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利娇;李瑞庄
作为一个第三方组织来协调医患互动,医务社会工作者在综合医院、儿童医院或者诊所、慢性病医院以及医学康复保健机构中实施社会工作.医学社会工作者把握医学模式的社会化转变,从医患互动的社会心理因素入手,配合医改政策,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病人排忧解难,指导患者合理就医,充当着医患互动的润滑剂作用,从而保证医生诊疗工作的高效率运行,推动医疗卫生服务的人文关怀,促进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作者:李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两种用药的方法 ,对于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情况治疗的使用成本.方法选取某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孕妇100例,按照平均的方法把所有孕妇分为两组,分别以观察和对照进行命名,每组50例孕妇.其中对照组孕妇给予益血生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孕妇给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治疗效果以及成本相结合分析,明显好于对照组孕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孕妇,给予其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进行疾病的治疗,成本相对较低,值得医疗机构使用.
作者:陈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析对新生儿采取抚触保健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儿科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7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为A组和B组,前一组采取常规护理,后一组采取抚触保健护理,比较两组体格发育情况和胆红素水平.结果:护理后,B组体格发育状况优于A组,胆红素水平低于A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抚触保健护理应用到新生儿中有助于促进体格发育,改善胆红素水平,值得采纳.
作者:喻红君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朋朋;鹿海珍;王夏梅;焦扬;任允;于秀娟;郑灵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析把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急救过程之中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把本医院从2017年7月到2018年5月收治的74例脑出血病患作为此次研究的探析对象.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把74例病患分成了试验组、参照组各37例病患.参照组37例病患的护理模式是常规模式,试验组37例病患的护理模式是预见性护理.把这两个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状况与神经功能状况当做此次研究的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37例病患的并发症明显比参照组病患的少,NIHSS量表评分明显比参照组病患低,二者比较得出P小于0.05的统计学结局,有进一步探析的重要价值.结论:把预见性护理应用在脑出血病患急诊急救过程之中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预后.
作者:龚文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生育的安全问题也成为热点话题之一.孕前体质指数超重或肥胖以及孕期体重增加体重过多是影响母亲及其后代的重要问题.该文对孕前体质指数超重、肥胖及孕期增加体重过多与母儿不良结局进行探讨,提示临床上应该重视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随访.
作者:鲁晶泉;朱启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在宫腔镜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采用宫腔镜治疗的6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腔镜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的围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亚群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芬太尼处理,观察组采取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手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是5.4±3.0、7.8±3.6、13.4±3.8,对照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手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是10.4±3.3、12.1±2.6、21.3±4.3,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是13.9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是30.23%,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采用瑞芬太尼临床效果显著,能够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森林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成人股骨头坏死应用MRI检查法的诊断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本院接诊的股骨头坏死病患120例为研究对象,将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n=60).试验组接受MRI检查,对照组接受CT检查.分析两组的检查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试验组的早、中期诊断准确率和总诊断准确率比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的晚期诊断准确率为100.0%,同对照组的96.15% 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MRI检查法对成人股骨头坏死病患进行诊断,可获得较为准确且有效的诊断信息,能够为患者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冯颖颖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对急性心包炎临床症状表现以及心电学特点进行研究.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急性心包炎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选择的方式抽选24位急性心包炎病人,对他们的临床症状、心肌酶谱以及心电学演变的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急性心包炎和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症状的表现、特点、心电图的表示以及心肌酶谱都有一定的差异.结论:急性心包炎病人可以按照临床症状的表现、心肌酶谱以及心电学等方面的演变来进行诊断,这种方式适合临床医学研究的判断.
作者:闫珩;郭宏;乔玉红 刊期: 2019年第12期
本文探讨了心内科如何采取介入治疗护理,以及其中所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安全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为此笔者选取了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的病例,其中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为70例,用随机选取的方法确定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每组均为35例,并对他们分别采用了传统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的护理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对他们采用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于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满意度进行了统计.根据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要好于对照组,从治疗的依从性和患者的满意度来看,均比对照组要高,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该统计结论,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介入治疗,可以降低护理中的风险性,并降低并发症产生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江维 刊期: 2019年第12期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发生于青壮年男性的一种良性病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正常变异心电图,其中较低的R波振幅、较高的ST段抬高都是支持急性心肌梗死的理由,在临床上极易漏诊和误诊,常伴有胸痛、心前区部分不适、心悸、胸闷等症状.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常以J点(在QRS复合体与ST段交界处)、ST段呈凹面向上或上斜型抬高为特征.在急诊室常有12%的胸痛患者在心电图上的表现为早期复极综合征,这便常常成为医生的挑战[1].本文报道了急诊患者疑似心肌梗死但实际诊断为早期复极综合征1例,便于使得临床医生对于早期复极综合征有更深刻的了解.
作者:王誉旋;杨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无痛人流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10月本科接诊的无痛人流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每组各有45例.研究组实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麻醉苏醒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比对照组的46.67% 低,P<0.05.研究组的麻醉苏醒时间为(1.08±0.19)min,比对照组的(1.56±0.32)min短,P<0.05.结论:利用护理干预措施对无痛人流患者进行施护,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术后麻醉苏醒,建议采纳.
作者:冯璐璐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析中医辨证施护干预用于胃脘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依次提供常规护理、中医辨证施护.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总疗效为93.3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0%,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脘痛患者施以中医辨证施护效果可靠,能促进康复,值得推荐.
作者:潘俊;梁丹;欧阳志萍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研究精细化管理在牙体牙髓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共114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57)和对照组(n=57),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则对常规护理模式采用精细化管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8.25% 远高于对照组的78.9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4.74% 远高于对照组的77.19%,数据组间对比结果为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细化管理在牙体牙髓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效果.
作者:阮靓 刊期: 2019年第12期
本文结合医院行政管理现状,通过构建医院内部风险管理平台,针对医院行政管理存在的风险问题及成因,对其风险控制与解决方法进行研究,以促进风险管理在医院行政管理中的运用,提高医院行政管理水平.
作者:王丽琼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计划生育门诊的人流术患者中流产关爱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抽选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计划生育门诊做人流术的患者(80例)做研究,随机分为乙组(40例)、甲组(40例).乙组行常规流产指导,甲组行流产关爱服务,总结避孕措施正确、知晓避孕知识、满意度、再次人流率、并发症.结果:甲组患者的避孕措施正确率、知晓避孕知识率、满意度、再次人流率、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优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计划生育门诊的人流术患者中.流产关爱服务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的避孕措施正确率、知晓避孕知识率、满意度,并降低再次人流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龚明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析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45例脑动脉硬化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经治疗后TC、TG与LDL-C水平显著下降,且HDL-C水平呈上升趋势.结论:在脑动脉硬化患者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可通过调控患者血脂水平改善其摒弃,故值得应用.
作者:董晓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与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共74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设定观察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设定对照组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手术过程指标、Harris评分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观察组下地行走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两组无数据显著差异(P>0.05).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的综合条件,优先考虑全髋关节置换术,但对于身体条件较差,活动需求不强的患者,可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作者:么之鹏;贾少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 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及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及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综合护理及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四联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四联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琴;粟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