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细化管理在牙体牙髓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阮靓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牙体牙髓病,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精细化管理在牙体牙髓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共114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57)和对照组(n=57),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则对常规护理模式采用精细化管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8.25% 远高于对照组的78.9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4.74% 远高于对照组的77.19%,数据组间对比结果为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细化管理在牙体牙髓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效果.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分析

    目的:对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探讨,分析其管理应对方案.方法:将2018年02月份至2018年12月份的手术室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将管理前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为对比组,并展开常规护理;将管理后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为观察组,分析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结果:观察组中总护理安全事故为2例,发生率为0.26%;对比组中总护理安全事故为17例,发生率为22.67%,组间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通过探究手术室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展开分析,能够防止发生手术室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出现,给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以实现提升护理满意度的目的 .

    作者:张倩;詹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标探究并分析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国心内科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回顾性的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48例患者当作对照组,另将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的48例患者当作观察组,比较两中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7.08%,(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在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同时,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被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作者:任晓菁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引入心理护理的作用

    目的 针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开展心理护理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了2017年1月至2018年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病患200人,对所有病患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与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方式.结果 对比两组病患,观察组中病患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本次研究证明了针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给与心理护理方式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张燕;郭荣荣;任映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在产妇分娩护理中采取助产士一对一的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产妇均采取常规的分娩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则采取助产士一对一的全程陪护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95.35%,较对照组的74.42% 具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产妇各个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结论:针对分娩产妇采取助产士的全程一对一陪护下的人性化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产妇产程进展,可提升产妇经阴道自然分娩率.

    作者:张美华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护理要点以及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40例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皮下硬结率、皮下出血率进行详细记录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皮下出血率以及皮下硬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时,应做好注射前准备,合理选择注射部位,在抽取低分子肝素钠溶液排气后再抽入0.02ml的空气,并采用垂直注射方式,根据患者用药情况严格控制按压时间,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皮下出血率以及皮下硬结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史曙丹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反跳疼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疼痛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18年5月~2018年11月,共60例患者,使用椎间孔镜下摘除突出的染色髓核.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实验组术后采用中药熏蒸+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术后行一般康复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三天、治疗后一周、治疗后十天的NRS疼痛评分分别为3.71±0.13、2.62±0.21、1.83±0.15,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反跳疼痛,具有疗效.

    作者:任淑;刘冬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流产关爱服务在计划生育门诊人流术者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计划生育门诊的人流术患者中流产关爱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抽选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计划生育门诊做人流术的患者(80例)做研究,随机分为乙组(40例)、甲组(40例).乙组行常规流产指导,甲组行流产关爱服务,总结避孕措施正确、知晓避孕知识、满意度、再次人流率、并发症.结果:甲组患者的避孕措施正确率、知晓避孕知识率、满意度、再次人流率、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优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计划生育门诊的人流术患者中.流产关爱服务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的避孕措施正确率、知晓避孕知识率、满意度,并降低再次人流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龚明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自由体位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剖宫产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目的 分析自由体位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剖宫产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100例孕产妇,根据分娩体位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给予对照组卧位体位分娩,给予观察组自由体位分娩.回顾分析两组孕产妇临床资料,对比分娩方式、总产程时间、疼痛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组间差异呈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X2=4.0000).比对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与疼痛程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对于满意度,观察组明显更优,组间差异呈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自由体位,大大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满意度,作用效果显著.

    作者:范丽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价值分析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老年股骨颈骨折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老年股骨颈骨折很容易导致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临床上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主要是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内固定进行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

    作者:孙彩霞;李洪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COPD康复期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呼吸肌功能锻炼在COPD康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COPD康复期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给予3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3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及护理质量.结果 干预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康复期患者实施呼吸肌功能锻炼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并提高护理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精细化管理在牙体牙髓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精细化管理在牙体牙髓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共114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57)和对照组(n=57),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则对常规护理模式采用精细化管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8.25% 远高于对照组的78.9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4.74% 远高于对照组的77.19%,数据组间对比结果为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细化管理在牙体牙髓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效果.

    作者:阮靓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分析结肠镜肠道准备中进食低渣饮食的效果

    目的:探讨结肠镜肠道准备中进食低渣饮食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0例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健康检查者的资料,根据进食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进食流质饮食,观察组在结肠镜检查前24h晚餐进食低渣饮食.分析对比两组的肠道清洁度、低血糖发生率和睡眠-舒适度.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度和睡眠-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肠镜肠道准备过程中,可进食低渣饮食,不仅可以保证患者睡眠质量和舒适度,还能够有效防止低血糖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粟玲;张琴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全程护理运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效果观察

    本文探讨了心内科如何采取介入治疗护理,以及其中所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安全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为此笔者选取了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的病例,其中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为70例,用随机选取的方法确定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每组均为35例,并对他们分别采用了传统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的护理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对他们采用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于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满意度进行了统计.根据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要好于对照组,从治疗的依从性和患者的满意度来看,均比对照组要高,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该统计结论,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介入治疗,可以降低护理中的风险性,并降低并发症产生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江维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取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疾病健康知识掌握中优良率为93.02%,较对照组的67.44% 具有显著优势(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LSIA评分、PSQI睡眠质量评分均较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LSIA评分、PSQI睡眠质量评分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过程中采取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健康教育值得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丁玲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行肺动脉血管造影的诊断效果.方法:对接受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24例肺动脉栓塞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探讨.结果:24例病人在螺旋CT图像中提示1321支肺动脉,在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叶肺动脉以及段肺动脉和亚段肺动脉等均提示有不同程度栓塞,共计282支(21.35%);中心型充盈缺损56例、偏心型充盈缺损132例、附壁血栓14例、完全阻塞型充盈缺损80例.结论:在肺动脉拴塞临床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行肺动脉血管造影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高、无创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对于肺动脉栓塞病人的及时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朱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多模式教学法在生物技术药物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药物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模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本文分别对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和开放式教学法这几种模式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论述.

    作者:许维恒;曹岩;邱磊;解方园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呼吸内科临床诊断及治疗78例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呼吸内科临床诊断及治疗78例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78例疑似重症哮喘患者,通过呼吸内科临床诊断进行病情分析,并给予综合治疗.统计诊断正确率、治疗有效率,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呼气流量峰值(PEF)、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患者的诊断正确率为100.00%(78/78),治疗有效率为94.87%(74/78).患者治疗后呼气流量峰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优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临床症状可有效确诊重症哮喘,综合治疗则能保证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主要体征指标,可予以重视和推广.

    作者:陈彩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专科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影响分析

    目的 主要围绕在治疗甲状腺患者期间采用专科临床护理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总结经验.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10~2017.9在我院诊治的100例甲状腺患者,通过分段随机化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采用专科临床护理,将两组结果 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知识认知率、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手术相关知识认知率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 采用专科临床护理比常规临床护理在治疗甲状腺患者期间效果更理想,有效提升手术相关知识认知率,患者满意度得到改善,推广价值高.

    作者:王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

    目的:近年来我国各大医院的心内科总是出现风险事件,为了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本文研究了造成风险事件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总共有76例,并且都是在心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这些患者住院的时间都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之间,对其中的38例患者运用一般的护理方法,其他的38例患者除了进行基本的护理工作外,还要根据文章提出的改进措施,实施预防风险护理,我们把前者叫做一般组,把后者叫做预防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护理后,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调查研究显示心内科风险事件频发的因素有很多种,文章也对此提出了有效措施进行护理工作的改进.在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上,预防组高于一般组;在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投诉事件发生的概率上,预防组要低于一般组.结论: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通过各种方式来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并教育护理人员学会必要的沟通技巧,多对患者进行人文性的关怀,不断完善心内科管理制度,适当对患者及其家属给予健康方面的教育,能够有效降低心内科护理工作中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谌慧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总结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在肺结节诊断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1月,共有46例肺结节疾病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回顾分析不同患者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相关资料.结果: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良性病变22例,恶性病变24例,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在CT平扫CT值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扫描60sCT值方面,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在影像学资料表现方面同样具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能够较为准确的对肺结节做出诊断与鉴别,进而为肺结节疾病的早期治疗干预提供依据,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