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霞
目的:讨CT肝脏检查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及其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CT检查、B型超声检查及肝穿肝脏组织检查并进行对比观察.结论:CT检查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超声波检查,可以作为早期肝硬化的常用诊断方法.
作者:姚剑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新诊断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所选80例新诊断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选择格列齐特片(II)治疗,实验组选择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观察比较理想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A1c、IGF-1、抵抗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且实验组治疗后的IGF-1、抵抗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BMI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能对胰岛素抵抗进行显著改善,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应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深入的剖析自由题为分娩对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 主要的研究对象是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这段时间里收治的80位自然分娩的产妇,将他们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产妇选择自由位体的分娩手法,对照组的产妇则主要选择传统的仰卧手法.结果 观察组的三个产程花费的时间明显的要比对照组要短,两组之间的比较是有统计学意义的,但是两组分娩的新生儿的窒息率却没有明显的差别.结论 利用自有题为分娩法能够积极的帮助产妇实现自然分娩,剖宫产的概率大大的降低.
作者:黄娃妮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对结核病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时,乙肝病毒携带着发生亚急性肝衰竭的诊治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例乙肝病毒携带者服用抗结核药物引起亚急性肝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人工肝、肝康II号及核苷酸类似物联合用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10~20d后,9例患者亚急性肝衰竭症状及体征均消失,经实验室检测,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时,人工肝、肝康II号及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与亚急性肝衰竭治疗相比,该病的预防更为重要.在对肺结核患者用药治疗前,对患者乙肝病毒载量、肝功能等要进行检查,用药期间对患者肝功能变化密切进行监测,为对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亚急性肝衰竭进行预防.
作者:王新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析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组,43例/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循证护理,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出血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分别为4.66%、95.35%,与对照组的18.60%、81.40%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应用循证护理,可缩短患者的出血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文秀华;江甜甜;毛芙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对腹腔镜在妇产科急腹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在妇产科急腹症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杨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评价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管理在社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自愿纳入规范化管理的100人为研究组,以非自愿纳入规范化管理的100人为对照组.对研究组人群行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管理1年,比较两组人群生活习惯变化差异及慢性病控制满意率.结果:规范化管理1年后,研究组人群生活习惯改善率、糖尿病控制满意率、原发性高血压控制满意率及体重指数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有助于改善社区居民的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慢性病的控制现状.
作者:步诗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眼科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成功实施眼科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措施和方法.方法:回顾以前的健康教育的方法,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眼科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积极健康教育,从而增强患者痊愈的自信,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增加手术的成功率.结论:积极的眼科围手术期对患者手术的结果有着较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俊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长沙市大学周边冷加工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生化分型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长沙市多所大学周边餐饮店、流动早餐、街头摊点等场所采集不同种类的食品,进行检测.结果 长沙市十所大学周边冷加工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共检测样品239例,检出阳性菌株25例,总检出率为10.5%(25/239),其中粉面制品检出率为11.9%(7/59),凉菜检出率为13.0%(6/46),馒头豆浆检出率为20.9%(9/43),米饭检出率为3.0%(3/91).对25例蜡样芽胞杆菌阳性检测结果做生化分型,检出9型、10型、14型3种型别,其中9型检出率为52.0%(13/25),10型检出率为44.0%(11/25),14型检出率为4.0%(1/25).结论 长沙市大学周边冷加工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阳性检出率较其他城市属于中间程度,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生化分型9型偏多,建议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个人的卫生监管,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吕峥;仁青东珠;任雨萌;邹淑慧;王丹琪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对照组患者则是直接进入医院进行急救,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无论是预后评分还是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以及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梁贵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头孢菌类和多种西药联合使用带来的副作用.方法:随意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取因头孢菌素类药物结合多种西药产生不良反应病人120例展开探讨,通过分析可知病人出现不良反应的根源以及用药前后的现状.结果:药物联合使用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而且反应程度比联合用药之前高(P<0.05);据调查显示,神经系统容易受到影响.结论:临床中联合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和其他西药时,不良反应率逐渐增加,因而,就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高远发;毛飞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脾胃气虚型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03月--2018年03月收治的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1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基础上行中医护理方案.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7.56%VS 82.93%),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中医护理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岳海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腰椎峡部不连在常规影像学检查、诊断中容易对不明显的出现漏诊,临床医生采取合理的检查方法大大提高腰椎峡部裂的准确诊断率.方法 将日常11例患者回顾性总结,通过DR拍片、CT的检查结果比对,指导在临床工作中采取及时必要合理的检查方法.结果 DR的常规腰椎正侧位片容易漏诊,需要加拍腰椎双斜位片,必要时加拍动力位片才能客观显示发病部位及移位情况;CT检查除了平扫还有必要三维重建,可以测量峡部裂大小,通过对比统计学处理,在日常检查中CT的检查优于DR,存在检查准确直观,费用适当的优点.结论 在日常的普查中优先选择DR检查,在怀疑椎体附件骨折和滑脱时采用CT检查,防止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作者:满全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方式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60例,将入选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中药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其肺功能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P<0.05).而对照组患者改善程度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时和治疗6个月时的呼吸困难指数(mMRc)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治疗组患者在各个时间段的改善程度均显著(P<0.05).但对照组患者各个时间段的改善程度不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症状.
作者:王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为了减轻慢性疼痛患者的痛苦,增加对他们的治疗效果,研究社会支持系统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构建或利用患者周围社会支持系统,缓解患者精神痛苦,从而辅助对其治疗.结果:经过大量的研究调查以及文献参考,社会支持系统确实对慢性疼痛患者在精神上有很大的帮助.结论:帮助患者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尤其慢性疼痛患者具有非常的精神抚慰作用,同时对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作者:袁瑶芪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疗分析.方法:选取本社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4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0例,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取缬沙坦单纯治疗,实验组采取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社区医生要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具有较高的了解,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从而保证患者血压水平的稳定,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究低放射剂量CT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分别采用低放射剂量(120Kv,80mAs)与常规放射剂量(120Kv,160mAs)扫描,对比诊断效果.结果:采用常规剂量扫描,总共发现结石56个,其中结石直径在0.3-1.8cm之间,平均为(0.6±0.2)cm.其中低于0.5cm有17个,在0.5-1.0cm之间有23个,超过1.0cm有16个.采用低放射剂量扫描,总共发现结石52个,其中结石直径在0.4-1.7cm之间,平均为(0.5±0.1)cm.其中低于0.5cm有15个,在0.5-1.0cm之间有22个,超过1.0cm有15个.其准确率为92.9%,两种剂量扫描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尿管结石患者中采用低放射剂量CT诊断,可以取得较好的准确率,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放射剂量,操作快捷方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蛋白质工程技术在生物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对药物的合成性做针对性改造及进一步优化.在生物药物有研发领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文就此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作者:周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皮肤扩张器在瘢痕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全身瘢痕患者中选取44例采用皮肤扩张器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分为先后两期,首先将皮肤扩张器植入瘢痕附近正常皮下,待皮肤充分扩张后将扩张器取出,然后进行切除瘢痕组织,进行扩张皮瓣局部转移.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44例全身瘢痕患者一共放置52个皮肤扩张器一共治疗48处瘢痕损伤,其中修复的大瘢痕面积为20cm×12cm,其中共有4处出现遗留瘢痕经第二次皮肤扩张修复外,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的临床治疗,扩张期常见的并发症为皮肤扩张器外露,共发生并发症16处(33.33).结论 皮肤扩张器应用在面颈部瘢痕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但在应用的同时应该严格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向阳;李自力;李平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对腹腔引流管在普外科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2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以及观察组31例.对于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普外科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应用腹腔引流管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1)6.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1)54.8%,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通外科手术中应用腹腔引流管,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许通权;李景柱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