚连生;李年丰;彭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类型,提高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进行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按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标准,对1 629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629例肿瘤中,神经上皮组织肿瘤509例(占39.67%);脑神经和脊神经根肿瘤155例(占12.08%),脑膜肿瘤495例(占38.58%),淋巴瘤和造血组织肿瘤16例(占1.25%),生殖细胞肿瘤10例(占0.78%),颅咽管瘤35例(占2.73%),转移性肿瘤63例(占4.91%).成人组以脑膜瘤、高级别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和神经鞘瘤为常见类型,而<16岁儿童组则以髓母细胞瘤、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和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常见.神经上皮组织肿瘤、胚胎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男性多于女性,脑膜瘤女性多于男性.1 629例肿瘤的发病部位以幕上1 234例(占75.75%)为主,幕下272例(占16.70%),椎管内123例(占7.55%).幕上主要以大脑半球的神经上皮组织肿瘤、脑膜瘤和鞍区的垂体腺瘤、颅咽管瘤为多见;幕下常见的肿瘤为小脑的血管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小脑桥脑角的神经鞘瘤、脑膜瘤;椎管内多见的肿瘤为神经鞘瘤.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神经上皮肿瘤多见,其次为脑膜肿瘤.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类型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的部位等因素有关,了解其特点,对于正确的病理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俊芝;马遇庆;张巍;哈德提·别克米托夫;李巧新;卿松;崔文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评估荆门地区近10年来住院死亡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方法 选择荆门地区1998~2008年住院死亡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男49例,女41例),提取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症及主要死因等的详细资料,分析主要死因的构成比及其与年龄和病程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荆门地区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46.7%),恶性肿瘤(22.2%),呼吸系统疾病(13.3%),消化系统疾病(7.8%),糖尿病肾病(6.7%).病程为O~5年的患者中急性心肌梗塞、恶性肿瘤和肺部感染等急危重并发症的构成比较高,死亡率高.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尤其以缺血性心脏病为主,提示应积极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加强对糖尿病的认识,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王小凤;谢小兵;张敬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2006年3月~2008年12月诊治的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50例,采用锁骨钩钢板的手术方法治疗,并将患者各自的健侧肩锁关节作为对照组,根据Constant评分和L'lnsalata评分对治愈者的肩关节功能进行随访分析及比较研究.结果 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X线平片检查显示肩锁关节间隙均恢复正常;切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出现感染和断钉现象;平均住院时间为14 d;患侧肩锁关节功能与健侧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 锁骨钩接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操作简单,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柴利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检测浸润性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结合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在评估宫颈癌预后及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法检测94例[其中30例接受全程同步放化疗(CCRT)1的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中的SCC-Ag水平.结果 ①血清SCC-Ag的水平与宫颈癌的组织学分型有关,鳞癌阳性率高(71.4%),腺癌亦有表达(20.0%),总灵敏度为67.0%(63/94);工血清SCC-Ag的水平与宫颈癌肿瘤的直径大小呈正相关性(P<0.05);③血清SCC-Ag≥4.00ng/mL时,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④在接受CCRT后,86.7%(26/30)的患者血清SCC-Ag水平降至正常范围;⑤在25例完全缓解的宫颈癌患者中,有96%(24/25)治疗后SCC-Ag水平降至正常范围.结论 血清SCC-Ag的表达对宫颈癌的诊断、预后评估和疗效观察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玲莎;李美琴;黄文成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瘦素(1eptin)、C-反应蛋白(CRP)和癌胚抗原(CEA)对癌性胸腔积液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良性和癌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水和血清标本中的leptin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CRP采用免疫比浊法和CEA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来测定.结果 恶性组胸水和血清的leptin含量[(38.29±18.22)ng/L和(19.49±13.27)ng/L]高于良性组[(25.24±23.69)ng/L和(10.73±11.56)ng/L];恶性组胸水和血清的CRP含量[(1631±13.79)mg/L和(40.76±26.15)mg/L]低于良性组[(28.59±15.61)mg/L和(61.54±31.96)mg/L];恶性组胸水和血清的CEA含量[(76.40±136.32)ng/mL和(22.72±48.04)ng/mL]明显高于良性组[(5.35±11.95)ng/mL和(2.88±4.59)ng/mL],差异均有显著性;胸水中联合检测leptin和CEA对癌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3%和97%.结论 癌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清与胸水中的leptin、CRP和CEA浓度对诊断癌性胸腔积液有临床价值,其中以胸水中联合检测leptin和CEA对癌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高.
作者:何军;朱述阳;陈亮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对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为其在骨的缺损修复领域中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溶血百分率和急性毒性.结果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组的细胞数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纳米复合材料的溶血百分率<5%,溶血程度属于正常范围.实验动物2周内一般情况良好,高、低剂量组动物无一死亡.各组动物体重增加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本实验证明,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向忠;李红;潘一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测定30例无DR的2型糖尿病患者(NDR组)、34例合并背景期DR的2型糖尿病患者(BDR组)、32例合并增殖期DR的2型糖尿病患者(PDR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NC组)的血清visfatin、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 BDR组的血清visfatin和MDA明显高于NDR组(均P<0.01),PDR组的血清visfatin和MDA明显高于BDR组(均P<0.01).BDR组的血清SOD明显低于NDR组(P<0.01),PDR组的血清SOD明显低于BDR组(P<0.01).DR患者的血清visfatin与MD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三酰甘油呈明显正相关(r=0.521,r=0.427,r=0.516,均P<0.01),与SOD呈明显负相关(r=-0.573,P<0.01)o结论DR患者的血清visfatin水平升高,存在氧化应激,visfatin与氧化应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同参与DR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张剑;李焕美;柴国禄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S100A13基因的高表达对HepG2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 采用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报告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NT-GFP-S100A13,经脂质体介导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荧光显微镜观察和RT-PCR鉴定表达S100A13的细胞克隆并检测转染前后细胞FGF1表达量的变化;MTT观察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载体组和转染重组基因组的细胞生长曲线.各组分别加入化疗药物(5-Fu),24h后收集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转染后的重组细胞系S100A13表达明显增高,转染PcDNA3.1/NT-GFP-S100A13组FGF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及空载体组.但各组细胞的生长曲线以及对化疗药物(5-Fu)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S100A13及其介导释放的FGF1在肿瘤的增殖及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方面均没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刘应兰;杨靖;钟警;曹仁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39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综合护理干预组,对照组进行正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正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3个月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1.31±8.25)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82.45±9.84)分;综合护理干预组的Zung评分为(40.64±9.66)分,低于对照组的(44.87±3.27)分.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其中,干预组患者的床椅移动能力、平地行走能力和上下楼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给予帕金森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延缓病程的进展意义重大.
作者:林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脑室及腰大池引流治疗丘脑出血脑室铸型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脑室及腰大池引流治疗丘脑出血脑室铸型26例.结果 26例患者存活24例,死亡2例.出院时GOS评分:优良5例,轻残16例,重残3例,死亡2例.颅内感染1例,脑额叶穿刺伤2例,存活患者无脑积水发生.结论 脑室及腰大池引流治疗丘脑出血脑室铸型疗效满意,可减少致残率及致死率.
作者:王增良;王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应用鼻内镜辅助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2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均在经鼻内镜辅助下加Caldwel-Luc手术路径切除肿瘤.结果 术后随访2年以上,23例无局部复发;3例内翻乳头状瘤癌变.1、2年后出现鼻腔复发,再次行同类手术.随诊2年未见复发.结论 在鼻内镜下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郭璐琳;李玲香;赵斐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k1)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凋亡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12-)十四酸佛波酯(-13-)乙酸盐(PMA)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Sphk1的活化和表达,N,N-二甲基鞘氨醇(DMS)抑制Sphk1的活化和表达;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的凋亡,γ-32P-ATP掺入法检测Sphk1的活性,Western杂交检测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小室模型观察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尿激酶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uPA)的分泌.结果 PMA和DMS能分别有效地诱导和抑制HT-29细胞Sphk1活性和蛋白的表达;同时,PMA能促进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抑制细胞的凋亡;DMS则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细胞的凋亡.诱导Sphk1的活化以及表达可促进细胞ERK、p-ERK和NF-kBp65的蛋白表达以及MMP-2、MMp-9和uPA的分泌,而抑制Sphk1则抑制ERK、p-ERK和NF-kBp65的蛋白表达以及MMP-2、MMP-9和uPA的分泌.结论 Sphk1可能是通过激活ERK和NF-k B通路,上调MMP-2、MMP-9和uPA的分泌,从而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抑制细胞的凋亡.
作者:刘诗权;覃蒙斌;钟月圆;黄杰安;唐国都;姜海行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该文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医学新技术的特点和知识经济时代对继续医学教育的影响,深入阐述了继续医学教育的内涵,即如何掌握和运用信息,引导医务工作者树立创新意识,传播医学技术伦理,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作者:赵保军;宋咏堂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药房管理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对药房从业人员、药房制度建设、药品质量管理和药房自动化系统应用等方面的论述,阐述了作者在多年的药房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作者:赵凯;杨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用弥散张量成像的磁共振技术观察首次发病、未用药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脑白质的异常.方法 对23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和21例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的磁共振扫描,采用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来研究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全脑白质异常.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右侧上纵束、右侧额中回和左侧顶下小叶的脑白质FA值显著降低.结论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早期就存在上纵束、右侧额中叶和顶叶的脑白质异常,这些异常可能是重性抑郁障碍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
作者:汤艳清;崔文辉;吴枫;孔令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检测新疆维吾尔族人群CD14基因全长的序列信息,分析CD14基因的单核昔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nrs,SNPs)和维吾尔族遗传结构.方法 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32例健康维吾尔族人CD14基因全长,将测序结果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及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中中国汉族人、日本人、欧洲人及非洲人的SNP进行对比,确定维吾尔族人群CD14基因SNPs的位置、类型和频率.结果 总共有效测序长度约为4000bp,发现了11个SNP位点,这11个位点彼此都处于高度的连锁不平衡.通过11个位点计算出4个主要单倍型,频率高的是ACAGGGCTGGG,为56.2%.计算出3个频率大于10%的标签SNP(tagSNP).这11个SNP位点里有9个位点在NCBI的dpSNP数据库中已存在,2个是新发现的低频SNP,其中rs2569192和rs4914在维吾尔族人的分布与中国汉族人、日本人、欧洲人、非洲人明显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1).rs569190和rs2569191在维吾尔族人分布与其他种族人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国维吾尔族人群CD14基因的SNPs分布和遗传结构有别于其他人种,在后续研究中应参考维吾尔族人自己的测序数据.该研究为CD14基因与疾病关联研究候选SNPs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胡海芳;王燕;张华;谭国萍;向阳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制定湿疹喷雾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徐长卿、黄柏、冰片、黄芩和苦参,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皮酚的含量.结果 薄层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0.59%.结论 所建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毕津莲;付成效;李湘斌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松动假体周围的假膜组织中成纤维母细胞样基质细胞在假体周围骨溶解中的作用.方法 从人工假体周围的假膜标本中分离成纤维母细胞样基质细胞并作体外培养,传代后与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培养,并向各组内分别加入骨水泥颗粒和破骨细胞形成抑制因子(OPG)等,检测是否有破骨细胞形成及其活性;并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成纤维母细胞样基质细胞中核因子κ 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和OPG等破骨细胞调节因子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细胞共培养结束时观察到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和玻璃蛋白酶受体(VNR)阳性的多核细胞及骨吸收陷窝形成,这一过程可被OPG彻底阻断;骨水泥颗粒组骨吸收陷窝的数量较对照组增加.同时基质细胞表达RANKL和OPG mRNA,骨水泥颗粒组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并且RANKL/OPG的比率增大.结论 人工假体周围假膜中成纤维母细胞样基质细胞表达膜蛋白型及可溶性RANKL,支持破骨细胞分化及其骨吸收活性,从而促进假体周围骨溶解.
作者:孙嗣国;孙宏慧;周勇;马保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糖浓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7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24 h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和血糖检测,3个月后接受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结果 颅脑损伤后24h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患者的预后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的血糖浓度是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戴幸平;刘昭前;湛韬;蒋荣鑫;徐采云;彭泽峰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