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的影响

袁苗苗;宋云梓;王杰;王静

关键词:阿司匹林, 促排卵, 子宫内膜血流
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共254个,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克罗米芬促排卵同时加用阿司匹林50mg/d,B组常规促排卵.并应用能量多普勒超声监测HCG日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结果 A组内膜及内膜下血管生成高于B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A组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ystolic/diastolicratio,S/D)分别为1.07±0.45、0.53±0.09、3.95±0.42,明显低于B组1.38±0.81、0.60±0.13、4.31±1.02.结论 在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中加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明显提高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灌注.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益心舒胶囊与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用于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与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用于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益心舒胶囊与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55%(28/29)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5.86%(2/2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绞痛应用益心舒胶囊与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推广应用.

    作者:孙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分析尿常规检验对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实际作用

    目的:分析尿常规检验对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实际作用.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53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我体检中心甲状腺功能正常人员5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尿检,并观察两组人员尿检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尿液pH值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尿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尿蛋白阳、尿胆红素、尿糖以及尿酮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常规检查在临床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具有实际应用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斌;曹蔓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检测结果及应用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标本的病原菌检测结果,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本文数值分析资料是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实验室采集的429份食物中毒标本,进行回顾分析,对采集的429份食物中毒标本开展病原菌检测,并统计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429份食物中毒标本中,检出阳性病原菌46株,占据2.35%,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总计率84.78%对比沙门氏菌4.35%、金黄色葡萄球菌10.87%,卡方=13092.67、109.4609,P=0.0000、0.0000<0.05,表明数据之间统计学分析以及对比意义.5月-9月发病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者病原菌检出总计率89.13%比对1月-2月0.00%、3月-4月6.52%、10月4.35%、11月-12月0.00%,卡方=160.7829、136.7470、144.3667、160.7829,P=0.0000、0.0000、0.0000、0.0000<0.05,表明数据之间统计学分析以及对比意义.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病原菌以副溶血性弧菌为常见,且多发生于5月-9月.

    作者:付如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智力低下300例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治疗儿童智力低下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儿童智力低下患者300名作为研究案例.利用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方式治疗儿童智力低下问题,并通过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韦氏智力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经过本次联合治疗后,患者效果显著人数为50人,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220人,治疗无效患者人数为30人,患者总体有效率为90%.讨论:经过本次研究可以证明针灸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小儿智力低下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小儿智力得到明显提升,恢复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翠香;汤新晶;孙昊;李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

    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主要用于复杂肾结石、肾脏等组织切除术中,往往操作复杂,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尽管相较于开放手术,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但对于医师、护士而言仍富有挑战性战.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并发症的风险控制水平,医院尝试将强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之中,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右归汤加减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评价右归汤加减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中药组(54例)、西药组(56例)以及中西药组(50例).中药组采用右归汤加减治疗,西药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中西药组采用右归汤加减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疗,疗程均为60d.观察比较各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西药组其他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效果明显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结论:右归汤加减结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在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作者:梁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急腹症患者手术的临床麻醉分析

    目的:观察探讨对急腹症患者手术时使用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7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腹症手术患者1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病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观察组给予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使用常规麻醉的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腹症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晓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脑梗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给予脑梗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进行治疗,以分析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15年01月-2015年12月入院的脑梗患者中选择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析对照组和联合组,分别为38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阿司匹林药物实施治疗;给予;联合组患者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可知:联合组中有效例数为37例,总有效率为97.36%;对照组中有效例数为26例,总有效率为68.42;联合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用药后,联合组中的心血管复发率为0.52%,对照组中为36.84%,对照组中的心血管复发事件明显比联合组高,呈现临床不均衡性(P<0.05).结论:选择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能够极大地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发生的几率,以提高用药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的作用.

    作者:高成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降糖益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降糖益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从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随机挑选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5例/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服用降糖益肾汤治疗,对比两个小组后的临床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FBG、HbA、Scr、BUN、Cys—C、B2一MG、UAER水平、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BG、HbA Scr、BUN、Cys—C、p2一MG、尿UAER水平、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2周后Cys—C、B2一MG、尿uAER水平、临床症状积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9%,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作者:韦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肝硬化病发消化道出血病患使用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的80例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病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成各40例每组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病患使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的病患使用奥曲肽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与治疗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比观察组低,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病患的治疗满意度比观察组低,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病患使用奥曲肽治疗的效果比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效果更好,治疗有效率更高,病患对治疗的满意度也更高,值得继续在临床推广.

    作者:焦丕莉;邱学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中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的选取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住院的7d内发病的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65人.利用3.0T核磁对患者进行扫描.分析不同严重程度的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微出血的数量及分布部位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微出血的增加,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的严重程度会增加,二者之间线性趋势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95,P=0.001).在位置分布方面,出血灶位于皮层及皮层下及幕下区重度组所占比例大于轻度组,而位于基底节区及丘脑的轻度组所占比例大于重度组,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20.403,P=0.001).结论: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微出血数量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不同严重程度的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患者微出血灶的分布情况不同.

    作者:李慧;陈昆;刘丽娟;郝妍妍;韩德昌;朱柏霖;卢宝全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对冠心病病人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影响现状.方法 选择来我院就医的冠心病患者(98例、2016年11月22日到2017年11月11日),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组(分2组).分别进行基础性护理干预、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依从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焦虑评分为(24.54±3.33)分、抑郁评分为(25.32±3.06)分、服药依从性为97.96%、复发依从性为95.92%、生活习惯依从性为97.96%,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可推广.

    作者:刘亚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认知情况调查与研究

    目的:调查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选取我社区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高血压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并对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患者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100例高血压患者经健康教育后对高血压认知水平(94.58±2.49)分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可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功能,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

    作者:文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中药外治法联合大桑菊合剂口服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大桑菊合剂联合中药外治的疗效.方法:从本院自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随机选择48例,组别分类按照治疗方法进行,对照组(24例)的治疗方法是常规联合阿奇霉素,观察组(24例)的治疗方法是大桑菊合剂联合中药外治法,比较疗效.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在肺部、咳嗽以及发热等体征的改善时间上,对照组显著长于观察组.结论: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大桑菊合剂联合中药外治进行治疗,可以将病程显著缩短,且疗效十分显著,参考价值较高.

    作者:叶海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增强MRI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评估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增强MRI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100例确诊为巨大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行超声造影检查,研究组患者在在治疗前后行增强MRI检查,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灶大小、信号特征、肌瘤消融率以及体积缩小率.结果:研究组术后24h、3个月、6个月的肿瘤体积缩小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平均消融率为(74.36±18.36)%,对照组平均消融率为(58.32±17.34)%(P<0.05).结论:增强MRI能够有效指导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全面反映子宫肌瘤治疗前后形态、信号以及血供改变,值得推广.

    作者:张清瑞;胡建英;鲁雪霞;张京;何洪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预防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5月于我院进行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4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保温措施.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体温变化及其他各项观测指标了解护理干预对患者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效果.结果:干预组的患者术中、术后的体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低体温和寒战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156.7±64.1)mL、切口感染率3.70%、输血率9.26%、并发症发病率3.70%、住院时间(10.0±1.4)d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进行保温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术中低体温的现象,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张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大脑中BDNF及Trkb含量降低的机制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患者患病后常见的一种精神类疾病,根据相关报道,该病发病率很高,目前没有具体的数据不一,国内外报道出来的数据不一.根据国外新报道指出,该病在脑卒中患者出现的机率为20%一65% [1];PSD不仅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恢复会变缓,同时,PSD会大大增加了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甚至患者会出现自杀情况,而且这种情况出现的比率在逐渐升高,遗憾的是,目前关于PSD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导致该病在治疗方面还存在许多未能解决.其次,有相关研究提示,脑卒中患者并发PSD可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有学者提出,甚至应该将对抑郁症的治疗作为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之一.

    作者:许新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早期开展胰岛素的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病患血糖的影响.方法:于2015.01-2018.02时间段内科收治初诊的2型糖尿病病患中抽出88例进行用药研究,将病患均分为二甲双胍组(44例)、胰岛素组(44例),其中二甲双胍组病患行二甲双胍用药治疗,胰岛素组病患早期行胰岛素的强化治疗,研究2组血糖情况和胰岛β细胞情况.结果:胰岛素组病患血糖情况和胰岛β细胞情况均优于二甲双胍组,2组结果数据比较,p<0.05.结论: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病患早期开展胰岛素的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血糖和胰岛β细胞,效果较好.

    作者:范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高原白内障

    目的:通过探讨高原白内障的特点,对其手术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原白内障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共125眼,对高原成熟期白内障采用改良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过熟期白内障采用先注吸液化的皮质后再娩核、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患者的术后视力矫正情况及术后角膜散光程度.结果:经治疗,125眼的脱盲率高达100%,所有患者术后3d的视力均大于0.05,其中裸眼矫正视力高于0.5的患者有85眼,占全部患眼的68%.所有患者的角膜散光均比较小,其中0级散光有83眼,占66.4%.结论:高原地区紫外线强烈,白内障发病率非常高,为高原白内障患者采用改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余克霖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

    本文首先分析了生活质量与老年糖尿病的联系,然后分析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存的现状,后分析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社会相关因素;疾病相关因素;心理相关因素.

    作者:丁占山;丁薛婧;丁薛倩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