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如星
目的:本研究主要针对微格教学在神经内科专科体格检查带教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主要针对新上岗的临床实习学生采用微格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研究结束后,将两组带教模式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新上岗学生在实习25d左右时,观察组学生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能力较实习前比较有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学生与之前相比也有所提高,但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更显著(P<0.05);讨论:研究表明,大多数观察组学生认为微格教学对自身帮助较大.
作者:黄姝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当今社会之中,很多中老年人都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此类疾病给患病人群的生活、工作等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治疗时间往往相对较长,还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很多医院在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患者时,都非常重视对患者开展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质量.为了提高患者接受临床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本文将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作者:王丽萍;高桂霞;王俐丹;曲光娜;谷艳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输卵管结扎术在农村计划生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镇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期选择自愿结扎手术的已婚育龄期女性240例,根据避孕方式不同将所有选取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120)和对照组(n120).对照组采取节育环结扎方法,观察组采取输卵管结扎术,随访6个月~1年比较评估两组的节育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节育成功率(100%)显著大于对照组(82.50%)(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9.17%)明显低于对照组(1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节育环结扎方法相比较,输卵管结扎术应用于农村计划生育中远期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是一种可靠地避孕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德秀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治疗儿童智力低下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儿童智力低下患者300名作为研究案例.利用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方式治疗儿童智力低下问题,并通过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韦氏智力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经过本次联合治疗后,患者效果显著人数为50人,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220人,治疗无效患者人数为30人,患者总体有效率为90%.讨论:经过本次研究可以证明针灸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小儿智力低下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小儿智力得到明显提升,恢复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翠香;汤新晶;孙昊;李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分析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对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的影响.方法:2014年7月~2017年9月,于我院糖尿病筛查结果为阳性,却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中选取50例,将其归为观察组,对其进分析观察组孕妇饮食控制后的血糖水平,对比两组胎儿发育情况.结果:对观察组孕妇进行饮食控制后,其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为(8.52±0.43)mmol/L、(7.25±0.32)mmol/L,均处于合理状态;两组胎儿吸入性肺炎、窒息、畸形率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巨大儿、早产儿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筛查有利于及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积极采取饮食控制措施有利于改善孕妇血糖水平与胎儿发育情况.
作者:王晓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46例,采取常规降糖治疗,分别在入院后治疗前、治疗后30d接受血糖检验及尿糖检验,分析检验结果及临床价值.结果:治疗前,46例糖尿病中尿糖检验阳性44例、血糖检验阳性46例,而且尿糖值越高,血糖越高;治疗后30d后,糖尿病尿糖检验阴性者44例,转阴率100.00%;治疗30d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BMI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均良好,可作为糖尿病筛查及判断病情的临床指标.
作者:杨忠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对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中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的选取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住院的7d内发病的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65人.利用3.0T核磁对患者进行扫描.分析不同严重程度的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微出血的数量及分布部位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微出血的增加,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的严重程度会增加,二者之间线性趋势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95,P=0.001).在位置分布方面,出血灶位于皮层及皮层下及幕下区重度组所占比例大于轻度组,而位于基底节区及丘脑的轻度组所占比例大于重度组,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20.403,P=0.001).结论: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微出血数量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不同严重程度的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患者微出血灶的分布情况不同.
作者:李慧;陈昆;刘丽娟;郝妍妍;韩德昌;朱柏霖;卢宝全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选自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自然阴道分娩有82例,其中再次剖宫产的产妇有38例.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风险因素,以及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经阴道分娩的具体防范措施.结果: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容易发生前置胎盘、宫缩无力、胎盘植入以及子宫破裂等多种风险,且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于新生儿的身体各指标情况均造成一定影响.结论:疤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选择经阴道分娩可以有效的减少产妇的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对于分娩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要及时预防,必要情况时需转为剖宫产分娩方式,以此来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郭智嵘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对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训练治疗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儿童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本次研究的主体是我院治疗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儿童,人数80人,入院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儿,分对照组与观察组,依次采取常规认知行为干预、认知行为干预+重复经颅磁刺激方式.终的评定方式为用数字化消测试、Conners父母量表,对比不同组别患者差异.结果:不同分组患者经过数字化消测试以及Conners父母量表检测后,指标存在明显变化,但是效果比治疗好转较多,观察组效果更加优异.讨论:实践能够检验两种方式的区别,所以,认知行为干预+重复经颅磁刺激方式应当更好的在临床应用,将患者存在的问题解决,使患者家庭更加幸福,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作者:孙昊;徐翠香;陈艳;李青;孙寒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流式细胞术是一门新兴的实验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与临床检测等领域.观察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研究,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在临床的检验中可以依托于科学方法进行病症的治疗,本文就其在医学实践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李昌全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本文利用学习向量化(LVQ)法建立婴幼儿面部疼痛表情识别模型.模型建立好后对模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模型使用LVQ1算法时,合格率为89%;使用模型使用LVQ2算法时,合格率为93%.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为婴幼儿疼痛的判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孟雅静;杨杰;张茂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脾胃气虚型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03月--2018年03月收治的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1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基础上行中医护理方案.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7.56%VS 82.93%),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中医护理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岳海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我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情况.方法:收集市北区慢病监测信息系统中市北区心脑血管发病监测数据.结果:2014-2016年市北区脑血管疾病监测数量分别为2798、2136、1813例,心血管疾病监测数量分别为1046、515、436例.2014-2016脑血管监测发病率分别为318.201/10万、242.261/10万、204.31/10万,心血管疾病监测发病率86.701/10万、58.411/10万、49.13/10万,两类疾病男性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心脑血管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出现较明显升高现象.结论: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发病率具有明显的性别、年龄差别.
作者:张绍华;惠建文;辛乐忠;王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药品质量控则在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药库对药品的管理水平.方法:以国家相关药品质量控制的法律法规为基础,对本院药库药品质量管理中发生的问题机型分析,并提出药品质量控制的措施,持续改进在药品管理中的不足.结论:重视药库药品质量控制工作能够提高医院的用药质量,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张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皮肤扩张器在瘢痕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全身瘢痕患者中选取44例采用皮肤扩张器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分为先后两期,首先将皮肤扩张器植入瘢痕附近正常皮下,待皮肤充分扩张后将扩张器取出,然后进行切除瘢痕组织,进行扩张皮瓣局部转移.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44例全身瘢痕患者一共放置52个皮肤扩张器一共治疗48处瘢痕损伤,其中修复的大瘢痕面积为20cm×12cm,其中共有4处出现遗留瘢痕经第二次皮肤扩张修复外,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的临床治疗,扩张期常见的并发症为皮肤扩张器外露,共发生并发症16处(33.33).结论 皮肤扩张器应用在面颈部瘢痕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但在应用的同时应该严格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向阳;李自力;李平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通过糖缺失转铁蛋白CDT亚型二唾液酸DST与传统实验室指标对不同海拔地区酒精性肝病诊断的比较,验证%DST是目前酒精引起的肝损害诊断理想的指标.方法:对青海果洛达日地区(海拔4200米)、青海西宁地区(海拔2261米)、四川郫县地区(海拔565米)2014年3月至11月体检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和资料整理各抽取500例,测定GGT、ALT、AST、MCV和CDT亚型二唾液酸DST,根据2001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修订的ALD诊断标准为依据,诊断酒精性肝病,并进行统计分析;抽取具有饮酒史的男性30人,签署协议,追踪一个月计算平均饮酒量和DST值,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传统实验室指标与%DST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DST值与酒精摄入量存在正相关性,(R=0.963、P=0.000).结论:%DST检测可明显提高对酒精性肝病诊断的阳性率,饮酒男性人群的DST与酒精摄入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关系,%DST是目前酒精引起的肝损害诊断理想的指标.
作者:张辉;才让;王永芹;赵龙章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文章针对针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将40例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溴吡斯的明片治疗.两组均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膀胱残留尿量及自主排尿时间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膀胱残留尿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膀胱残留尿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自主排尿时间为(16.52±3.18)min,对照组为(41.37±5.63)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是一种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有效方法,能有效减少膀胱残余尿量,缩短自主排尿时间.
作者:郝建;郑广延;张永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镜像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诊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先采用基础康复手段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后结合镜像治疗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对照组只采用基础康复手段进行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镜像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张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疑似宫腔粘连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阴道超声进行检查诊断,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39例患者宫腔镜检查证实为宫腔粘连36例,占比92.31%,宫腔粘连程度:轻度12例(30.77%),中度18例(46.15%),重度例6(15.38%);经阴道超声检查准确率92.31%(36/39),误诊率7.69%(3/39).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宫腔粘连诊断准确率较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具有安全无创的优势,可作为宫腔粘连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王美珠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对医院检验科生化质控管理现状以及有效改进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本次62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进行生活检验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检查,分析现阶段生化质控管理状况,并给予相应的改进对策.结果 62例患者中,有52例患者样本合格,10例患者样本不合格,合格以及不合格率分别是83.87%和16.13%.结果 通过提升检验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检验人员防护意识、保证工作质量,可有效提升检验科生化质控管理质量,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作者:李红;袁永辉;王斌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