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出血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预防效果观察

张露

关键词:综合护理, 产后出血, 预防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运用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这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产后2h和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产后出血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运用于血液透析病人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运用于血液透析病人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2例进行研究分析,将9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为两组患者采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实验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保证患者在治疗中的情绪稳定,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率和满意度,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陈勤;侯云龙;费微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注射亚甲蓝治疗癌性疼痛一例

    癌性疼痛,或称晚期癌痛是造成癌症晚期患者痛苦的主要原因之一,癌痛有多种治疗方法,其中药物治疗是主要、常用的措施,但对于晚期顽固性癌痛患者,单纯使用药物已经不能很理想的控制疼痛,目前有许多报道称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术治疗以胰腺癌为首的顽固性腹痛效果较理想,此次我们汇报一例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注射亚甲蓝治疗肾癌晚期引起的顽固性腹痛.

    作者:孟琦;李仁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相关护理体会.方法:从2017.1月到2018.1月来我院进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病患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80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采用整体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之后,在疼痛评分的对比上,跟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数值比较低;在活动能力的评分上,观察组活动的评分跟对照组相比,其数值较高;而在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对比上,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比较低(P<0.05).结论:对使用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病患采用整体护理的方法进行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任洁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二甲双胍在Ⅱ型糖尿病合并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二甲双胍为一种双胍类衍生物降糖药,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Ⅱ型糖尿病.近年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具有降低患者罹患肝细胞肝癌的风险的作用,但其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从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对二甲双胍在肝癌中的应用及其机制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林怡君;申雯嘉;雷雨莹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式以及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8年01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临床护理中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成立护理安全追踪管理小组,分别实施个案跟踪和系统跟踪方式,针对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制定改进措施,并对追踪效果进行反馈.观察分析干预前后护理质量评分、管理水平评分、安全性评分情况.结果:在实施追踪管理法后,护理质量评分、管理水平评分以及安全性评分均明显高于追踪管理法应用前,护理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结论: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追踪管理法,针对护理中的不良事件进行不断改进,有利于提升护理安全管理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韦德云;李秘;吴宗碧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阿奇霉素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讨阿奇霉素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8例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实验组(n=44)患儿予以阿奇霉素治疗,对参照组(n=44)患儿予以红霉素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1.82%;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5.00%;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安全又有效,较比红霉素更显优势.

    作者:武志军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髌骨骨折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应用在髌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之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髌骨骨折80例纳入本次研究范围之内,第一组40例患者常规基础护理,第二组40例患者行循证护理,对护理效果展开分析和对比.结果: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中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第一组,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中治疗优良率均明显高于第一组,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髌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之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的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康复,进而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艳妮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抗生素残留的危害及防控措施研究

    畜产品作为人们健康饮食金字塔重要组成,其能够为人体提供蛋白质和各类微量元素,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一些畜牧养殖业为从中牟取暴利,利用抗生素促进动物生长,减少动物生长周期,扩展畜产品销售渠道.但是通过抗生素促进动物生长导致畜产品中抗生素残留量提升,对于食用者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本文将分析抗生素残留的危害,同时规划一系列防控措施,确保我国畜产品加工能够满足食品安全许可要求.

    作者:胡波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 研究对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实施系统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相关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意义上的护理,实验组则采取系统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实施系统护理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后续的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璐;何孙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X线斜位摄影诊断膝关节骨折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斜位X线摄影在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07例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常规阳性侧位X线片(肱骨放射状固定)进行治疗.对于膝关节的软组织肿胀,疼痛是明显的,并且可以倾斜地进行倾斜的屈曲和伸展.对比观察相应的X线表现,2例股骨髁间骨折,5例肱骨骨折,15例胫骨平台骨折,7例单纯髁间肱骨骨折,3例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结果 普通阳性侧位摄影是诊断四肢骨关节基本,初步的常规检查方法.为了防止漏诊,应在创伤患者的必要检查项目中加入斜位摄影.阳性侧向斜位摄影对膝关节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结论 膝关节伤患者应采用阳性斜位成像治疗,这是诊断中线膝关节骨折的首选方法.

    作者:高晓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扁桃体切除术后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扁桃体切除术后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 ~2018年10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并行扁桃体切除患儿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术后1~3d的疼痛评分及伤口出血情况.结果:经过综合性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儿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术后伤口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扁桃体切除术后患儿中,可有效缓解患儿术后伤口疼痛,减少伤口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预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吴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飞秒激光屈光术治疗近视眼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屈光术治疗近视眼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行飞秒激光屈光术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术后1个月复查屈光度,达到术前佳矫正视力的有699眼(99.6%),所有患者未出现瓣膜游离、破碎、变形等严重并发症,也未出现角膜的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飞秒激光屈光术治疗近视眼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手术配合,提高手术成功率,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伏丽珍;张媛媛;李跃祖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医务社会工作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

    作为一个第三方组织来协调医患互动,医务社会工作者在综合医院、儿童医院或者诊所、慢性病医院以及医学康复保健机构中实施社会工作.医学社会工作者把握医学模式的社会化转变,从医患互动的社会心理因素入手,配合医改政策,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病人排忧解难,指导患者合理就医,充当着医患互动的润滑剂作用,从而保证医生诊疗工作的高效率运行,推动医疗卫生服务的人文关怀,促进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作者:李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

    目的 研究整体化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B组采用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率,护理前后血糖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护理投诉事件.结果 B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率高于A组(P<0.05).两组护理后血糖和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且B组改善幅度较A组高(P<0.05).B组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整体化护理干预方式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投诉事件,值得推广.

    作者:张鲁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两种微创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微创手术方式(LC+LCBDE和ERCP/EST+LC)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0年2月到2018年10月所收治的1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本文的A组,为所有患者均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LCBDE)进行治疗;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1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本文的B组,为所有患者选择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做比较.结果 治疗以后本文A组患者的一次取石成功率为93.33%(14/15),B组患者为93.33%(14/15),P>0.05,两组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A组患者为6.67%(1/15),B组患者为6.67%(1/15),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本文A组患者相对B组患者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进行治疗时,为患者选择LC+LCBDE和ERCP/EST+LC两种手术方案均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从经济效益和住院时间角度而言,LC+LCBDE手术方案相对更为理想,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和更少的费用中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因此可推荐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张孝良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是常见的眼科急性致盲性眼病之一,若不及时正确诊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将受到严重影响.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功能,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显得至关重要,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聂利娇;李瑞庄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芬太尼处理,观察组采取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手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是5.4±3.0、7.8±3.6、13.4±3.8,对照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手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是10.4±3.3、12.1±2.6、21.3±4.3,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是13.9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是30.23%,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采用瑞芬太尼临床效果显著,能够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森林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浅述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对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3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护理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结果:这些患者中临床治愈的有89例,好转的有4例.孕产妇和新生儿都健康平安,也没有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出现.结论: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通过有效的隔断母婴传播,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人在生产中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减少,为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作者:陈双双;王喜红;洪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定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应用于骨科下肢手术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应用于骨科下肢手术的效果.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选择本院行骨科下肢手术治疗患者96例作为资料,依据麻醉剂量分组各48例,均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其中高剂量组为0.8μg/kg,低剂量组为0.6μg/kg,观察各组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泵入前两组麻醉镇静评分均较低,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泵入后不同时间段低剂量组麻醉镇静评分提升,但维持在良好稳定状态,而高剂量组麻醉镇静评分提升过高,两组评分差异显著,P<0.05;低剂量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与高剂量组20.83%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骨科下肢手术中采用0.6μg/kg右美托咪定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方案可保证良好的镇静效果,且减少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麻醉可靠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郑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选取来我院就医的71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n=35例)和参照组(n=36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参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14%显著优于参照组80.56%,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7.78%,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永寿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