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舟
目的:研究分析接受骨科手术患者在围术期期间开展加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本院由于骨性关节炎而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40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开展FTS围术期护理,而对照组则实施传统常规的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观察组患者中术后并发症率显著降低(P<0.05),经过术后随访显示HSS分数显著较高(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膝关节置换的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运用加速康复理念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提升HSS分数.
作者:魏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护理风险及应对策略.方法 :以2016年为界限,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120例呼吸内科患者为观察组,2015年6月-2016年5月12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护理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针对护理过程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合理护理应对策略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护理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期间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9.51%的发生率(P<0.05).结论 :呼吸内科护理中,对护理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合理应对措施可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易晨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四妙勇安汤治疗痛风与抗痛风药等效性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2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1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抗痛风药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四妙勇安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另外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痛风患者四妙勇安汤的治疗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不仅能缓解患者的痛风病症,且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尿酸,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方先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病人护理,而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天增加特定量的康复护理训练.结果 :实验组的各项评估指标由(12±10)变为(7.2±2.8),而对照组由(11±9)变为(5.2±1.1),对于康复护理训练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可改善患者的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脑梗患者的康复是一个较为漫长的时间,在康复过程中要采去多种康复护理使患者能够更快、更好的康复.
作者:张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个性护理在急性心急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院前急诊护理,观察组使用个性化的护理手段进行院前急诊护理.结果 :观察组在出诊反应时间、急救、入院时间方面短短于对照组,在转运成功、急救成功和护理满意率方面高于对照组.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急性心急梗死患者院前抢救与护理干预中,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周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本文就直观式健康教育模式在骨科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在2017年1月--8月收治的94例骨伤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n=47)与参照组(n=47),对实验组施以直观式健康教育,对参照组施以常规健康教育,较比二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及锻炼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锻炼依从性高于参照组(97.87%>80.85%),实验组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在骨伤患者的功能锻炼中开展直观式健康教育,可使患者的锻炼依从性得到显著提高,有助于其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方旖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尿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中药:口服八正散,每天1剂,分早晚服下,7天为1个疗程.前3天根据临床经验(我院尿培养+药敏提示95%以上为大肠埃希菌感染,盐酸左氧氟沙星针和阿米卡星针均敏感,三代头孢菌素类大部分耐药)应用西药:盐酸左氧氟沙星针0.4g+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或阿米卡星针0.4g-0.6g+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天,第4天根据尿培养+药敏结果决定是否更换静脉滴注药物.根据病情连用5-7天为一疗程(肾功能异常根据尿培养+药敏改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1个疗程后停用西药继续口服中药八正散巩固治疗1个疗程.结果 治愈率99%,显效率1%,无效率0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尿道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马效伦;陶国强;毛澄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管理针对院内感染控制的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0病患作为本次报告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常规性护理措施搭配细节化护理管理,分析和对比两组病患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与院内感染发生机率.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病患而言,观察组病患围手术期的院内感染发生比率更低且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更高,其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给予细节化管理可以充分降低和控制手术病患围手术期的院内感染发生机率,进一步提高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非常值得手术室内护理工作应用和推广.
作者:韩珊珊;田莹;武美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头颈外科手术的糖尿病病人的护理细则,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C例A年~B年头颈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成人患者,除常规护理外,采取心理疏导、疼痛控制、全身营养、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和健康教育的综合护理模式.评估疼痛度、切口感染、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除D例头颈肿瘤患者病情严重抢救无效,其余患者院内和出院后生活质量明显更高,随访0.5~1年,均未发现护理并发症.结论 精心的术后护理加之有针对性的对糖尿病合并患者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总体满意度.
作者:吴燕君;骆文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采取高频通气和一氧化氮吸入联合方案治疗MAS合并PPHN患儿,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本文将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例MAS合并PPHN患儿,所有患儿均采取高频通气(HFV)及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对患儿进行气道护理及病情监测.结果 :所有患儿治疗3d后均好转出院,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MAS合并PPHN患儿进行高频通气结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时,应加强护理配合,做好病情监测,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方灿然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肝胆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96例患者被分为各48例的观察组和参考组;参考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康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参考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参考组患者,并且住院时间也同样短于参考组患者,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然低于参考组患者,此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术后康复较快,并且术后并发症得到更好的控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田海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对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2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10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军用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检测,对比检测结果差异,分析尿微量蛋白对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4.11%,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两组尿转铁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微量蛋白李娜呵检验对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董军波;陈学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胆石症经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后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我院、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石症患者64例,依据入院秩序,将单、双号入院者分别设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依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个体化术后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收集中转开腹、护理满意度、不同时间点(术前、术后第1天、出院前)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术后并发症等,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⑴剔除4例,93.75%(60/64)的受试者完成研究.⑵护理满意度:观察组18例为优,12例为良,1例为差;对照组9例为优,14例为良,6例为差.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良率96.77%,高于对照组的79.31%(P<0.05).⑶视觉模拟总积分:组间对比,两组术前、出院前相当(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内对比,术前高于术后第1天、出院前,术后第1天高于出院前(P<0.05).⑷观察组总并发症率12.90%(4/31),低于对照组的48.28%(14/29)(P<0.05).结论 :胆石症经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后个体化护理有助于患者康复和护患和谐.
作者:刘春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个体化饮食护理干预后的营养状况.方法 :以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个体化饮食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中,营养正常的患者占77.78%,对照组占41.67%,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个体化饮食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作者:张浩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文护理关怀对肾结石手术患者健康知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肾结石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接受人文护理关怀,对比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的中心是以人为主,将人文关怀运用在护理工作中,对整个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为增加,这一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廖吉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对比治疗泪道阻塞时联合泪道KTP激光和不联合激光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到2017年3月间收治的泪道阻塞患者共14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数字的奇偶性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为70例,对照组中的患者接受不联合激光手术治疗,研究组的患者则是接受联合泪道KTP激光术治疗,对比并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之前、手术之后1个月、手术之后3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的分泌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4.29%(52/70),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95.71%(67/70),差异显著且能够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每一个时间段的泪膜破裂时间对比差异并不显著,无法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泪液分泌量对比于治疗之前的差异并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1个月,泪液分泌量相较于治疗之前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泪道激光联合引流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疾病的效果显著,能够避免对患者的眼表产生负面影响,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彭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正颌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及术中护理干预的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正颌外科手术患者7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人数相同(各39例),对照组患者及实验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术前术中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密切熟练的配合是确保正颌外科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作者:曹胜囡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64例用作对象实施研究,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2)选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n=32)选用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比分析这两种护理服务的临床运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服务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对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研究参与对象为80例产检孕妇,均为我院2017年1月份到2018年1月份收治.80例孕妇均实施B族链球菌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分成阳性组以及阴性组.对两组孕妇的妊娠情况进行观察,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与阴性组相比,阳性组的宫内感染、胎儿窘迫、早产、羊水污染、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阴性组相比,阳性组的新生儿宫内感染、新生儿肺炎、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窒息较高,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妇妊娠晚期发生B族链球菌感染,可对孕妇的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可导致新生儿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增加,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的重视,尽早予以干预.
作者:林文静;温高静;周秀静;黄志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定期口腔护理模式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78例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定期口腔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DI(软垢指数)、GI(牙龈指数)、PIT(牙齿菌斑指数)、PIB(托槽围菌斑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DI、GI、PIT、PIB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定期口腔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口腔正畸固定矫治的效果,患者接受能力较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成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