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多为绝经后女性.该病具有病程长、易误诊或漏诊等特点,对患者健康的影响极大.常规的药物主要为钙补充剂,配合止痛药物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治疗起效较慢,患者痛苦极大,疗效欠佳.本研究为提高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采用综合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详细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通过探讨高原白内障的特点,对其手术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原白内障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共125眼,对高原成熟期白内障采用改良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过熟期白内障采用先注吸液化的皮质后再娩核、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患者的术后视力矫正情况及术后角膜散光程度.结果:经治疗,125眼的脱盲率高达100%,所有患者术后3d的视力均大于0.05,其中裸眼矫正视力高于0.5的患者有85眼,占全部患眼的68%.所有患者的角膜散光均比较小,其中0级散光有83眼,占66.4%.结论:高原地区紫外线强烈,白内障发病率非常高,为高原白内障患者采用改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余克霖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在磁共振图像(MRI)上测量寿光成人颈椎水平皮肤至硬膜外腔的距离,分析相对安全的穿刺间隙并观察穿刺安全性.方法 选择颈椎平扫的410例患者,进行颈部硬膜外穿刺进行阻滞麻醉,观察测量患者的C5-6、C6-7、C7-T1三个间隙的以下距离:皮肤至黄韧带内缘距离、椎间隙皮肤至硬脊膜距离、皮肤至脊髓外缘距离、黄韧带至硬脊膜距离、黄韧带至脊髓的距离.观察麻醉过程中、麻醉后的并发症.结果 患者的皮肤至黄韧带内缘距离、椎间隙皮肤至硬脊膜距离、皮肤至脊髓外缘距离、黄韧带至硬脊膜距离、黄韧带至脊髓的距离,在矢状面、水平面上C7-T1组与C5-6比较,差异显著,P<0.05.穿刺过程中有11例(2.7%)出现了神经根刺激症状,麻醉后有12例(2.9%)出现了颈背痛,未出现蛛网膜下腔注射,硬膜外血肿及硬膜外腔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通过MRI对测量寿光成人颈椎水平皮肤至硬膜外腔的距离,在C7-T1角度进针是安全的的选择,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孙子华;桑凤欣;赵倩倩;郭志茹;董红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为了减轻慢性疼痛患者的痛苦,增加对他们的治疗效果,研究社会支持系统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构建或利用患者周围社会支持系统,缓解患者精神痛苦,从而辅助对其治疗.结果:经过大量的研究调查以及文献参考,社会支持系统确实对慢性疼痛患者在精神上有很大的帮助.结论:帮助患者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尤其慢性疼痛患者具有非常的精神抚慰作用,同时对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作者:袁瑶芪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慢性肝炎病人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06月-2017年06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慢性肝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方式进行,而观察组则应用健康教育模式展开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6.07%,复发率为7.84%,对照组分别为72.54%、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了解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肝炎病人采取健康教育,护理效果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肘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治疗肱骨踝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医院收治的肱骨踝上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肘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而对照组采用常规肘后正中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长度等方面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效果,记录两组患者至出院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长度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肘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在肱骨踝上骨折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切口长度,从而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长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调查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选取我社区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高血压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并对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患者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100例高血压患者经健康教育后对高血压认知水平(94.58±2.49)分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可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功能,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
作者:文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评价右归汤加减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中药组(54例)、西药组(56例)以及中西药组(50例).中药组采用右归汤加减治疗,西药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中西药组采用右归汤加减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疗,疗程均为60d.观察比较各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西药组其他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效果明显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结论:右归汤加减结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在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作者:梁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分析院前急诊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合并昏迷患者救治及预后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颅脑损伤合并昏迷患者分为甲组、乙组,各44例.甲组实施常规护理,乙组采取院前急诊护理,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乙组护理有效力与机体恢复率均明显高于甲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合并昏迷患者救治过程中积极配合院前急诊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提升救治效率.
作者:文秀华;江甜甜;毛芙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食品安全现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全球性问题.风险分析就是针对食品安全性应运而生的一种宏观管理模式,目的 在于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促进公平的食品贸易.本文通过对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过程的阐述介绍了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作者:武英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近些年来,消化道患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中,胃肠外科急诊的发病为常见.胃肠外科急诊患者发病时可出现腹泻、腹痛等一系列不良症状,同时,还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现象.临床上需要对患者病情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胃肠疾病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充分利用微型摄像头进行深入治疗.为了探讨腹腔镜探查术在胃肠外科急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我院将72例胃肠外科急诊患者分成了两组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针对微格教学在神经内科专科体格检查带教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主要针对新上岗的临床实习学生采用微格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研究结束后,将两组带教模式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新上岗学生在实习25d左右时,观察组学生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能力较实习前比较有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学生与之前相比也有所提高,但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更显著(P<0.05);讨论:研究表明,大多数观察组学生认为微格教学对自身帮助较大.
作者:黄姝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共收治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遵循随机抽取双色球方式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B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46例.A组通过尤瑞克林+依达拉奉治疗,B组通过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B组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对比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尤瑞克林+依达拉奉,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作者:刁瑞青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通过社区医师对妊娠期尿糖阳性孕妇进行健康教育,使孕妇消除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恐惧心理,并了解糖耐量试验的目的 、方法 以及GDM对母婴的影响,使其有利于早期干预且控制血糖,降低母婴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方法:通过健康教育,说明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的具体过程和重要性,对产前检查中尿糖检测持续阳性的孕妇进行OGTT.结果:在OGTT的报告中仅有1项指标接近或高于正常值的有17人,2项或2项以上高于正常值的有20人.讨论:通过开展母婴保健的健康教育和预防GDM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能使孕妇及家属提高对孕期尿糖检测的重要性的认识,并且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治疗GDM.
作者:班玲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对结核病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时,乙肝病毒携带着发生亚急性肝衰竭的诊治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例乙肝病毒携带者服用抗结核药物引起亚急性肝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人工肝、肝康II号及核苷酸类似物联合用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10~20d后,9例患者亚急性肝衰竭症状及体征均消失,经实验室检测,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时,人工肝、肝康II号及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与亚急性肝衰竭治疗相比,该病的预防更为重要.在对肺结核患者用药治疗前,对患者乙肝病毒载量、肝功能等要进行检查,用药期间对患者肝功能变化密切进行监测,为对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亚急性肝衰竭进行预防.
作者:王新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年龄、生育史、停经时间、计划生育手术史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研究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的关系.结果:80例异位妊娠患者中,有计划生育手术史70例,无计划生育手术10例,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行开腹手术治疗71例患者实施输卵管通液检查,发现输卵管异常60例,输卵管通畅11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快速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输卵管妊娠63例,其他8例,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生育手术是导致异位妊娠发生的关键因素,有必要积极开展对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异位妊娠发生的可能.
作者:孙桂蓉;王德秀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T)辅助脑-硬脑膜-血管融合术(EDAS)治疗成人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统计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收住院的成人缺血型烟雾病患者5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其中高压氧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行EDAS手术,术后对照组行综合保守治疗,HBOT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HBOT,随访6个月后复查DSA观察两组患者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并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 Scale,mRS)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6个月后,HBOT组患者的侧支循环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7,P=0.038).随访6个月后再次比较两组患者mRS评分,HBOT组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t=-2.113,P=0.039).结论:采用HBOT辅助EDAS手术治疗成人缺血型烟雾病疗效显著,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神经功能障碍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柴士平;曹军;黄凤海;宋良鹏;孙西周;丁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肺康复干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二科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肺康复干预,选择同期收治的3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仅给予对症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后的肺功能指标与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结果: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辅以肺康复干预,能够全面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功能康复.
作者:代志花;张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作为急性胰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发生会对人体多种脏器进行危害,因此临床并发几率以及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急性胰腺炎病症机理复杂,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方式结合进行,如西药联合中药,手术、内镜检查等等,面对多种治疗方式,如不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将造成患者情绪波动,治疗无法推进.针对于此,本文以急性胰腺炎临床护理方式为研究,探讨护理有效进展.
作者:李芳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孕期规范化体重、营养管理措施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接收的100名产妇的孕期诊疗情况.按照孕期管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在住院期间全程采取规范化体重、营养管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计算体重增长率同时与正常指标进行比较;统计产妇孕期及分娩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的体重情况;结果 观察组体重增长正常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3.926,P=0.000);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005,P=0.02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处于正常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20.543,P=0.000).结论 规范化体重、营养管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孕妇孕期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合理控制孕妇及胎儿的体重,便于生产,对产妇妊娠结局有较好效果.
作者:彭海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