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再
目的: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综合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有效率是97.62%,较对照组的90.48% 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因素、咳嗽无力、吞咽困难、意识障碍以及体位不当等,通过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刘红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并分析创伤性休克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样本分析对象都是2017年2月17日至2018年3月20日在我医院进行治疗的创伤性休克患者,以计算机表法实现各组处理.试验组(n=46例)选择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照组(n=46例)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此次样本分析中:a.术前准备时间、b.抢救介入时间、c.窒息发生率、d.抢救成功率、e.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之下呈现出试验组更优的状态,具有探讨研究价值(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可减少术前准备时间以及抢救介入时间,降低患者的窒息发生情况,提升抢救成功率,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
作者:陆佳玲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专业护理在减少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用药时间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护理人员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由接受过溶栓专业培训的护士展开专业护理,比较两组静脉溶栓用药时间.结果:观察组自出现症状到开始静脉给予药物的时间、医师下达静脉溶栓医嘱到开始溶栓治疗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9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结论:为缺血性卒中患者行专业护理,可缩短静脉溶栓用药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
作者:许晓秋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剖宫产术后腹胀原因与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对93例剖宫产术后腹胀原因与护理应对方法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817例产妇中93例产妇发生腹胀,腹胀发生率为11.38%,均得到妥善处理后症状消失,后康复出院.结论 剖宫产术后加强预防,能降低腹胀发生率,一旦发生腹胀需结合原因作出针对性处理,促产妇尽快康复,保证母婴健康.
作者:周丽娟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光固化复合树脂临床口腔美容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口腔美容修复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烤瓷冠修复,观察组患者行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显著低于对照组(8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34%)显著低于对照组(1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的口腔美容修复较为理想,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可作为口腔美容修复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伟丽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脾脏血流输入血管部位放置的栓塞面积对门血流输出血管的血液流动指标的作用.方法 任意抽选60名确诊患有肝脏病理性硬化并发脾脏功能亢进的病人,确诊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通过选号法随机分为小、中、大面积三组,分别使用不同规格的栓塞进行手术治疗,考察血液流动指标变化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三组病人血液流动情况明显下降(P<0.05),且下降程度与栓塞面积正向相关,不良反应情况与栓塞面积正向相关.结论 手术后病人的血液流动情况与所使用栓塞的面积呈负相关,因此要对使用大面积栓塞的病人进行密切关注,以防不良情况的发生.
作者:方业钢;金超;李君;李友生;王体坤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养血强肾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0例,两组均予以优质动物的饮食(0.6g/kg/d)高热量和低脂肪饮食,纠正水、电解质及酸平衡,严重控制血压、酌情予以促进细胞生成素、铁剂等,纠正贫血,对发生感染者予以抗生素、抗感染并低磷、高糖饮食、合并高血压者给予降压药物治疗等.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予以养血强肾胶囊治疗(主要药物:补骨脂、菟丝子、墨旱莲、女贞子、海马、何首乌等).按传统工艺做成胶囊剂,一次3粒,一日3次,饭前服用,服药期间定期监测血钾,如发现血钾>5.5mmol/l,暂停服中药,并对症处理.对照组基础治疗同治疗组,并予以口服爱西特,1日3次,每次4粒.两组疗程为3个月,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肾功能恢复良好,取得总有效率90.67%,对照组取得总有效率77.78%.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强肾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推广.
作者:王晓华;吴俊荣 刊期: 2019年第08期
在医院临床药学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临床药学管理水平,应用价值较高,应该推广应用于医疗服务中,本文首先对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介绍,然后对其在医院临床药学管理中的应用方式进行详细探究.
作者:宋南燕 刊期: 2019年第08期
对外科伤口处理换药的原则和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外科伤口处理的患者10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以相同的换药原则为基础,对照组患者不作其他处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伤口护理,根据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伤口总愈合率为98%,远大于对照组的76%,组间差异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无菌处理原则对外科伤口进行有效护理,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对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艳霞;徐红英;张继芳;杨学芹 刊期: 2019年第08期
近年来,肥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全球性的问题,肥胖除了会影响个体运动之外,还与一些常见的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高血压,二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直以来,贪食和懒惰被认为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但是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肥胖的全球范围流行.近些年的研究表明肥胖的发病包含了大量的遗传基因因素,认为体重和体脂是被精确调控的.脂肪的调控系统一直以来都是代谢领域研究的热点,究竟脂肪是如何被调控的?是什么原因让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对脂肪组织的控制也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更好的了解调控系统才能更好的了解并治疗肥胖.本文就目前比较流行的脂肪调控模型进行简单论述.
作者:金增光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对照组为20.93%,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吕红强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130例心律失常急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观察组使用胺碘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血压及心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其心率及血压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2%,比较对照组的86.1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律失常急诊患者治疗中使用胺碘酮,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及血压,提升治疗效果,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作者:李科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针对药品检验结果发生偏离的原因进行探讨,进而得出质量控制的措施.方法 从该所2017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收集的药品检验样本中,随机抽取出510份药品样品,借助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验.对两种检测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借助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10份药品样品检验结果可知,检测出的生化药物 ≤1.5% 与中药材制剂 ≤2.0% 的样本药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只有借助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法,提高药品检验水平并提高相关人员质量控制意识,将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才能够有效提高药品质量.
作者:豆艳芝;宋孝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无缝隙对接护理在提升急性消化内镜护理效率的作用.方法:取我院急性消化内镜检查患者94例,随机分研究组(无缝隙对接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7例,评估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与并发症率.结果: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SAS与SDS评分低,并发症率低,P<0.05.结论:对急性消化内镜检查患者采用无缝隙对接护理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率,值得借鉴.
作者:孟艳;于秋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探析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接受对应的治疗.在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A组(常规护理)以及B组(中医康复护理),各20例.在完成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详细对比指标详见文章.结果:B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一系列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可以实现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水平的有效提升,还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促使并发症降低,值得在未来的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清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幽门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呼吸病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抽取96位呼吸重症病人作为实验对象,归纳为两组,对其中48位进行幽门后肠内营养支持(幽门后喂养组,n=48),其余8位进行幽门前肠内营养支持(幽门前喂养组,n=48).重点监测纪录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概率、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不含VAP)发生概率和RICU住院病死率.结果:幽门后喂养组VAP统计概率为15.8%,而幽门前喂养组则为9.2%.幽门后喂养组RICU住院病死率为34.5%,另一组的幽门前喂养组则是42.2%.结论:经过同幽门前营养支持的比较,幽门后营养支持对呼吸病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出现有抑制作用,对病死率的干预成效则不甚明显.
作者:孔维炜 刊期: 2019年第08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明显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本文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出发,综述了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问题和优势,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药物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对痰热清注射液在小儿麻疹并发肺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小儿麻疹并发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西医疗法,对于观察组患儿,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在对两组患儿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记录.结果:观察组患儿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20/20)100.0%,对照组患儿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17/20)85.0%,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在对小儿麻疹并发肺炎患儿进行治疗时,不仅需要应用常规西医疗法,同时还可联合应用痰热清注射液,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CT诊断胰腺癌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意义.方法 选取25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视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组,选取同期经病理活检确诊为胰腺癌患者25例,视为胰腺癌组,均行CT诊断.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检查结果 ,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 比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胰腺癌组局灶性密度下降、血管受侵犯、胰管截断,均高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组,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自身免疫性胰腺组胰腺肿胀、弥散性强化减低与肾脏受累,均高于胰腺组,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诊断可有效对胰腺癌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进行诊断,促进疾病治疗,值得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作者:李保辉;张子平;王立涛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治疗尿路感染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他啶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2018年8月接受治疗的12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他啶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治疗组91.67% 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8.3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0%,可以明显看看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他啶治疗尿路感染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不良反应低安全性好,减轻患者的病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嘉晨 刊期: 201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