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研究

王慧卿;林叶;严艳

关键词:肝硬化, 腹水, 低钠血症, 肝性脑病, 肝肾综合征, 自发性腹膜炎
摘要: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水平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消化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腹患者水的病例信息,将入选患者分成轻、中、重度低钠血症组三组.观察低钠血症程度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低钠血症程度与肝硬化并发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的关系,以及低钠血症程度与短期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与轻度低钠血症患者相比,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中Child-Pugh分级程度明显增加(χ2=17.01,P=0.00);重度低钠血症患者中肝性脑病发生率(52.63%)较轻度(18.18%)、中度(35.29%)低钠血症患者明显升高;重度低钠血症患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发病率(52.63%,26.32%)较轻(18.18%,3.64%)、中度(35.29%,5,88%)低钠血症患者的发病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低钠血症程度加重,患者短期病死率明显升高(χ2=5.39,P=0.07).结论 低钠血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血钠水平可作为评估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对其脑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伤后24 h内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均气管插管后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观察组均给予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麻醉处理.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前(T0)、诱导后1 min(T1)、插管后5 min(T2)、插管后10 min(T3)时间点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此外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精神功能,并通过MMSE评分认定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缺损(POCD)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T1~T3期较同组T0期Qmean和Vmean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I指数和RI指数均较T0期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T1期各参数较对照组变化幅度更小(P<0.05),T2~T3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期两组患者的HR和MAP均较T0期显著降低(P<0.05),T2期、T3期较T0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同期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术前,术后1 d两组的MMSE评定均明显减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术后1 d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下降较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1个月的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POC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术后1周对照组尚有3例POCD患者,此时观察组已无POCD患者.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麻醉,有利于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更小,可有效降低术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艳;万意;贾维桂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与血管通透性增高的研究进展

    血管通透性增加是急、慢性炎症,肿瘤,血管再生等疾病的重要病理改变,而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性在维持血管通透性中起重要作用.内皮细胞半透膜特性的屏障功能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保持血管内外胶体渗透压平衡,避免组织水肿引起异常病理改变.凝血酶、组织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炎症介质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受体引起细胞内信号级联反应,从而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1].位于内皮细胞膜上非选择性电位通道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nonical channel,TRPC)介导的钙离子内流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的关键信号分子.

    作者:王盼盼;刘瑞霞;齐文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芒果苷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索芒果苷(MAN)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腹主动脉夹闭法制备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前瞻性分析,实验分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利用50 mg/kg芒果苷干预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于造模后第7天和14天检测各组大鼠下肢运动功能;14 d利用ELISA法检测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活性;化学定量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肝脏组织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Bax、Bcl-2蛋白表达;14 d后取脊髓组织进行快蓝/HE(LFB/HE)染色和eNOS、Ba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BBB评分显示,第7天,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下降,而实验组较模型组有升高(P<0.05);第14天,实验组BBB评分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ELISA法显示,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CAT、SOD和GSH-px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CAT、SOD和GSH-px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化学定量法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模型组肝脏组织中NO和eNOS、Bax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Bcl-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肝脏组织中NO和eNOS、Bax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而Bcl-2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eNOS、Bax平均光密度实验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芒果苷可通过抗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保护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性损伤.

    作者:徐新亮;刘俊宾;黄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神经外科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外科15个月内(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人42例.予以术前,术后3 d、7 d、10 d、14 d检查下肢静脉超声,而后每7天复查一次超声.记录病人性别、年龄、诊断、既往病史、饮酒史、术中失血量、病理、术后神志、脱水剂应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间.结果 42例神经外科术后DVT患者中男性18例(42.9%),女性24例(57.1%);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58.54±13.55岁;糖尿病史3例(7.1%),饮酒史9例(21.4%).术中失血5~1200 ml,平均失血量229.71±280.14 ml.血管相关疾病12例(28.6%);肿瘤21例(50%);其他神经外科疾病9例(21.4%).术后神志清29例(69%),嗜睡11例(26.2%),昏迷2例(4.8%).应用甘露醇7例,用量200~800 g,平均457.14±198.81 g/人;平均应用6.29±1.70天/人.应用甘油果糖9例,用量50~300 g,平均256.17±176.78 g/人;平均应用3.89±2.37天/人.DVT血栓发现时间为术后1~16天,平均6.71±3.22天.结论 糖尿病史,饮酒史,术中出血量增加,肿瘤,术后神志障碍,脱水剂应用,皆可促进神经外科术后病人下肢DVT的形成.下肢DVT多见于术后第4~7天.

    作者:张向华;刘藏;石祥恩;于在涛;艾泉山;侯瑞光;彭磊;董益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儿童间质性肺疾病的再认识及诊疗概述

    儿童间质性肺疾病(children''s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hILD)是以肺部弥漫性病变和氧合障碍为特点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病因复杂,分类多样,疾病谱约余种.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法的修订,婴儿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症( neuroendocrine cell hyperplasia of infancy,NE-HI)、肺间质糖原累积症(pulmonary interstitial glycogeno-sis,PIG)、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遗传性缺陷、伴肺静脉偏位的肺泡毛细血管发育不良( alveolar capillary dysplasia with misalignment of pulmonary veins,ACD - MPV)均属于 chILD[1].ILD一些类型除侵犯肺间质外,还累及细支气管、肺毛细血管内皮、肺泡,出现肺泡炎、肺泡内蛋白渗出等实质改变,故以弥漫性肺疾病( diffuse lung dis-ease,DLD)替代 ILD更为精确.

    作者:钱晨;杨爱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p-Te心电图特征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T波顶点至T波终末段(Tp-Te)的心电图特征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接受治疗的AMI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其病情分为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和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观察两组患者Tp-Te心电图特征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前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酐蛋白I(CTnl)]、心率变异性[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相邻RR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RR间期的百分比(PNN50)]的差异,分析AMI患者Tp-Te心电图特征与心功能指标和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 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Tp-Tc、Tp-Te/QT较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长;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SV、LVEF低于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NT-proBNP、CTnl水平高于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患者的SDNN、SDANN、RMSSD和PNN50水平低于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AMI患者的Tp-Tc、Tp-Te/QT与NT-proBNP、CTnl水平呈正相关,与SV、LVEF、SDNN、SDANN、RMSSD和PNN50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AMI患者Tp-Te心电图特征与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

    作者:谢娅娟;王成;孟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肝内T淋巴细胞在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急性肝损伤(acute liver injury,ALI)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毒物摄入,药物服用不当等原因引起的急性肝细胞损伤,临床表现为急性肝功能障碍.若未能及时去除病因或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急性肝损伤可进展为急性肝衰竭,表现为迅速进展的肝性脑病和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差,病死率高.除了原发病因造成的肝细胞损伤外,多种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及分子均参与了急性肝损伤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张春盼;张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NORE1基因调控胃癌细胞迁移、侵袭及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Ras相关区域家族5(NORE1)基因过表达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将胃癌细胞分为NORE1过表达组和对照组,分别转染人的胃癌AGS细胞和SGC7901细胞,Westren blot检测细胞转染效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Westren blot检测胃癌AGS细胞和SGC7901细胞中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AEG-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转染NORE1过表达质粒后,胃癌AGS细胞和SGC7901细胞中NORE1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细胞AGS、SGC7901的迁移、侵袭能力减弱,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NORE1过表达组胃癌细胞AGS、SGC7901中AEG-1蛋白和MMP-9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 胃癌细胞中NORE1基因可以通过调节AEG-1蛋白和MMP-9蛋白的表达量影响其迁移和侵袭能力.

    作者:朱平;朱秋伟;石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头穴丛刺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头穴丛刺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分析内源性NsCs在缺血性脑损伤后的变化规律.方法 取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造模组、头穴丛刺组,每组各30只.假手术组按照造模组大鼠手术方法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不结扎,术后不做缺氧处理,另外两组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建立大鼠HIBD模型.分别于3 d、7 d、14 d随机选取10只小鼠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5-溴脱氧尿核苷(Brd U)和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数并比较各组结果.结果 造模组、头穴丛刺组两组小鼠3 d、7 d、14 d SVZ区和大脑皮层的Brd U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头穴丛刺组3 d、7 d、14 d SVZ区和大脑皮层的Brd U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造模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组、头穴丛刺组两组小鼠3 d、7 d、14 d SVZ区和大脑皮层的nestin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头穴丛刺组3 d、7 d、14 d SVZ区和大脑皮层的nestin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造模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穴丛刺刺激能够促进HIBD新生大鼠SVZ与大脑皮层区内源性Brd U和NSCs的增殖及迁移.

    作者:李欣慰;金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肺泡灌洗手术前后定量CT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定量CT对肺泡蛋白沉着症(PAP)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手术(BAL)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和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且经过病理确诊为PAP患者150例,患者均经BAL治疗,CT检查资料完整;使用定量CT检测患者像素指数直方图、肺部气体总容积、肺部平均密度数值、肺部总质量和平均CT数值,使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所占预计数值比率(FEV1%),计算一氧化碳弥散数量和弥散系数.并比较手术前后差异.结果 患者经过灌洗手术以后肺部气体总容积有所升高,但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肺部平均密度、肺部CT数值和双肺总质量均明显下降,与手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氧化碳弥散数量和弥散系数均明显上升,与手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FVC、FEV1和FEV1%比手术前略有好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量CT分析PAP患者灌洗前后像素指数直方图、肺部总质量、肺部气体总容积、肺部平均CT数值和密度数值显示,定量CT能够敏感、全面和客观地评估PAP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手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芬;贾九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修复全层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观察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修复全层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为寻找治疗全层肩袖损伤的高效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择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经过临床检查、问诊及影像学检测确诊的全层肩袖损伤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在患者自愿和医生建议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治疗修复全层肩袖损伤治疗组(观察组)和保守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两组患者的诊治效果及肩关节内部结构病变情况进行定期随访.对两组随访成功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VAS评分、Constant肩关节评分、肩关节功能SST评分、肩关节的活动度、疼痛率、治疗后复发率等指标比较.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Constant评分、SS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t=1.572,P=0.094;t=1.741,P=0.068.治疗后1个月:t=1.801,P=0.080;t=1.923,P=0.070);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Constant评分、SST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t=3.669,P=0.027;t=3.863,P=0.014.治疗后1年:t=3.894,P=0.020;t=4.106,P=0.02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1年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9,P=0.028;t=3.438,P=0.023;t=3.688,P=0.016).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年,观察组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5,P=0.046;χ2=3.825,P=0.039).结论 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治疗和保守治疗方法对于全层肩袖损伤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治疗切口创性小,给患者带来的疼痛较低,有利于患者的肩锁关节治疗后功能锻炼,改善肩关节功能,并且治疗后复发率较低,具有快速、有效、疼痛率低及稳固性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波;邵长青;王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PTEN、MGMT及DNA-PKcs表达情况及意义

    目的 观察抑癌基因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DNA直接修复酶(MGMT)和DNA蛋白激酶(DNA-PKcs)在男性乳房发育症(GYN)乳腺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GYN乳腺(GYN组)与22例正常男性乳腺(对照组)中PTEN、MGMT和DNA-PKcs的表达状况.按腺体增生情况将GYN组分为Ⅰ度、Ⅱ度、Ⅲ度,按X线影像表现将GYN组分为弥漫状、团块状和结节状组.分析不同腺体增生情况和X线影像表现的GYN患者乳腺组织中PTEN、MGMT和DNA-PKcs表达情况.并分析PTEN、MGMT和DNA-PKcs的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PTEN、MGMT和DNA-PKcs表达位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核,该3项指标均在GYN组与对照组乳腺中表达,但在GYN组乳腺中表达均低于对照组乳腺中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腺体增生情况中PTEN、MGMT和DNA-PKcs阳性表达率:Ⅲ度>Ⅱ度>Ⅰ度.PTEN阳性表达率:团块状>结节状>弥漫状,MGMT和DNA-PKcs阳性表达率:结节状>团块状>弥漫状;PTEN、MGMT和DNA-PKcs的表达两两之间比较均无相关性.结论 PTEN、MGMT和DNA-PKcs在GYN乳腺中低表达,GM的发生可能与乳腺组织中PTEN、MGMT和DNA-PKcs表达的异常有关.

    作者:管春鸾;胡辉;陶滇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及SP-D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9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期49例,恢复期41例,另选择同时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及SP-D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比较,急性期组相比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表达水平较低,SP-D表达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恢复期组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表达水平较低,SP-D表达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中,与轻症组相比,重症组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表达水平较低,SP-D表达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中患者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及SP-D表达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性(r=-0.81,P<0.05),恢复期组患者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及SP-D表达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0.08,P>0.05).结论 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及SP-D参与了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与发展,且在不同病情患者中呈现出有差异的表达水平.

    作者:王乃志;刘芹;冯涛;蔺景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表达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2年11月到2014年4月分娩的46例患有RDS的早产儿纳入实验组,56例无RDS的早产儿纳入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02例胎龄在24~35周的早产儿外周血单核细胞(PMBC)中GRαmRNA和GRβ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RDS发生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将GRαmRNA表达量<0.083332为GRα-I组,GRαmRNA表达量>0.083332为GRα-II组;GRβmRNA表达量<0.00005241为GRβ-I组,GRβmRNA表达量>0.00005241为GRβ-II组.比较每组之间在氧气罩的持续时间、鼻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到达全肠内喂养时间、脓毒症发作、表面活性剂的使用种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红细胞输血数量水平.结果 RDS组GRα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而GRβmRNA的表达水平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GRαmRNA表达量低的组中更易发生RDS(P<0.05).GRβ-I组的氧气罩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变短,败血症发作及红细胞输血次数减少(P<0.05);GRβ-II组内则具有较高的住院费用(P<0.05).结论 GRαmRNA表达高的早产儿RDS发病率低;GRβmRNA表达低的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随访结果.

    作者:闫凡;黄彩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妊娠高血压产妇临产前凝血系统的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与早产的关系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妊娠高血压产妇临产前凝血系统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度及与早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进行产检生产的49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产检生产的49例健康孕妇作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凝血功能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剖宫产率和早产率.结果 对照组孕妇孕28周和临产前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孕28周时纤维蛋白原(Fg)及D二聚体(D-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Ⅲ(AT-Ⅲ)水平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临产前Fg及D-D水平较孕28周时明显升高,PT、APTT、TT、AT-Ⅲ水平则明显下降,观察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及早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产妇临产前凝血系统异常变化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且剖宫产率和早产率也明显升高.

    作者:李运莲;李华;宋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一氧化氮、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糖尿病听力损害患者血糖控制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与糖尿病听力损害患者血糖控制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将13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照有无听力损害分为T2DM-HI组和T2DM-NonHI组,每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否高于6.5%,分为HbA1c<6.5%亚组和HbA1c≥6.5%亚组.比较HbA1c<6.5%亚组与HbA1c≥6.5%亚组以及T2DM-HI组与T2DM-NonHI组的听力功能检查和生化指标的差异,并统计分析NO、AGEs与T2DM-HI的关系.结果 T2DM-HI组(HbA1c≥6.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内皮素(ET-1)及AGEs显著高于T2DM-NonHI组(HbA1c≥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NO显著高于T2DM-HI组(HbA1c≥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音测听检测显示,T2DM-HI组各频率点均显著高于T2DM-NonH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畸变产物诱发电位检测显示,T2DM-HI组(HbA1c≥6.5%)各频率点显著低于T2DM-NonHI组(HbA1c≥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中,T2DM-HI组(HbA1c≥6.5%)在波V、Ⅰ~Ⅱ间期显著高于T2DM-NonH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O与LDL-C、ET-1及AGEs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AGEs与LDL-C、NO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O、HDL-C为T2DM-HI血糖控制满意的保护因素,而AGEs、ET-1为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O、AGEs与T2DM-HI显著相关,其中NO为其保护因素,而AGEs为其危险因素.

    作者:白承父;刘文莉;帖丽丽;李青转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混旋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板对成骨细胞标志性蛋白mRNA表达及细胞培养环境的影响

    目的 探讨混旋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板(PDLLA/nano-Ha)影响成骨细胞基因可能存在的调控机制,并根据培养环境中钙(Ca)、磷(P)浓度的变化,分析其对培养环境的影响.方法 将PDLLA/nano-Ha制备成一定大小消毒备用.接种第四代胎鼠颅骨细胞到各组材料中,培养,隔日换液.分别在换液后第4、7、14、21天收样.提取总RNA-70℃保存备用.根据GenBank中鼠 β-actin mRNA、ALP mRNA、Col-ⅠmRNA、Cbfα1 mRNA和BGP mRNA全序列,应用Clone Manager设计引物,Ca、P含量检测采用收集第2、4、6、8、10、12、14、16、18、20天的培养液各10 ml,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Ca、P吸光度值,绘制工作曲线,计算Ca、P离子浓度.结果 在第4、7、14、21天时,PDLLA/nano-Ha组成骨细胞Cbfα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在第7、14、21天时,PDLLA/nano-Ha组成骨细胞Col-Ⅰ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第4、7、14天时,PDLLA/nano-Ha组成骨细胞ALP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第4、7、14、21天时,PDLLA/nano-Ha组成骨细胞Cbfα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培养环境中Ca含量检测显示除第16天、第18天外,PDLLA/nano-Ha组培养液中Ca离子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第14天后突然降低,PDLLA/nano-Ha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磷酸盐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在第6天,第8、10、12、14、16天时PDLLA/nano-Ha组培养液中磷酸盐含量低于对照组,第16天时差异显著(P<0.05),PDLLA/nano-Ha组下降幅度略高于对照组(P>0.05),第4天时缓缓升高,14天时再次大幅降低,在第16天时低,PDLLA/nano-Ha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18天后两组磷酸盐含量均缓缓上升.结论 增殖后期与分化早期PDLLA/nano-Ha能不断促进成骨细胞分化,而在分化晚期(矿化期)却降低了细胞分化的速度.同时PDLLA/nano-Ha还通过改变培养液钙磷浓度促进成骨细胞分泌的体外基质矿化.

    作者:许莹莹;王敬;韩尚志;张兴乐;王鹏;时静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18 F-FDG PET/CT在IgG4相关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IgG4 相关性疾病(IgG4 related disease,IgG4 - RD)是近年来逐渐被大家认识的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被称为 IgG4 系统性疾病,2010 年被正式命名为IgG4 相关性疾病[1,2].病理特征为以 IgG4 阳性浆细胞为主的淋巴浆细胞浸润,同时伴有席纹状纤维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阻塞性静脉炎等[ 3,4].IgG4 - RD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或组织,临床上可仅有一个器官被累及,也可以相继或同时多个器官(包括泪腺、甲状腺、腮腺、颌下腺、肺脏、胰腺、胆道、肾脏、精囊腺等)受累[5,6].临床工作中,IgG4 - RD 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本文对18 F - FDG PET/ CT 在 IgG4 -RD诊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俊;张抒欣;杨园园;杨吉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水平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消化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腹患者水的病例信息,将入选患者分成轻、中、重度低钠血症组三组.观察低钠血症程度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低钠血症程度与肝硬化并发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的关系,以及低钠血症程度与短期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与轻度低钠血症患者相比,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中Child-Pugh分级程度明显增加(χ2=17.01,P=0.00);重度低钠血症患者中肝性脑病发生率(52.63%)较轻度(18.18%)、中度(35.29%)低钠血症患者明显升高;重度低钠血症患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发病率(52.63%,26.32%)较轻(18.18%,3.64%)、中度(35.29%,5,88%)低钠血症患者的发病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低钠血症程度加重,患者短期病死率明显升高(χ2=5.39,P=0.07).结论 低钠血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血钠水平可作为评估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王慧卿;林叶;严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miR-221通过靶向PDCD4影响肾细胞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miR-221在肾细胞癌中靶向PDCD4影响肾细胞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 取生长状态良好的A498细胞,用lipo2000进行转染,实验组转染miR-221模拟物(mimics),对照组转染空白的miRNA.利用基因芯片对收集的肾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检测;通过MTT和侵袭实验检测过表达miR-221对肾细胞癌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的影响;通过q-PCR检测下游靶基因PDCD4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miR-221在肾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过表达miR-221后能够促进肾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使PDCD4表达降低.结论 miR-221可以通过靶向PDCD4影响肾细胞癌细胞A498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从而影响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程立;程帆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