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口腔微创拔牙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金有凤;蒋锐

关键词:舒适护理, 笑氧混合吸入, 角色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微创拔牙术中的作用.方法:采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纳入的88例微创拔牙术患者.他们被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程序,舒适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舒适护理,实施笑氧混合吸入镇静镇痛.比较对两组口腔微创拔牙术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在拔牙期间比较VAS评分、SAS评分、心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舒适组的满意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舒适组的VAS评分,SAS评分和心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微创拔牙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减轻拔牙期间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生理压力,减少并发症,减少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

    目的: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手术室工作资料,设为对照组,分析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因素,据此拟定精细化管理措施.另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的手术室工作资料,设为观察组,应用精细化管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术中风险发生率、手术平均时间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风险发生率和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也能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术中风险和手术时间,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后续工作中应加以重视和推广.

    作者:李春燕;徐西玲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ERCP术的护理配合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目前微创治疗胆胰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即对胆、胰疾病的诊断,并在诊断基础之上实施相应介入治疗的技术.该技术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但是对于患者而言并不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因此患者在术中会极易出现恐惧、紧张的心态,产生不配合的行为.作为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护理能力,是配合医生完成手术的关键,也是决定保证术后患者恢复程度的重要因素.本文从ERCP术前准备工作、术中操作护理,术后观察病情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给护理人员在ERCP专业护理配合方面提供借鉴.

    作者:池彩云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腹胀原因分析与护理要点探讨

    目的 了解剖宫产术后腹胀原因与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对93例剖宫产术后腹胀原因与护理应对方法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817例产妇中93例产妇发生腹胀,腹胀发生率为11.38%,均得到妥善处理后症状消失,后康复出院.结论 剖宫产术后加强预防,能降低腹胀发生率,一旦发生腹胀需结合原因作出针对性处理,促产妇尽快康复,保证母婴健康.

    作者:周丽娟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急诊内科门诊163例胸痛患者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内科门诊中胸痛病人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一段时间内本院急诊内科门诊中接受胸痛治疗的病人163例,对这些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人的诊断结果 、病因、检查结果 、体征、症状等内容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在163名胸痛病人中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胸、大叶性肺炎、胃食管反流病、稳定性心绞痛、结核性胸膜炎、病毒性心肌炎、带状疱疹等,大多数病人经过治疗之后痊愈,其中有癌症病人死亡.163名胸痛病人当中有3名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病情逐渐恶化,转化为心肌梗死.结论:会有多种原因导致病人出现胸痛,病人的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本项研究中选取了163名急诊内科门诊的胸痛病人,医生应该对病人的病情进行严格筛查,并进行详细的诊断,为病人的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张华;王萌;高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硫酸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硫酸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7年2月至12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而研究组患儿给予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药物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为97.5%,比对照组患儿的75.0% 明显偏高,P<0.05、;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以及气喘等的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患儿明显偏短,P<0.05.结论:硫酸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小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赵杰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北京市延庆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调查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北京市延庆区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情况及视力低常儿童屈光不正的分布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北京市延庆区10所幼儿园2733名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对视力低常儿童进行散瞳验光,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测2733名3~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视力低常者374名,低常率13.68%,其中5岁高为17.56%,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视力低常儿童中屈光不正占95.72%,屈光不正儿童中远视、近视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力是学龄前儿童眼保健的重要指标,屈光不正是延庆区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的主要原因,视力普查有利于早期发现视力低常,引起家长的重视,及时进行干预.

    作者:纪文锋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在手术室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灭菌法在手术室精密仪器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老肯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对腹腔镜及其他器械物品进行灭菌,循环观察分析.结果 2017年12月-2018年11月灭菌操作600次,灭菌中断两次,所有灭菌完成后生物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包外指示胶带及包内指示卡均完全变色,符合灭菌要求.结论 低温等离子消毒灭菌是一种安全、快捷的灭菌方法,是目前手术室连台腔镜手术精密手术器械灭菌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刘侠;郝龙飞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超声检测宫颈长度预测早产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超声检测宫颈长度在早产预测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期间本院接收的1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孕妇分为对照组50例以及观察组50例.对于观察组孕妇,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测方式,对于对照组孕妇,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测方式.对两组孕妇中,宫颈长度<30mm与 ≥30mm孕妇的早产发生率以及两种检测方式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对照组宫颈长度<30mm孕妇的早产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孕妇,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阴道超声检测的特异度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测,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产预测中,可采用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检测方式对孕妇宫颈长度进行测试,其中,经阴道超声的特异度较经腹部超声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仕凤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 纳入我院于2015年4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9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45例(97.83%),高于对照组37例(80.43%),(χ2=15625,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措施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疾病取得疗效乐观.

    作者:郎峰君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浅论导致胃肠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

    目的:就导致胃肠外科手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胃肠外科手术患者(8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单因素检验统计分析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结果:手术分级为Ⅳ级、手术时间较长、患者年龄较大及基础疾病等是引发患者手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胃肠外科术后感染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发生的,预防及控制存在的危险因素,能够促进术后切口感染率的降低.

    作者:郭玉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脑卒中患者62例(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1例)与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31例),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给予急诊科脑卒中患者预见性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罗心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龙蛤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实验室质量检测探讨

    目的 探讨龙蛤胶囊的制备方法 及实验室质量检测指标.方法 利用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对龙蛤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实验室质量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蛤胶囊的制备方法简便,实验室质量检测指标准确.结论 龙蛤胶囊的质量易于控制与理化性质明确,对支气管哮喘治疗的疗效显著,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范圣娟;高蕾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减轻脑老化的机制研究

    衰老是生命不可避免的结果,其特征是组织和器官功能的逐渐衰退和死亡风险的增加.当人体衰老之后会出现极度缩短寿命,认知障碍,海马神经退化,脱发,皮肤和肌肉萎缩,异位钙化等变化,其中脑老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并且会对人们的生命和生活产生很严重的危害.近年来,衰老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特别是发现衰老的速度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进化过程中保守的遗传途径和生化过程的控制.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衰老是有利的.这些研究为治疗与年龄相关的衰老和疾病提供了很有前途的途径.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提供了从胰高血糖素样肽-1与衰老的关系,以及相关因子胰岛素对衰老的影响,还有胰高血糖素样肽-1能够减轻衰老的机制研究的进行了全面概述.

    作者:陈禹冰;郑敏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浅谈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与养护技术

    通过对中药材的采购验收与贮存养护方法的论述,旨在引起药学工作者对中药材的采购验收与贮存保管的重视,要把好药材质量关必须注重每一个环节,规范流程.因为无论在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直接对药物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效,决不可等闲视之.

    作者:高蕾;矫玉成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配合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102例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给其均给予胺碘酮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对照组未给予护理,给观察组给予护理配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94.12%)优于对照组(76.47%),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92%)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采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同时,给予患者护理配合,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冉冉;周丽娜;王艳文;李聪;刘海凤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人事代理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运用效果研究

    作为一项新的人事管理制度,人事代理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够促进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让聘用主体形成新的人事关系,还能提升人才服务工作的社会化程度,挖掘工作潜能,从而提高医院的工作与运营效率.本文主要研究人事代理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运用效果,以供参考完善.

    作者:尹小华;文世全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乌鲁木齐市某区流动人口重点传染病防治行为研究

    目的:调查分析乌鲁木齐市某区流动人口重点传染病防治行为现况.方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结果:样本流动人口肺结核防止行为方面,当自身得结核病后,良性防治行为均占到85% 左右;手足口疫防治行为方面,在家庭日常卫生行为方面做的比较好.结论:乌鲁木齐市某区流动人口重点传染病防止行为仍需进一步改善.

    作者:刘可;王小娜;夏甫开提·阿力甫;马国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急诊患者给药错误发生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错误给药发生的原因及管理对策,以提高急诊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11年至2017年急诊给药错误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针对事件发生的人员、地点、时间、类型等,绘制鱼骨图进行根源性分析,根据柏拉图分析法,制定管理对策,降低急诊患者给药错误发生率.结果 急诊患者给药错误与人员、环境、环境、物品有关.结论:通过修订相关制度,制作操作视频,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加强核对制度的培训及监督工作,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降低急诊患者给药错误发生率,以提高护理质量安全.

    作者:陈欣静;王惠;叶维雅;付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外科伤口处理换药原则及护理探讨

    对外科伤口处理换药的原则和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外科伤口处理的患者10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以相同的换药原则为基础,对照组患者不作其他处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伤口护理,根据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伤口总愈合率为98%,远大于对照组的76%,组间差异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无菌处理原则对外科伤口进行有效护理,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对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艳霞;徐红英;张继芳;杨学芹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探讨护士长晨查房在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分析护士长晨查房在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7上半年我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问题,于2017年下半年实行护士长晨查房制度,对比分析实行护士长晨查房制度前后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行护士长晨查房制度前患者总满意度为75%(150/200),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10/200);实行护士长晨查房制度后患者总满意度为95.45%(210/220),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9%(2/220),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长晨查房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梅 刊期: 2019年第08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