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损伤患者转出ICU过渡期护理的现状

马杨静

关键词:颅脑损伤, ICU, 过渡期护理
摘要:颅脑损伤是指头部由于突然受到强烈的外力作用而导致的,脑组织受到严重的损伤,以及再灌注损伤和各种因素而造成的伤害,终导致脑水肿.由于此病病情复杂而且突发状况多,因而刚接受治疗和护理都在重症监护室 (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当患者的病情逐步平稳后从 ICU 转移至普通病房进行治疗,仍需一段时间的高质量的护理,若这种护理的连续性遭到破坏,极有可能导致患者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升高,甚至重返 ICU,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1].随着国际社会对医疗不良事件的警觉意识和相关研究的升温,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过渡期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本文对当前颅脑损伤患者转出 ICU 过渡期的研究及现状的综述,为促进国内深入开展 ICU 过渡期护理提供参考.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军事训练伤病总体治疗及预防原则

    针对军事训练伤病总体治疗以及预防进行分析,阐述了军事训练的特点,同时分析了军事训练的总体治疗原则,内容分别包含骨、关节伤病,软组织损伤和炎症.总结了如何对军事训练伤病进行预防,内容有:制定训练计划,医学监督和教育.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为军事训练伤病的总体治疗提供一定帮助.

    作者:李红彬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在小儿外科护理过程中基于以家庭为中心护理观念下实施护理操作的价值.方法:于我院小儿外科2018年2月--2018年10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以家庭为中心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操作,以家庭为中心组在以家庭为中心的观念的指导下实施护理方案.结果:以家庭为中心组患者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为优越,且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给出的评价较高.结论:应尽量坚持以家庭为中心观念的指导,在护理小儿外科患者的过程中,予以其家庭的温暖和关怀,迎合人性化护理服务的需求,逐步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孙丽丹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神经外科介入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介入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观察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疗法,对照组45例实施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数量多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数量少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是介入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神经外科介入手术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病痛,可以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再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小儿肺炎治疗中两种吸痰方法的应用对比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治疗中两种吸痰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经鼻腔或者口腔吸痰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气管内吸痰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实施吸痰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分别是(92.5±2.7)、(97.8±1.8),对照组患者实施吸痰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分别是(92.4±2.5)、(94.2±1.5),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气管内吸痰,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伟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风险评估护理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管理水平的关键性指标是护理质量,临床护理管理环节是否严谨是护理质量优劣的关键点.在风险发生前规避其发生风险是风险评估护理管理的主要内容,能够保证临床护理的安全水平.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具有病情复杂且发病急的特性,实施风险评估管理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能够保证患者的安全

    作者:战枫;王雅倩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血气生化仪与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急诊生化检验应用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分析急诊生化检验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血气生化仪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接诊的82例患者,均抽取动、静脉血,分别采用血气生化仪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钠、钾、氯离子指标水平,分析不同检测方法指标水平差异及相关性.结果:血气分析仪检测血液样本的钠、钾、氯离子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钾离子浓度采用不同仪器检测结果呈正相关(r=0.971),钠离子浓度呈正相关(r=0.952),氯离子浓度呈正相关(r=0.918),两种仪器检测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检测钠、钾、氯离子中虽然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的标准与血气生化仪检测的浓度有所差异,但均为正相关,血气生化仪还具有检测速度快,有助于监测患者病情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申月恒;毕晓洁;赵晓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预防CT强化扫描中造影剂副反应的影响分析

    增强CT扫描以期显著增加组织的密度差,提高病变检出率而被日益广泛的应用.但增强扫描所用的造影剂却有一定的副反应,尤其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因此,CT增强检查患者特别需要综合性护理,使其在生理、心理需求方面得到高度的重视和关注.

    作者:刘玉莲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现状分析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并对现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 ~2018年8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的围手术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进行术前访视,对照组则不进行术前访视.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100例手术患者进行测量.采用我院自拟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在术后第1d对1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SAS评分以及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接受术前访视后,进入手术室后的SAS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手术室的护理满意度平均分为99.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分9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访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提升患者对手术室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殷逸雯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胸痛中心建设对STEMI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建设对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参照中国胸痛中心要求建立标准版的胸痛中心,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行急诊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143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行急诊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272例作为观察组,在胸痛中心成立之前,按常规流程进行救治,观察组按照胸痛中心流程进行救治.采用回顾性非同期队列研究方法,观察两组STEMI患者的一般情况,记录救治时间指标(首份心电图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B),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率、死亡率,住院天数以及出院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BNP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完成首份心电图的平均时间缩短(P=0.001),入门时间至球囊扩张时间(D-B),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及在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BNP及心脏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痛中心的建立与推广不仅有效地缩短了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改善治疗效果及疾病预后.

    作者:苑晓宇;刘新;田祥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肝素盐水持续灌洗结合VSD负压引流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的护理

    目的:分析探讨肝素盐水持续灌洗结合VSD负压引流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的效果及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33例接受VSD负压引流治疗的骨科感染创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持续接受肝素盐水灌洗,手术后观察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措施;结果:33例患者均未出现引流管堵塞的现象,伤口愈合效果较好.结论:肝素盐水持续灌洗结合VSD负压引流治疗骨科感染创面临床效果较好,全面的护理干预也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

    作者:曹琴;刘丽媛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行结肠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接受结肠镜检查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于我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并分为探析组(n=37)、参照组(n=37),指导所有患者做好检查前各种准备,告知患者各种注意事项,给予探析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探析组患者SAS评分明显更低,干预前后2组患者S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探析组患者SAS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30%,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83.78%,2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结肠镜检查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消极情绪并可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许朝霞;陈玉茹;吴建军;王学清;贾秀娟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运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6月 ~2016年6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100例为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牵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法;观察组采用中医正骨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取中医正骨法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中采用中医正骨法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体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杨承强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硫酸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硫酸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7年2月至12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而研究组患儿给予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药物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为97.5%,比对照组患儿的75.0% 明显偏高,P<0.05、;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以及气喘等的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患儿明显偏短,P<0.05.结论:硫酸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小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赵杰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四肢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否通过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而得到提高.方法:以2018年3月为时间节点,选择一年内(2017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进行医治的5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两组患者进行平均分配.为方便记录,依照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命名,使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法的一组命名为研究组,使用传统内固定法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数据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患者出院3个月后,根据调查记录显示,研究组患者康复状况好于对照组患者,且数据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结论:相比传统内固定治疗方法,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法更适用于四肢骨折患者,不仅能减少患者手术中的痛苦,还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很大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邹旭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浅析PICC与输液港置管后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

    目的 对PICC置管和输液港置管后的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在本次研究工作中,选取了我院从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26例已经安置了输液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然后选取同一时期进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其全部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对患者输液港置管后可能导致血栓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针对性的制定各种护理对策.在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完成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血栓的几率.结果 根据两组患者的血栓形成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模式之后,其未出现血栓情况,而常规护理模式下的对照组患者,血栓形成患者的人数为3例,远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PICC置管治疗,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血栓的几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黄柳英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研发,医疗水平的发展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保障.在临床治疗中,会由于疾病种类和治疗方法的不同,给人们造成不同程度的痛苦.临床质量为了减轻人们的痛苦,采用的麻醉药物应用多的为盐酸右美托咪定.该物质属于一种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在临床麻醉中的体现效果,不仅可以使患者的情绪得以稳定,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催眠和止痛的效果.临床麻醉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的正常呼吸病不会造成影响,该药物已经逐渐在各个科室中展开应用,本文对右美托咪定的止痛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分析,认识了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中的止痛效果,并对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临床麻醉学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沈太松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 ~2018年3月诊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8例进行治疗分析,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采用经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对照组采用传统鼻腔手术,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复发例数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各项数据对比P<0.05.结论: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综合效果好,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学习.

    作者:袁俊刚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行择期手术术前处理

    当前我国医疗技术不断的发展与创新,糖尿病的发生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因此,在患有普通外科疾病的病人中伴发糖尿病者必然呈增多倾向.需手术治疗的病人伴发糖尿病,对手术耐受能力差,并发症增多,给术中麻醉和术后治疗增加许多难度,易导致术后感染,切口不愈,酮症酸中毒,酸碱平衡失调等.胰腺癌病人伴发糖尿病的比例较其他疾病的人群高,少数病人,糖尿病可为胰头癌的先驱症状,先出现糖尿病的症状,后出现梗阻性黄疸.

    作者:徐伟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前急救中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对其影响.方法:以2017年10月 ~2018年5月为研究资料筛选时间,选取上述时间段急诊科收诊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研究,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n=45)院前急救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n=45)则采取人性化护理方式,对出诊效率展开统计学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出诊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救治成功率高达88.9%,高于对照组68.9%,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实施院前急救过程中辅以个性化的护理方法可显著缩短出诊时间和急救时间,可提升救治成功概率,可在急诊科推广应用.

    作者:毛爱芸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7例老年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5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组成对照组;54例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组成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接诊时间、抢救护理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金美兰 刊期: 2019年第08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