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缝隙对接护理在提升急性消化内镜护理效率的作用分析

孟艳;于秋阳

关键词:无缝隙对接护理, 急性消化内镜, 护理效率, 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无缝隙对接护理在提升急性消化内镜护理效率的作用.方法:取我院急性消化内镜检查患者94例,随机分研究组(无缝隙对接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7例,评估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与并发症率.结果: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SAS与SDS评分低,并发症率低,P<0.05.结论:对急性消化内镜检查患者采用无缝隙对接护理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率,值得借鉴.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推拿加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中药熏蒸联合治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经过对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选择针灸推拿、中药熏蒸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针灸推拿、中药熏蒸联合治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汉卿;于晓超;毛书歌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急诊科护士职业认同及离职意愿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士职业认同及离职意愿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搜集2018年1-3月我市三家医院的120名急诊科护士,对研究对象进行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及离职意愿样表的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的职业认同量表平均得分(5.66±0.67)分,离职意愿量表的平均分为(14.65±3.10),职业认同量表得分与离职意愿量表得分呈现负相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科护士职业认同感低可增加离职意愿,故有效改善急诊科护士职业认同感有利于科室发展及稳定性.

    作者:侯冠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用于急性腹膜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急性腹膜炎患者的作用与影响.方法:资料显示,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5月共接诊治疗80例急性腹膜炎患者,经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后,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医护人员将两组患者得病情恢复情况、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详细记录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腹膜炎患者在术后恢复的时间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苏晓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脑出血(CH)并上消化道出血(UGH)患者应用效果.方法:取2017年7月 ~2018年7月收治的CH并UGH患者11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针对组行针对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针对组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H并UGH患者行针对行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证后期生存质量.

    作者:卢建萍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康复锻炼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发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护理、基本康复指导,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护理上配合全面康复锻炼指导,并且在患者出院前后对其生活能力进行测评,并对其实施满意度调查.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和护理之后两组患者都产生显著的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生活能力综合测评满意度为94%(47/50),对照组患者生活能力综合测评满意度为82%(41/50);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患者康复护理中对其实施康复锻炼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对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其护理康复有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和推广.

    作者:韩廷娟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小儿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研究进展

    小儿腹部手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其胃肠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比较容易发生呕吐、恶心以及腹胀,影响小儿的术后恢复.为此本文就小儿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资料.

    作者:王慧;何淼淼;桑敏丽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某大型公交车公司6034例职工健康问题探讨

    目的 了解公交车司机的常见健康问题及患病特点,为其实施个性化健康体检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某大型公交车公司6034例职工的健康体检结果,通过使用患病率来研究公交司机的健康问题.结果 该大型公交公司职工体检结果全部正常者所占比例低,其中血脂异常、体重指数偏高、脂肪肝、血尿酸偏高、血压高患病率高,且男性职工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患病情况.结论 公交司机健康问题普遍存在,代谢相关性疾病患病率高,该类职业人群有其自身的患病特点,为今后实施个性化健康体检与管理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小丽;梅英;徐晓阳;余萍萍;齐晓娅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西药临床合理用药对于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探讨合理用药的具体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本院西药临床合理用药前后123份处方,合理用药前为对照组,合理用药后为观察组,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 西药临床用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用药不合理、重复等,采取应对措施后,观察组合理用药率得到有效提升,各项指标相对对照组有着明显的优化(P<0.05).结论 合理用药可以增加安全性,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有完善药品管理制度、建立用药量统一标准、提高人员素质等.

    作者:李建挺;白红敏;王保恒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应用于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实际价值

    目的:探讨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8年1月传统护理模式管理期间的42名护士作为对照组,2018年3月在分层分组管理模式下开展病区内护理工作的42名护士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的护理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护士护理质量评估指标明显更优(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患者以及医师对观察组护士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外科病房护士的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作者:侯美玲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妇产科术后康复护理中的风险以及对策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究妇产科康复护理中的风险以及解决的方式.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入院的孕产妇50例,年龄21岁~38岁,平均26.5岁,接受访问的孕产妇家属80名,所有受访者一般资料及心理均无异常.从病人本身、护士、医疗护理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等方面对50例孕产妇进行访问,并对家属进行询问,分析其对医院产科护理的满意程度和有关意见,了解护理风险原因.结果:通过这种方式,医护人员可以更好的了解孕妇的需求,降低了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使得产妇平安愉快的迎接孩子的到来.结论:要提高风险意识,方便孕妇更加安全、舒适的度过生育阶段.

    作者:郭志娟;叶秋娅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浅谈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与养护技术

    通过对中药材的采购验收与贮存养护方法的论述,旨在引起药学工作者对中药材的采购验收与贮存保管的重视,要把好药材质量关必须注重每一个环节,规范流程.因为无论在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直接对药物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效,决不可等闲视之.

    作者:高蕾;矫玉成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口腔微创拔牙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微创拔牙术中的作用.方法:采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纳入的88例微创拔牙术患者.他们被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程序,舒适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舒适护理,实施笑氧混合吸入镇静镇痛.比较对两组口腔微创拔牙术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在拔牙期间比较VAS评分、SAS评分、心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舒适组的满意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舒适组的VAS评分,SAS评分和心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微创拔牙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减轻拔牙期间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生理压力,减少并发症,减少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

    作者:金有凤;蒋锐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分析军事训练伤病总体治疗及预防原则

    针对军事训练伤病总体治疗以及预防进行分析,阐述了军事训练的特点,同时分析了军事训练的总体治疗原则,内容分别包含骨、关节伤病,软组织损伤和炎症.总结了如何对军事训练伤病进行预防,内容有:制定训练计划,医学监督和教育.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为军事训练伤病的总体治疗提供一定帮助.

    作者:李红彬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氯胺酮和硫酸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采用氯氨铜和硫酸镁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7年6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氯氨酮组和硫酸镁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4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相对应的药物进行治疗,评价治疗的效果.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状况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疼痛均得到了缓解,疼痛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性质的改善,硫酸镁组在冷痛改善方面优于氯胺酮,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选择裕氯氨酮和硫酸镁进行干预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冷痛方面选择硫酸镁进行干预取得的效果更优,值得推广.

    作者:付天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药品检验结果偏离的原因以及质量控制的对策分析

    目的 针对药品检验结果发生偏离的原因进行探讨,进而得出质量控制的措施.方法 从该所2017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收集的药品检验样本中,随机抽取出510份药品样品,借助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验.对两种检测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借助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10份药品样品检验结果可知,检测出的生化药物 ≤1.5% 与中药材制剂 ≤2.0% 的样本药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只有借助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法,提高药品检验水平并提高相关人员质量控制意识,将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才能够有效提高药品质量.

    作者:豆艳芝;宋孝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风险管理在小儿血液疾病输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小儿血液疾病输血护理中开展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以2017年2月 ~2018年2月我院输血科收治的140例血液疾病患儿纳入研究中,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输血护理,研究组同时实施风险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并通过问卷掌握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在输血治疗期间,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86%(P<0.05);通过调查,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75%,对照组为85.32%,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疾病输血护理中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确保患儿治疗安全,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肖楚千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浅析PICC与输液港置管后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

    目的 对PICC置管和输液港置管后的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在本次研究工作中,选取了我院从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26例已经安置了输液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然后选取同一时期进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其全部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对患者输液港置管后可能导致血栓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针对性的制定各种护理对策.在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完成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血栓的几率.结果 根据两组患者的血栓形成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模式之后,其未出现血栓情况,而常规护理模式下的对照组患者,血栓形成患者的人数为3例,远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PICC置管治疗,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血栓的几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黄柳英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质量水平及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总结并归纳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质量水平及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6例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挑选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整体组各33例,分组方法选用计算机表法,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整体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整体护理干预,护理3个月后,调查两组血压水平、心理护理质量及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比较两组血压水平、心理护理质量评分和HADS评分.结果:3个月后,施行整体护理干预的整体组在血压水平、心理护理质量评分和HADS评分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缓解其焦虑、抑郁程度,有助于对患者血压进行有效地控制.

    作者:孟令花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健康教育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42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的教育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研究组采用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后,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况(抑郁、焦虑、恐惧、偏执)较少,情绪平稳;对照组出现不良心理状况较多,情绪起伏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健康教育前评分(2.12±0.51)分,教育后(0.89±0.12)分;对照组教育前(2.24±0.53)分,教育后(1.52±0.29)分;2组较教育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采用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健康教育方法,有助于患者心理健康发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省燕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术前心理干预对全麻患者麻醉前及麻醉苏醒期的影响

    目的:分析术前心理干预对全麻患者麻醉前及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以某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5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纳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护理干预手段,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护理实施前后的SDS评分、SAS评分,麻醉前及麻醉苏醒期的配合依从性,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术后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前心理干预实施前,实验组患者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实施以后,实验组患者入手术室时的SDS评分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的配合依从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麻醉苏醒期的配合依从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与手术持续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30min的疼痛VAS评分与术后1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与焦虑程度,有利于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也有助于缩短患者苏醒期恢复时间,也可以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基础上,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8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